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_半枝莲治疗慢性胃炎87例_罗开云
- 格式:pdf
- 大小:43.58 KB
- 文档页数:1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治疗胃癌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
进展
张晓威;王楠;代梦格;刘瑞娟;马亭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年(卷),期】2024(29)7
【摘要】胃癌是消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中医认为胃癌是由津亏热结、癌毒胶结于胃腹而形成的一种瘤瘕,在临床中常用清热解毒类药物进行治疗。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痈散结、抗炎止痛的作用,可治疗胃癌。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生成、改善免疫微环境、下调端粒酶活性等途径起到抗胃癌的作用。
本文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配伍后活性成分抗胃癌的机制进行综述,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的临床用药和抗胃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总页数】10页(P831-840)
【作者】张晓威;王楠;代梦格;刘瑞娟;马亭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药学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2
【相关文献】
1.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2.基于分子网络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治疗胃癌的多尺度作用机制研究
3.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乙酸乙酯组分对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
4.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治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
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治疗胃癌前病变作用机制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配伍研究分析欧水平;王森;陈灵;周小爽;杨建文【摘要】从中成药制剂、现代研究等方面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配伍研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展望,建议从配伍前后活性成分吸收、代谢等环节,阐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配伍的科学内涵,为药对的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21)002【总页数】3页(P215-217)【关键词】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作者】欧水平;王森;陈灵;周小爽;杨建文【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贵州遵义 563003;遵义医学院药学院,贵州遵义 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贵州遵义 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贵州遵义 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贵州遵义 563003;遵义医学院药学院,贵州遵义 56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1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Oldenlandia diffusa(Willd.)Roxb]属于茜草科耳草属植物全草,其性甘寒、微苦;半枝莲 Scutellaria barbata 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味辛微苦。
二者均以全草入药,均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软坚等功效[1-2],在临床应用中常以药对的形式出现在各类经典名方中,以2∶1、1∶1、1∶2比例居多,对肿瘤、炎症等疗效确切[3-4]。
本文旨在对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在中成药制剂、现代研究等方面的药对配伍进行分析总结。
分别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及其别名为检索词,查阅《新编中成药》第二版[5],含有白花蛇舌草药材的中成药有51个,含有半枝莲药材的中成药有26个,其中14个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配伍。
