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4淮中晚泊犊头练习题
- 格式:ppt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3
夏意苏舜钦阅读答案赏析夏意苏舜钦阅读答案赏析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此诗为作者流放吴中幽居沧浪亭时所作。
8.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夏意的?请简要分析(5分)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6分)阅读答案:8. 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三句选取夏日特有的事物石榴、树阴、日,并着以明满地当午和等词语扣住诗题,第四句更用梦醒时流莺的鸣声作反衬写出了夏日清幽静谧的氛围。
9.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
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悠闲旷达、宠辱偕忘,忘怀得失的心境。
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树荫茂密深邃,阒静之中时歇时现流莺呖呖之声,明媚宁静清幽的景色反衬出内心的孤寂落寞。
(结合对原诗的手法和意境)【阅读训练】阅读练习一:1.此诗中的____字是全诗的诗眼。
2.石榴开花红似火,应该很刺眼,但这首诗因为用了一个____字而不觉得刺眼。
3.第四句中的梦觉说明诗人曾昼寝,前面第___句中的____字已做了伏笔。
4.末句写黄莺的鸣声与整首诗所营造的清幽之境是否矛盾?5.苏舜钦的《过苏州》中有一句: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不仅上下句对偶,而且句中对偶。
请说说句中是如何对偶的?【参考答案】1.清2.帘(隔帘而望榴花)3.一席4.并不矛盾。
因为黄莺的鸣声反衬出小院的清幽。
5.绿树对白鹭,近水对远山。
阅读练习二:(1)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什么样的心境?(2)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3、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 字左右。
答案⑴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⑵和谐的。
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
3、这首诗取题夏意,展现的是清幽之境,表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
淮中晚泊犊头古诗文
《淮中晚泊犊头》
一、把淮中平野,添满草木青青。
野芳千飘万缕,月柳几缕潇潇。
二、犊头闻雷牛,古寺楼台青。
寺前夕阳斜,月色满江城。
三、把马驻小桥,好风吹细草。
林中犊头走,古声萦清波。
四、攒上林边店,红泥烟火芳。
灯桥绿烟深,茶尊月山明。
五、问犊头何处,古泊淮浦漾。
清风和煦暖,月光色更凉。
六、古寺深处去,日暮暝色浓。
苍鹰展翅下,犊头留明灯。
七、犊头快慢行,时学淮浦沙。
彼此星空中,轻歌自撩斜。
八、渡江归故乡,巴山远濛濛。
征路入秋尽,淮中古犊头。
一、诗文《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注释淮:淮河。
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春阴:春天的阴云。
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古旧的祠堂。
满川:满河。
三、译文春天的阴云,低垂在草色青青的原野上,时而可见在那幽静的地方,有一树红花正在开得鲜艳耀眼,天晚了,我把小船停泊在古庙下面,这时候只见淮河上面风雨交加,眼看着潮水渐渐升高。
四、作者简介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
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
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
罢职闲居苏州。
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
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
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
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五、赏析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
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
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
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
【经典诗句】“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的意思: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
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出自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⑵,时有幽花一树明⑶。
晚泊孤舟古祠下⑷,满川风雨看潮生⑸。
注释⑴淮:淮河。
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⑵春阴:春天的阴云。
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⑶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⑷古祠:古旧的祠堂。
⑸满川:满河。
参考译文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
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
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创作背景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秋冬之际,诗人被政敌所构陷,削职为民,逐出京都。
他由水路南行,于次年四月抵达苏州。
这首诗是其旅途中泊舟淮上的犊头镇时所作。
赏析《淮中晚泊犊头》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二句在春天沉沉的暗绿的背景上,突出描绘了耀眼而幽独的花树,富有象征意义,后二句在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官场风雨不定、阴晴难测的状况,镇定自若、处之夷然的心态,而在平和心境的暗示中,又显露了内心深处的愤激不平。
全诗色彩明暗、景物动静对照强烈,抒情气氛极其浓郁,感情借景物言之,尤觉含蕴悠远。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
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
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作者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沁园春·雪》和《忆秦娥·娄山关》备课资料导读:Ⅰ.课外古诗背诵【原文】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赏析】这首诗写作者舟行淮河所见。
前两句,在天低四野、阴云下垂的背景下,突出了僻静处盛开的鲜花,画面清幽可爱,明暗对比。
后两句写晚景,孤舟古庙,冷寂凄迷;风雨满川,江潮汹涌,画面动静对比鲜明。
此诗寓情于景。
