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平台论文网络课程建设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7.40 KB
- 文档页数:7
大学语文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论文大学语文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论文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一)课程教学理念与有限的上课时间的矛盾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时提出基本目的有三点:一是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
这三点有很强的现实性。
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很难达到。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他们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大学语文是公共课,所以上课时间比较短,往往是一学期34学时的授课时间。
而强化汉语水平,加强文化修养,提高人文素质,不是通过几篇文章就能一蹴而就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学生不仅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多读优秀作品并通过思考将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感悟。
如此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却需要从总体上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文学文化水平、人文修养和人格素质,这很难实现。
于是很多教师把大学语文当成“高四语文”,依然采取高中模式教学,通过阅读文章给学生划分段落,分析内容,给学生标准答案,上课过程索然无味,学生的认可度普遍不高。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传统的语文课程大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方法比较古板单一、墨守成规,大多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
如今不少高校大学语文课依然如此,外加上一块屏幕,满屏的文字,通过有限的上课时间给学生灌输,教师费劲,学生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够。
那怎样来克服大学语文课传统教学中的这些弱点?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现实的,语文课确实需要借助文本带动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参与讲解引导、启发。
所以教学方式的改变依赖于教学理念的更新。
一旦有效的教学理念得以推广,教师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生改变,就能吸纳更多新的教学因素。
二、重新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一)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大学语文课的课本往往如高中课本一样,由多篇经典文章组成,而这些文章的深度并不比高中强。
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架构设计和实现论文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架构设计和实现论文1 概述网络平台教学的必要性表1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比较:表1 教学模式比较教学时间性和地域性学习人数学习内容学习主体教学进度控制知识获取途径传统教学方式同时同地受教室容量而定教师决定,教材内容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决定单一,学生逆向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较差网络教学方式不限时间不限地域几乎不受限制学生自主决定,内容活泼富有弹性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我控制多元化,学生逆向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好我们知道现阶段高效队伍中的优质资源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师生之间交流的有效载体过于缺乏。
传统的交流的方式并不能从更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学业上的问题。
通过上图的分析可知,在当前校园基本建成的前提下,建设一个网络教学平台不失为一个可行方案。
2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和设计2。
1午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基本原则①系统必须保证高度安全可行性以及实用性;②平台设计开发前期进行系统调研和需求分析,充分了解教学和管理的需求,保证该平台建设的速度与性能状况;③系统初期把握全局,系统化考虑子系统之间数据信息的相互交错、共享;④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势必会不断丰富和逐步完善,设计该平台时,充分注意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
2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本文提出的网络教学平台由学生学习系统,教师教学系统以及系统管理系统三大子系统构成。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集成平台,实际上是一个面向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利用网络教学系统方便地制作电子讲义和多媒体课件,并能将讲义和课件存放在教学服务器中。
讲课时,教师能将讲义从教学服务器中传送到学生。
通过web界面和用户进行交互,教师和学生通过In?ternet,在网上完成授课听课,提问答疑,作业考试,师生交流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整个系统采用的B/S模式,以及管理人员后台进行的维护和管理,使得内部各个模块独立完成其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做到最大限度优化,模块内部的数据又紧密相连,做到高内聚低耦合。
提高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质量研究论文(推荐五篇)第一篇:提高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质量研究论文摘要: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使教与学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交互性,网络教学平台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职业学校教学之中。
为了了解其在学校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问题,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的网络教学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平台建设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如何设计职业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及如何发挥平台效能进行了探讨。
深刻地剖析了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的积极意义及它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职业教育;教育技术论文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因为其大量开放的资源及便捷的交互功能,能够为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网络教学平台又称在线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系统等。
它是根据实际需求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与沟通平台,包括课程制作、网上备课、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在线交流、作业提交、在线学习、网上考试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支撑平台,全面支持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据统计美国有3000余所大学,都建立了正式的校园网站,近95%的学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在网上为学习者提供网上课程、在线课程注册、网上杂志、参考资料、在线交流等服务,并且有近400所高校提供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教育,基本覆盖了大学和学院的所有专业学科,已基本完成传统教学向基于数字化平台教学的转变。
