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哟乃》
- 格式:ppt
- 大小:7.30 M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小学科学一下《乃哟乃》优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乃哟乃》这本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因素。
通过阅读和讨论故事中的事件,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首先,我们将简要概述《乃哟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学生将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题,并对角色的特点和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情感因素的讨论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故事中涉及的情感因素。
通过分析角色的感受和行为,学生将能够理解他们所经历的情感和挑战。
我们将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情感对故事发展和人物成长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学生将被分成小组,各小组将分别讨论故事的不同部分。
他们将分享他们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并一起思考和讨论涉及的情感因素。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角色的情感体验。
他们将尝试以不同角度来演绎故事情节,并思考角色的心情和行为背后的原因。
3. 创作练鼓励学生进行创作练,如写下自己对故事的想法、续写故事等。
这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创作练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 《乃哟乃》小说- 小组讨论指导问题- 角色扮演指导材料- 创作练指导材料以上是一份关于人教版小学科学一下《乃哟乃》优秀课教案的概要。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本小说,并促进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乃哟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按照正确的音乐节奏演唱《乃哟乃》。
2.能够分清不同的歌曲部分并加以演唱。
3.能够用准确的发音、节奏感和表达方式演唱整首歌曲。
4.能够通过合作演唱,培养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乃哟乃》歌曲的录音或视频。
2.幻灯片或PPT展示歌词,歌曲分段和表达方式。
3.灯光和舞台布置。
4.麦克风和扬声器。
5.团队合作游戏和表演道具。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为学生放一段《乃哟乃》的音乐片段,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展示《乃哟乃》的歌词和整体结构,让学生了解整首歌曲的内容和部分。
二、分段学唱(20分钟)1.将歌曲分为几个段落,用幻灯片或PPT展示每个段落的歌词。
2.边展示歌词,边引导学生跟读,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和音乐的节奏。
3.逐段教唱歌曲,重点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节奏的掌握。
三、整体合唱(20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练习。
2.每个小组分别演唱自己练习的段落,并逐渐连起来进行整体合唱。
3.老师指导学生注意合唱时的节奏协调和歌曲表达的感情。
四、团队合作活动(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表演。
2.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并进行评价和点评。
3.通过团队合作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合唱展示(10分钟)1.将学生全部聚集在一起,进行整体合唱展示。
2.通过LED灯光和舞台布置,提升演唱的艺术效果。
3.观摩合唱过程,进行赏析和总结。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和不足。
2.老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提出改进意见。
3.对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合唱活动,提升表演和合作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和民族文化,通过音乐学习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3.组织学生参加歌唱比赛或演出活动,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团队合作成果。
《乃哟乃》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首简练、活泼的土家族民歌。
全曲由“so1.、mi、do n三个音组成。
四二拍子,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旋律、节奏虽然简单又重复,但并不枯燥,唱起来童趣盎然、朗朗上口,表现了土家族儿童多姿多彩的生活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乃哟乃》,并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情绪充分表现歌曲(2)学会跳简单的摆手舞,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3)能积极与同学合作参与表现歌曲《乃哟乃》系列编创活动,并从中体验到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明亮、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乃哟乃》,并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情绪充分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能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欢乐的情绪。
教具准备:PPT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几位从湘西远道而来的土家族朋友,看看她们都给你带来了什么吧!师:她们非常的热情,先让她们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1)小do:你们好,我是来自湘西土家族的小d。
,这是我的小房子,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衣短裤短、袖口和裤管肥大但是注重细节,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
(2)小mi:你们好,我是来自湘西土家族的小rm,这是我的小房子。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土家族特有舞蹈。
土家族摆手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播放视频](3)小so1.:你们好,我是来自湘西土家族的小so1.这是我的小房子,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土家族特有的美食。
土家族饮食,生活在大湘西的张家界土家族人民,拥有悠久的土家历史和深厚的土家族文化,其独特的饮食习惯,可谓湖南湘西的一大特点【通过土家族小朋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土家族的民族特色】师:通过土家族三位小朋友的介绍,我相信你们也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实,我们的土家族的朋友不仅善舞而且能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do、mi、so1.三位小老师一起去学习一首有趣的土家族歌曲《乃哟乃》吧!二、新课教授(一)感受do、mi.so1.三个音的音高师:其实我们的三位土家族的小朋友分别代表着三个小音符,你们根据她们的房子位置,可以找到这三个音的音高位置吗?1、看图自主发现三个音的音高师:同学们,土家族的三个小朋友正在热情地欢迎大家到她们的家里去做客,你们看看她们房子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乃哟乃》教学设计及反思1、唱:《乃哟乃》2、动:简谱do、mi、sol及相应的柯尔文手势;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音乐游戏小音符找朋友3、拓展:了解土家族的歌舞节日社巴节中最具特色的摆手舞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do、mi、sol三个柯尔文手势及相应的唱名。
2、通过表演,加深对歌曲《乃哟乃》的印象,配上柯尔文手势,帮助认识和唱准do、mi、sol三个音。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乃哟乃》的独特旋律赋予歌曲的浓郁民族风格。
教学难点:视唱《乃哟乃》时配上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认识和唱准do、mi、sol三个音。
教材分析:歌曲是一首土家族儿歌,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构成,独特的旋律赋予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
教学用具:钢琴、谱表、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萤火虫》要求:声音柔和,气息平稳,腰部有力支撑,唱出三拍子的韵律及夜晚的宁静感。
三、复习1、复习do、mi、sol(1)do、mi、sol三个音的柯尔文手势。
(2)听音训练教师操作:钢琴弹奏每个音数遍,学生闭眼听,听出是什么音就用手势来表示,错的坐下,对的继续听音。
学生活动:听音练习得听音冠军。
奖励一颗红星2、视唱复习535︱531︱553︱531‖教师操作:钢琴伴奏学生活动:跟着钢琴边唱边做柯尔文手势。
四、新授歌曲《乃哟乃》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土家族的儿歌,这首歌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乃哟乃》1、播放录音范唱。
教师操作:播放录音学生活动:欣赏录音演唱。
教师解说乃哟乃的意义:跳吧。
2、学习歌曲演唱教师操作:钢琴弹奏[1][2]。
《乃呦乃》教学反思
这一课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情绪来表现歌曲《乃哟乃》。
