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动物致害相关案例及裁判规则
- 格式:docx
- 大小:16.72 KB
- 文档页数:5
侵权损害赔偿纠纷[饲养动物侵权损害的责任纠纷案例]饲养动物侵权的案例1核心内容:原告刘某某与被告刘某某、蒋某某、倪某某、龙某某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一案,本院于2022年4月23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龙锋适用简易程序于2022年5月3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原告刘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刘某某和段某某,被告刘某某,被告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高某,被告倪某某,被告龙某某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刘某某诉称,2022年9月14日,刘某某将贩卖的牛放在倪某某经营的养牛场内。
当天,刘某某与蒋某某谈好价格,蒋某某购买刘某某的牛。
由于疏于管理,牛从养牛场跑出,刘某某将跑出的牛追回的过程中,牛被龙某某骑行的摩托车惊吓后又跑脱,并将原告致伤。
事故发生后,刘某某为原告垫付了医疗费5000元。
故起诉要求四被告赔偿:医疗费1852.6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60元(20元/天某8天)、护理费640元(80元/天某8天)、交通费500元、残疾赔偿金11996.65元(20249.70元/年某10%某5年=10124.85、陈某某的生活费14974.49元/年某10%某5年÷4=1871.8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鉴定费700元,合计20849.25元。
被告刘某某辩称,其已经将牛卖给了蒋某某,蒋某某也当场支付了购牛款6200元,根据交易习惯,蒋某某已经是牛的所有权人,牛致伤原告,应由蒋某某承担赔偿责任,其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蒋某某辩称,其与刘某某协商购买刘某某所有的牛,并向刘某某支付了6200元是事实,但6200元是定金,其与刘某某约定,刘某某将牛送上货车才视为交付,虽然其已支付了定金,但刘某某没有将牛送上货车,牛就跑脱伤人,由此产生的风险应由刘某某承担。
被告倪某某辩称,其经营养牛场是事实,但刘某某没有将牛放在养牛场内,而是将牛拴在养牛场外的一棵树上,事故发生时,其也不在现场,对事故的发生没有过错,不应承担责任。
最高院公报案例受害人有过错的,动物园可减轻或不承担责任(老虎伤人系列研讨)法客帝国法客帝国由李舒律师创办,欢迎↑订↑阅↑在后台回复数字"9"可合作、交流、咨询,投稿:27588775@最高院公报案例:受害人有过错的,动物园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老虎伤人系列研讨)|法客帝国版权声明&法客帝国按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3 第8期经法客帝国重新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法客提示:此前关于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法客帝国亦持续推送多篇文章进行系统研讨并引发热议。
近日,在2017年春节期间发生在雅戈尔动物园的悲剧事件再次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游人行为规则以及游客、动物园之间的责任划分?其实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关于动物致损的典型案例也时常发生,尤其是动物园饲养动物伤人的案件。
早在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中就有一个关于动物园动物伤人的案例,其认为虽然动物园应承担无过错责任,但是如受害人或监护人确有过错,动物园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
相应地,法律规定和规则还是比较清晰的。
以下是公报案例全文。
案例虽是猴子伤人,其理相通。
[法客帝国(Empirelawyers)出品]谢叶阳诉上海动物园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纠纷案老虎咬人案,动物园就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动物园也并不那么无辜)法官说法:??老虎咬人案中动物园的管理责任问题(兼及个人的自由、权利与责任边界)法官说:动物园与游客签订的免责条款当然有效,不能苛求动物园的管理责任(与律师商榷)动物园责任再讨论:??老虎袭人事件中游客的过错与其他违规行为的责任归属存在根本不同此前关于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法客帝国亦持续推送多篇文章进行系统研讨并引发热议。
近日,在2017年春节期间发生在雅戈尔动物园的悲剧事件再次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游人行为规则以及游客、动物园之间的责任划分?其实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关于动物致损的典型案例也时常发生,尤其是动物园饲养动物伤人的案件。
第1篇一、案件背景美国猴子案件,又称“卡兹诉哈里森”案,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动物权益案件。
该案始于1962年,当时一名名叫卡兹的男子在动物园内用刀刺杀了哈里森的宠物猴子。
卡兹被起诉后,案件引发了关于动物权益、动物福利以及法律地位等问题的广泛讨论。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动物是否具有法律地位?2. 如何界定动物的权益?3. 如何在保护动物权益与人类利益之间找到平衡?三、案件审理过程1. 地方法院审理卡兹被起诉后,案件首先在地方法院进行了审理。
法院认为,猴子不具备法律地位,因此卡兹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卡兹被判无罪。
2. 州最高法院审理卡兹不服一审判决,向州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州最高法院认为,猴子虽不具备法律地位,但人类有义务保护动物的福利。
法院撤销了一审判决,将案件发回重审。
3. 重审及上诉在重审过程中,法院认为卡兹的行为构成对动物福利的侵害,判处其有期徒刑。
卡兹不服,再次向州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4. 州最高法院判决州最高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认为卡兹的行为构成对动物福利的侵害,应受到法律制裁。
