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标准版)
- 格式:docx
- 大小:227.48 KB
- 文档页数:4
档案管理应急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应急管理制度1第一节总则第一条档案管理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紧要内容,也是企业进展过程中的紧要见证,它记录了一个企业的进展历程,为企业的进展强大供给了文字依据,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企业走向规范和成熟的紧要条件,为加速企业规范化管理进程,进一步完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归档的档案应字迹清楚、完整有效。
第二节应急档案管理第三条各部门应将文字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列入各部门科员的职责范围。
第四条应急救援档案归档范围,凡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应归档,重要包括:(一)具有保存价值的本单位正式收文、发文、除文件的正件外,还应包括它的附件;(二)本单位在应急救援活动中产生的与上级领导部门间的往来文件,包括请示、报告、项目立项、紧要函件、应急救援合同等;(三)本单位在应急救援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文件材料(即内部文件);如规章制度、调研材料、计划、总结、条例、会议纪要、机构调整、人事任免、部门管理职能性文件、部门岗位职责等;第五条应急救援档案归档要求(一)已经办理完毕并有保存价值的文件都应适时归档,任何人不得任意留存。
(二)归档的文件材料要收集齐全(包括附件,附图),依照文件形成的先后次序排列清楚,并剔出其中的废稿、重复稿和不紧要的便条等。
(三)存档文件必需为原件;(四)文件归档时要有交接手续;(五)每年六月份之前,各部门兼职档案员向矿档案室移交已归档完毕的上一年的文件材料并办理移交手续;(六)各部门兼职档案员和实在办公人员有责任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共同做好文件的收集和保管工作;第六条应急救援档案的借阅(一)依据《石岩沟煤矿档案借阅利用制度》办理相关手续方可借阅,并填写利用效果反馈登记簿。
(二)借阅文书档案使用后应适时归还,借阅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天。
第七条应急救援档案的保管及销毁(一)专职档案员有责任对矿各部门文书档案的归档进行监督引导;(二)矿综合档案室负责集中统一管理全部文书档案;(三)专职档案员对各部门移交的文书档案按标准进行整理,分类,编目、统计、保管,并进行数据化管理,便利快捷供给利用。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三篇篇一:电子类资料和档案特殊管理制度为加强应急救援电子类资料和档案的管理工作,方便做好数据备份,特制订本制度。
一、制度(1)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由煤矿应急救援机构统一协调,指定专人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2)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要严格的按照此管理制度和技术实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3)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4)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件拷贝。
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件拷贝一并归档。
(5)电子文档管理分软件电子文档管理与普通电子文档管理。
二、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1)收集范围。
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草稿性电子文件;非正式电子文件;正式电子文件;无纸电子文件;文本文件;图象文件;图形文件;影像文件;声音文件;多媒体文件;计算机程序;数据文件;公司业务所需的各种文件。
(2)收集、积累要求1、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
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相关人员须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进行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确定是否保留。
2、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之间,相互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3、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
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
4、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和属性。
5、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图象电子文件,如果采用非标准压缩算法,则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集。
6、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等获得的图形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意其对设备的依赖性,以及易修改性等问题,不可遗漏相关软件和各种数据。
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应急标准规范资料档案管理,不断完善应急救援资料,便于查找和利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公司在应急救援活动中产生的正式文件及文件的附件,由公司档案室负责。
第二条公司档案室应认真做好应急各类档案资料的各种挽回损失、保管和提供更多利用工作。
第三条凡有存档价值的应急资料或按规定应予存档入库的资料,必须严格的归类存档。
第四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火、防盗、放光、防霉、防尘、防虫、防鼠、放高温高湿等各方面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第五条在应急救援中产生的与上级领导部门间的往来文件,包括请示、报告、项目立项、重要函件、应急救援合同等,由牵头的责任职能部门负责。
第六条凡属文件、应急预案、宣传、信息、总结等各种类别文字材料、图标、声像、照片等,分别按有关要求整理表单。
第七条在应急救援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文字材料,如规章制度、调研材料、计划、总结、会议纪要、应急物资台帐、应急抢救队伍台帐等,由调度室应急办负责。
第八条公司在应急救援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基础材料,如应急预案学习培训资料、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演练资料等,由基层单位负责。
