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论

  • 格式:docx
  • 大小:29.75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概论

导论

什么是中医学

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了理论体系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时期)

(1)《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2)扁鹊.《难经》「《伤寒论》(外感病)

(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y

《金匮要略》(内伤病)

(4)《神农本草经》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

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期)

(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2)西晋.王叔和《脉经》24种脉法,最早的脉学专著

(3)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4)唐.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

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期)

(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

(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

(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李杲(补土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养阴派)

(4)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傅山《傅青主女科》

(3)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一“卫气营血辨证”《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一“三焦辨证”《温病条辨》

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协调统一)

(2)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辨证一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一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病一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

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症一疾病的外在表现;征一体征;证一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

热、瘀血、痰饮等)、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④邪正关系(如

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3)恒动观念恒动观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而不可拘泥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的生命过程、气升降出入、血循环不息)“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如生、长、壮、老、已是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中、有一定阶段性、处于恒动中)

四、中医学体系的主要构建方法

(一)取象比类(运用形象思维);(二)司外揣内;(三)揆度奇恒(对比);(四)推演络绎;(五)试探与反证;(六)心法与顿悟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气一元论

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指构成自然界万物而十分活跃的极微细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

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1)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

(2)气具运动、变化的特征气机:气的运动(升、降、出、入)气化: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的宇宙中的各种变化。

(3)气是天地感应的中介(天人合一)

三、气一元论对中医学的影响

(1)说明人体生命的物质性(人是天地精气交感的产物);(2)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知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5)知道养生与康复(“精气神学说” )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交感(阴阳关系的基本前提):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2)阴阳对立制约(阴阳最普遍的规律,并决定消长平衡)“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3)阴阳互根互用(是对立制约、消长转化的前提)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阴阳消长平衡(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失调:此长彼消,此消彼长

(5)阴阳相互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从功能: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从部位: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

(4)

阳偏胜阴偏胜阳偏衰阴偏衰(5)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第三节五行学说

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的事物对另一行的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等作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母子关系)(2)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的事物对另一行的事物具有克制、制约作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三、五行的生克异常

(1)相生异常:母病及子,子病犯母

(2)相克异常

相乘:乘,即乘虚侵袭之意,指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相侮: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进行反克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