关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权威的期刊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全国的文学内刊汇总
以下是一些全国范围内的知名文学内刊的汇总:
1.《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杂志,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刊物之一。
2.《当代作家评论》: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创刊于1985年,以评论当代作家和作
品为主要内容。
3.《诗刊》:北京市诗歌创作研究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创办于1957年,是中国诗歌界最重要
的权威刊物之一。
4.《花城》: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创办于1980年,以文学理论评论和
文艺创作为主要内容。
5.《星星》: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文学刊物,成立于1982年,以推介陕西当代文
学创作为主要目标。
6.《小说月报》: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创办于1988年,以小说研究和创作为主题。
7.《小说界》: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创办于1981年,以推动小说创作和研究为主
要任务。
8.《散文》:北京师范大学散文研究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创办于1957年,以文学散文为主要
内容。
以上仅仅是一些全国性的文学内刊的汇总,不同省份和地区还有许多优秀的地方性文学刊物。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中国人民大学学报4.学术月刊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文史哲7.8.9.10.11.12.13.14.社会科学15.16.17.版18.19.版20.21.22.2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5.求是学刊26.人文杂志27.江西社会科学28.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学习与探索31.江汉论坛3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9.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0.学术界?51.陕西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广东社会科学53.国外社会科学5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5.河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学术交流57.东岳论丛58.东南学术哲学社会版73.广西学社会科学74.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5.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6.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8.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80.湖南社会科学81.学术探索82.探索与争鸣83.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4.版85.86.版87.学88.89.90.版91.科学版92.版93.版94.学版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6.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7.河北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9.北方论丛100.云南社会科学101.社会科学家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120.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I1,I3/7世界文学1.外国文学评论2.外国文学研究3.外国文学4.国外文学5.当代外国文学6.世界文学7.俄罗斯文艺?8.译林17.明清小说研究18.新文学史料?19.文艺评论20.名作欣赏I21/29(除I210)中国文学作品1.人民文学2.当代3.收获4.十月5.上海文学6.中国作家?7.钟山8.作家杂志(改名为:作家)9.花城10.长城11.大家12.山花13.天涯14.15.清明16.芙蓉17.18.诗刊19.20.莽原21.飞天22.剧本23.24.25.J8戏剧艺术1.戏剧2.戏剧艺术3.中国戏剧4.艺术百家5.戏曲艺术6.戏剧文学7.上海戏剧8.当代戏剧9.中国京剧10.四川戏剧J9电影,电视艺术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
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收录证书详解)一、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简介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一本学术性期刊,专注于我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和探讨。
该期刊由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主办,每年出版4期。
期刊内容涵盖我国现代文学的理论研究、学术评论、文学批评和学术新闻等方面。
二、期刊的学术价值1. 历史悠久: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是我国现代文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之一。
2. 学术权威:该期刊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独特的研究视角,深受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的认可和好评。
在我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3. 论文质量优秀: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聚焦于新颖、前沿的研究课题,鼓励学者们提交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经过严格的审稿程序,刊发的论文多为水平较高、观点新颖的学术论文。
4. 学术交流评台:该期刊为我国现代文学学术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评台,有助于促进我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扩大学术影响。
三、 CSSCI收录证书的重要意义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由中文核心期刊(CSCD)项目委员会主办的为社会科学领域服务的一种文献信息服务。
被CSSCI收录证书是对期刊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认可,也是期刊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资格证明。
1. 国内外学术交流评台:被CSSCI收录的期刊可以进入CSSCI核心数据库,被学者和读者广泛接触和引用,为期刊刊物和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评台。
2. 学术影响力提升:CSSCI收录证书是国内学术界和国际学术界对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一种认可,有助于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和知名度,为期刊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国内外合作交流:被CSSCI收录的期刊享有更多的国内外学术合作机会,有利于期刊与国内外其他一流期刊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四、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获得CSSCI收录证书的意义1. 加强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获得CSSCI收录证书,不仅为期刊的学术研究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有助于提升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城市化与社会文明秩序的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进城"问题.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1期.邵宁宁.[2].再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以莫言获“诺奖”为契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王玉珠.[3].经典性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典律构建”的基石.《天津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1期.黄万华.[4].民间叙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主流话语的建构.