同时,法院强调,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应充分考虑动物福利和人类利益之间的关系。
四、案件影响美国猴子案件在法律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动物权益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案件带来的主要影响:1. 动物权益保护意识提高该案使人们开始关注动物权益保护问题,认识到动物也享有一定的权利。
2. 动物福利法规不断完善案件发生后,美国各地纷纷出台动物福利法规,加强对动物的保护。
3. 法律地位问题引发讨论该案引发了关于动物是否具有法律地位的讨论,为动物权益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法律讲堂1. 动物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动物权益保护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关乎人类道德观念、伦理观念和法治观念。
2. 动物福利法规的作用动物福利法规是保护动物权益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动物福利水平。
3. 动物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动物权益保护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动物福利法规、动物保护法等。
从北京八达岭动物园老虎伤人案看我国动物园动物致人损害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摘要:2016年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东北虎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故,造成一死一伤,此事在网络与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特别是对于动物园与受害游客间的责任分配问题,由于事关最后赔偿额度大小,双方当事人及舆论均是各执一词,难分对错。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本案中双方当事人的相关责任过错,探讨与反思我国现有侵权责任法中对于动物园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的规定,力求为解决我国动物园动物致害侵权纠纷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方式。
关键词:动物致害,侵权责任,归责原则1. 北京八达岭动物园老虎伤人案案件始末据媒体报道,2016年7月23日,赵女士一家三口和母亲周女士到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自驾游,在行至东北虎园期间,赵女士突然下车,并来到司机一侧与司机攀谈,在攀谈过程中突遭老虎拖拽,其母周女士见状立即下车营救,在此过程中反遭老虎袭击,最终被老虎咬死。
此事最终导致赵女士身受重伤,其母周女士当场身亡。
事发后,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被责令停业整顿,配合调查,延庆区相关部门已组成联合调查组在第一时间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
8月24日,延庆区政府公布了事故调查结果,认定此事不属于安全责任事故。
其后,中消协对老虎伤人一事发表回应称,“在经营行为中,保护消费者安全是经营者的第一责任;在责任主体中,经营者是保护消费者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消费者‘违规’不等于经营者无责。
”期间,动物园方也与受害人家属就赔偿问题多次协商,均未果。
最终,赵女士的父亲于11月22日向延庆区人民法院就相关损害赔偿问题提起了诉讼。
动物园与受害者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动物园一方是否应为该侵权事故承担赔偿责任,而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动物园动物致人损害,动物园承担的是过错推定责任,因此,要解决这一焦点问题,首先,应当判定动物园是否尽到了管理职责,从而分配双方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
但是,随着我国动物园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动物的观赏模式也在呈多元化发展,由以前的笼中圈养式发展到今日的野生散放式,并且在野生散放式之下,观赏模式也有所区别,存在着乘坐园区观光车与自驾观光两种不同的模式。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病死猪肉事件屡见不鲜。
这些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以下是一起典型的病死猪案例,我们将从法律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案例简介:某地一家猪肉加工厂在加工过程中,发现一批病死猪肉。
这批猪肉共1000公斤,已加工成肉制品。
加工厂负责人在得知此事后,未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而是将这批肉制品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法律分析1. 违法行为分析(1)加工厂负责人未履行报告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本案中,加工厂负责人在发现病死猪肉后,未履行报告义务,违反了法律规定。
(2)加工厂负责人销售病死猪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禁止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
本案中,加工厂负责人明知猪肉已死亡,且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仍将其加工成肉制品出售,属于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
2. 法律责任(1)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加工厂负责人将面临罚款、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2)刑事责任。
如果加工厂负责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民事责任。
消费者因食用病死猪肉受到损害的,可以依法要求加工厂负责人承担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1. 法律意识淡薄。