第九条已经办理完毕并有保存价值的文件都应及时归档,任何人不许随意留存。
第十条归档的文件材料要第七条收集齐全(包括附件、附图),按照文件赛例形成的先后次序排列清楚,并移出其中的废稿、重复稿和不非常重要的便条等。
第十一条存档文件必须为原件。
第十二条联合作战战备资料必须配备专用资料厨,分类排列,便于查找,消除暴露或捆扎堆放。
第十三条对于存储第十三条电子标准文件资料时,要及时进行备份。
一套保存,一套用于查阅。
第十四条对于文件资料涉密的图纸、资料,要单独存放,无关管理人员不准接触,职员要严守机密。
第十五条应急借助档案提供利用,需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能随意离开查阅室;外单位来查阅未开放注册档案时,除间接持有单位介绍信外,还需经有关领导批准方可查阅。
第十六条做好应急档案利用登记和销毁记录,搞好信息反馈,及时总结档案利用的经验和教训,存进公司快速反应档案管理。
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是指组织或机构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而建立的文件资料管理制度。
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和利用相关的资料,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
1. 建立应急资料档案管理机构或岗位,明确相关责任人。
2. 确定应急资料的归档标准和分类,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要求。
3. 制定应急资料的采集和整理流程,包括信息来源、采集渠道、采集方式等。
4. 制定应急资料的存储和保管规定,包括物理存储和电子存储两种方式。
物理存储要求选择安全、防火、防水的地点,并制定存储管理制度;电子存储要求设立备份设备和控制访问权限。
5. 制定应急资料的借阅和调用程序,包括单位内部的资料借阅及外部的应急情况下的资料调用。
6. 制定应急资料的更新和维护规定,定期对档案进行审核和整理,及时更新相关资料。
7. 建立应急资料的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档案目录及索引、档案查询和检索工具等。
8. 培训相关人员,提高其对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9.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0.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以上内容只是一个参考,具体的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根据组织或机构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应急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为了进一步推动桐木中心小学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对____能做到有序的应急处理使应急资料健全完善,特制定应急档案管理制度。
1、认真做好各类应急档案资料的保全、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
2、凡有存档价值的应急资料或按规定应予存档入库的资料,必须严格的归类存档。
3、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火、防盗、防光、防霉、防尘、防虫、防鼠、防高温高湿等方面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4、定期做好归档整理工作,一般每季度的档案由专职人员归档整理。
5,凡属文件、应急预案、宣传、信息、总结等各种类别文字材料、图标、声像、照片等,分别按有关要求整理归档。
6、各种应急文件材料,归档整理时间要求,均应在每季度末完成。
7、确保档案安全、完整,并保持归档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
因公外出人员所带回的文件、资料等,应按规定予以归档保存,不允许据为己有。
8、注重归档应急材料文件的质量,做到分类合理,装订规范,编号准确,字迹美观。
9、应急档案提供利用,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能随意离开查阅室;外单位来查阅未开放档案时,除持有单位介绍信外,还须经有关领导批准方可查阅。
10、做好应急档案利用登记和效果记录,搞好信息反馈,及时总结档案利用的经验,促进学校应急档案管理。
应急档案管理制度范文(2)紧急事件发生时,应急档案管理制度是组织及时、高效地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一个应急档案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应急档案管理制度范文(3)一、总则应急档案管理制度是为了应对紧急事件的发生,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建立和完善应急档案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规范应急档案管理活动的开展。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应急档案管理工作。
二、应急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依法合规原则: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档案管理。
2.安全可控原则:确保应急档案的安全性和可控性,防止丢失、损毁或泄露。
3.便捷高效原则:建立高效的应急档案管理流程,提高档案检索和传递的效率。
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取得和利用相关应急资料,提高企业的应急响应本领和应急处理效率,特订立本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部门和员工,对与应急管理工作相关的全部资料档案进行管理。
三、管理责任1.企业管理层负责应急资料档案的整体管理工作,包含组织档案的建立、存储、归档和更新等。
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应急资料档案的管理和更新工作。
3.员工负责遵守相关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如发现档案有缺失或需要更新的情况,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
四、档案建立和存储1.应急资料档案包含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应急联系人名单、应急演练记录、应急演练反馈看法等。
每个部门应依据实际工作需求建立相应的应急资料档案。
2.档案采用数字化存储方式,通过企业内部网络进行存储,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3.各部门应将关键应急资料备份存储在不同地方的服务器上,以防止意外情况导致档案丢失或损毁。
4.档案应依照事项和时间次序进行分类存储,方便查找和管理。
五、档案归档和更新1.各部门应急资料档案需定期进行归档和更新,确保档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档案归档时,应依照文件编号和日期进行整理,每份档案都应有明确的编号和标识。
3.各部门应对档案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实效性。
4.档案更新时,应对原有档案进行修订,并清楚标注修订时间和内容。
