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760.50 KB
- 文档页数:22
《原子结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鼓励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出大千世界无所不有。
师:同学们,决定这千变万化世界最基本的微粒是什么呢?生:原子师:对,现在我们一起回答有关原子的几个小问题。
回忆:1.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什么?2. 原子能否再分呢?原子如何构成?3. 原子核的构成如何?4. 质子、中子、电子的特点如何?【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师:这节课的内容有三部分:1、原子的诞生2、能层与能级3、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一原子的诞生师:现在在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目前我们已发现90多种天然元素,请问它们是怎么诞生的?生:氢、氦原子通过核聚变逐步熔合而成。
【小结】宇宙大爆炸促使氢、氦原子合成其它原子!师:这些原子的结构又是怎样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几代科学家的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吏。
【展示】原子结构理论模型发展史:1805年道尔顿的原子模型: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1904年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正电荷像流体一样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电子就像葡萄干一样散布在正电荷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1911年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高速的绕核运动。
二能层与能级1、什么是能层?能层是将核外电子按电子能量差异分成的2、每一能层容纳最多电子数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 、、、容纳最多电子数2 8 1832 5、、、、、、、、、【小结】:每一能层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原子的诞生及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演变过程。
2.熟知核外电子能层与电子层的关系,能级的分布。
3.能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一、能层与能级1.原子的诞生(1)原子的诞生(2)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演变2.能层(1)根据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差异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电子层),并用符号K、L、M、N、O、P、Q…表示。
(2)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的关系是2n2。
3.能级(1)定义:根据多电子原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将它们分为不同能级。
(2)表示方法:分别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s、p、d、f等表示,如n能层的能级按能量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n s、n p、n d、n f等。
(3)能层、能级与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由上表可知:①能层序数等于该能层所包含的能级数,如第三能层有3个能级。
② s 、p 、d 、f 各能级可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1、3、5、7的2倍。
③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 )间存在的关系是2n 2。
能层中各能级的能量关系(1)不同能层之间,符号相同的能级的能量随着能层数的递增而增大。
(2)在相同能层各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n s<n p<n d<n f 。
(3)不同能层中同一能级,能层数越大,能量越高。
例如:1s<2s<3s<4s ……例1 (2018·邢台市月考)下列能级符号表示错误的是( ) A.2p B.3f C.4s D.5d 【考点】能层与能级【题点】能层、能级的表示方法及数量关系 答案 B解析 每一能层的能级数与能层序数相等,且具有的能级依次为s 、p 、d 、f ……,M 能层只有3s 、3p 、3d 能级,没有3f 能级。
例2 (2018·银川市育才中学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级就是电子层B.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C.同一能层中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D.不同能层中的s 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 【考点】能层与能级【题点】不同能层或能级的能量高低比较 答案 B解析 A 项,能层是电子层,对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同的电子,又将其分为不同的能级;C 项,同一能层里不同能级,能量按照s 、p 、d 、f 的顺序升高;D 项,不同能层中的s 能级的能量不同,能层越大,s 能级的能量越高,例如:E (1s)<E (2s)<E (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