本案中,加工厂负责人在发现病死猪肉后,未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而是选择隐瞒,这说明其法律意识淡薄,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缺乏了解。
动物致人损害经典案例
1. 2016年辽宁沈阳动物园老虎攻击游客事件
2016年7月23日,辽宁沈阳动物园发生一起致命的动物攻击事件。
一只老虎突然跃出栏杆,袭击了两名游客。
一名游客当场死亡,另一名游客在后来不治身亡。
事后,园方表示,老虎攻击游客是因为游客在饲养员的警告下,跨过了栏杆进入危险区域。
2. 2018年四川自贡野生动物园老虎攻击游客事件
2018年2月23日,四川自贡野生动物园发生一起致命的动物攻击事件。
一名游客在观赏老虎时不慎掉入老虎笼子,导致老虎攻击游客致死。
事后,动物园被停业整顿,相关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
3. 2012年福建莆田野生动物园黑熊攻击游客事件
2012年9月27日,福建莆田野生动物园发生一起黑熊攻击游客致重伤的事件。
一名游客在观赏黑熊时不慎走入黑熊笼子,导致黑熊攻击游客。
事后,动物园被责令停业,并被处以经济罚款。
4. 2020年湖北武汉动物园斑马攻击游客事件
2020年4月18日,湖北武汉动物园一只斑马突然冲到游客区,把一位游客咬伤。
事后,动物园对所属斑马进行了隔离处理,并将伤者送往医院治疗。
同时,园方也提醒游客们要注意动物的安全性。
5. 2019年广州动物园大熊猫咬伤游客事件
2019年6月21日,广州动物园发生一起大熊猫咬伤游客的事件。
一名游客在观望大熊猫时,不慎将手伸进栅栏内,被大熊猫咬伤。
事后,园方表示,游客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同时也需要尊重动物的自然行为。
第1篇一、基本案情某养殖场位于我国某省,主要从事牛、羊等家畜养殖。
2019年,该养殖场发生动物布鲁氏菌病爆发,导致多只牛、羊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经调查,该养殖场存在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不力、饲养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二、案件经过1. 疫情发现2019年6月,某养殖场部分牛、羊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症状。
养殖场工作人员初步判断为普通疾病,未引起重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加重,死亡牛羊数量增多。
当地兽医站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现场调查。
2. 病原学诊断经兽医站工作人员采样检测,确诊该养殖场发生动物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传播。
该病对人类和动物均有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3. 疫情控制为控制疫情,当地政府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1)隔离病畜:对病畜进行隔离饲养,防止疫情扩散。
(2)无害化处理:对病畜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传染源。
(3)消毒防疫: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接种:对未发病的牛羊进行布鲁氏菌病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4. 调查处理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对养殖场进行立案调查。
调查发现,该养殖场存在以下问题:(1)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不力,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等防疫措施。
(2)饲养管理不规范,存在饲料、水源污染等问题。
(3)未按规定进行动物布鲁氏菌病检测,未能及时发现疫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调查组对养殖场作出以下处理:1. 对养殖场负责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10万元。
2. 要求养殖场立即整改,加强动物防疫措施,确保不再发生类似疫情。
3. 对养殖场进行防疫评估,评估合格后方可恢复养殖。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某养殖场因动物布鲁氏菌病爆发,导致经济损失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养殖场负责人防疫意识淡薄,对动物布鲁氏菌病认识不足,未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案例在线▎第02期:谢某某诉上海动物园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纠纷案【案例在线】在法学之路,与您相伴每隔一周,与您相约在周一晚间大年初二,浙江宁波一男子为逃票选择翻墙进入动物园,不料进入的是老虎散放区,逃票男子遭到几头老虎的攻击撕咬,最终丧命虎口。
逃票男子的死亡,该由谁来负责?是男子本人?还是管理老虎的动物园?“宁波老虎咬人”事件的发生,再度引爆了关于动物园与游人之间责任问题的讨论。
最终的责任人应是谁?目前尚无法得知。
等待最是磨人,我们不妨先借鉴一下以往类似案例的处理方法。
2017年2月6日第二篇推送谢某某诉上海动物园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纠纷案案件回顾原告:谢某某。
法定代理人:谢某某1,原告谢某某之父。
法定代理人:许某某,原告谢某某之母。
被告:上海动物园。
法定代表人:张峰,该园园长。
事件经过2011年4月10日上午,原告谢某某与其父母至被告上海动物园游玩,当日15时许,原告及其家人行至灵长类动物展区时,原告穿过笼舍外设置的防护栏,给猴子喂食食物时,右手中指被猴子咬伤。
事发时,上海动物园无工作人员在场,原告父亲向动物园相关部门投诉后,因情况紧急,自行带原告至上海市儿童医院医治并报警。
原告当日住院,于2011年4月13日出院。
出院后,原告至其家附近的上海市闵行区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医治。
原告于2011年12月13日至上海科生假肢有限公司对其右手中指安装假肢,经上海科生假肢有限公司专家会诊,确认原告在18岁成年前每两年更换一次假肢,成年以后每四年更换一次,每年的维修费为该假肢总额的5%。
假肢的赔偿期限建议从第一次安装之日算至原告成年之后第二十年。