六、档案的保密和共享1.应急资料档案同时具有保密和共享的特点,需要合理掌控档案的访问权限。
2.各部门负责将需要保密的资料设定为具有访问限制的文件,仅授权人员可以查阅。
3.各部门负责将需要共享的资料设定为公开文件,其他部门可以自由查阅。
4.各部门应订立访问权限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引导,确保档案的保密和共享都能得到有效掌控。
七、档案的备份和恢复1.企业应定期对应急资料档案进行备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2.备份档案应存储在不同地方的服务器上,以防止服务器故障导致档案丢失。
一、总则为加强应急管理档案工作,确保应急管理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档案的范围应急档案是指应急管理系统各单位在履行职责、从事公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本单位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主要包括:1. 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演练、评估等相关档案;2. 应急救援行动、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相关档案;3. 应急物资储备、调配、使用等相关档案;4. 应急培训、演练、宣传等相关档案;5. 应急管理机构、人员等相关档案;6. 应急管理相关会议、文件、报告、总结等相关档案;7. 其他与应急管理相关的档案。
三、应急档案的管理职责1.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档案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应急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责和任务。
2. 各单位应设立档案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
3. 应急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负责应急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四、应急档案的管理要求1. 应急档案的收集应做到全面、准确、及时,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2. 应急档案的整理应按照档案管理的规范要求,进行分类、编目、排列、装订等工作。
3. 应急档案的保管应确保档案的安全,采取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等措施,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
4. 应急档案的利用应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真实性。
五、应急档案的归档与移交1. 应急档案的归档工作应在档案形成后的规定时间内完成,确保档案的及时归档。
2. 应急档案的移交工作应在档案归档后,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时向档案馆或应急管理部门移交。
六、应急档案的销毁1. 应急档案的销毁应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2. 应急档案的销毁工作应在档案管理人员监督下进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应急档案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应对紧急事件的发生,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其所属部门、下属机构的紧急事件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规范、高效、安全、人民至上。
第四条紧急事件指突发的、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
第五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档案管理制度,做到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面落实。
第六条应急档案是指记录应急事件管理全过程的一系列文件、资料和信息的集合。
第七条应急档案的管理目的是为了备查、备用、备案、备考。
第八条本单位的应急档案管理工作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章应急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第九条应急档案的建立应当与应急预案的编制相配套,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
第十条应急档案的管理应当按照分类、编号、归档和备份的原则进行。
第十一条应急档案的分类包括常规类、专项类和特殊类。
第十二条常规类应急档案是指与日常工作和生产活动相关的应急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应急演练记录、应急救援行动记录等。
第十三条专项类应急档案是指特定紧急事件的应急档案,包括但不限于火灾、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档案、恐怖袭击、公共卫生事件等事件的应急档案。
第十四条特殊类应急档案是指涉及特定个人或单位的应急档案,包括但不限于涉密应急档案、关键设施的应急档案等。
第十五条应急档案的编号应当采用统一的规范,便于查找和管理。
第十六条应急档案应当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顺序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有序性。
第十七条应急档案的备份分为实物备份和电子备份,确保档案的安全可靠。
第三章应急档案的保管和利用第十八条应急档案的保管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九条应急档案的保管环境应当符合防火、防水、防潮等安全要求。
第二十条应急档案应当制定保管计划和保管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可靠。
第二十一条应急档案的利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应急档案的审查和归档第二十二条应急档案的审查应当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应急档案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推动医院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____能做到有序的应急处理并使应急管理资料健全完善,特制定应急档案管理制度。
1、认真做好应急各类档案资料的保全、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
2、凡有存档价值的应急资料或按规定应予存档入库的资料,必须严格的归类存档。
3、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火、防盗、防光、防霉、防尘、防虫、防鼠、防高温高湿等方面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4、定期做好归档整理工作,一般每季度有档案专职人员归档整理。
