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中庸的例子

  • 格式:docx
  • 大小:39.60 KB
  • 文档页数:3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现中庸的例子

【篇一:体现中庸的例子】

中庸之道的例子范文一:《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

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

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

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

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

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

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

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

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

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

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第三个意思:庸就是下面的第一部分叫做用,所以中庸也可以颠倒

过来说庸中,叫使用中道的方法,叫庸中。所以庸有三个意思,从

字义上说,庸者常也,是个常道;庸者不易也,庸者用也,中庸也

许就是用者这样的意思。

孔子还有一句话,谈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

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质这个内容,文和质要相当,形

式和内容相当才比较好。孔子在评价一首诗的时候,说“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快乐不至于太淫荡,哀伤的时候也不是过分的痛楚,保

持一个中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感表达是这样。孔子的弟子

说孔子的性格是“温而厉,威而不猛”,他有威风,但是不至于过分,不是像现在主张的超男、猛男。然后“恭而安”,恭敬又很安详,严肃、恭敬而又很安详。

三、中庸之道的原则性

孔门有一个大弟子叫有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

为美。”用一种专门的规矩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协调各种冲突,协调

人际关系,使人事的处理正好恰到好处,这是礼乐的制度的价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这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一种精神。

孔子还有一个思想叫“叩其两端而竭焉”。如果有人问他一个问题,

孔子不一定马上回答他。但是孔子的方法从这个提问的问题的两边

慢慢的去启发问题,然后慢慢的去回答对方的问题,“叩其两端而竭焉”,一点一点问,两端来问。我们处事,正和负、快和慢,两个方

面怎么把它相互地去叩问、相互去思考,达到一种平衡。

他还有“只取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两端之中保留一个动态统一的平

衡的机制具体去分析,灵活去处理,辩证地去综合。

四、中庸的涵义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我们也有道德的情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施琅之心。喜怒哀乐这些感情没

有抒发的属于平静的状况,叫做中;“发而皆中节”,叫做“和”,我

们抒发出来了,符合于我们当时所处的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伦理、社

会的要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没有发的时候,心截然不动,是中

的状态,没有过和不及的规避,中是道之提、信之德,如果情感抒

发恰到好处,自然而然就叫和。和是道之庸,中是天下事物的大原则,和是天下可以通行的叫做达道,君子的自省的工夫,达到至善

至美综合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安于其所、运行不息,万物是各率

其性,生生不已。

中和就来自中庸,它所追求的中和的境界。孔子所讲的“五伦”,又

叫“五达道”,君臣、父子、朋友、夫妇、兄弟等等的关系,这五者

通过人伦关系去学习人道。学习的途径还要学习“三达德”,叫智、仁、勇,日本有个公司用“智、仁、勇”作为它的公司的精神理念。“智”是智慧,知人任事;“仁”是仁慈、仁爱、推已及人;勇是勇敢,勇者不惧。

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我们爱好学习接

近着智慧,知识不是智慧,力行实践。我们要知道羞耻就是勇的开始,知这三者才是修身,这是内圣,这跟《大学》的主张是一致的。《中庸》的境界让我们成就自己,还要成就他人,成就万物。我们

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我们爱自己,我们也爱别人。我

们在爱别人的过程中学会爱自己,在爱自己的过程学会爱别人。这

就要从我们个体的生命,从形躯中超脱出来,使万物各安其位,我

们人就会提升自己的境界。孔子的第74代孙孔繁森,他就是具有成己、成物、成人这样一个精神。他在阿里和藏族同胞生活在一起,

他是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他的仁德、他的智慧、他的

勇敢三达德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中庸》所讲的“尊德性”和“道问学”的统一,也是《中庸》所讲的平凡和伟大的统一。“故君子尊德性而

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意思是说我们既要保

护天赋给我们的善良的本性,也要重视后天的学习、修养。我们既

有远大的目标,又要脚踏实地,不离开凡俗的生活,我们是人之子女、人之父母,我们要尽人道、尽家庭、尽社会的责任,追求真善

美合一的目标。像孔繁森这样的人物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五、中庸的品德在现代的意义

“中庸”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普遍的方法。儒家思想讲和,不仅讲

社会的和谐,还讲人和自然的和谐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平衡,

人和自己内在的身和心,内在的平衡和谐。儒家讲和,孔子讲和而

不同,和不是同,和也不是不同。和是多样的统一,“和也者,天下

之大道也。”不是天下没有对立,而是说我们要达到和谐的状态,要

争取克服这些对立,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是一个人文的睿智。这个

智慧是现代化的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它不只是

生态平衡,不只是社会的和谐,他是人和天地万物的整体的和谐的

思想,这是讲的“和”,普遍和谐,这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它发挥到一个极高的境界,万物生长

就茂盛。

中国哲学、儒家哲学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物我的相通。人际关系

也要次序化、和谐化,天地人物之间达到《中庸》这本书里面所说

到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形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意思是指万事万物共同的繁荣发展,彼此不相妨害,个人所追

求的道并行不悖。这就是一个宽容的、平和的、兼收并蓄的,博大

恢弘的品格,这正是我们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多民族统一的文化,

华夏文明、华夏的种族,一个根本性的品格。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

元前二世纪,就是西方哲人雅斯贝尔斯所讲的轴心文明的时代,君

不见那个时代的文化巨人、文化渊源之处,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到后来晚一点的波斯,现在的希腊人已经不是古代那

个希腊雕塑的黑头发的英俊的希腊人的后代,希腊的人种已经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