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程阻力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73.21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实验人 XXX 合作者 XXX XX 年XX 月XX 日

一、实验目的

1.加深了解圆管层流和紊流的沿程损失随平均流速变化的规律,绘制lgh f ~-lg v 曲线; 2.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的量测技术和应用压差计的方法;

3.将测得的R e -λ关系值与莫迪图对比,分析其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实验成果分析能力。

二、实验设备

本装置有下水箱、自循环水泵、[供水阀、稳压筒、实验管道、流量调节阀]三组,计量水箱、回水管、压差计等组成。实验时接通电源水泵启动,全开供水阀,逐次开大流量调节阀,每次调节流量时,均需稳定2-3分钟,流量越小,稳定时间越长;测流量时间不小于8-10秒;测流量的同时,需测记压差计、温度计[自备,应挂在水箱中]读数。三根实验管道管径不同,应分别作实验。

三、实验原理

由达西公式g v d L h r 22

⋅⋅=λ 得2

22422⎪⎭

⎝⎛==d Q L gdh Lv gdh f f πλ=K ×h f /Q 2 另有能量方程对水平等直径圆管可得γ

2

1P P h f -=

对于多管式水银压差有下列关系

h f =(P 1-P 2)/γw =(γm /γw -1)(h 2-h 1+h 4-h 3)=12.6△h m Δh m = h 2-h 1+h 4-h 3 h f —mmH 2O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中,我们测量了三根管的沿程阻力系数,三根管的直径分别为10mm ,14mm ,20mm 。对每根管进行测量时,我们通过改变水的流速,在相距80cm 的两点处分别测量对应的压强。

得到表1至表3中的实验结果。 相关数据说明:

水温29.4℃,对应的动力学粘度系数为2

0.01/cm s ν= 流量通过水从管中流入盛水箱的体积和时间确定。水箱底面积为2

202 0S cm =⨯,记录水箱液面升高12h cm =(从5cm 到17cm 或者从6cm 到18cm )的时间t ,从而计算出流量

34800

(/)()

Sh Q cm s t t s =

=; 若管道直径为D ,则水流速度为2

4Q

v D

π=

; 对三根管进行测量时,测量的两点之间距离均为80L cm =; 雷诺数Re vD

ν

=

;计算沿程阻力系数:层流164Re

λ=

;紊流0.25

20.316R e λ-= 测量沿程阻力系数:2/f Kh Q λ=,其中25K /8gD L π=,29.8/g m s =

第一根管

表-1(52

1110,15.113/D mm K cm s ==)

第二根管

表-2(52

2214,81.280/D mm K cm s ==)

第三根管

表-3(52

3320,483.610/D mm K cm s ==)

通过对三根管的相关计算,我们发现实验测出的沿程阻力系数远远比层流情况下的计算值大,将近大一个数量级。实际上,我们实验中的雷诺数在10000-26000,超出层流范围,且在可认为是在接近紊流或刚达到紊流条件,与紊流情况下算出的层流阻力系数比较相近,但仍略小,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实验中我们的水流其实是快接近紊流的。

另外,尽管读数时液面有一定的抖动,但是对于每一根管算出的沿程阻力系数都比较相

近,因此可认为本实验中读数误差对实验结果没有多大影响。

对三根管的实验结果作lg lg f h v 曲线,结果图-1至图-3所示。

图- 1

图- 2

图- 3

每根管的lg lg f h v 图像,都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管1中,斜率为 1.65,可以认为是紊

流过渡区;管2中斜率为1.93,接近粗管紊流区的斜率值;管3中,斜率为1.60,可以认为是紊流过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