在国外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比较普遍的可利用资源,在各国一些大城市,一般都提供公共的学习的平台供市民学习,以OPEN的形式免费开放。
那么聚焦中国,我国的校园数字化建设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十分重视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
国务院在1999年转发了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积极意义现代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日趋成熟,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影响非常大。
第1篇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教学平台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以实践课程为例,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网络化教学平台,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以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引言实践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传统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参与度低、实践效果不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构建实践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实践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构建1.平台架构实践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采用B/S(Browser/Server)架构,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1)用户模块:包括学生、教师、管理员等角色,实现用户登录、信息管理、权限设置等功能。
(2)课程资源模块:包括视频、课件、实验指导书、案例等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上传、下载、搜索和分享。
(3)在线教学模块:包括直播、录播、互动讨论、作业提交、考试等功能,实现教学活动的开展。
(4)实践指导模块:包括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常见问题解答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
(5)统计分析模块:对教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教师提供教学效果评估依据。
2.关键技术(1)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存储、计算和共享,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2)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教学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建议。
(3)移动互联技术:支持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4)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推荐、智能问答等功能,提高教学平台的智能化水平。
三、实践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应用1.教学资源共享实践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将优质的教学资源上传至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和学习,有效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教学过程优化(1)在线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直播、录播等方式开展在线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课程设计现状分析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网络课程设计现状分析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课程的抽样调查,掌握了目前远程网络课程设计的一些情况,分析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建议,为促进和提升现代远程教学实践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网络课程设计;学习;现代远程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育教学的目标、方法、形式、载体也随之不断更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网络课程、数字课堂是互联网时代,快速获取有效知识不可或缺的新型学习手段。
一、网络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网络课程设计即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者、学习目标内容、环境条件等对课程呈现形式、结构模块、界面、导航进行具体计划的活动,该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在线学习,满足其多元学习需求。
目前国内高校的很多网络学院开发的网络课程不计其数,但真正体现人本主义学习理念,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的优质学习资源却并不见多。
笔者通过对国内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网络课程进行采样、分析后发现目前网络课程设计在内容、结构、功能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
如网络课程设计缺乏教学理论的指导,“重技术、轻教育”的现象较为凸出。
其次,未能提供有效的自主学习资源,信息更新率低。
缺乏网络课程交互设计。
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等等。
这些问题如不科学地看待和解决,势必影响到现代远程教育今后的发展,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优质网络课程设计的建议针对目前网络课程设计现状与问题,本文对如何设计优质网络课程展开了深入地思考,提出以下建议:1.重视培养复合型的网络课程开发团队一个完整的课程开发团队应由任课教师、教育心理学家、教育技术人员、网络技术员以及学习者组成。
任课教师提供学习内容,知识重难点,以及相关学习资源;教育心理学家拟定所要达到的各类目标、制定课程设计方案;网络技术员搭建课程的网络技术平台,教育技术人员制作各种媒体元素以及课程的界面。
谈高职院校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大批高职院校建设网络教育平台,建设是第一步,后期的运行维护更加重要,只有做好平台的维护工作,才能使师生真正从网络教学平台中受益。
本文从平台的定义、优点、建设平台的必要性、可能性、平台的建设过程一一展开介绍。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网络教学平台;交互性;开放性【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011.网络教学平台的定义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的软件系统的总称1。
网络教学平台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当前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络教学支撑环境2。
网络教学平台分为辅助课程讲授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面向协作活动的研究型网络平台。
辅助课程讲授的网络教学平台是针对课程讲授的六个要素进行辅助或支持,即讲授、讨论、作业、实验、考试、教材。
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是一个教学平台,还应是一个集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的一体化虚拟学习环境3。
2.网络教学平台的优点网络教学平台上有大量的开放资源,网页、文本、视频等,可供学习者自由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便捷的交互能力,老师同学可以通过在线聊天、e-mail、博客等进行交流,探讨学习中的难题、心得体会等;网络教学平台不受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的计划安排随时随地地参与学习、组织讨论。
