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大鼠心肌梗死实验模型的制备(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7.02 MB
- 文档页数:19
急性大鼠心肌梗死实验模型的制备
陈红霞;高英茂;邴鲁军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年(卷),期】2005(014)001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重复的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连通呼吸机,开胸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周后取出心脏做病理组织学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成功制备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并进行了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结论本文建立的实验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结果可靠.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陈红霞;高英茂;邴鲁军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形态学、心肌酶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比较 [J], 王佳;曲绍眷;于晓风;周金影;睢大筼
2."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变化的比较 [J], 于晓风;王佳;曲绍春;周金影;西月;睢大筼
3."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液生化学比较 [J],
曲绍春;于晓风;王佳;周金影;谢昊霖;睢大筼
4.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及对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J], 侯春丽;张冬梅;侯学红;杨少军
5.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J], 曹珏;李贻奎;陈孟倩;姚魁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估1 对象与方法?1. 1研究对象清洁级雄性Spreague-Dawley (SC)大鼠20 只,体质量250〜300 g (275± 15. 3) 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
1 .2 研究方法?1 . 2. 1 MI 模型的建立[2-3] 氯胺酮( 75 mg/kg )腹腔注射麻醉,经口人工呼吸(导管置于大鼠的舌体与上颌之间),连接小动物呼吸机予以正压通气,潮气量3〜5 ml/100 g ,呼吸频率60次/min,吸呼比1? : ?1。
左侧胸部备皮,消毒手术区域,经胸骨左缘第4 肋间开胸,钝性分离肌肉,以眼科开睑器撑开肋间肌切口,暴露心脏,剪开心包,于肺动脉圆锥与左心耳之间距主动脉根部2~3 mm处,用7-0眼科无创缝合针,穿过前降支深部连同一小束心肌一并结扎。
根据心电图和心肌组织颜色确定冠脉结扎成功。
逐层缝合胸壁,自主呼吸恢复后拔出通气导管。
大鼠清醒后送动物房饲养,规律照明,自由进食和饮水。
术后连续3 d 予以青霉素40 万U 腹腔注射以预防感染。
假手术对照组除不结扎冠状动脉外,其余步骤相同。
1. 2. 2 超声心动图检查[4]3% 戊巴比妥钠( 45 mg/kg )腹腔注射麻醉,用Philips Sonos 5500型多功能超声诊断仪( S12探头,频率5~12 MHz),在胸骨旁以二维超声和M型超声测量左室收缩末径(LVSd、左室舒张末径(LVD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PWd、舒张期左室前壁厚度(AWd Ml组为梗死区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分别计算梗死区变薄指数(BBZS即舒张期左室前壁厚度/后壁厚度)和非梗死区增厚指数(ZHZS即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前壁厚度)。
所有参数均在3 个连续的心动周期中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
1.2.3 血流动力学检查[5]3%戊巴比妥钠(45mg/kg)腹腔注射麻醉,气管切开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大鼠心肌梗塞模型