原告谢某某因与被告上海动物园发生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纠纷,向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审判决经原告谢某某申请,法院委托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对原告的伤势进行了鉴定,鉴定结论为:原告因故致右手部损伤,其损伤的后遗症相当于道路交通事故十级伤残,本次损伤后的护理期为60日,营养期为30日。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例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过度开发,许
多珍稀物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下面将介绍一起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
案例。
2018年,广西一名男子因非法捕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亚洲象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这名男子为了获取象牙而在森林里使用毒饵捕杀
了一头亚洲象,并将其象牙贩卖给他人。
此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
亚洲象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之一,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然而,在一些地区,由于贪图其象牙等珍贵部位,不法分子经常非法捕杀亚
洲象等珍稀野生动物。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危害到了人
类自身利益。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案例。
比如,在西藏
某地区,由于当地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需要,一些人开始非法猎杀藏
羚羊等野生动物,导致这些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
在云南和广西等地,一些人为了获取野生动物的肉或药材等,也经常非法捕杀珍稀野生动物。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政策。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购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于非法猎捕和贩卖珍稀野生动物的打击力度,并且开展了大规模的保护行动。
总之,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尊重自然环境和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共同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动物权益的关注,动物法律法规在我国逐渐完善。
本案例分析将以一起典型的动物伤害案件为例,探讨动物法律法规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二、案例简介2019年6月,某市某小区居民李某饲养了一只大型犬,该犬品种属烈性犬。
某日,李某未对犬只进行有效管理,导致犬只逃出家中,咬伤了小区内一名6岁儿童。
事发后,儿童家长将李某告上法庭,要求李某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法律法规适用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饲养人应当对动物进行防疫管理,防止动物传播疾病。
本案中,李某未对犬只进行防疫管理,导致犬只逃出,侵犯了他人权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李某饲养的犬只咬伤了儿童,侵犯了儿童的合法权益。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动物饲养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动物侵害他人。
本案中,李某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犬只逃出,导致事故发生。
2. 法律责任根据以上法律法规,李某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赔偿受害儿童医疗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
(2)承担动物防疫责任,对犬只进行防疫处理。
(3)接受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
3. 案件处理在本案中,法院判决李某赔偿受害儿童医疗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并对其饲养的犬只进行防疫处理。
同时,相关部门对李某进行了行政处罚。
四、案例分析总结本案涉及动物法律法规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1. 动物饲养人责任意识不足:本案中,李某未对犬只进行有效管理,导致事故发生。
这反映出部分动物饲养人责任意识不足,对动物法律法规了解不够。
2. 动物防疫管理不到位:本案中,李某未对犬只进行防疫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这说明动物防疫管理工作仍需加强。
3. 动物伤害案件处理难度较大:动物伤害案件涉及动物权益、人身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处理难度较大。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一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动物园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的规定。
三、条文释义:一、动物园的动物伤人案的情况介绍目前,全国动物园伤人事件也不少,有些是由于动物园的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的,而有些是因游客的过失,如擅自跨越栏杆投喂食物、戏弄动物、与动物拍照等过度骚扰行为造成的。
例如:事件一:2007年2月22下午,在昆明动物园内,一个小孩高兴地站在老虎后面等待照相。
可是当相机闪光灯一闪,躺在桌子上的老虎突然欠起身一回头死死咬住了小孩子的头部,随后,五个驯兽员拿着木棍、板凳不停向老虎砸去,一分钟以后老虎终于松开嘴巴。
小孩子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经调解动物园赔偿了34万。
事件二:2007年2月,武汉动物园大象馆外的草坪上,两头体态庞大的非洲象引来众多游客围观。
因草坪四周有铁栏杆围着,还挖了一人多深的防护沟,一些游客认为十分安全,遂拿着石块、泥土、塑料瓶等扔向大象。
开始,两头大象没有在意,仍在用长鼻子卷草吃。
后来,有几个石块砸中一头公象,只见它突然暴躁起来,大声朝人群怒吼,可游客不为所动,还在向它扔东西。