乌云重压下的幽花,虽然醒目,却不免孤寂,似表现作者的处境,风雨吹打,潮水起伏,似透露出作者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Ⅱ.课前准备一、生字识记咽:1.(yè)声音受阻而低沉。
如:哽咽,本文取此义。
2.(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
如:咽喉。
3.(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
如:咽唾沫。
分(fèn):1.成分。
如:水分。
2.职责和权利的限度。
如:本分。
3.同“份”。
另读(fēn):1.使整体事物变成几部或使联在一起的事物离开。
如:分离。
2.分配。
如:分给你。
3.辨别。
如:不分皂白。
4.分支部分。
如:分局。
5.分数。
如:约分。
6.表示分数。
如:三分之一。
7.(某些计量单位的)十分之一。
如:分米。
8.计量单位名称。
如:十分等于一角。
娆(ráo):娇娆。
另读(rǎo)书烦扰;扰乱。
裹(guǒ):1.(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
如:包裹。
本文取此义。
2.为了不正当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
如:土匪裹走了几个小孩。
3.方吸(奶)。
如: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
二、词语识记忆秦娥、沁园春:均是词牌名。
北国:指我国的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下。
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
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指黄河水结冰了。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二)阅读诗歌,达成第9 题。
( 6 分)
淮中晚泊犊头①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注】①犊头:淮河畔的一个地名。
此诗是诗人因事而被削职,走开汴京前去苏州定居,路过淮河所作。
9.(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
面。
(3 分)
▲
(2)本诗经过光景描绘传达了丰富的感情,请你联合相关诗句加以剖析。
(3 分)
▲
9.(1)(3 分)春日的天空,阴云低垂,挂在荒野之上,野外
里绿草青青。
有时清香之花映入眼帘,整棵树都所以光亮漂亮。
(“春阴”“青草”“幽花”“树”少一个扣1 分,语言生动形象2分)
(2)(3 分)答案示例:①“时有幽花一树明”描述了优美
明媚的春色,融入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②“晚泊孤
舟古祠下”表露了诗人政治失落、单独一人的孤单与难过;
③“满川风雨看潮生”描述出春潮上升的壮观画面,表现了
诗人豪迈旷达的胸襟和悠闲冷静的心境。
评分重点及说明:一点 1 分。
整首诗感情基调是乐观豪迈的,
假如环绕“被削职的失落”回答至多得 1 分。
《沁园春·雪》和《忆秦娥·娄山关》备课资料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赏析】这首诗写作者舟行淮河所见。
前两句,在天低四野、阴云下垂的背景下,突出了僻静处盛开的鲜花,画面清幽可爱,明暗对比。
后两句写晚景,孤舟古庙,冷寂凄迷;风雨满川,江潮汹涌,画面动静对比鲜明。
此诗寓情于景。
乌云重压下的幽花,虽然醒目,却不免孤寂,似表现作者的处境,风雨吹打,潮水起伏,似透露出作者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咽:1.(yè)声音受阻而低沉。
如:哽咽,本文取此义。
2.(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
如:咽喉。
3.(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
如:咽唾沫。
分(fèn):1.成分。
如:水分。
2.职责和权利的限度。
如:本分。
3.同“份”。
另读 (fēn):1.使整体事物变成几部或使联在一起的事物离开。
如:分离。
2.分配。
如:分给你。
3.辨别。
如:不分皂白。
4.分支部分。
如:分局。
5.分数。
如:约分。
6.表示分数。
如:三分之一。
7.(某些计量单位的)十分之一。
如:分米。
8.计量单位名称。
如:十分等于一角。
娆(ráo):娇娆。
另读(rǎo)书烦扰;扰乱。
裹(guǒ):1.(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
如:包裹。
本文取此义。
2.为了不正当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
如:土匪裹走了几个小孩。
3.方吸(奶)。
如: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
二、词语识记忆秦娥、沁园春:均是词牌名。
北国:指我国的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下。
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
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指黄河水结冰了。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蜡象,白色的象。
天公:指天。
须:等到。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淮中晚泊犊头阅读答案【篇一:古诗词赏析练习题】t>★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又寄升庵黄峨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注]日边:天边极远之地。
此指作者丈夫杨升庵远谪的滇南之处。
自是:应该是。
(1)信是自己写的,又“懒”得发出,这不前后矛盾吗?请分析诗歌首句“懒”字的妙处?(4分)(2)“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一.(8分)(1)(4分)诗人与丈夫分别既久,年复一年,了无归期,其间鸿雁频传,却久候佳讯不至(1分);一个“懒”字,既刻画了寄信人慵懒不爽的精神状态,又反映了长期思夫望夫的痛楚(2分),并奠定了全诗缠绵悱恻的基调,可谓一石三鸟,足见诗人择词炼字的功夫(1分)(2)(4分)表现了诗人久盼夫归而不得的痛苦、矛盾的心境(1分)。
第三句承上而转以轻松的口吻,似乎在说:对方不能回来既成事实,“自是”无法可想,就地索性听任自然吧(1分)。
然而表面的豁达毕竟掩盖不了内心的真情,末句将这种深情推向了极致(1分):自己和丈夫“日边”暌隔,心曲难诉,特请杜鹃致意,而那阵阵“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啼鸣,正暗示着女诗人对远方亲人的呼唤。
(1分)★二.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题墨葡萄诗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
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
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1)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第四句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是什么?请简述理由【参考答案】:二.(1)诗中的“明珠”表面上是比喻所画的“墨葡萄”,实际上喻指诗人自己肚子的才识。