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辅助教学,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3.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的必要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指出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
网络教育是教育信息化,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73%职业学校有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50%的学校有自己老师设计的网络课程4。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节约资源,课程反复收看,特别是一些优秀老师的课程,受众广,能让更多的同学受益,又节约了开课成本,也可以避免师资数量有限的弊端。
网络谋堂教学平台摘要本文介绍了网络教学模式,网络课堂中的课程设计简介以及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构思。
在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的框架后,又介绍了使用该平台的方法。
其中对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活动作了说明。
本系统简单地介绍了XMLWEBSERVICE和Visualstudio.net技术的基本内容,就像组件技术一样,XMLWebService封装了内部功能,并提供了XMLWebService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
因此,我们能把xMLWebService作为构件应用系统的积木来使用。
XMLWebservices是以SOAP协议为基础的。
因SOAP协议的平台无关性,开发人员不再需要考虑怎样搭建DCOM,CORBA和其它协议之闻的桥梁,任何YdvlLWebService之间都可以互操作。
在本系统中,还简单介绍了如何通过XMLWebService和.Net技术来实现c语言练习系统和完成整个框架的搭建。
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浏览教师课件和练习等操作。
论文中重点讨论了网上c语言练习系统和网上论坛系统的实现方法。
该系统适应了现代教育的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改革及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XMLWebServices,VisualStudio.net,ASP.NET,ADO.NET网络谋堂教学平台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networkeducationalmode,theclassdisignationonnetworkandthecompositionoflectures.Thispapersimplyintroducestheusingmatterofthisplatterafterfinishingitsframe.Inaddition,thispaperexplainsthemainactivityofteacherandstudentinthenetworkeducation.ItisbrieflyintroducedincludingtheessentialtheroyofXMLWebServicesandVisualstudio.net.Likecomponents,XMLWebservicesareblackboxes.TheyencapsulatetheimplementationandprovideaninterfaceforcommunicatingwiththeXMLWebservice.Therefore,youcanuseXMLWebservicesasbuildingblocksforapplications.XMLWebservicesareintendedtobeinvokedbyusingSOAP.BecauseSOAPisplatformneutral,developersmustnolongerfigureouthowtobuildbridgesbetweenDCOE4,CORBA。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目录第1章绪论随着高校网络建设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网络教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优势,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学习者高效的学习能力与方法,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为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服务,更好的加强高校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更好的促进网络技术在课程建设中的运用,则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1.1 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背景及开发意义1.1.1 开发背景1964年,随着ENIAC的出世至现今,计算机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网络世界成为人们生活的另一个平台,而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已经全球覆盖,将世界各地各种规模的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迅速的发展,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 以多媒体和Internet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工作方式、学习意识和教育模式,网络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必定对人们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思维、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方案产生重大影响[1]。
利用网络为我们开辟的崭新的应用平台,多媒体教学可以很普遍地走进教室,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既是教育信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因其使用方便快捷,教育形象直观而颇受广大师生欢迎,在教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未来的教育技术必然将重点放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教育技术上[1]。
这也要求我们广大师生要更新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高效的学习方法与能力,这必然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摘要近年来,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网络课件系统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趋势。
网络课件系统旨在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实现注册、课程信息、在线作业、学习公告、管理中心与学习论坛等功能,使得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
本文在调查研究现代网络课程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特点,采用ASP技术与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本课件系统。
在此论文中,阐述了网络课件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功能模块、后台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实现。
最后,本文探讨了本课件系统的多种测试方案,给出测试用例,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构想是具有切实的可行性的。