这时大象因不堪游客频繁“袭击”,竟用鼻子从地上卷起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朝人群扔去,石头正中一名被抱在父亲怀中的小女孩头部,小女孩顿时血流满面,众人吓得四散而逃。
事件三:1999年11月17日,在上海野生动物园,许某驾车前往救助抛锚的另一辆车。
当车进入东北虎区时,因前方有一车辆停留挡住去路,许某下车催促其继续行进,随即遭到老虎袭击而死亡。
经法院调解,动物园一次性给付死者30万元。
事件四:2005年7月17日,张某在海洋世界潜水时,被一条3米多长的鲨鱼咬伤。
张某认为自己拥有 PADI 和2年潜水经验,此番被袭自己无任何过错,而是海洋馆未尽到合理的照顾义务:三个潜水游客只有两个教练陪同,并未像其网站上承诺的“一对一”,并且在游客潜水时有工作人员正在喂食鳖鱼。
2016八达岭老虎袭人案二审民事判决书2017年12月19日上午,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分别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原告赵某、赵某某、周某(分别系死者周某某之女、之夫、之父)诉被告北京某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生命权纠纷和原告赵某诉被告北京某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健康权纠纷两案。
2016年7月23日下午,赵某一家三口与母亲周某某乘坐私家车到北京某野生动物园游玩,游览至东北虎园出口附近时,赵某从副驾驶下车,从车头绕到驾驶室旁边位置,被老虎咬住背部拖至不远处的山坡平台处,周某某下车救助也遭老虎袭击,事故导致赵某受伤、周某某死亡。
原告方认为,被告提供的猛兽区“自驾游”项目系违法经营,项目设计存在的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被告仅看重商业利益,漠视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游客安保制度极度缺失,无应急预案且没有及时有效救助。
根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被告对周某某的死亡及赵某的受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此,原告赵某、赵某某、周某以生命权纠纷为由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因周某某死亡产生的全部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共计149万余元;原告赵某以健康权纠纷为由起诉要求被告按照70%的比例赔偿后续整形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共计69万余元。
被告辩称,被告系合法经营的企业,延庆区安监局等部门做出的事故调查报告中关于相关事实的调查及认定结果说明,园方在此事件中无过错;被告履行了提示、告知、警示义务,尽到了管理职责;事故发生后,被告采取了适当的救助措施,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被告先行垫付了抢救费、食宿费等相关费用;原告诉讼请求数额过高且相关项目无依据。
因此,被告依法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在两案庭审中,法庭围绕原告诉求、事发经过等开展法庭调查。
因庭前已进行证据交换,庭审中简化了举证质证程序。
法庭重点组织双方当事人围绕死者周某某、伤者赵某事发当时是否存在过错、被告是否尽到了管理职责、事故责任划分等争议焦点发表了辩论意见。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宠物来陪伴自己的生活。
养宠物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宠物对周围环境和他人造成的损害。
在这种情况下,饲养动物的责任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探讨一个关于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典型案例,来深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解决途径。
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养狗人士,他家里养了一只名叫旺财的萨摩耶犬。
一天,旺财跑出家门,误伤了邻居家的小孩。
邻居家的小孩因此受伤,需前往医院救治,产生了一定的医疗费用。
邻居对此事感到愤怒,并要求小明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属于民事侵权责任的一种,即因饲养动物的行为导致他人受伤或财产受损而产生的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养宠物人士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对于小明来说,他需要证明自己确实对旺财在案发时的行为和造成邻居小孩受伤的事实负有责任。
在这一点上,小明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旺财的确是他养的宠物,并且在案发时是在他的监管之下。
邻居家的小孩也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是因为旺财的攻击而受伤的。
对于小明来说,他需要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起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因饲养动物所造成的伤害,养宠物人士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也就是说,只要宠物主人的过错是造成损害发生的原因之一,那么宠物主人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对于邻居家的小孩来说,他也有权利要求小明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具体的赔偿金额可以根据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精神损害赔偿等方面进行计算。
宠物主人应当根据事实情况进行赔偿,并且不能以宠物的性格等因素作为免责的理由。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宠物主人的过错程度、受害人的损失情况等。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养宠物人士对于责任问题的重视,加强对宠物的管理和培养,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第二篇示例: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近年来,饲养动物损害责任案件屡屡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成员。