《人文杂志》.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8期.王玉珠.[5].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美食怀旧”书写——以陆文夫为个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4期.冯进.[6].世界华文文学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和价值——以战后中国文学转型为例.《广东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3期.黄万华.[7].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探究与讨论式教学评价.《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2期.董慧.[8].延安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的复调与对话.《人文杂志》.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4期.李林荣.[9].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研究概述.《湖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3期.陈岚.[10].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的再思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3期.张卫中.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文学中的上海想象.被引次数:27作者:张鸿声.中国现当代文学浙江大学2005(学位年度)[2].叙事的智慧: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被引次数:19作者:陈林侠.中国现当代文学浙江大学2005(学位年度)[3].选择与接受:新时期以来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被引次数:7作者:朱怡淼.中国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4].伍尔夫诗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作者:杨音.英语语言文学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学位年度)[5].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形象研究.作者:华爱芳.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6].小说到电影——中国现当代文学转化研究.被引次数:13作者:金真徽.中国现当代文学青岛大学2004(学位年度)[7].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捷克的接受史.作者:皮亚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西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8].建国后三代导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被引次数:2作者:吴桐.中国现当代文学辽宁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9].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被引次数:10作者:冯果.中国现当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10].“孤岛”时期文学期刊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王鹏飞.中国现当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QuantitativeResearchontheOriginsofContemporaryChineseVocabular yBasedonTheGreatChineseDictionary.XueyangLiuBinLiYingjieZhangLiuLiu2014[2]AnInvestigationontheUrbanFormTransformationsinContemporaryChin eseCities.LIZeZHANGTianjie2012[3]AnInvestigationontheUrbanFormTransformationsinContemporaryChin eseCities.LIZeZHANGTianjie2012[4]PrevalenceofpsychologicalsymptomsincontemporaryChineseruraltou rbanmigrantworkers:Anexploratorymetaanalysisofobservationalstudiesusi ngtheSCL90R.Zhong,B.L.Liu,T.B.Chiu,H.F.K.Chan,S.S.M.Hu,C.Y.Hu,X.F.Xiang,Y.T.Caine ,E.D.《Socialpsychiatryandpsychiatricepidemiology》,被SCI收录SCI.201310[5]TheSuccessorstoConfucianismoraNewGeneration?AQuestionnaireStud yonChineseStudents'CultureofLearningEnglish.LijingShi《Language,cultureandcurriculum》,20061[6]Chapter29StudyofHeritageTrackofTaijiquanBasedonContemporaryCom municationStrategy.JianjunWang2013[7]TheEmergenceofContemporaryChineseEnterprise:TheHeterogeneityof NationalCulture,CorporateControlsandIntegrationApproachesinM&As. JayChatzkelArtieW.Ng《Thunderbirdinternationalbusinessreview》,20135[8]Theeraafterreformandopeningup:developmentsinEnglishtranslation sofChinesefictions,19792009.ShuangYu《Perspectives:studiesintranslatology》,20104[9]ThecreationofcontemporarypublicartFiveElementsconcept. WeiLuLvShanshanXU2011[10]ContemporaryLeadershipApproachesinChineseOrganizations. 2009四、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强化史料意识穿越史料迷宫——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几点思考.张志忠,2009中国现代文学新史料的发掘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博物馆与展览公司的合作模式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展》筹办过程解析.沐定胜,2001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3]谱系学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理论反思.傅莹,2014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4]民国校园文学的里程碑论西南联大学生创作.李光荣,2012“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5]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模子”以顾彬先生《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为例. 周晓风,2009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6]"现代性"视野下的苦难叙事——以"文革"后小说为考察对象.吴雪丽,2007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7]走出文学史"迷思"世界华文文学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和价值.黄万华,2010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8]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化的深层影响.吴俊忠,2005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9]数学诗人蔡天新的旅行文学创作.宋嵩,2011两岸青年文学会议[10]历史从心上流过齐邦媛《巨流河》阅读札记.周立民,2011两岸青年文学会议。
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是学术界进行研究、讨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学术研究的发展和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众多的期刊中,一些特定的期刊因其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而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期刊,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规划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是中国权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刊物之一。