1.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3.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 江上渔者【宋】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 四时田园杂兴【宋】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8.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9.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 悯农(其一) 【唐】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1.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12.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3.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水半夜鲤鱼来上滩14. 独坐敬亭山【唐】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5.春雪【唐】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6. 花影【宋】枋得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17. 江上【宋】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8.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9. 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0. 秋思【唐】籍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21. 石头城【唐】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中晚泊犊头原文及赏析原文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译文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
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
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注释淮:淮河。
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春阴:春天的阴云。
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古旧的祠堂。
满川:满河。
赏析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
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
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
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
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
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
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
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
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默写训练(附参考答案)一、直接性默写1.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宿建德江》)2.________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3.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__________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其一)]5.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6.________________,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其二)]7.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8.________________,千山高复低。
(梅尧臣《鲁山山行》)9.________________,时有幽花一树明。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二、理解性默写1.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景抒情,衬托了诗人孤独忧愁的心境。
2.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写云和雨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巧妙运用嗅觉和听觉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其一)中表现黄河气势雄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的《江南春》中写春到江南,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江南春》中既是面上取点式的绘景,又是讽喻朝政的议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之《淮中晚泊犊头》练习附答案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宋代)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练习: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首二句在夏天沉沉的暗绿的背景上,突出描绘了耀眼而幽独的花树,富有象征意义。
B. 后二句在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官场风雨不定、阴晴难测的状况,镇定自若、处之夷然的心态。
C.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D.全诗色彩明暗、景物动静对照强烈,抒情气氛极其浓郁,感情借景物言之,尤觉含蕴悠远。
2.说说你对此词主旨理解。
3.赏析名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4.说说你对此诗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的理解。
参考答案:1.A“夏天”改为“春天”。
2.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官场风雨不定、阴晴难测的状况,镇定自若、处之夷然的心态,而在平和心境的暗示中,又显露了内心深处的愤激不平。
3. 这两句则是说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
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
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
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
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4.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
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
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淮中晚泊犊头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9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