然而,宠物的存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尤其是动物侵权问题。
本案例将分析一起宠物狗伤人事件,探讨动物侵权法律责任的承担。
二、案情简介2022年5月,张某饲养的宠物狗在小区内突然冲向过路的李某,导致李某腿部受伤。
事发后,李某立即被送往医院治疗,花费医疗费用共计2万元。
经鉴定,李某的伤势构成轻微伤。
张某作为宠物狗的饲养人,在得知事故发生后,拒绝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三、法律分析1. 侵权责任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在本案中,张某作为宠物狗的饲养人,其饲养的宠物狗对李某造成了人身伤害,符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因此,张某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饲养人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在本案中,张某未能证明李某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因此应当承担全部侵权责任。
3. 赔偿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在本案中,李某因宠物狗受伤,已经产生了医疗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
因此,张某应当赔偿李某的医疗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
四、判决结果经过审理,法院判决张某赔偿李某医疗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共计2万元。
张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张某作为宠物狗的饲养人,未能尽到妥善管理的义务,导致宠物狗对他人造成伤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虐待动物的行为逐渐受到法律的严厉打击。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虐待动物案件,涉及被告人李某对一只宠物狗的残忍虐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以下是本案的详细情况。
二、案情介绍(一)被告人基本情况被告人李某,男,35岁,个体工商户。
因涉嫌虐待动物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二)犯罪事实2023年3月,被告人李某购买了一只名叫“小白”的边境牧羊犬作为宠物。
在养狗期间,李某对小白进行了多次虐待行为,具体如下:1. 殴打虐待:李某因小白偶尔咬坏家中的物品,多次用木棍、皮带等物品殴打小白,导致小白身上出现多处伤痕。
2. 禁食禁水:为了惩罚小白,李某曾将其禁食禁水长达24小时,导致小白出现脱水、虚弱等症状。
3. 捆绑虐待:李某将小白用铁链长时间捆绑在阳台,使其无法自由活动,甚至将其悬挂在空中。
4. 折磨致死:在2023年4月的一天,李某因不满小白的行为,将其绑在铁杆上,用烧红的烙铁烫伤小白,导致小白痛苦挣扎。
最终,小白因无法忍受痛苦而死亡。
(三)社会影响本案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许多市民纷纷表示对李某的残忍行为表示愤慨,要求司法机关严惩李某。
同时,本案也引发了人们对动物保护问题的关注,呼吁加强对动物权益的保护。
三、庭审过程(一)公诉机关指控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李某犯虐待动物罪,请求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
(二)被告人辩解被告人李某对公诉机关的指控表示承认,但辩称自己并非故意伤害小白,而是因为小白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困扰,所以采取了过激的行为。
(三)法庭调查1. 证人证言:李某的邻居证实,曾多次听到李某殴打小白的声音,并看到小白身上的伤痕。
2. 物证:法庭出示了李某使用的木棍、皮带等物品,以及小白身上的伤痕照片。
3. 鉴定意见:法医鉴定意见认为,小白身上的伤痕系殴打所致,且小白系因遭受虐待导致痛苦挣扎而死亡。
(四)法庭辩论公诉机关认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虐待动物罪,其行为严重侵犯了动物权益,应当依法惩处。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侵权事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困扰。
动物侵权法律案例研究对于完善动物侵权法律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动物侵权案件为切入点,分析动物侵权法律关系,探讨动物侵权责任的承担,旨在为我国动物侵权法律制度提供参考。
一、案例背景2019年5月,某市居民李某家养了一只宠物狗,该狗品种为比特犬。
同年6月,李某带狗外出散步时,狗突然挣脱牵引绳,咬伤了邻居王某。
王某被咬后,头部缝了5针,左臂骨折,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王某将李某及宠物狗的饲养者告上法庭,要求李某及宠物狗的饲养者承担侵权责任。
二、案例分析1. 动物侵权法律关系本案中,李某作为宠物狗的饲养者,与王某之间形成了动物侵权法律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李某作为饲养者,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 动物侵权责任的承担本案中,李某作为饲养者,其宠物狗咬伤王某,李某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以下是动物侵权责任承担的几个方面:(1)直接责任:李某作为饲养者,未妥善管理宠物狗,导致宠物狗咬伤王某,李某应当承担直接责任。
(2)间接责任:李某在饲养宠物狗的过程中,未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导致宠物狗咬伤王某,李某应当承担间接责任。
(3)连带责任:本案中,宠物狗的饲养者与李某之间存在共同饲养关系,因此,宠物狗的饲养者与李某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三、案例启示1. 完善动物侵权法律制度本案反映出我国动物侵权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动物侵权法律制度:(1)明确动物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细化动物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2)加大对动物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动物饲养者的法律意识。