该期刊发表了大量的高质量研究论文,涵盖社会科学各个领域。
它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对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经济研究》《经济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是经济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
该期刊严格把关,发表的论文在学术水平、研究深度和实证方法上都具备较高的要求。
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往往能够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三、《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一本专门研究历史领域的学术期刊。
该期刊追求历史研究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发表的论文通常有较高的研究深度和学术价值。
这本期刊不仅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收录了许多国际上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研究成果。
四、《哲学研究》《哲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致力于推动哲学研究的发展。
该期刊发表了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研究论文,涵盖了伦理学、认识论、形而上学等多个哲学研究领域。
论文的质量经过严格评审,保证了其学术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五、《政治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和中国政治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
该期刊致力于推动政治学研究的前沿和深入。
论文在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公共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政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六、《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旨在促进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发展。
名词解释的主要类别一、期刊杂志《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
(概说,是什么性质)1915年创刊于上海(创办时间、地点),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创办人、主办人、主编等内容)。
"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提倡什么文学观念、思潮、艺术方法等)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
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闪光的大事,在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答题要素:1、概说,是什么性质;2、创办时间、地点3、提倡什么文学观念、思潮、艺术方法等4、闪光的大事,发表了什么作家的什么重要的作品5、在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整体评价。
其他如《语丝》杂志二、重要作品(理论、创作、作品集)《文学的“根”》:韩少功(作者)发表的理论文章,1985年(时间),《作家》杂志,此文认为,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不茂。
作家的责任就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
(主要内容、主张)这篇文章后来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运动的“宣言”。
(文学史意义、整体评价)答题要素:1、作者2、时间3、主要内容,如果是创作还要兼及艺术风格4、文学史上的主要作用,整体评价。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作者)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时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主要内容)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一、当代文学史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需看3-5遍,理解作者内在的问题意识与解决方法。
2、董健等《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资料性较全,序言较有新意。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重点体会他提出的一些新研究思路,以上三本要注意比较其不同的文学史研究思路4、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上中下),此书重在使用了一些原始资料,较有特点。
5、温儒敏《中国现代当代学科概要》,此书必读,其中涉及书目有机会就读。
6、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一般性参考7、金汉《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一般性参考8、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可重点参阅90年代以后部分9、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50-70年代文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会,重点参阅50-70年代。
书名记不准了。
10、陈晓明《表意的焦虑》,80年代以来主要作家作品及研究思路11、曹文轩《20世纪80年代文学现象》?《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及其他12、杨健《地下文学》?关于文革文学的研究(很难找到)13、许子东《对50部文革小说的研究》?(可以找到)14、每年的文坛扫描、文情报告之类的资料汇编,浏览我们本专业必读的期刊。
(一般来说阅读近三年以来即可)其中《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文艺争鸣》是必读的。
15、还有一些关于当代的重要名家的作品,有时间都要翻一翻,如钱中文等。
还有关于当代的女性研究、作家流派研究等专门性质的研究也都要了解其概况。
并最好做一个读书笔记,把要点,主要观点,代表作家作品记下来,以备后用。
二、现代文学史1、**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要求同洪《当代文学史》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中下),细读之后必有收获。
3、*黄修已《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有较高参考价值。
4、*朱栋霖等《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同上。
《中外文学比较史》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上为必读部分6、其他版本的现代文学史如陈光炜,唐金海等,以中国现代、当代、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整体研究的著作,可以选择性参阅。
本科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必读书目一、作品类(以作品集为主,个别是单部作品)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卷(包括被列为“存目”的书也要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坟》《中国小说史略》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巴金《家》《春》《秋》《寒夜》《憩园》老舍《骆驼祥子》《断魂枪》《猫城记》《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沈从文《边城》《长河》《八骏图》郁达夫《沉沦》钱钟书《围城》张爱玲《金锁记》《封锁》《倾城之恋》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许地山《缀网劳蛛》废名《桥》徐訏《风萧萧》《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鬼恋》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师陀《果园城记》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荷花淀》施蛰存《春阳》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李劼人《死水微澜》萧军《八月的乡村》《第三代》艾芜《山峡中》张天翼《包氏父子》鹿桥《未央歌》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何其芳《画梦录》梁实秋《雅舍》艾青、穆旦、戴望舒、冯至、卞之琳、徐志摩等等的诗歌。