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轨道交通与商业综合开发“一体化”建
- 格式:pptx
- 大小:7.45 MB
- 文档页数:30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开发建设方案》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是指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土地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开发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城市交通枢纽。
这种综合体的建设旨在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商业、文化、休闲等服务。
为什么需要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交通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然而,单纯的交通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于交通枢纽的要求不仅仅是一个出行的场所,而是一个集交通、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应运而生。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的功能与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出行需求,注重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功能。
在传统的交通功能之外,它还应提供商业购物、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多种服务,满足人们在出行过程中所需的各种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的建设应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增加绿地、景观等公共空间,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建设的关键要素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的建设需要考虑多个关键要素,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1.土地资源整合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的建设需要合理利用周边土地资源,确保整个综合体的功能完备。
通过与开发商、地产公司等合作,协调土地使用权,优化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2.设计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的设计规划需要考虑交通便捷性、空间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合理规划站点出入口、商业空间、休闲区域等功能区,确保交通流线顺畅,用户便利。
3.合作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的建设需要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
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之外,还需要与轨道交通公司、开发商、商家等各方进行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城市轨道交通与商业联合开发策略研究作者:李粟,范志清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7年第3期李粟,范志清在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推动轨道交通建设。
一方面轨道交通能够满足人们日常交通出行需求,促进站点周边商业发展。
另一方面良好的商业也支持了轨道交通的高效利用。
因此,如何将城市轨道交通与商业联合开发成为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天津市三个商业中心为例,基于空间耦合度分析方法,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商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为城市轨道交通与商业联合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一、联合开发的概念与作用联合开发是指为了实现轨道交通与商业运营各自的战略目标,采取联合开发模式,共同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商业布局、业态设计等方面,进行协同开发的形式。
在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能耗低等特点的轨道交通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流量大的商业区为轨道交通提供了支持,轨道交通的可达性和易达性促进商业发展,二者的联合开发是一种“共赢”模式。
通过联合开发的概念可以看出,通过开展轨道交通与商业的联合开发:一方面可以将轨道站点商业、地下商业融合形成轨道站点商圈,通过轨道交通与商业的结合,提高站点到周边商业的可达性,为商业购物注入大量潜在客户群体,以实现商业运营盈利的目的。
另一方面以商业设施内大量消费群体为城市轨道交通作支持,满足轨道交通运营所需的大量客流需求,增加轨道交通运营收益。
二、天津轨道交通与商业联合开发分析(一)联合开发研究对象的选取天津地铁于1976年开始试运行,是中国第二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当前天津地铁1、2、3号线和津滨轻轨9号线共四条线路已经投入运营,已初步形成轨道交通出行网络。
当前,天津市的商业格局主要体现为:“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
市级商业中心包括:滨江道商业主中心、小白楼商业主中心和天津西站商业副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包括中山门商业区、南楼商业区、水上商业区、大悦城—南市商业中心、万达—爱琴海商业中心等。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迅速,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选择。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上海轨道交通的上盖综合开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上盖综合开发是指在轨道交通线路和车站周边建设商业、住宅、办公等建筑,形成地下地上一体化的城市空间。
这种开发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轨道交通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规划不够科学,协调不够紧密,设计缺乏创新,品质不高,监管不够到位,评估不够科学和公正,公众参与不够充分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本文旨在分析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期为上海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当前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促进上海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的良性发展。
通过对问题的剖析和建议的提出,旨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并希望能够推动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也希望能够为其他城市的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的发展,推动我国城市交通建设的进步和提升。
2. 正文2.1 当前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1. 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部分地铁站周边的上盖综合开发规划存在较大难度,导致项目无法有效落地。
有的地铁站周边建筑密度过高,其他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区域交通、人流、商业等问题愈发凸显。
2. 设计质量不高。
