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肾病50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06.28 KB
- 文档页数:2
复方α-酮酸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血糖控制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10-31T11:06:37.20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5期作者:罗凌波曾竞[导读] 可改善患者尿蛋白水平变化和血糖血压情况情况,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长沙唯尔耳鼻咽喉专科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血糖控制效果。
方法从收治患者中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78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服用2.52g复方α-酮酸片,观察组服用5.04g复方α-酮酸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血压变化情况、治疗效果以及尿蛋白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5.04g复方α-酮酸片进行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和血糖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应用适量的复方α-酮酸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改善患者尿蛋白水平变化和血糖血压情况情况,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复方α-酮酸片;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控制血糖效果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延长其肾脏功能衰竭周期。
应用复方α-酮酸片治疗该疾病,能够很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效果,并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了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复方α-酮酸片进行治疗后患者治疗效果和血糖效果控制变化状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收治患者中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78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n=39),男性29例,女性10例,年龄37岁到68岁,平均年龄(52.5±5.5)岁,病程为2年到11年,平均病程为(6±2.5)年;观察组(n=39),男性28例,女性11例,年龄38岁到69岁,平均年龄(53.5±6.5)岁,病程为3年到11年,平均病程为(7±2.6)年。
黄芪葛根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阻肾络证的临床分析DOI:10.16658/ki.1672-4062.2016.13.019目的分析黃芪葛根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阻肾络证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葛根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24 hUP、CHOL、TG、LDL-C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68.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阻肾络证采用黄芪葛根汤治疗,安全有效。
标签:黄芪葛根汤;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瘀阻肾络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常见因素,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同肾小球高灌注、糖代谢异常、基底膜增厚以及脂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证为气阴两虚,标证为瘀阻肾络,应在益气养阴治疗基础上采取化瘀通络法[1]。
该文主要分析黄芪葛根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阻肾络证临床疗效,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
西医诊断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阻肾络证辨证标准。
将不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精神异常、严重原发性疾病、药物过敏者以及临床资料不全患者排除。
对照组中,10例女,15例男,年龄为53~70岁,平均为(58.33±6.09)岁;病程为1~5年,平均为(3.13±0.78)年。
治疗组中,11例女,14例男,年龄为52~69岁,平均为(58.87±7.11)岁;病程为1~4年,平均为(3.21±0.46)年。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 医学检验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1月糖尿病新世界 DIABETES NEW WORLD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陈君颖,游含宇,叶玉琼厦门市中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9[摘要] 目的 评估血浆D 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应用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中医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全部病历资料,按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jection Rate , UACR )予以分组,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 =40,UACR<20 μg/min )、微量蛋白尿组(n =40,UACR 在20~200 μg/min 之间)、大量尿蛋白组(n =40,UACR>200 μg/min ),每组40例。
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均接受血浆D 二聚体水平检查,分析效果与临床意义。
结果 大量尿蛋白组的D 二聚体高于微量蛋白尿组、正常蛋白尿组、对照组,且4组D 二聚体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血浆D 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r =0.253)。
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水平越高,血浆D 二聚体水平越高,血浆D 二聚体可以作为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进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血浆D 二聚体水平;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1(b )-0052-04Detec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lasma D-dimer Leve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CHEN Junying, YOU Hanyu, YE Yuqiong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Xiame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09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lasma D-dimer level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All the medical records of 12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admitted to Xiame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urinary albumin ejection rate (UACR),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albuminuria group (n =40, UACR<20 μg/min), microalbuminuria group (n =40, UACR>200 μg/min) and large urinary protein group (n =40, UACR>200 μg/min),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40 healthy subject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l of them were examined by plasma D-dimer level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Results