关键词:网络技术,课件系统,ASP,数据库管理THE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COURSEWARE SYSTEM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ing each day, the Interne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For instance, the network courseware system, which is developing rapidly all around the world, has powerful functions such as on-line study, on-line homework and so on. A network courseware system shares study resources through the Internet, so the students can learn their courses independently without the limitations of time and space.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status and future of the modern network coursewaresystem, this article tries to develop a courseware system by ASP technique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lan to realize the system. 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 discusses several test methods to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ystem.Key words: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ware system, ASP, Database management。
关于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设计的研究网络教学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教育方法理念实施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载体来传播教育信息,利用这个平台我们的老师不再需要从物理意义上来直面学生进行教学活动。
一、网络教学系统调查目前已开发的网络课程种类繁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从网络课程的应用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课堂的教学,网络课程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方式;另一种是网络课程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
伴随着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尤其是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后者形式的实现越来越成为可能。
在某种网络平台上进行教学和学习,已经成为实现多层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改革的方向。
网络教学的快速发展,使它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它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是无法让传统教学相比的,网络教学它也能彻底解放人们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着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的问题。
目前,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和教师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和关注,现代教学在关于网络课程教学观方面的教学改革,并由此而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1]。
二、网络教学系统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是在初步调查、分析系统开发方案的基础上,运用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分析系统开发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做出是否可以继续开发的明确结论。
网站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运行可行性分析,通过这些来论证系统是否可行。
(一)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是要确定提出的开发方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是否有可能实现[1]。
1.技术掌握程度方面:开发中要利用HTML、动态网页技术、IIS、SQL等网站开发必备技术,这些相关技术现在技术都比较成熟,也较容易上手,一旦掌握就能够独立开发完成该系统;也可以请专业人员开发更理想。
2.管理员技术掌握程度方面:由于平台一经开发完成,一般是由学校等教育机构的人员进行管理,他们可能对以上的专业知识不是了解,所以应同时对平台的后期维护管理开发相应的后台管理平台,这样就能让大部分教师都能够胜任网站的管理工作。
⾼校课程⽹络平台建设教育论⽂⾼校精品课程⽹络平台建设教育论⽂ 提要:⽹络平台建设是当今⾼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也是精品课程⽴体化教材建设的内涵之⼀。
⽹络平台不仅可创建便捷的教学交流渠道,⽽且可充分展⽰精品课程的⽰范性和共享性。
同时,教师和⽹络技术⼈员应注意精⼼设计⽹络版⾯,改⾰教学模式。
关键词:⾼校;精品课程;⽹络平台 建设精品课程是教育部为了更好地提⾼本、专科教学质量⽽推出的⼀项重要措施。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流教师队伍、⼀流教学内容、⼀流教学⽅法、⼀流教材、⼀流教学管理等特⾊的⽰范性课程。
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是⾼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教学改⾰,全⾯提⾼教学质量和⼈才培养质量,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范和辐射作⽤具有深远意义。
⼀、精品课程⽹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络平台可创建便捷的教学交流渠道,实现学习者⾃主学习和远程教学,⾼校精品课程⽹络平台具有时代性特征,它对外表现为可共享的课程资源⽹站,对内表现为参与⽇常教学的辅助教学⽹站。
对学习者来说,⽹络平台公开优质的课程资源,学习者在校园⽹的任何⼀个终端都能利⽤,学习者的⽹上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更加⾃由、灵活。
对教学交流来说,不同学习者间、教师和学习者间均可通过⽹络平台的“论坛”、“讨论区”等围绕课程进⾏⾃由讨论与交流,使师⽣互动和学习者之间的联系交流更直接。
⼆、精品课程⽹络平台建设的基本内容 (⼀)电⼦化课程教学资源的建⽴与管理⽹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必须以课程教学资源库为依托。
课程资源建设应包括两部分: 1、课程资源内容建设。
课程资源在内容上可划分为两⼤类:①常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纲、课程沿⾰、课程标准、教师队伍、授课教案、习题、多媒体课件、教学研究、考核项⽬、效果评价等多样化的课程教学资源以及为学习者提供的其他⽹络资源;②特⾊学习资源,包括课程定位、教学录像、演⽰课件、学习指南、模拟试题、在线测试、讨论区、师⽣交流平台、课程论坛和软件操作的Flash⽰范等,特⾊学习资源应是精品课程⽹络教学平台的灵魂,既要突出特⾊,⼜要展⽰⾼校精品课程的科研和教学⽔平。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网络教学平台的整体开发过程。
介绍了网站的开发环境以及开发工具,对于设计思想和设计流程也做出了全面的叙述,在数据库创建思想以及各个数据表之间的具体关联等方面也做出了详细说明,并且具体剖析了系统各个功能的实现过程以及详细设计过程,在绘制简单系统功能模块图的同时,力求更加清晰地表明设计思想以及对整个程序设计的规划及具体实现。
根据实际需求,网络教学平台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环境下,搭建JSP运行环境,使用的服务器为TOMCAT ,通过使用JAVA 的脚本语言完成动态的、交互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实现网络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学生在前台的浏览、课件及教程查看下载、作业提交及网上提问;教师登录实现教师资料管理,作业发布与批改,课程管理;管理员在后台进行的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资料管理等功能。
本系统具有多方面特点:系统功能完备,使用方便简捷,人性化的用户界面,安全保密设置齐全。
