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四诊、辨证、辨病和病案书写四大部分组成。

2.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症结合、动静结合。

3.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因发知受。

4.西晋王叔和撰写【内经】以来扁鹊、仲景、华佗等诸家关于脉学的论述,撰成我国最早

的脉学专著【脉经】。

5.神的表现形式:得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又称为有神。

失神:是精气严重衰败的表现。又称为无神。临床有虚、实之分。

少神:是指精气不足、神气不旺的表现,又称为神气不足,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

假神:是指重危病人突然出现精神“好转”的假象,为临终前的预兆。

神乱:又称神志异常,为狭义之神异常的表现。精神抑郁:具有精神过度抑制的临床特点。精神狂躁:具有精神过度兴奋而至狂乱的临床特点。意识障碍:以意识障碍(昏迷、昏睡)为其特征。

6.五色主病青色:瘀血、寒证、痛证、惊风及肝病。

赤色:热证、戴阳证。黑色: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黄色:脾虚、湿证。白色:虚寒、气血不足、失血。

7.囟门:囟门是婴幼儿颅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有前囟、后囟之分。

8.囟填:即囟门突起,多属实证。囟陷:即囟门凹陷,多属虚证。解颅:即囟门迟闭,

多属虚证。

9.五轮学说,即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目眦及血络属心,称为血轮;

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10.瘿瘤:颈前喉结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11.瘰疬: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推之可移,累累如串珠状。

12.颈瘘:颈部痈肿、瘰疬溃破后,永不收口,形成管道,又称鼠瘘。

13.痈: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灼热疼痛。其特点是:未脓易消,已脓易溃,脓液稠黏,

疮口易敛。属阳证,多为湿热火毒蕴结,气血瘀滞而发。

14.患者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或晦暗,局部麻木,疼痛不已。特点,未脓难消,已脓难溃,

浓汁稀薄,疮口难敛。属阴证,多为气血亏虚,阴寒凝滞而发。

15.舌尖反映上焦心肺病变;舌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病变;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舌

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16.正常舌象的特征是: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

称“淡红舌,薄白苔”。

17.舌色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

淡白舌:枯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枯白舌主脱血夺气。

红舌:主热证。绛舌:主热盛。一是邪热亢盛,气血沸涌,舌部血络充盈而舌红绛;二是因热入营血,耗伤营阴,血液浓缩,血热充斥于舌而舌绛;三是可因阴虚水涸,虚火上炎于舌络而舌红绛。

青紫舌:主气血运行不畅。

33.舌体的形质老、嫩舌:老舌多见于实证;嫩舌多见于虚证。

点、刺舌:提示脏腑阳热亢盛,或为血分热盛。

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盛。

34.滑苔为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燥苔提示体内津液已伤。

糙苔可由燥苔进一步发展而成。

舌苔由润变燥,表示热重津伤,或津失输布;反之,舌苔由燥转润,主热退津复,或饮邪始化。

36.剥苔、类剥苔: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者,称为剥苔。

37.舌苔剥落处,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乳头可见者,称类剥苔。舌苔大片剥落,边缘突起,界限清楚,剥落部位时时转移,称为地图舌。

38.苔色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也可见于热证。

黄苔主热证、里证。灰黑苔主邪热炽盛,或阴寒内盛,痰湿久郁等证。

39.郑声是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低无力,属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40.辩呼吸喘表现为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难以平卧。

哮是指呼吸急促,喉间鸣响的症状。

41.咳嗽连声不断,呈阵发性,咳嗽停止时喉中有如鹭鸶lu si 叫声,名为“顿咳”。

咳声如犬吠,吸气困难,喉部肿胀,见有白色伪膜,是“白喉”的特征。

42.呃逆,是气从咽部冲出,发出一种短促的冲击声,是胃气上逆,失于和降的一种表现。

43.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冲,出于咽喉而发出长而缓声音,是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

44.病室气味病室有腐臭气,提示病情危重,是脏腑败坏之征兆。

病室有血腥气,病人多患失血症。

病室里有尿骚气,多见于水肿病晚期(尿毒症)。

病室有烂苹果样气味,多见于消渴病晚期。

45.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所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如“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一个月”、“咳嗽反复发作20年,加重伴心悸1周”

46.壮热属里实热证。潮热是指病人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即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者。身热不扬(肌肤处扪不觉热,扪之稍久,即感灼手者)

47.自汗指日间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尤甚者,常见于气虚、阳虚证。

盗汗指入睡时汗出,醒后则汗止者,多见于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证。

问疼痛的性质不通则痛,不容则痛。

48.窜痛疼痛部位游移不定,或走窜攻冲作痛的症状,是风胜或气滞致痛的特征。

隐痛疼痛不甚剧烈,尚可忍受,但绵绵不休的症状,为疼痛程度之最轻者,是因虚致痛的特征;常见于头部、胸肋、脘腹、腰背等部位。多由精血亏虚,或阳气不足,阴寒内盛,脏腑经络失养所致。

灼痛常见于头部、胸胁、胃脘、四肢关节等部位。由火热之邪循经窜络,热熏火灼所致者,多属实热证;因阴虚火旺,脏腑组织被灼所致者,为虚热证。

49.恶寒是指患者自觉寒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能缓解者。

50.畏寒是指患者自觉寒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则能缓解者。

51.恶寒发热是指病人在恶寒的同时出现发热(体温升高),多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是诊断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

52.恶寒重发热轻因外感寒邪所致,见于风寒表征(表寒证)。

发热重恶寒轻因外感热邪所致,见于风热表证(表热证)。

53.重听指病人自觉听力减退,听音不真,声音重复的症状,属耳聋之轻者。

54.消谷善饥之病人食欲过于旺盛,进食量多,甚则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多因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

饥不欲食指病人虽有饥饿感,但又不想进食,或进食很少的症状。

除中指危重病人,本无食欲或本不能食的症状。

55.里急后重指腹痛窘急,时时欲便,肛门中坠,便出不爽,便意频数的症状。

56.每侧寸口又分寸关尺三部,两手合而为六部脉。【.难经】将寸口的寸关尺三部,各又分浮中沉三候,这就是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与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名同而实异。

57.单按与总按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分别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