(3)加强动物饲养管理,规范动物饲养行为。
2. 提高公众法律意识动物侵权事件频发,与公众法律意识淡薄密切相关。
近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致一死一伤,引起网络热议。
游客疏于防范固然是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但动物园方面是否疏于管理,是否应对园内动物致人损害承担责任,也是问题的争论焦点。
本文整理了动物园动物致害的相关案例、观点和法律依据,为法律人思考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相关案例1、动物园饲养动物致幼童损害,因其所设置的防护围栏未充分考虑到幼童的特殊安全需要,应认定其未尽管理职责,监护人对幼童亦疏于监管,存在重大过失,双方应根据过错程度承担责任——谢某某诉上海动物园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纠纷案案例要旨:《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一条就动物园无过错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规定,如受害人或监护人确有过错,动物园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
动物园作为饲养管理动物的专业机构,依法负有注意和管理义务,其安全设施应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安全需要,最大限度杜绝危害后果发生。
游客亦应当文明游园,监护人要尽到监护责任,否则亦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3年第8期(总第202期)2、限制行为能力人翻越防护栏喂食动物被动物咬伤,对其自身损失应承担主要过错责任,动物园对受害人的危险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具有一定过错,也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穆斯塔帕·艾尔肯与喀什市动物园健康权纠纷上诉案案例要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动物园参观游玩时翻越护栏跳进隔离区喂食狗熊,被狗熊咬伤致损。
因受害人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行为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其应该意识到靠近狗熊进行喂食的危险性,仍翻越护栏跳进隔离区将手伸进笼子里喂食狗熊,因其自身原因造成手被狗熊咬伤的损害后果,对此应承担主要过错责任;动物园因其设置的参观区防护栏高度及防护栏与狗熊笼舍之间的隔离区,已达到了安全防护的要求,且在馆舍明显位置设置有危险警示标识,应认定动物园已尽到必要的安全保障义务,但其对受害人的危险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未充分尽到管理职责,也有一定的过错,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案号:(2016)新31民终408号审理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2016.04.103、动物园在园内开设骑骆驼拍照项目,动物园相关管理人员未尽到相当的注意义务,致使受害人从骆驼上摔落致害的,应承担主要的民事责任——王少芝与杭州动物园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案例要旨:动物园在园内开设骑骆驼拍照项目,进行收费经营,其应对前来拍照游人的安全尽到合理范围的安全保障义务,因动物园相关管理人员未尽到相当的注意义务,致使受害人从骆驼上摔落致害的,应认定动物园存有过错,应承担主要的民事责任;受害人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骑骆驼拍照的危险性应当有一定的预见,但事发时过于惊慌,未充分注意到自身安全,其主观上也有一定的过错,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案号:(2010)杭西民初字第2077号审理法院: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2014.07.034、景区管理者对进入景区的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其未尽到全部、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的,应对景区内动物袭击游客所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责任——朱彩云诉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纠纷案案例要旨:景区管理者对进入景区的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有善良管理的义务。
游客买票入景区游玩,遭遇野猴攻击而受伤,景区管理者在受害人遭遇野猴攻击时,未有看护人员驱逐和追赶野猴,其未尽到全部、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应对受害人损失承担相应责任;景区出入沿路设置了相应警示牌,受害人自身疏于防范,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案号:(2015)九民一初字第00008号审理法院: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人民法院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2015.07.215、受害人在动物园内受伤非因动物园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所致,动物园不承担赔偿责任——王佳健与龚惠骏、无锡市动物园管理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案例要旨:受害人在动物园内因私自喂投鸽子,与动物园园区内喂鸽子项目经营者的雇佣人员发生纠纷致害,因其受伤非因动物园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所致,故动物园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案号:(2014)锡滨民初字第02455号审理法院: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2015.09.30相关观点1.动物园动物致害责任的责任主体及责任减免(1)责任主体本条规定的责任主体是动物园,这里的动物园既包括人们一般理解的动物园,如北京动物园、武汉动物园等,也包括近年来各地兴起的各类野生动物园,如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等。
