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人教必修一课时作业:第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课时 章末复习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2.00 KB
- 文档页数:7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大不相同。
【提醒】统一性是从元素的种类看,差异性是从元素的含量看。
2.各种元素的归属范围、特点及作用。
(1)归属范围【注意】占人体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占人体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2)特点:不同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根本相同,但在不同生物体内同种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元素的含量也不相同。
(3)作用: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种类(1)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2)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2.含量(1)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2)含量仅次于水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3)有机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4)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知识点三、检测生物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考前须知,(1)复原糖的含量、生物细胞中有无色素是影响实验结果和观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选择复原糖含量高、细胞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植物,如苹果、梨、白萝卜等。
,(2)鉴定脂肪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花生种子,取其子叶,但必须提前浸泡3~4 h。
,(3)鉴定蛋白质的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细胞(或器官),如大豆、鸡蛋等。
如用大豆可直接用豆浆作实验材料;如用鸡蛋要用蛋清,并注意稀释,一般稀释10倍以上,否那么实验后易粘附试管壁,不易清洗。
,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拟, 试剂名称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鉴定原理复原糖中的醛基(-CHO)在加热条件下能将Cu2+复原成Cu+,从而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结合成紫色络合物,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试剂浓度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的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使用方法甲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参加样液先参加A液形成碱性环境后,再加B液使用条件加热不加热【例1】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转化为人体自身的一局部,其根本原因是( )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B.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大体相同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根本元素是碳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易错点提示误认为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是生命特有的。
右图是某动物组织的一个细胞,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A.(Z-13);(W-13)B.(Z-12);(W-13)C.(Z-12);(W-13)/2D.(Z-13);(W-13)/2答案:C解析:5种氨基酸中只有赖氨酸的R基上有一个氨基,这条肽链中的氮原子数=氨基酸数+赖氨酸的个数,即Z=12+赖氨酸的个数,赖氨酸的个数=Z-12;5种氨基酸中只有天冬氨酸的R基上有一个羧基(含有2个氧原子),这条肽链中的氧原子数=氨基酸数+1+天冬氨酸的个数×2,即W=12+1+天冬氨酸的个数×2,天冬氨酸的个数=(W-13)/2。
6.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酸和核酸都含有氮和磷元素B.叶绿体中色素都含有Mg元素C.脂肪、糖原和淀粉都是贮能物质D.细胞内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答案:C解析:脂肪酸只有C、H、O三种元素组成,A错。
叶绿体中色素中只有叶绿素中含有Mg元素,B错。
脂肪、糖原和淀粉都是贮能物质,C正确。
细胞内的化合物只有有机物才是以碳链为骨架的,D错。
7.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分子的侧链基团(R基)不同B.2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二肽过程中脱去2分子水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都具有催化功能D.细胞内DNA分子和RNA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答案:A解析:不同种氨基酸分子的侧链基团即R基不同,A正确;2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二肽过程中脱去1分子水,B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酶类的蛋白质都具有催化功能,其他蛋白质没有催化功能,C错误;细胞内DNA分子和RNA 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D错误。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可以找到,且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因此作用微小B.无机盐离子主要参与生物体内代谢废物的运输C.用32P标记可示踪蛋白质分子合成、加工的过程D.碳链是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答案:D解析: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但作用重要,A错误;无机盐离子主要参与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及维持渗透压,B错误;蛋白质分子基本组成元素不含P 元素,C错误;碳链是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骨架,D正确。
基础课时案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小题对点练考点一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2015·吉林重点中学联考改编)下列基本单位对应有误的是() A.核酸——核苷酸B.酶——氨基酸C.蛋白质——氨基酸D.进化——种群解析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但有极少数酶为RNA,前者的组成单位为氨基酸,后者的组成单位则为核糖核苷酸。
答案 B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作用,正确的是()①催化与调节②运动③运输物质④储存遗传信息⑤免疫⑥主要的能源物质⑦信息传递⑧构成生物体和细胞的主要物质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⑤⑦⑧C.①②③⑤⑥⑦D.②③⑤⑥⑦⑧解析蛋白质不能储存遗传信息,也不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答案 B3.下列有关图示多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5个氨基酸缩合而成B.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C.有4种不同的侧链基团D.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解析由图可知,该多肽链中有3个肽键(-CO-NH-),即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生成了3分子水。