关键词:网站;数据库;模块化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overall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development process. Introduced the websit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ools, design ideas and design process for also made a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thinking in the database and various data tables to create a specific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reas also made detailed and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rious functional systems and the detailed design process, in drawing a simple block diagram of system functions, while more clearly sought to show that the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the entire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According to actual demand,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modular in design, in the Windows XP operating system environment, build JSP runtime environment, using the server for TOMCAT, JAVA scripting language by using the complete dynamic, interactive web server applicati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o achieve the main functions, including students in the foreground of the view, courseware and tutorials view download, job submission and online questions; teachers to achieve teacher log data management, job release and correction, course management; administrator in the background of teachers management, student management, teach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The system has many features: System fully functional, easy to use simple and user-friendly user interface, complete security and confidentiality settings. Keywords: web; database; modula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第1章问题的定义 (2)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2)1.2 网络教学现状 (2)1.2.1 国外网络教学现状 (3)1.2.2 国内网络教学现状 (3)1.3 业务流程 (4)第2章可行性分析 (6)2.1 技术可行性 (6)2.2 经济可行性 (6)2.3 操作可行性 (7)2.4 实施条件可行性 (7)第3章需求分析 (8)3.1总体目标 (8)3.2系统数据流图及功能分析 (9)3.2.1数据流图 (9)3.2.2数据流图的符号说明 (9)3.3 数据字典 (11)3.3.1 数据流说明 (12)3.3.2 数据存储 (13)第4章总体设计 (16)4.1目标系统模块结构 (16)4.2 功能模块描述 (18)4.2.1 管理员子系统功能介绍 (18)4.2.2 教师子系统功能介绍 (19)4.2.3 学生子系统功能介绍 (19)4.3数据库设计 (20)4.3.1 概念结构设计 (20)4.3.2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24)第5章详细设计与系统实施 (28)5.1 概述 (28)5.2 程序流程图 (28)5.3管理员后台系统实施 (29)5.3.1 登录模块设计 (29)5.3.2 系统主页面设计 (30)5.3.3 文章信息管理模块 (31)5.3.4 版块管理模块 (33)5.3.5 用户管理模块 (34)5.3.6 管理员管理模块 (36)5.4教师子系统实施 (37)5.4.1 备忘本管理模块 (37)5.4.2留言箱管理模块 (38)5.4.3 课程管理模块 (39)5.4.4 作业管理模块 (41)5.4.5 知道吧问题答疑模块 (43)5.5学生子系统实施 (45)5.5.1网站首面 (45)5.5.2 课件下载模块 (46)5.5.3 学生作业上交模块 (46)5.5.4 学生提问模块 (48)第6章系统测试 (50)6.1 测试的任务及目标 (50)6.1.1 测试的任务 (50)6.1.2 测试的目标 (50)6.2 测试方案 (50)6.2.1 模块测试: (50)6.2.2 集成测试: (51)6.2.3 验收测试: (52)6.2.4 平行运行 (52)总结 (53)致谢 (54)参考文献 (55)前言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尤其作为理工院校重要,更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考察,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论文样本,姓名、班级等位置请填写自己真实的内容浙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论文题目: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班级教学点提交日期2012年月日摘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
同时网络教学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零距离、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与协作学习、教学管理等功能。
通过该平台,学生能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轻松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并进行网上答疑,技术交流等互动。
本平台采用ASP技术构建网页,并与数据库MS Access有机结合,创建了一个具有交互式动态网页、网页内容动态更新和后台管理等功能的网络教学支持平台。
主要开发工具是Dreamveaver MX。
该平台的实现中,我所做的工作有:(1)网站总体结构和界面设计;(2)综合管理模块(包括学生管理、年级班级管理和公告管理)及公告浏览;(3)教学文件管理模块;(4)试题管理模块(包括章节管理、题型管理、试题编辑和管理)及在线测试;(5)作业提交及作业批阅管理模块;(6)在线视频上传及播放模块;(7)在线网络教学模块。
该平台经过反复的修改和测试,实现了学生在线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功能。
关键词:教学平台,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教学,精品课程英文摘要如有困难,可以不写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BasedTeaching Platform for Model Course(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st on-line)AbstractModel course is develop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the implement of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need of the goal of the high leveled university as well.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platform of courses is not only carry out the close distanc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and learning,but also the supervise of teaching. Through this platform, students could study the course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principle without the limitition of time and place and be instructed by teachers on-line and even communicate technecal problems.The technique of ASP is adopted, combined with the MS Access of database and the tool of Dreamveaver MX. An interactive and dynamic web whose content can update dynamically background management is implemented.The following work are don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latform:(1) the design of the general architecture and interface of the website;(2)the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module( include the student management, the grade class management and