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行腹腔注射麻醉,麻醉满意后置于手术台,四肢及头部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四肢皮下连接心电图电极,记录标准Ⅱ导联心电图,颈部皮肤备皮消毒,胸骨上窝上正中切开皮肤0.5cm,向上钝性分离推开下颌下腺,剪除气管前肌肉,使气管在没有任何拉钩牵引的情况下能充分显露,彻底止血后于第2~3气管环间行气管横行切开,注意不要切断气管软骨环,切口长度不超过气管周径的1/3,擦干其内分泌物后插入气管插管,深度为0.5~1cm。
连接空气呼吸机进行人工控制呼吸,呼吸频率90次/min,潮气量10~12ml,呼吸比设为1:1。
左前胸去毛,消毒铺巾,顺肋间隙方向于胸骨左旁第3~4肋间切开皮肤,长约1cm,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肌肉,于2~3肋骨间撑开进胸,向右上方推开胸腺,可暴露心脏及大血管根部,切开心包,轻挤大鼠胸廓,将心脏挤出,有部分动物在左心耳下缘与肺动脉圆锥间可以看见左冠脉前降支起始部,线缝针的进针深度控制在0.1cm,宽度为0.1~0.2cm;回纳心脏入胸廓,待动物的数十次心动周期后,收线打结;观察数分钟后,彻底止血后逐层关胸。
关胸过程中于切口内放置排气管,关胸毕,抽空胸腔积气后拨除。
恢复大鼠自主呼吸,拨出气管内插管,清除气管内分泌物,气管切口及颈部切口开放,不作缝合。
手术过程中分开胸后、缝针后、结扎后和关胸后四个点记录心电图变化;合格动物2周及6周后均复查心电图。
以上手术均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
术后肌内注射青霉素钠2×10U/d,连续5d抗感染。
大鼠冠心病心肌梗死模型制备的新方法张世田;庞路路;冯悦;宁晚玲;黄岑汉;王露瑶;黄小珊;唐汉庆【摘要】目的通过结扎大鼠左心室回旋支末梢血管,探索一种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新方法.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80只),大鼠经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后,颈部行气管切开插管术,呼吸机维持呼吸.对照组只开胸不结扎;模型组开胸结扎左心室回旋支末梢血管,术后笼中饲养4周,观察大鼠形态、行为学、呼吸改变,心电图、梗死心肌表现,组织病理学HE切片,并对其成活率进行统计,描述模型制作成功的标准.结果经过上述方法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形态、行为学、呼吸改变符合冠心病心力衰竭特征,心电图表现符合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动态演变过程,梗死心肌表现符合心肌梗死室壁瘤特征,组织病理HE染色示心肌坏死符合冠心病心肌梗死特征.且术后成活率(即造模成功率)达到83.75%,各项指标符合临床冠心病心肌梗死标准.结论结扎大鼠左心室回旋支末梢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方法简单、稳定快速,造模成功率高、可控性好,与临床冠心病心肌梗死相似度高,是一种理想的造模新方法.【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9)003【总页数】4页(P179-182)【关键词】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动物;左心室回旋支【作者】张世田;庞路路;冯悦;宁晚玲;黄岑汉;王露瑶;黄小珊;唐汉庆【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2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2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是研究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及相关药物药理作用的常用动物疾病模型,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模是许多文献记载比较多的一种手术方法[1],但经解剖多只大鼠发现,左心室回旋支与前降支相比,其走行明显,左心末梢分支分布广泛,变异小,此处结扎便于操作、可控性好,我们在既往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作的基础上简化操作步骤,采用结扎大鼠左心室回旋支末梢血管来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分析观察相关指标,与临床冠心病心肌梗死相比较,判定该模型的制作效果,探索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新方法。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作图解庄瑜制作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心胸外科/制作前准备1.器械:动物呼吸机,开胸制作心梗模型,维持呼吸至关重要。