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和文学思潮研究类(压缩版)(一)作家研究类1、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2、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6、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7、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8、孙党伯:《郭沫若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9、钟桂松:《茅盾传》,东方出版社199610、陈思和、李辉编著:《巴金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1、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12、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4、宋剑华:《胡适与中国文化转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15、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16、钱理群:《周作人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7、许子东:《郁达夫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18、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200419、宋剑华:《生命阅读与神话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释义》,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二)文学思潮研究类1、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现实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3、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4、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5、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6、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7、徐行言、程金城:《表现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8、王富仁、王光东:《灵魂的挣扎——中国20世纪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9、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10、解志熙:《生的执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1、余凤高:《心理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2、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3、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4、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5、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16、吴福辉:《都市漩涡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17、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8、朱寿桐:《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19、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0、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友联出版社1979(复旦大学出版社)22、李泽厚:《美的历程》23、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24、周策纵:《五四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三)文学史论: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卷)(修订版),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西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1985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依托吴宓、方敬等前辈学者奠定的坚实基础,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现当代文学已建设成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现有教授 3 人,副教授5 人,其中博士7 人,学科负责人为王本朝教授。
近 5 年来,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研究》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有30 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和复印,同时还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10 余项,获省部级奖励多项,出版学术著作16 部。
本学科在“基督教文化与20 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中国当代文学与魔幻现实主义”“租界文化与30 年代文学”“重庆文化和大后方文学”“沈从文与苗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扎实而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现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中国现当代叙事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思想文化”三个硕士招生方向;1.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主要讨论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的综合研究,从观念和方法论上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的复杂关系。
2.中国现当代叙事文学: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戏剧以及中西叙事理论,探讨现当代经典作家作品的叙事特征,探索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当代叙事文学理论。
3.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思想文化:主要探究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之间共生与裂变之关系,探讨中国大西南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之复杂隐秘的关系。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简介本学科依托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这个建设平台,整合艺术学、美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资源,已经建成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2012年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中,我校电影学专业名列全国第七,西部第一,是我校为数极少的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的学科。
咱们比较常见的:小说评论、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文学评论。
其他见的少的,《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研究、还有很多啊,
文学理论
1.文学评论
2.文艺研究
3.文学遗产
4.文艺理论研究
5.鲁迅研究月刊
6.当代作家评论
7.文艺争鸣8.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9.小说评论10.新文学史料11.中国比较文学
12.明清小说研究13.文艺理论与批评14.文艺评论15.红楼梦学刊16.南方文坛
17.中国文学研究18.名作欣赏
I21/29 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收获
3.十月
4.当代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清明
9.山花
10.北京文学11.解放军文艺12.时代文学13.青年文学14.长江文学15.长城
16.天涯17.大家18.作家杂志19.散文20.民族文学21.山东文学22.诗刊23.花城
如果想考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以上提到的期刊,多少都得了解啊。
那没办法。
谁叫我们喜欢呢。
主要还是以平时的积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