本节课不管是土家族民俗风情的介绍,还是歌曲学唱前的听音游戏以及歌曲学唱后的水杯、碗、盘地演奏,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
这首歌曲虽然是由简单的三个音组成,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唱准。
首先,用复习Do、Mi、SOL入手,根据整首旋律的音符节奏特点,从“1 3 5”的单音练习到旋律练习,不仅让学生熟悉这三个音,还为后面呼唤的场景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游戏中熟悉了音高、掌握了节奏。
然后又用“师生接龙”游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会歌曲,这个过程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节课将相关文化渗透到教学中,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融合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
本课中土家族风土人情的介绍,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来了解,加深了对土家族的印象。
总之,从音乐本身的需求出发,在适当的时候巧妙地进行了相关文化的渗透,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体验。
小学音乐《乃哟乃》新课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册,第五单元《民族风》。
详细内容为《乃哟乃》这首歌曲的学习及欣赏。
《乃哟乃》是一首富有土家族特色的民歌,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生动,充满童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乃哟乃》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 培养学生对土家族音乐的兴趣,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3. 通过学习《乃哟乃》,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乃哟乃》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难点: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土家族音乐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钢琴、教学课件、音乐教具。
学生:音乐书、笔、画纸(用于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关注土家族音乐特点。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演唱《乃哟乃》,学生跟唱。
(2)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讲解土家族音乐特点。
(3)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创作类似的音乐作品。
3. 歌曲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练习演唱《乃哟乃》。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3)分组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演唱《乃哟乃》。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土家族音乐特点。
(2)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乃哟乃》2. 土家族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生动3. 歌曲节奏:强弱分明,富有动感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演唱《乃哟乃》给家长听,并记录家长的反馈意见。
2. 课后作业:画一幅与土家族音乐相关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乃哟乃》,学生对土家族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后,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关注我国的民族音乐,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创造音乐,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土家族音乐特点的教学。
《乃哟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乃哟乃》,感受土家族儿歌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土家族的文化和风俗,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乃哟乃》,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感受歌曲中土家族音乐的独特风格。
2、教学难点(1)歌曲中“乃哟乃”“乃哟嗬”等衬词的演唱和理解。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表现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欣赏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土家族的舞蹈视频,让学生观察舞蹈的动作和特点。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吗?”引导学生回答出土家族。
(3)简单介绍土家族的文化和风俗,如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服饰、建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聆听歌曲(1)播放歌曲《乃哟乃》,让学生认真聆听。
(2)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听到了哪些歌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说出歌曲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如“乃哟乃”“乃哟嗬”等。
3、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着轻声哼唱,熟悉歌曲的旋律。
(2)逐句教唱歌曲,重点教唱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如“乃哟乃”“乃哟嗬”等衬词的演唱方法,以及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3)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4、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这首歌曲唱得更好听?”(2)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变化。
(3)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如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可以加强力度,表现出欢快的情绪;在歌曲的结尾部分可以渐慢渐弱,表现出歌曲的结束感。
5、拓展延伸(1)介绍土家族的其他歌曲和音乐形式,如打溜子、摆手舞等,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分组选择一种土家族的音乐形式进行模仿和表演,如用打击乐器模仿打溜子的节奏,或者学习摆手舞的动作。
1、能以准确的节奏和音准,欢快动听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
2、引领学生走进土家族的山寨,再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能够主动参预小组的活动,在活动中拉近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合作的快乐。
感受并表现土家族歌曲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钢琴等。
情景教学法,引导启示法,听赏感知法,对照体验法,歌唱教学法,联想摹仿法等。
1、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2、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师:同学们,咱们祖国有 56 个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其中有个少数民族叫土家族。
今天呀,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他们有一个像我们过年一样非常热闹的节日叫社巴节。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土家族的社巴节上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
师:他们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你来说生:唱歌。
师:你说(用歌声来庆祝)。
生:摆手舞(用舞蹈表达自己欢快的心情)。
师:摆手舞,这是社巴节里最热闹的一个活动了。
大家一起跳摆手舞,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土家的摆手舞好不好? (师生跳摆手舞)师:你们想不想再试试?3、揭示课题。
师:我们一起用舞蹈感受了土家人的欢乐,耳边还回荡着他们欢乐的歌声,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就是土家族有名的儿童歌曲,曲名叫《乃呦乃》。
4、简单介绍土家语“乃呦乃”。
师:《乃呦乃》好奇怪的名字呀,你猜猜他会是什么意思呢?师:谁来猜猜?生:少数民族。
师:噢,真勇敢!斗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谁还来猜猜。
生:跳舞。
师:让我们来看谜底就是?生:快快来。
师:哦,快快来,乃呦乃,它是一句土家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快快来。
其实,聪明的土家人在“乃哟乃”的基础上,还创造了许多类似的语言。
像“乃乃哟”和“乃哟嗬”,他们都是快快来的意思,都表达了热闹的气氛和幸福快乐的心情!师:你看这个土家族小朋友在招呼我们快来呀一起跳摆手舞,你们想不想学一学,也来体验一下土家族小朋友的快乐!我们一起学一学这句土家语好不好,谁来试一试,学一学?大家一起学一学,如果你要想招呼更多的小朋友来呀,你会怎样说?来我们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