(2)责任减免根据本条规定,动物园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理解这一规定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动物园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即要求动物园一方主动证明其已经尽到管理职责;二是如何判断“尽到管理职责”,在实践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加以判断。
例如,在上面提到的动物园老虎袭人的事件中,要看动物园管理方设置的护栏是否得当,是否有相应的警告或者提示标志等。
如果动物园能够证明其已经尽到管理职责,损害的发生是由于受害人的故意或者过失等其他原因导致的,则动物园一方不承担责任。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及实用指南,吴高盛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2.动物园动物损害责任采取过错推定原则动物园分为两种。
一种是属于国家或者企业所有,例如城市市区的动物园;另一种是野生动物园,例如设置在郊区或者野外的森林、山野中的动物园。
动物园饲养的动物都是经过国家批准,符合国家管理规定的动物,并且动物园均有专业的资质,符合饲养这种动物的要求。
不论是城里的国家动物园,还是郊区的野生动物园,这些动物都按照国家规定饲养。
动物园饲养野生动物,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以善良管理人的标准,善尽管理职责。
因此,《侵权责任法》把动物园的动物损害责任,明确规定为过错推定原则。
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首先推定加害人具有过错,加害人主张自己无过错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必须证明自己已经尽到管理职责。
能够证明已经尽到管理职责的,为无过错,免除侵权赔偿责任;不能证明者,为有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实行过错推定原则的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损害责任,应当具备动物损害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除此之外,还应当具备过失要件。
过失要件的证明,采取如上的推定规则。
动物园证明自己没有过失的内容,是证明自己已经尽到管理职责。
能够证明者,即为无过失。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精解》,杨立新,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出版)3.动物园动物致害责任免责事由的认定对于动物园的免责,具体来说,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尽到管理职责。
动物园证明其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但是动物园需要尽到的管理职责的程度如何,则需要根据具体动物的种类和性质来定;并且鉴于动物园所承担的独特的社会功能,其不应该只是承担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就足够,而应该承担更高的符合其专业管理动物的注意义务。
比如,对于普通的养狗的人来说,在其院子中醒目处悬挂“内有恶狗”已经足够,而对于动物园来说,防患设备则需要将游客隔离于安全范围之外,避免动物因为游客的挑动而加害他人。
动物园更应履行必要的防护义务,避免行人在过失的情况下擅入动物侵害范围之内,并且需要防止动物园的动物逃逸或者离开所控制的安全区域,从而造成他人损害。
比如,动物园所设置的防护围栏仅仅能够避免成年人钻入,并不能防止幼童的钻入,现有幼童钻入此围栏,从而受到动物的伤害,则应该认定动物园未尽到其管理职责。
(2)被侵权人的过错。
我们认为,本法(《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与有过失规则在动物园的赔偿责任情况下亦可以适用,即,如果动物园能够证明被侵权人或者被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则可以减轻动物园的责任。
比如,动物园已经为动物设置了防护围栏以防止游人的进入,有游客竟然翻越此围栏而喂食动物,进而被动物所伤害,这种情况下,游客就具有明显的重大过失。
(3)合同约定的免责。
动物园是否可以通过在售票的时候采取告知的方式来对其承担的损害赔偿予以免责,比如动物园在所出售门票背面印上“请勿喂食动物,后果自负”,或者在景区明显位置设置“请勿靠近,否则责任自负”的警示牌。
对此,我们认为,应否定这种合同约定免责的效力。
否则,“这种免责会带来非常令人不安的后果——需要由受害人对动物的危险进行控制。
”因此,即使存在明显的免责警告或者票面上的免责提示,在动物园未尽到其管理职责的情况下,亦不能减轻或免除动物园的责任。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存在被侵权人与有过失规则的适用,则属于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侵权责任法研究小组,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出版)4.动物园的管理职责动物园作为专业性的动物管理机构,其应该尽到的管理职责较一般民众要高。
因此,养殖老虎的防护栏应足够高以致儿童不能翻越,养殖大猩猩的围栏应足够严密以防止儿童的手伸进去喂食。
对于动物园的尽到管理职责,需要由动物园来举证证明。
比如,动物园的北极熊围栏足够高,如果儿童在大人怀抱的过程中脱离成年人的控制而落入北极熊的围栏中,那么动物园则可以通过举证证明同等年龄的儿童不可能翻越围栏而证明其尽到管理职责,进而免责。
当然,如果儿童在没有成年人陪伴下通过踩人梯的方式翻越围栏进入动物范围内,则动物园亦需要证明即使是几个儿童踩着肩膀亦不能翻越的职责履行情况。
动物园尽到的管理职责不仅仅需要从动物的角度来理解,还需要从保障可能受侵害的人身和财产的角度出发。
对此,动物园仅仅是防止一般人群受到侵害,而没有防止特殊人群受到侵害,尤其是充满好奇心的儿童和善意亲近动物的喂食者和意图抚摸者,则其不能主张其尽到管理职责而主张免责。
比如,动物园在防护上只是防止成年人钻人围栏,而没有防止儿童由于顽皮钻人围栏,则其需要承担未尽到管理职责的责任。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侵权责任法研究小组,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出版)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一条: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第二十六条: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十八条: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