在治疗癌症方面,临床上多以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配伍组成复方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潮州和汕头等地居民则用白花蛇舌草加半枝莲煲水饮,有抗癌、消炎解毒功效。
70;久咳不愈: 热心网友:(和谐之友? 52)“胡老师您好,我妻子最近咳嗽不止,同时喉龙痛,尤其晚上咳嗽比白天更厉害无法入眠;先后服用多种消炎止咳药治了半个月都没治好。
近日用九味方:即板兰根、生甘草、白茅根、紫苏梗或叶、桑白皮、野菊花、罗汉果[捣碎],各15克;百合、鱼腥草各50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白扁豆50克、金银花20克、麦冬20克共十二味药,煎前用热水先泡一小时,先后煎三次,每次煎放二大碗水,煎至剩一碗半后倒出,再煎第二次、第三次,将三次煎的药液放一起搅匀,最后将50克百合放入,最后用小火煎十分钟即可饮用,一日3至4次[六至八小时饮一次,每次一小碗]当天即见特效,妻子只用了一付就治好了久咳病。
久咳病一般都是肺热,在吃药期间虽忌辛辣[如生姜丶大蒜丶大葱等]还应忌鱼[鱼生火]和肉[肉生痰]以兔影响药效。
愿久咳病患者早曰康复。
这个方非常好,沈阳有二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近日用了我献的此方,仅一付也治好了久咳病。
我想要献方就应献管用的,灵验的方才好!祝愿大家都健康”(反馈2)第33、34张。
71,干咳: (木棉花? 6)我经常干咳。
有一次在农村表姐家晚上干咳,表姐就拿给我六片药。
我吃后很快就好了,就吃了一次,一片复方岩白菜素片,两片甘草片,三片维c银翘片。
一共六片药同时服下即可。
(反馈2)第35张。
72,儿童扁桃体发炎:?"我这里有一个治疗儿童扁桃腺发炎的方子,是一位老军医提供的:煮熟的鸡蛋取黄放在勺子里弄碎,然后放在火上用小勺子用力挤压鸡蛋黄油,然后将鸡蛋黄油放凉喝,一个喝两次,喝两个或三个基本就好了,可以试试,我的女儿小时候用过,觉得挺管用的。
(反馈2)第37张。
73,白发:何首乌100克,黑芝麻50克,蜂蜜50克??,第1步:将何首乌洗净,放于锅内蒸半小时,何首乌变软。
?第2步:将蒸软的何首乌取出,再放入锅内煎一小时,何首乌的汁溶于水中。
?第3步:将芝麻炒熟,放于盛有何首乌片的锅内煮10分钟。
胆汁反流性胃炎治愈案例
梁大哥,男,55岁,前年患胃疼,住院服西药,打点滴5天症状仍然很严重,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我去医院给他出诊看病,查患者胃胀痛,牵涉胸肋,按之剧痛,嗳气,纳差口苦,心烦,咽干,口渴,尿黄便滞,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金钱草,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香附,陈皮,姜半夏,茯苓,竹茹。
吃药3天后症状减轻出院,服药8天,症状基本消失,此后加减治疗2个月,症状无,饮食正常。
近日得到患者反馈,已痊愈,未复发。
分析:特介绍二味治疗胃病的中药,蒲公英这药清热利湿不伤阴,可使湿热得清,痰瘀得化。
白花蛇舌草有化瘀消肿,清热解毒,现代医学研究白花蛇舌草可以消除炎性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清除胃粘膜的炎性介质和毒素,加速粘膜伤的修复,使粘膜糜烂出血消失。
扶正祛邪汤(治慢性肠胃炎)
扶正祛邪汤(汤承祖)
来源:《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组成〕
肉豆蔻10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苍术12克广木香10克
制附子10克骨碎补12克荜拨10克败酱草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
〔功能〕益气健脾,温肾清肠.
〔主治〕慢性结肠炎、久泻虚实夹杂者。
〔用法〕日1剂,水煎分服.
〔方解〕方中党参补中益气,善理脾胃诸疾;黄芪补气升阳,
为扶正之佳品;苍术澡湿健脾.且有强壮之效;木香行气止痛.为
疗肠胃气滞之要药,功专沮里止泻;肉豆蔻性涩.以温中涩肠为
主效,用于久泻;制附子功能温中止痛,性纯属阳,走而不守,内则温中焦暖下元;骨碎补温肾阳;荜拨温中止痛,且能温肾;败
酱草活血散癖、解毒,为消炎排脓之要药;白花蛇舌草为清肠之品.诸药合奏益气、健脾,温肾、清肠之功,以达正扶邪祛之效. 〔加减〕湿重者去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加川朴10克、槟榔.10克;’肾阳不振者加仙茅12克;纳谷不馨加炒谷芽30克;血便者加仙鹤草20克。
清热解毒的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入心、肝、脾三经。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痈。主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黄疸、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
白花蛇舌草的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胆道疾患 白花蛇舌草、茵陈、金钱草各30g,水煎服,日1剂。治疗胆石症等胆道疾患共10例,其中9例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平均2.2天获得缓解;3例胆总管造瘘术后的患者,服药后胆汁量成倍增加,胆汁沉渣排出很多,黄疸指数逐渐下降。〔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第 1 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55〕
