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政治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本次政治试卷特点

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分值安排比较合理,符合高一学情。客观题50分,每题2分。主观题50分,26题8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8分。突出重点、贴近生活。

2试题范围是必修一经济生活部分。材料都是最新的时事政治和比较有趣的贴近生活的事例。读起来不枯燥乏味。

难易程度适中偏重基础。总之,本试卷符合新课改要求,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贴近教材,覆盖面很广,注重夯实基础。选择题基本上是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材料非常典型,题目比较的灵活,少部分也根据教材内容的直接发问。具体考察知识点:

3在选择特部分,主要考察了“货币发行”、“价格与消费”、“人民币汇率问题”、“投资理财”、“消费心里”、“经济制度相关问题”、“价格的变动及影响”、“分配制度”、“企业经营”等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

在非选择题部分,三个题分别考察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财政的巨大作用”;“橄榄形收入分配制度的建立”以及“”;“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等。

4答题知识基本上是源于教材,强调了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从而引领了高中政治课教学立足书本的方向,也符合高考“回归书本”的精神,起到了良好的考试引领作用。

5.强调综合,引领发散。这一特点主要是从第26、27题第三问表现出来。要求学生从中进行比较综合,把这些知识之间要理顺,这就对学生的综合、比较以及发散思维能力有了较高要求。

6总体要求难易比较适度。选择题总体不是很难,细心的学生还是可以大好的。非选择题第26小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还是可以容易回答的,但有些学生不会运用材料二。27题共三问有易有难,基本适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核,第三问要求比较高;第28题,所有学生基本上能够作出正确回答,关键看能否作到从材料出发;

二、学生答题情况: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础较为薄弱。

2.答题不规范。

3.审题错误,答非所问,抓不住设问的意图。

4.解题方法单一。

三、今后的教学改进措施:

1.夯实课本基础,梳理知识网络。

2.规范解题,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加大可后的跟踪力度,特别加强跟踪作业的完成情况。

4.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效率,教师尽量精讲,把主动权留给学生。

四、学生易犯错误分析

我们没有承担评卷任务,但据考后对个别同学访问了解,我校学生不同程度仍犯有如下错误:

1.可能受初中实行开卷考试不同程度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其结果是识记不准,再现困难。由于目前初中阶段在我省是实行全开卷的方式进行考试,不少学生不大注意识记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这种现象在上期考试中就比较明显地暴露出来了,这次会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不能准确记忆书本知识,东拼西凑,表述杂乱,缺乏条理性。尤其是问答题的答卷中,由于考生对相关知识缺乏准确的记忆,从而可能答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百出。

2.审题不准,概念不清,张冠李戴。在选择题、非选择题中预计都均会有所表现。

3.死记硬背,不善综合。

4.个别同学依然掌握不住答题基本要求,作不到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眉毛胡子一把抓

五、试题存在问题

试卷总体难度把较大,特别是在选择题部分,有一些问题的考察偏难,相当于高三一摸考试的难度,对于高一学生来讲,不太适合,非选择题部分的个别题目超出高一学生的水平,致使许多学生不回答题。

六、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教学中要夯实基础。要注重构建知识架构,明确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联系,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准确记忆,千万不能似懂非懂,从而作到自如的调动和运用知识。

2.政治课教学要突出时代特点。教育观念要变,传统教学要改,创新意识要强,学生能力要提高。课本内容要学深、学透、学活;知识掌握要稳、要准、要牢;选择材料要新颖、要及时、要恰当。要关心国内外重大时政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自主的去论证和探讨问题。

3.加强练习。继续坚持“小题大做,大题精做,难题少做,怪题不做,错题重做”的方针极大练习量。

4.注意对学生答题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学会分析具体要回答的角度、切入点,(所涉及的主干知识),获取和解读有用信息,并以此为出发点来组织案,能较好地把握住材料与问题、问题与答案、答案与材料的关系,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规范地形成答案,答案要点力求规范化,层次化,序号化,段落化,简洁化。(做到:先死后活,死中求活,死去活来,死活结合。死:是指课本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活:是指当前的时政热点要渗透到教学中。)

5.加强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新教材,及时把握教材变化,防止犯经验主义错误。

6.提倡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决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课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