部分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缺乏创新和品质,导致地铁站周边建筑风格单一,缺乏特色,影响了整体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11.24•【字号】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88号•【施行日期】2017.01.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11月15日市人民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凌云2016年11月2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本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综合开发利用、安全保障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遵循统筹规划、优先发展、政策扶持、综合利用、规范运营、安全便捷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城市轨道交通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综合开发利用、安全保障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理机构,下同)应当协同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安全保障以及土地征收利用等工作。
第五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督管理,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轨道交通及其安全保护区内相关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公安机关负责城市轨道交通的治安管理、消防监督管理和反恐工作,维护治安秩序。
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轨道交通用地保障工作。
市发展改革、财政、土地储备、城市管理、环保、卫生计生、林业和园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审计、安监、质监、价格、人防、水务、地震等部门、政府应急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和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关于轨道交通与大型综合体混合开发项目初探:南海A30地块方案设计浅析摘要: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发展迅速,轨道交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原来以机动车交通及步行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系统正逐渐发生转变,与此同时城市结构体系及发展模式也产生相应变化。
由于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商业价值有重大提升,因此目前国内轨道交通枢纽与大型综合体混合开发的建设项目正逐年大增,在此背景下探讨轨道交通与大型综合体共同开发的课题显得十分必要。
关于此课题国内外已有很多理论研究,在此不再作详细论述,而仅以实际工程案例——南海A30地块方案设计作为分析依据,并浅谈在设计中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轨道交通大型综合体混合开发南海A30地块方案设计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rapid, the importance of rail transit highlighted increasingly, originally to motor vehicle traffic and pedestrian traffic as the leading city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gradually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of urban structure system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also produce corresponding change. Because of rail transit to the urban land business value have significant ascending, at present domestic rail transport hub and large complex mix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development is a year by year, on the background discusses rail transit and large complex subject to develop very necessary. About this topic at home and abroad, many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this no longer be discussed, but only to the actual project cases-south China sea A30 plot plan design as a basis for analysis, and in the design on the problem of thinking and discussion.Keywords: rail traffic large complex mixture A30 plot development scheme design of the south China sea一、项目背景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发展迅速,轨道交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原来以机动车交通及步行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系统正逐渐发生转变,与此同时城市结构体系及发展模式也产生相应变化。
城市轨道交通在商业区的开发与运营1. 前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其轨道交通的开发与运营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繁荣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在商业区的开发与运营。
2. 城市轨道交通的商业区开发2.1 轨道交通的商业区规划商业区的轨道交通规划应紧密结合商业区的空间布局、人口分布、交通需求等因素,实现轨道交通与商业区的无缝对接。
在规划阶段,需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线路、站点的位置、换乘设施以及停车设施等方面,以确保轨道交通的商业区开发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2.2 轨道交通的商业区设计商业区的轨道交通设计应注重人性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人性化设计体现在站厅、站台、车厢等区域的公共设施布局,以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智能化设计体现在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安全监控等方面,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绿色化设计体现在轨道交通的能源利用、环保材料应用等方面,以降低轨道交通的商业区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3. 城市轨道交通的商业区运营3.1 轨道交通的商业区运营策略商业区的轨道交通运营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运营策略,以满足不同时间段、不同乘客群体的出行需求。
例如,在高峰时段增加列车频次、延长运营时间,以缓解商业区交通压力;在非高峰时段,通过优化列车运行图、实施优惠政策等手段,提高轨道交通的吸引力。
3.2 轨道交通的商业区服务优化为了提升商业区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加强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提高出行便捷性;二是增设特色服务设施,如便利店、餐饮店等,满足乘客多元化需求;三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实时出行信息、线路查询等服务,方便乘客出行。
4. 结论城市轨道交通在商业区的开发与运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规划、设计、运营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以及灵活高效的运营策略,可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城市商业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出行提供有力支持。
204325294新区地铁站点与商业空间一体化开发模式刘佳,吴晓,胡智行摘要:地铁除作为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外,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地铁站点与商业空间的良性互动促成了轨道交通与商业的资源互补。