The level of D-dimer in the large urinary protei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icroalbuminuria group, the normal albuminuria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nd comparison of D-dimer levels in 4 group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Plasma D-dime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buminuria level in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r =0.253). Conclusion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proteinuria in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plasma D-dimer, which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index to detect the disease progression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Key words ] Plasma D-dimer level;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Clinical significance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李志杰河北省邯郸市人民医院内一科摘要:目的 观察诺和龙与ACEI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
方法 9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观察组给予诺和龙(1 mg/次,3次/d,三餐前20 min口服),依那普利(5mg/次,2次/d,口服);对照组单纯诺和龙(1 mg/次,3次/d,三餐前20 min口服);两组患者均给予严格的饮食运动治疗,疗程12 w。
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DN患者的SBP、DBP、FPG、2 h PBG和Hb 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Cr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后Scr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诺和龙与ACEI联合治疗能更有效提高DN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依从性,遵医行为完全。
关键词:诺和龙、ACEI类药、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 DN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DN的发病机制与血流动力学改变、葡萄糖代谢紊乱、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改变、炎性反应机制、细胞因子、足细胞损伤、氧化应激及质网应激等因素均有关 [1] ,最终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
在 2 型糖尿病初诊时,微量蛋白尿的出现率已高达 20.5% [ 1 ] ,如不积极治疗,将有 20%~40%的患者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end stage renaldisease , ESRD ),约 53% 的患者将死于该病。
大量文献表明,降低尿蛋白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 2 ] ,这 类 公 认 药 物 有 血 管 紧 张 素 转 换 酶 抑 制 剂(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gibitors , ACEI )和血管 紧 张 素 II 受 体 拮 抗 剂 ( angiotensin receptorblocker , ARB ) 治疗蛋白尿,限制蛋白摄入等延缓肾脏的进一步损害。
达格列净联合氯沙坦钾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达格列净联合氯沙坦钾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氯沙坦钾单一治疗,研究组接受达格列净联合氯沙坦钾治疗。
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更优(P<0.05)。
结论: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达格列净联合氯沙坦钾药物的应用可以优化各项肾功能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达格列净;氯沙坦钾;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指标糖尿病肾病作为一种典型的糖尿病并发症,如果为有效控制病情会诱发终末期肾衰竭等严重后果[1]。
因此,及时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延缓病情和改善预后情况。
临床上普遍选用药物治疗,氯沙坦钾作为一种肾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能够对入球及出球小动脉进行扩张,有效改善肾小球的功能,充分体现出保护肾脏功能的显著效果。
达格列净作为一种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以在降糖的基础上保护肾脏功能。
本文研究分析了达格列净联合氯沙坦钾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为:30-75岁,平均年龄为:(52.5±1.6)岁。
研究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为:31-75岁,平均年龄为:(53.0±1.1)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氯沙坦钾单一治疗。
在糖尿病饮食、运动指导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氯沙坦钾药物治疗,其主要内容:氯沙坦钾片,以口服方式服用50mg,每天1次,持续治疗2个月。
1.2.2研究组:达格列净联合氯沙坦钾治疗。
氯沙坦钾药物用法同对照组一致,另外达格列净药物,以口服方式服用10mg,每天1次,持续治疗2个月。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检验指标的临床研究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功能指标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糖尿病肾病)和对照组(糖尿病非肾病),各55例。
检查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将两组患者的指标结果加以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受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异常状况,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相关检验指标结果可以为病情确诊提供有效依据,方便开展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查。
标签: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检验指标;检验价值糖尿病肾病是一组原因未明的糖尿病合并症,一般认为其与遗传、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高血糖代谢异常、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异常等存在联系[1]。
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亦随之增加,目前已经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
由于该疾病代谢复杂,如果发展到终末期其治疗难度将会明显增加,因此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必要。
本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检验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情况参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糖尿病肾病)和对照组(糖尿病非肾病),各55例。
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50.32±7.26)岁;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9.27±6.57)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分别为两组患者抽取3 mL的清晨静脉血,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特定蛋白仪进行离心血液检测,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对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检查过程中使用的试剂需要与原装产品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