placard management) and placard to preview; (3)the teaching document management module;(4) test management module( include the chapter management, the type of test management and test compil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test on-line; (5)the putting in and rectifying homework management module;(6)transferring and broadcasting video on-line module;(7) network teaching On-line module.The platform is modified and tested again and again, and has implemented the function of online study and teaching.Key words:teaching plantform,principles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network teaching,elaborated course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III)第1章绪论 (1)1.1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背景 (1)1.2教学平台实现的目标 (2)1.3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的意义 (2)1.4网络教学平台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第2章系统开发环境和采用的技术 (4)2.1交互式动态网页实现技术简介 (4)2.2技术的选取 (6)2.3数据库 (6)2.4ASP技术简介 (6)第3章网络教学平台总体分析与设计 (8)3.1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原则 (8)3.2体系结构设计 (8)3.3精品课程基本组成部分 (9)3.4网站系统分析 (9)3.5系统总体结构 (10)3.6数据库设计 (11)第4章网络教学平台详细设计 (12)4.1界面设计 (12)4.2系统登陆 (13)4.3综合管理 (16)4.4在线测试 (19)4.5在线视频 (23)4.6样本略 (26)4.7教学文件 (26)4.8在线作业 (27)4.9网络教学略 (28)第5章系统的使用说明与安装 (29)5.1运行环境要求 (29)5.2安装设置(以WIN2K+IIS5.0为例) (29)第6章总结 (30)6.1全文总结 (30)6.2系统实现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第1章绪论1.1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背景网络教学平台(Network Education Platform),又称在线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系统等。
搭建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搭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搭建的基本流程,包括规划、网页设计、HTML/CSS编码、以及简单的服务器管理和维护。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静态的搭建,并理解动态的基本原理。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应用的积极态度,增强其信息时代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依据课程目标,涵盖搭建的基本概念、HTML/CSS编程语言的学习、网页设计的审美与实践、以及上线后的维护管理。
详细的教学大纲将安排每个主题的学习时长,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第一节课将介绍搭建的基础知识,包括的定义、分类和搭建的基本流程。
接下来的几节课将深入讲解HTML和CSS,并伴随着相应的编程练习。
网页设计课程将介绍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如何设计美观且实用的网页。
最后,将安排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将上线并进行维护。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讨论法用于激发学生对搭建相关问题的思考,案例分析法则帮助学生通过实际分析加深理解。
实验法将贯穿整个课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逐步完成的搭建和设计,增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择将力求高质量和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主要教材将包括专业出版的搭建相关书籍,辅助以教师自编的教学资料。
参考书目将涵盖设计最新趋势和动态。
多媒体资料如教学视频和在线教程,将用于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案例分析。
实验设备包括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搭建的实操训练。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小测验和期末项目。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来评估。
作业将包括编写代码、完成网页设计任务和参与在线讨论。
小测验将定期进行,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中学生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的论文(含五篇)第一篇:中学生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的论文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中学网络教学与学生学习逐渐形成了一个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工具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学生可以将网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过程的有利平台,以及一种重要的多媒体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中学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在业余时间的自主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能力和调整学习逻辑与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中学网络教学系统的建设可以承担教师繁重的备课、课件制作和教学大纲的交互等工作,可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系统需求设计中学网络教学系统在教学网络过程中能够对加强教学辅助功能,提高教学支持系统的智能性,为参加网络学习的中学生提供动态多媒体的课堂教学环境。
同时,网络教学系统可以为教师提供交互性网上课程的工具,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随机虚拟教学课堂的交互性。
1.系统模块化应用需求。
中学生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要实现系统使用的模块化,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教学需求调整教学可见及其背景方便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进度和相关要求,在网络教学系统上提供课程内容等资源库管理,同时可以有效地组织多名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交互和网络调整,可以使得教师充分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形成模块化的教学资料与课件展示,保证教学模块与学生学习模块的无缝对接,保证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多样性。
2.系统网络教育资源共享需求。
中学生网络教学系统可以把学校课堂的教学课件资源形成网络共享的多媒体课件及其相关的影像资料,形成教学的网络公共资源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件与教学资源充实到网络教学数据库中,形成多层次、多视角、多媒体的教学共享资源。
在该系统中,教师可以为自己的教学制作独立的教学维克空间,用于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习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课件、媒体、语音、影像等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多媒体资源的空间利用率。