该肽链中有1个游离的氨基,有2个游离的羧基。
从左向右数,第二个氨基酸与第四个氨基酸的R基(侧链基团)都为甲基,故有3种不同的侧链基团。
答案 D4.(2015·皖南八校联考,2)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决定的B.蛋白质中N原子数目与肽键数目相等C.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至少含有m+n个氧原子D.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作用发生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解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由此可见,不同氨基酸的差异在于R 基,A错误;蛋白质中N原子数目=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目,B错误;在m个氨基酸合成的n条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目=肽键数+2×肽链数=m-n+2n =m+n,C正确;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只能发生在核糖体上,D错误。
答案 C5.(2014·福建泉州质检)HSP是机体细胞受高温刺激后合成出的一类热休克蛋白。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1.[2015·宁夏高一检测]RNA的主要存在部位和所含的五碳糖分别是()A.细胞核、核糖B.细胞质、核糖C.细胞核、脱氧核糖D.细胞质、脱氧核糖答案 B解析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R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
2.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
下图中连接正确的是()答案 C解析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的,磷酸连接在5号碳原子上,碱基连接在1号碳原子上。
3.[2016·厦门一中月考]一只棕色的猛犸是动画片《冰川时代2》的主角。
但科学家对猛犸的毛色提出质疑,他们从4.3万年前的猛犸骨骼中提取到某物质,发现猛犸可能是一身金毛,该物质最可能是()A.氨基酸B.蛋白质C.DNA D.葡萄糖答案 C解析能控制生物性状(毛色)的物质是其遗传物质,而动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4.如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关于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B.该物质含有C、H、O、N、P等元素C.该物质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它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在T2噬菌体中找不到这种物质答案 C解析根据五碳糖是核糖及图中所示元素判断,A、B项正确。
RNA可以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分布,C项错误。
由于T2噬菌体为DNA病毒,D项正确。
5.[2016·唐山一中模拟]用吡罗红甲基绿染液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相同B.细胞核由DNA构成,细胞质由RNA构成C.真核细胞中,DNA不分布在细胞质中,RNA不分布在细胞核中D.该实验的结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状态答案 D解析甲基绿对DNA有较强的亲和力,吡罗红对RNA有较强的亲和力,两者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A错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量分布在细胞质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少量分布在细胞核中,B、C错误。
第二章第1节一、选择题1.(2018·北京市东城区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 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 D )A.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B.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C.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D.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解析] 细胞中的水分子中不含碳元素,A、C错误;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元素是氧元素,B错误;碳链构成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所以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D正确。
2.(2018·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冬天人们比较喜欢吃的涮羊肉,是羊通过吃草获得元素和化合物后同化形成的。
那么,下列关于组成羊和草等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烘干的动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CB.组成动、植物细胞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却相差很大C.羊肉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蛋白质、纤维素D.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解析] 动植物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碳元素,A正确;组成动、植物细胞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却相差很大,B正确;羊肉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C错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D正确。
3.(2018·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高一生物) 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C )A.HCl B.H2OC.50%的酒精溶液D.无水酒精[解析] 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试剂是50%的酒精溶液,如不洗会影响对脂肪滴的观察,同时酒精是脂溶性溶剂,可将脂肪颗粒溶解成油滴,C 项正确。
4.(2018·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高一生物)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 )A.蛋白质B.脂质C.糖类D.水[解析] 与正常人相比,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发达,脂肪细胞数量多,但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仍然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仍然是水。
重点列表:重点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要点解读】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氨基酸→脱水缩合→多肽→盘曲、折叠→蛋白质2.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②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3.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免疫功能、信息传递与调节、催化作用、运输功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分。