虽然据说某些牛人可以不用呼吸机,但是我想这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开始时必然要用;况且需要看此说明的人应该没有牛到这个程度。
当然,如果你经费异常充足,不在乎死亡成千上万的大鼠也可以。
显微器械,最主要的是针持,大鼠胸腔、心脏均很小,常规器械无法进入胸腔缝扎。
其他手术器械以眼科器械为主。
2.动物:应选择成年健康大鼠,耐受性较好。
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每一只动物,包括死亡的大鼠。
许多人都知道制作大鼠模型需要多练习,但是练习不是买一大批大鼠,不停地缝扎,然后不停地扔掉死的大鼠;当然,制作心梗模型死亡一些大鼠是很正常的事情。
练习的前提是对大鼠解剖及操作过程的熟悉,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先找一份大鼠的解剖图谱,熟悉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同时研究实验流程,熟悉每一个实验步骤。
大鼠死亡后,不要急着扔掉,利用它练习每一个你不熟悉的操作步骤,直到熟练为止。
3.实验者:实验者必须具有一种平和的、耐得住寂寞的心态,制作模型需要时间,尤其是早期,需要耐心、仔细的摸索;必须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认真地研究。
最熟练的制作者做一只大鼠模型也需要30到40分钟的时间,加上准备及扫尾的时间,制作十只模型就需要一天的时间,如果你废寝忘食多用用功也可能做到15只左右,这样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是必然的,你能坚持多久?不熟练的话,一只就要两、三个小时;同时还要看着大鼠在你的手中死亡,这是很揪心的事情。
因此,实验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急于求成、难耐寂寞者不适合做此实验。
本人系气管切开插管,缝扎LAD制作模型。
亦有人经口插管,液氮冷冻制作模型;不在本人讨论范围之内,哪位有经验的话可以传上来,一起讨论。
最后祝各位早日成功!!导师简介陈 鑫 主任医师、教授,1963年2月出生于江苏靖江,1985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同年进入南京市第一医院工作,1993年2月获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1993.3 - 1994.2至 Ocala Heart Institute, Ocala, FL, USA.学习,回国后从事心胸血管外科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1999年成为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多名专业人才。
大鼠急性心梗模型的制作一. 材料和器材:1. 实验用鼠:大鼠 雄性 200g-250g2. 药物: (稀释: 1:3)麻醉药: 盐酸氯氨酮, 安定; 阿托品。
3. 器材:手术照明 大鼠固定板(固定线或皮筋5根) 手术洞巾2块 开睑器1 大号弯剪1 持针器1 显微持针器1 血管钳1 眼科弯镊2 皮镊1 眼科剪(直剪,弯剪各1) 手术刀1 培养皿2 小号圆针/三角针若干 动物呼吸机(潮气量指数并非真实数目,要根据手术时情况决定,本文中给出的潮气量为本人实验采用的,仅供参考)4. 耗材:非吸收性外科缝线(3/0) 经纬恩线 5/0 碘伏 针管(1ml,2ml,10ml) 无菌纱布 无菌棉球 无菌胶布手套 生理盐水和5%GNS 若干二.手术步骤:1. 电子秤秤量大鼠体重,计算药物剂量:氯氨酮 65-75mg/kg; 安定2-3mg/kg;阿托品 0.1-0.2mg/kg2. 麻醉:盐酸氯氨酮加安定复合麻醉,腹腔注射。
3. 固定,备皮,消毒,铺巾:固定不应过紧,备皮用大号弯剪,剪时保持皮肤紧绷,后碘伏消毒, 铺洞巾。
4. 气管切开,插管:①斜剪静针软管备插管用。
②选喉结与锁骨上窝间,沿前颈正中线下方剪开约1.0cm -1.5cm,钝性分离皮下, 从颌下腺下缘分离,显露气管前肌群,钝性 分离胸骨舌骨肌,显露气管下段,弯镊钝性分离气管旁软组织,后带线穿行,尽量不伤及气管两侧甲状腺动脉。
剪开气管环间半周。
③弯镊夹软管行插管,插入气管约1cm,打结固定。
④调整指数,接呼吸机:呼吸频率 70-73 次/分 潮气量 9-18ml 呼吸比 1:1。
5. 开胸:选胸骨旁纵行切口约2.5cm-3.0cm,充分显露胸大肌,分离胸大肌与前锯肌,缝针固定胸大肌于皮肤;分离前锯肌,缝针固定于皮肤;减潮气量至扩大切口至恰好放置开睑器,撑开。
―― 不要为了暴露清楚,肆意的扩大肋间切口,因为1、创伤大,2.加大关胸难度。