本文以地铁站点与商业空间开发为视角,探讨了地铁站点与商业空间一体化开发的必要性,并结合国内外优秀地铁站点建设经验,总结归纳了地铁站点与商业空间一体化开发的三种模式,即结合地铁口、地下停车场的上盖商业一体化开发,地下商业街式一体化开发以及综合立体化开发模式,并以南京新区地铁站综合立体式开发典型胜太路站为例,从站点概况、站点周边用地布局,站点商业空间立体式一体化开以及站点商业经营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了剖析。
对胜太路地铁站点与商业空间一体化的发展特征总结,于城市新区轨道交通站点商业空间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新区地铁站点商业空间开发1 前言地铁作为一种快速、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在各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
地铁的开发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其带来的巨大人流导致地铁交通形成了潜在的商流,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为沿线地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并深刻影响城市的商业格局。
地铁站点带动商业空间的开发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已有研究数据显示,香港地铁物业开发使地铁投资回收15%[1]。
在土地稀缺,寸土寸金的当今社会,地铁站点结合商业空间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故而地铁站点与商业空间一体化模式值得研究。
城市新区地铁站点的建设,不同于处在市中心的老城,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功能复合的土地利用以及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其商业空间的开发由地铁站点建设带动,属于依托地铁站点开发型的建设。
故与老城相比,新区地铁站点的开发限制条件较少,其地铁站点与商业空间的开发可以从规划设计阶段着手考虑,具有相对大的自由度,实施效果更好。
本文选取的胜太路地铁站,其商业开发属于典型的新区地铁站点建设带动型的开发模式,其发展环境相对简单,且在规划设计初期便考虑与周边商业空间的互利共赢,采用地上地下综合立体化开发模式,目前发展比较成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同类型的新区地铁站点与商业空间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商业资源开发及一体化策略研究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杨双琳指导老师:苏云摘要:随着现代化交通方式的日益普遍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轨道交通成为各省会及一线城市发展经济的第一选择。
本文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对象,分析了其城市轨道交通商业资源市场化运作经验。
并结合兰州市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对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商业资源利用的构想,希望对兰州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商业资源;商业一体化;联合开发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重要的城市交通公共设施,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拉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现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特大城市开始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项目建设,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开发利用也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
从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开发经验来看,很多城市都将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开发进行综合规划,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商业市场联合开发实现了系统的有效结合。
2012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以《关于印发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正式批复了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实施这一项目,是适应兰州城市化持续发展需求,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化兰州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的现实需要;是拓展兰州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市域各组团联动,促进中心城区形成“一河、两岸、三心、六组团”新格局的现实需要;是完善城市综合交通功能,缓解交通压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减少城市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兰州区域性特大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商业资源市场化运作经验自1863年1月英国伦敦开通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以来,目前世界上机动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大多有比较成熟与完整的轨道交通系统,全世界已有70多座城市共开通了300余条总长6000多千米的城市轨道交通,另有350余条城市轻轨交通投入运营,有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运量占城市公交运量的比重达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
苏州市轨道交通条例【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批准部门】8;810;81001;【批准日期】2016.01.15【发布部门】苏州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6.01.15【实施日期】2016.06.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苏州市轨道交通条例(2015年12月25日苏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制定2016年1月15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轨道交通事业发展,规范轨道交通管理,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维护轨道交通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与外省、市相连的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及其相关管理活动,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轨道交通遵循优先发展、科学规划、配套建设、综合开发、规范运营、安全便捷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轨道交通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综合开发、安全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协助市人民政府做好市级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和应急事件处置等相关工作,并做好本级人民政府建设的轨道交通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城市客运交通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公安、财政、国土资源、市容市政(城管)、水利(水务)、卫生计生、环保、园林和绿化、审计、安监、质监、价格、民防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轨道交通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具体实施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及其相关的综合开发工作,并按照本条例的授权实施行政处罚。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一体化开发思路和方法本文论述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一体化开发思路和方法,对大庆西站进行了一体化开发规划设计,进而对城市轨道交通类似阶段的一体化开发项目有所借鉴。