5、凡属文件、应急预案、宣传、信息、总结等各种类别文字材料、图标、声像、照片等,分别按有关要求整理归档。
6、各种应急文件材料,归档整理时间要求,均应在每季度末完成。
7、确保档案安全、完整,并保持归档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
因公外出人员所带回的文件、资料等,应按规定予以归档保存,不允许据为己有。
8、注重归档应急材料文件的质量,做到分类合理,装订规范,编号准确,字迹美观。
9、应急档案提供利用,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能随意离开查阅室;外单位来查阅未开放档案时,除持有单位介绍信外,还须经有关领导批准方可查阅。
10、做好应急档案利用登记和效果记录,搞好信息反馈,及时总结档案利用的经验,促进医院应急档案管理工作提高。
应急档案管理制度(二)为加强公司各类档案的管理,提高各类档案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有效保存各类档案和发挥其在公司日常工作中的作用,制定本制度。
一、档案分类管理:1、文书档案:由办公室负责2、财务档案:由财务科负责3、技术档案。
分别由质监、安全、工程、经营等业务科室整理成册交科技档案室归档。
二、档案案卷质量:案卷质量总的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护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利用,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归档文件材料,份数以及每份文件页数均应齐全完整。
2、在归档文件材料中,应将每份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件与原件,多种形式同一文件分别立在一起,不得分开。
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应急救援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 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作用 ,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22)第 672条“煤矿企业应当落实应急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事故预警、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现场处置、应急投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等规章制度”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救援档案归档范围:凡是煤矿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应归档,主要包括:
1.具有保存价值的正式收文、发文(包括正件和附件)。
2.本单位在应急救援活动中产生的与上级领导部门间的往来文件,包括请示、报告、项目立项、重要函件、应急救援合同等。
3.本单位在应急救援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文件材料(即内部文件);如规章制度、计划、总结、条例、会议纪要、机构调整、人事任免、部门管理职能性文件、部门岗位职责等。
(三)应急救援档案归档要求
1.已经办理完毕并有保存价值的文件都应及时归档,任何人不得随意留存。
2.归档的文件材料要收集齐全(包括附件,附图),按照文件形成的先后次序排列清楚,剔出其中的废稿、重复稿和不重要的便条等。
3.存档文件必须为原件。
4.文件归档时要有交接手续。
(四)应急救援档案的保管及销毁
1.综合档案室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所有档案资料。
2.专职档案员对各部门移交的档案资料按标准进行整理,分类、编目、统计、保管,进行数据化管理。
3.专职档案员要对各部门档案资料的归档进行监督指导。
4.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定期三种,定期开展档案鉴定工作,对保管期满的档案经相关手续后可以销毁,建立档案资料销毁清册。
( 安全管理 )
单 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18
应急救援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通用安全 | General Security
通用安全
第 1 页
应急救援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标准版)
一、为了加强公司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保管电子文件和电子档
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开发利用,更好地为公司发展服务,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作如
下规定:
二、建立与健全电子文件的管理体制和工作职责
1、电子文件是公司开设的一种独立的档案门类和载体,它和其
他档案一样,应加强领导。电子文件从形式到归档的管理过程中,
由各科室专人负责。
2、电子文件应按制度严格要求,妥善管理,确保其不散失、不
损毁、不失真,从而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真实和有效利用。
3、电子文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安监科要配备与业务部门兼容
说明: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
种动态管理。可以下载修改后或直接打印使用(使用前请详细阅读内容是否合
适)。
通用安全 | General Security
通用安全
第 2 页
的计算机系统,使归档的电子文件能有效机读。档案人员应忠于职
守,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系统地使用技能,组织编制归档电子文件地
各种检索工具,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归档电子文件地作用。
三、电子文件地归档与保管
1、电子文件的归档方式主要包括逻辑归档和物理归档。
2、各部门根据归档要求,在应归档电子文件产生时打上相应的
标记;把经办过程中的情况随时记录在相应的文件中;办理完毕的
电子文件应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物理归档,把带有归档标识的电子文
件进行分类组盘。
3、归档的电子文件要编制简要检索工具,以便于查找。
4、电子文件归档做到外观完好、整洁无损、记录的字节数、检
索条目等著录项目与登记一致,确保上机测试无病毒和百分之百的
准确率。
5、电子档案,每两年要机读抽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6、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发展,对库存电子档案进行
同步更新复制、复制或补救新版本,旧版或有问题的载体仍需保存
通用安全 | General Security
通用安全
第 3 页
一年。
7、保管电子档案的装具要求有防光、防尘、防磁、防有害气体
的设备、温度控制在14℃-16℃。
四、电子文件的提供和利用
1、封存的电子档案外借时,要使用复制体,联网利用要有安全
保密防范措施和可靠的监管保障。
2、销毁电子档案,需经本单位主管、分管领导批准,方能销毁。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