6.缝扎LAD:* 大鼠心脏(如左图示)(1)暴露:观察心脏搏动和胸壁活动――如有自主呼吸,应调整麻醉深度。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作图解(图)(一)制作前准备1、器械:动物呼吸机。
开胸制作心梗模型,维持呼吸至关重要。
虽然据说某些牛人可以不用呼吸机,但是我想这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开始时必然要用;况且需要看此说明的人应该没有牛到这个程度。
当然,如果你经费异常充足,不在乎死亡成千上万的大鼠也可以。
显微器械,最主要的是针持,大鼠胸腔、心脏均很小,常规器械无法进入胸腔缝扎。
其他手术器械以眼科器械为主。
2、动物:应选择成年健康大鼠,耐受性较好。
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每一只动物,包括死亡的大鼠。
许多人都知道制作大鼠模型需要多练习,但是练习不是买一大批大鼠,不停地缝扎,然后不停地扔掉死的大鼠;当然,制作心梗模型死亡一些大鼠是很正常的事情。
练习的前提是对大鼠解剖及操作过程的熟悉,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先找一份大鼠的解剖图谱,熟悉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同时研究实验流程,熟悉每一个实验步骤。
大鼠死亡后,不要急着扔掉,利用它练习每一个你不熟悉的操作步骤,直到熟练为止。
3、实验者:实验者必须具有一种平和的、耐得住寂寞的心态,制作模型需要时间,尤其是早期,需要耐心、仔细的摸索;必须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认真地研究。
最熟练的制作者做一只大鼠模型也需要30到40分钟的时间,加上准备及扫尾的时间,制作十只模型就需要一天的时间,如果你废寝忘食多用用功也可能做到15只左右,这样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是必然的,你能坚持多久?不熟练的话,一只就要两、三个小时;同时还要看着大鼠在你的手中死亡,这是很揪心的事情。
因此,实验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急于求成、难耐寂寞者不适合做此实验。
本文系气管切开插管,缝扎LAD制作模型。
亦有经口插管,液氮冷冻制作模型。
(二)制作步骤1、电子秤称量大鼠体重2、提起大鼠尾巴,置入小笼中。
3、倒出适量乙醚于纱布上,置入鼠笼内,盖紧笼盖。
4、待大鼠麻醉后取出,补充氯胺酮75~100mg/kg(ip)持续麻醉;阿托品20~30μg/kg腹腔注射,减少气道分泌物。
模型的背景,心肌缺血模型分全心缺血和左心室缺血两种,全心缺血主要靠注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等),左心室缺血主要靠手术对动物的冠状动脉左降支进行紧扎实现。
由于左心室缺血对临床的意义更大,所以研究心肌缺血药物时这个模型是必须的。
(1)术前12小时给动物禁食(2)将动物注射10%水合氯醛(0.4mL/100g)麻醉后固定在手术台上(3)用笔型静脉置留针进行气管插管,插好后可用手术刀柄靠近气管,如果见气雾,就证明成功,连接动物呼吸机,参数为:呼吸频率85;呼吸比1:1;潮气量为18ml(4)胸部被毛、酒精棉消毒,在胸部左侧3~4肋间剪开皮肤,如图1(5)分离肌肉露出肋骨,切口位置有两块肌肉,胸浅肌和胸深肌,注意按照肌肉的纹路分离可以避免将肌肉扯烂,如图2(6)在第三根肋骨下用止血钳将肌肉分离开,然后左手用止血钳挑住肋骨,右手持剪刀剪开第三根肋骨,如图3(7)用止血钳将剪断的肋骨夹住掰开,放入开睑器,用止血钳剥离心包膜,如图4(8)用止血钳将胸腺(心脏上面白的像脂肪一样的东西)夹住拉出,如图5(9)在左心耳与肺动脉圆锥间穿6~0号线,拉紧丝线,形成心肌缺血,观察线扎紧的部位上下大约2mm范围的心肌是发白色的,如图6(10)闭合胸腔,注意将胸腔内的空气挤出(这点非常关键,这个模型最容易失败导致大鼠死亡的就是这个地方),对肌肉和皮进行缝合,挤空气的手法如图7(11)结扎术后6小时可进行TTC染色:将大鼠脱颈处死,打开胸腔,将心脏剪下,用生理盐水将心脏清洗干净并排出心脏内的淤血,沿冠状沟将心房切除留下心室,用刀片将心脏切成1mm厚的切片,放入0.1%的TTC磷酸盐缓冲液(pH 7.4)37℃水浴7~10分钟,取出切片用生理盐水冲洗数次,观察结果。
非梗死区因脱氢酶还原TTC而呈红色,梗死区因脱氢酶流失而呈白色,将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分离并分别称重,梗死范围以梗死心肌占缺血心肌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下图是染色的结果,图8结扎位置,梗死的地方其实肉眼大致能看出,和其他地方相比发白,图9:下面再发正常大鼠和梗死大鼠的心电图区别,是用的PowerLab做的,正常的如下22小时后的心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