标签:一体化开发模式;开发思路和方法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TOD)开发,即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公交优先一直是我国城市交通战略的重要原则,而轨道交通是大运量的、高效率的公交方式,也是高成本的。
从城市交通效率、运行效率和轨道交通的投入产出来说,由轨道交通TOD引导城市开发是必要的,也是顺应规律的。
一、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必要性(一)城市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策略核心是公交引导城市发展,即将城市优势资源集中于轨道轴线进行开发,轨道交通TOD引导的轴向发展更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疏散,创造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从而使城市结构更趋于合理。
(二)城市更新的需要城市更新和TOD均重点关注公共空间、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的提升改善,目的都是让步行者在步行途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城市体验。
(三)城市良性运营的需要TOD开发通过采用“轨道+土地综合利用”模式,可将轨道建设的一部份外延效益返还给轨道投资者,利用轨道沿线物业开发回收增值部份,以补贴轨道建造成本及运营亏损,从而使项目达到合理回报。
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一体化开发思路和方法(一)研究的思路軌道交通的规划阶段总体上分为“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三个工作阶段。
在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阶段,需依据城市发展目标要求,结合工程实施方案,制定连续性、时效性和灵活性兼顾的修建方案。
其中包括对城市交通发展方向的分析、轨道交通建设条件的分析、建设过程中投融资方案以及相关的风险控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的研究。
在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阶段进行TOD研究工作,其研究重点在于在前期线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TOD相关设计理念,对轨道交通线站位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同时筛选沿线可利用地资源,深入挖掘沿线站点一体化开发潜力,并对有开发潜力的站点进行一体化开发定位及调整,为后期站点一体化设计的详细方案奠定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站内建筑规划与商业空间的一体化设计研究王超摘要: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交通压力的缓解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也是优化城市内部结构的必然条件。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不断提高,各种城市规划及交通规划的理论及实践得以长足发展,“TOD”发展模式及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者所认同。
在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进行高密度的商业、写字楼、住宅等综合开发,从而实现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这一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商业空间一体化的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内建设国画和商业空间一体化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站内;建筑规划;商业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分析依然存在交通功能单一、车站空间与商业空间各自为政等问题,交通组织与商业规划无法形成良性互动,所以,为了确保能够体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效益和价值,不仅需要完善交通站内的规划,还需要对商业空间进行全面开发,从而实现一体化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由此,下文主要针对商业空间实际发展状况加以分析和探究,并提出合理建议。
1.商业空间阐述对于商业空间来说,主要是与商业活动有关的空间,例如,商场和宾馆以及写字楼等等,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商品交换的目标。
但随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商业空间理念也得到进一步拓展,传统单一化模式向多元化发展,从注重商品交换向购物体验型发展。
但由于商业空间的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就根据消费者自身的需求,建立多元化的的商业空间。
因此,如果只是单一重视商业空间的开发,就不能够满足商业发展的需求,而需要对商业空间周围环境全面考虑,商业消费与城市轨道交通的结合,是两种空间体验的结合,既保证了轨道交通的交通舒适性,也带来了商业购物的乐趣性。
由此可见,想要体现出商业空间自身的价值,就需要将交通建筑规划与商业空间设计理念进行结合,保证商业空间理念具备多元化的特点,最终进一步提高商业空间自身具备的价值。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一体化交通规划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一体化交通规划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对于提升城市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地下或高架建设的固定路线上,以电力驱动的车辆,按照一定的线路运行,通过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方式为乘客提供服务的交通系统。
相比于道路交通和公共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
它不受道路交通拥堵的影响,可以在固定的轨道上稳定运行,乘客可以准时到达目的地,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承载大量的运输任务。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道路交通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峰值时段交通拥堵现象普遍存在。
而城市轨道交通能够通过增加列车的载客量,有效地解决交通瓶颈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输能力。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传统的汽车交通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噪音,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而城市轨道交通采用电力驱动,不会产生尾气污染和噪音污染,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轨道交通与一体化交通规划的必要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一体化交通规划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体化交通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将城市轨道交通纳入整体交通网络规划的过程。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整体交通的需求和规划,以达到最优化的交通解决方案。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进行一体化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合与配套是实现交通一体化的关键。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需要将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和站点布局与城市道路网络、公共汽车站点、自行车道等其他交通设施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高效便捷的整体交通网络。
其次,一体化交通规划可以实现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