【考向1】蛋白质的构成【例题】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
图中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肯定含有S元素B.①过程有水生成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d表示氨基酸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是C、H、O、N,只有部分蛋白质含有S;b是氨基酸,氨基酸的数目减去肽链的数目等于肽键的数目,因此b的数目不等于c的数目;d表示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①过程表示脱水缩合,有水生成。
【考向2】蛋白质的相关计算【例题】下图甲、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C.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D.形成的乙物质中至少含有6个羧基【答案】D【考向3】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例题】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蛋白质在太空结晶状况良好,结晶体像“钻石”,太空晶体可供研究抗癌新药。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只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空间结构有关B.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且具有催化作用,可以推断此物质是蛋白质C.有些蛋白质具有防御功能,如抗体;有些蛋白质具有接受信息的功能,如受体。
抗体和受体都具有特异性D.一条刚刚从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其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便已确定,因此具有生物活性【答案】C【解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含有C、H、O、N等元素且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也可能是RNA;抗体和受体的本质均是蛋白质,两种物质均具有特异性,只能与某些特定的物质结合;真核细胞中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链,通常还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 (1)第二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7)第三节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11)第一章综合检测 (17)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1.C、H、N这3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占细胞干重百分比),而这3种元素在岩石圈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
这个事实说明()A.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差异性C.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D.生物界具有特殊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而题中所强调的是元素含量的不同,即差异性。
2.生长在襄城县紫云山上许昌特有的树种——槲树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脂肪B.水C.蛋白质D.无机盐3.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的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表所示: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量最少的离子是()A.Ca2+B.SC.Zn2+D.H2P、S、O、H、P均属于大量元素,因此植物根细胞对Ca2+、S、H2P的吸收量较多。
Zn属于微量元素,所以植物根细胞对Zn2+的吸收量最少。
4.无机盐能维持生物体正常的代谢活动。
下面列出了若干确定无机盐X是不是植物必需元素的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设计是()①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②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③只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不用基质④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蒸馏水⑤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完全培养液⑥不用基质,只用完全培养液⑦不用基质,只用含无机盐X的培养液⑧不用基质,只用蒸馏水A.以③为实验组,⑥为对照组B.以④为实验组,①为对照组C.以②为实验组,⑤为对照组D.以⑦为实验组,⑧为对照组,由于本实验是为了研究无机盐X是不是植物必需元素,而土壤、沙土中都可能含有这种无机盐,因此不能用基质做实验。
对照组应该是用完全培养液,而实验组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可以知道,无机盐X是不是植物必需元素。
第8课时章末复习
一、蛋白质与核酸的比较
训练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质
B.若某氨基酸R基的羧基中的氧用18O标记,则在其参与形成多肽时,脱去的水中一定含有18O
C.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D.R基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
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及相关计算
1.氨基酸、多肽、肽键的关系图解
2.氨基酸数、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3.蛋白质中含有N、O原子数的计算
(1)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总数
(2)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4.假若有A、B和C三种氨基酸,由这三种氨基酸组成多肽的情况可分如下两情形分析:
(1)A、B、C三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无限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
形成三肽的种类3×3×3=33=27种
形成二肽的种类3×3=32=9种
(2)A、B、C三种氨基酸,且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
形成三肽的种类3×2×1=6种
形成二肽的种类3×2=6种
训练2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C3H7O2N)4个,现去掉其
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O原子数目减少8个B.C原子减少12
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D.肽键数目减少7个
三、糖类和脂质的比较
知识小结
1.参考教材31页中图2-11比较记忆: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
2.除蔗糖和多糖外,其余皆为还原糖。
3.五碳糖中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是RNA和DNA的组成成分。
4.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而纤维素为非储能物质,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5.脂质中磷脂含有N、P元素,脂肪只含有C、H、O元素。
6.单糖、二糖、多糖的划分根据是能否水解及水解后产生单糖的多少。