制药工程设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论文关于制药工程设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论文制药工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由制药基础理论、制药生产工艺和制药工程设计三部分内容有机结合构成的。
为了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使其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环境,我们加强了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推进。
我们已经逐步建设了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但是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2004 年,教育部《2003 - 2007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
2012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 -2020年) 》中明确指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快对课程的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推动课程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日新月异的舞台,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信息化技术正发挥着其独特的优势。
教育信息化就是让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在线教育的出现打破了大学围墙,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化、集权式的封闭教学管理系统已经明显捉襟见肘。
学校必须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来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制药工程设计是长春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一门面向制药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也是一门较新的课程,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密切的综合性课程。
制药工程设计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我们已在全国领先了( 全国统编教材的主编) ,希望以网络教学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内涵建设。
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情况第一,制药工程设计课程作为省级精品课程,具备良好的课程建设基础,已经建立了课件库、试题库、参考资源库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平台论文网络课程建设论文
摘要:网络课程信息的反馈系统是将网络课程当中有关学生、教师对网络课程的质量的评价结果及时反映给有关的人员,如将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反映给课程内容的发布者,将网络课程当中的技术问题反映给相关的技术人员,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与不断的反馈的交互进行,以保障这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能够有效的反映,为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改善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网络课程以及其质量保障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网络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1. 网络课程的定义
想要弄清楚网络课程的定义首先要弄清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概念从广义的方面来说就是一个人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是对人发展产生过影响的全部过程的总称;从狭义的方面来讲,课程就是指的学校课程,是学校各门课程的总和,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所创建的各个学科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
简单来讲,课程包括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综合。
网络课程属于课程的范畴,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课程,它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简而言之,网络课程就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通过网络形式表现出来的一门具体的课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课程内容等环节。
2. 网络课程的特点
网络课程主要通过网络表现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活动,因而其具
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强的特点。
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在网络上的学习反馈需求,为网络课程增减课程知识、拓展课程知识,为学生及时增加或减少学习的内容,以保证学生能够及时的学到最新的知识与了解最新的信息。
其次,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强。
当前网络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交互性强,使教师与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及时的进行实时的、在线的交流,学生能够将自己存疑的问题及时向教师进行反映,而教师在得到学生的反馈后能够及时的修改自己的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再次,网络课程的资源丰富,共享性强。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其信息储存数量比较大,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并且,网络课程强大的超链接性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更丰富的链接资源,提供数字化的图书馆,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容易的或渠道更丰富的课程资源与信息资源。
最后,网络课程能够提供更为及时的教学评价。
传统授课方式下的教学评价往往都是在教学学期的结束之后再对教师的授课进行教学评价,这样即使教师有意识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也要等到下学期,这种反馈方式是非常不及时的。
而网络课程能够在课后就直接对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评价,让教师能够及时的收到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因而,其也能够更为准确有效地体现学习的效果。
(二)网络课程保障体系
课程质量保障就是以课程评价为手段,不断促进课程质量提升并全面保障课程质量的组织系统。
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高校促进课程质量的不断完善,以保障教育质量的不断发展与提高。
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就是以网络课程内容为基础,以教师与学生的不断参与和网络课程表现形式的监控与课程质量的完善相结合的活动。
它能够提升网络课程的质量,并对教师以及课程的建设者予以科学地引导与管理。
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建设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
网络教学平台就是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建立的一个基于Web的支持与管理的教学课程、学习资源共享的虚拟环境平台。
它能够为网络教學提供一个载体,为课程的开发者、学习者与教学者提供一个课程发布、存贮与在线播放的支持。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
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如下的特点:
1. 网络教学平台为网络课程提供网络通信、内容管理、学习工具的支持,其往往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2. 目前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实现,结合网络多媒体技术与移动网络技术,通过即时性的工具,利用媒体介质将内容呈现与播放出来,网络教学平台仅仅是网络课程的载体。