训练3下列有关脂肪的叙述中,揭示其化学组成上区别于糖类的主要特点是()
A.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分子中C、H原子的比例特别高
C.分子中O的数量比C、H多
D.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作用
1.噬菌体、大肠杆菌、水稻和青蛙等生物体结构或细胞中都具有的糖是
()
A.脱氧核糖B.纤维素C.肌糖原D.乳糖2.下列各物质组成中含有糖类物质的是
()
A.RNA B.性激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3.以下对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合成便具有生物活性
B.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全部的抗体、大多数的酶、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4.下列对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肽链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与肽键相关
B.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化学信息物质是蛋白质
C.RNA分子中与磷酸相连接的是核糖与含氮碱基
D.核酸对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有重要作用
5.关于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含量是不变的
B.自由水含量与细胞内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
C.自由水可转化为结合水,反之则不然
D.自由水与结合水之比可作为衡量细胞代谢强弱的指标
6.组成DNA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
①核糖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⑤胸腺嘧啶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7.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是核酸、酶、果糖、脂肪
B.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D.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8.有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其中A由小分子物质a组成,B由小分子物质b组成。
b的组成元素一定含磷,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通常呈单链结构
B.A能自我复制,B则不能
C.a的种类有20种,b的种类有5种
(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提供的试剂有:①碘液,
②苏丹Ⅲ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
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_;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________。
(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Ⅱ应该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________和
________。
答案训练
1.D ks5u核酸是一切生命的遗传物质,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
DNA和RNA的合成都主要在细胞核完成。
氨基酸的R基不参与肽键的形成,所以多肽形成时,脱去的水中不含有18O。
]
2.A ks5u由题可知,三十九肽去掉4个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一个丙氨酸含3个C原子,所以C原子减少,4×3=12个;4条多肽含游离的氨基、羧基各4个,所以氨基、羧基分别增加3个;三十九肽含肽键38个,4条多肽含肽键数目:35-4=31个,所以肽键减少7个,根据蛋白质的形成方式脱水缩合可知,O原子数减少1个。
]
3.B ks5u脂肪和糖类是由C、H、O组成的有机物,脂肪虽具有减少热量散失的作用,但不属于化学组成上与糖类的区别,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C、H、O三种元素的比例差异,糖类的C、H、O之比通常是1∶2∶1,而脂肪分子中C、H比例比O高得多,例如硬脂酸(C17H35COOH)中,C、H、O之比为9∶18∶1。
]
课后作业
1.A ks5u噬菌体、大肠杆菌、水稻和青蛙等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都含脱氧核糖,纤维素是植物性多糖,乳糖是动物所具有的二糖,肌糖原是动物性多糖。
]
2.A ks5u胰岛素、生长激素为蛋白质;性激素为脂质;RNA中含有核糖。
] 3.D ks5u多肽没有生物活性,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才具有生物活性;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脂肪释放的能量最多;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具有核糖与脱氧核糖。
]
4.D ks5u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肽链,肽链以肽键的形式相连,所以肽链的形成与肽键有关,但肽链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与肽键无关;激素CO2等都是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化学信息物质,激素只有一部分是蛋白质;RNA 分子中与磷酸相连接的是核糖,含氮碱基与核糖相连,不与磷酸相连。
] 5.D ks5u细胞中的结合水与细胞内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结合,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可以自由流动,属于自由水,自由水是细胞内
的良好溶剂,自由水含量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在一定条件下,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
]
6.C ks5u考查核酸的结构。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它是由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的,它的碱基中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
] 7.C ks5u该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种类、作用,属于识记水平,试题较简单。
核酸包括DNA和RNA,均由C、H、O、N、P组成。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只有少数酶是RNA。
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
脂肪组成元素是C、H、O。
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动物细胞中乳糖是二糖。
]
8.D ks5u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一定含有磷的是DNA(B)。
所以DNA多为双链结构,可以进行复制,而蛋白质则不能。
DNA的小分子组成有4种而不是5种。
]
9.(1)③紫色(2)①普通饲料作对照组21单一变量原则②体长体重
解析(1)蛋白质检测的原理是利用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实验的设计首先应遵循对照性原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故应设置基础饲料组、普通饲料组和试验饲料组的对比。
另外还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饲料外的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且适宜,因此对小鼠的饲养天数应都为21天。
要直观且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测量其体长和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