3. 网络教学平台通常会为课程内容的发布者提供与教学相关的
支持,比如提供24小时的课程服务人员为课程发布者(教师)与课程使用者(学生)提供一定的技术与内容方面的支持,能够使课程内容的发布者迅速、便捷的通过平台编辑与发布课程教学的内容,并链接、整合现有的教案、讲义等。
4. 网络教学平台还能够为教学与学习者提供课程管理方面的内容,比如帮助教师、学生记录学习的过程、进度,方便学生持续方便的进行学习,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课程的跟踪以及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更新以及记录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情况。
5. 网络教学平台还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及时互动交流的工具。
比如为学生提供课程测试、考试以及评价管理的工具,还为学生提供了即时通信工具,方便学生向教师进行发问,以解决学习当中的困境。
(三)高校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的意义与作用
1. 为高校网络精品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基础与保障
高等院校的网络精品课程是建立在高校优质课程之上的,在优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多的图片、视频、PPT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些资源需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保存。
因而精品的网络课程需要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实现评价与维护的网络化,以实现开放、共享的网络精品课程。
教育部也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高等院校的网络精品课程的建立,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精品课程共享平台。
另外,网络教学平台也为高校网络精品课程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学科教学资源提供了网络管理工具,为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技术的支持与保障。
2. 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达,网络教学平台结合了移动多媒体技术,使很多高校的网络精品课程不断的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近些年来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也给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新的传播与发展方式。
当前,很多的调查已经发现,大学生是移动网络与智能手机的主要使用者,因而网络教学平台集成了移动互联网技术,使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不断的利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网络课程的方式能够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控制教学进度,通过网络平台支持,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教师及时修改课程内容并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预设,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化。
三、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
首先,在教育质量保障中,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都是建立一套内外结合的运作机制,在这套机制当中,通过外部活动的运作帮助学习内部不断进行完善。
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是教育保障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它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因而其构建仍旧能够沿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原则。
在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时间不长,网络课程的外部保障体系通常是全国性的专门机构,包括有远程教育界与网络技术界的专家学者。
网络课程质量内部保障体系主要是由各大高校当中的各个学院或者网络教育学院配合高校进行建立的。
这样内外结合相互运作,以保障网络课程质量体系的功能。
其次,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当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是网络课程评价活动,网络课程评价是网络教育评价当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目的在于高校当中的教师能够通过该平台实现教学评价的及时化,并以此提高网络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质量,并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
因此,无论是网络课程的建设还是网络课程的评价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保障作用。
最后,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其实是一个全员动员的体系,通过对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并持续不断的开展活动,对全部过程进行监督、反馈,才能够使这一体系能够更好的进行完善,并持续的给与支持。
(二)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内容
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构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上级指挥系统。
上级指挥系统是指那些制定国家网络课程标准、指导并统筹协调高校网络课程质量保障活动的相关教育部、教育厅等高等院校的管理部门。
他们要从网络课程的整体进行评估,以保证网络课程的建设的情况符合国家的制度方面的要求。
其次是学校管理系统。
学校管理系统主要由学校当中的各级学院牵头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网络课程方面的一些教师。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学校的网络课程当中的教学活动与管理目标符合学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标准,并能够及时对反馈的信息总结课程的得失,为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
最后是网络课程信息的反馈系统。
网络课程信息的反馈系统是将
网络课程当中有关学生、教师对网络课程的质量的评价结果及时反映给有关的人员,如将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反映给课程内容的发布者,将网络课程当中的技术问题反映给相关的技术人员,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与不断的反馈的交互进行,以保障这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能够有效的反映,为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改善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茜.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基于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研究视角[J].云南电大学报,2007,3:5-7.
[2]张伟远.网络教学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7-14+23.
[3]颜正恕,王孝坤.全面服务型的个性化网络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成人教育,2013,8:34-37.
[4]李克东,谢幼如.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的质性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1:15-21.
[5]刘伯红,阎英,方义秋.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2:121-123+150.
[6]孙燕,曲维光,吉根林.网络课程群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0,23: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