2.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各312.5g,甘草156.25g,洗净水煎二次。第一次加药量6倍的水,煮沸1.5小时,第二次加药量5倍的水,煮沸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后,加入已溶解过滤的单糖浆、尼泊金乙酯,煮沸10分钟,溶解后过滤装瓶。每日口服 2次,每次25ml,28天为1疗程。共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72例,其对消化道症状的消除、肝脾回缩、黄疸的消退以及肝功的恢复,均优于西药对照组。有效率为100%,平均住院天数为25.3天。
﹝中草药通讯 1978;97:28~29﹞3. 治疗阑尾炎 鲜白花蛇舌草30g干品 15g,水煎服,每日2次。小儿酌减。症状较重者可增至60~90g。个别腹胀严重者加用水针或新针治疗,中毒症状较重者兼用补液并禁食。治疗19例均愈,其中急性阑尾炎12例和阑尾脓肿3例,服药 8~9天,平均于1.9天和3.3天退热,3.2天和 6 天症状体征消失。1例治愈4个月后复发,仍以同样方法治愈。〔新医学 1971;6:51〕
4. 治疗毒蛇咬伤 白花蛇舌草15g,白酒 250g。煮沸3~5分钟,去渣,以 2/3口服1日分 2~3次服完,1/3外敷伤口。敷药时先吸出伤口毒血,清洗消毒后用消毒棉垫覆盖包扎,然后用药酒浇湿敷料以保持湿润为度。若不能饮酒者,可用清水煎煮,沸后再加入适量白酒。但以白酒煮为佳。对水肿顽固不退,病情严重及伤口感染者,适当加用其他中草药及抗生素;对于轻型或中型病例,单用本法治疗即可。观察19例,一般用药3~6剂即愈。〔广东医学 1965;4:14〕
白花蛇舌草的临床应用白花蛇舌草的临床应用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07.04.30 总2724期)作者:马五华刘树祥(云南省剑川县中医院)白花蛇舌草味苦、淡,性寒,归胃、大肠、膀胱经。
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
本品苦寒能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还能活血消肿,散结止痛。
在临床上辨证准确,配伍得当,可治疗多种疾病。
1.治黄疸型肝炎肝经湿热是其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而白花蛇舌草临床应用疗效明显。
湿热蕴久成毒,结于肝胆,白花蛇舌草配伍其他清热、利湿、解毒的药物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2.治乙型肝炎患者多有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小便短赤,此乃湿热郁结于肝经,肝木郁之,用白花蛇舌草清利湿热、平肝散结。
方用白花蛇舌草20g,茵陈12g,金钱草20g,柴胡12g,郁金15g,板蓝根15g,香附15g,栀子12g,丹参15g,白芍15g,甘草5g。
水煎服,日一剂。
3.治阑尾炎取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之功,配伍黄柏15g,丹皮12g,厚朴12g,败酱草15g,蒲公英12g,紫花地丁12g,甘草6g。
4.治急性扁桃体炎患者热象明显,乳蛾红肿疼痛,可用白花蛇舌草20g,配伍黄芩15g,银花12g,连翘15g,玄参15g,麦冬15g,桔梗12g,射干12g,甘草9g,丹皮12g,板蓝根15g。
5.治各种癌症在辨证的基础上取解毒散结、消瘀止痛的白花蛇舌草,配莪术、重楼、半枝莲、山慈姑,可用于治疗胃癌、食道癌、直肠癌。
6.治尿路感染用于尿频、尿急、尿痛,对湿热征象明显者尤为适用,在辨证用药的同时使用白花蛇舌草疗效更加明显。
7.治肾积水证属湿热下注,蕴积于肾,水湿不利,常用白花蛇舌草20g,配伍三金汤(金钱草60g,海金砂15g,鸡内金15g),加木通12g,生地15g,丹参20g,牛膝15g,白术12g,甘草6g。
水煎服,日一剂。
8.治前列腺肿大此种类型老年病人居多,诊断明确后,可单剂使用白花蛇舌草治疗,每日每次100g水煎服。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药方【组成】柴胡6g,黄芩9g,杭白芍9g,炙甘草3g,紫苏梗6g,香附9g,白花蛇舌草30g,徐长卿15g,香谷芽12g等。
【功效主治】调肝清热。
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
【方解】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辨证为肝胃失调,气滞热郁。
治疗大法为调肝清热。
为此,拟定“慢胃平”基本方,且随证加减。
此方由《伤寒论》小柴胡汤、芍药甘草汤及《和剂局方》的香苏散加减综合而成。
方用柴胡轻剂疏肝理气,升提清阳。
《珍珠囊药性赋》云“柴胡,气味俱轻,阳也,升也”。
《药鉴》指出:“柴胡气味俱薄,升也……散郁气而内畅……提元气而左旋”,可使肝木条达,脾阳之气宣升,中焦自和,胀满自除。
然见头胀、眩晕者慎用,虑其肝阳上扰之弊,或佐以白芍抑肝而散火。
配黄芩苦寒沉降,清泄里热。
《本草纲目》曰:“黄芩苦平……疗痰热、胃中热……下气,主天行热痰”。
芍药、甘草和中泻木,缓急止痛,痛甚者倍用芍药。
苏梗辛香,和胃降逆,行气宽中,开胃下食,治胀满最良,配香附散肝经之郁滞。
《本草纲目》谓:“香附,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
再据“热郁于中”的特点,佐以白花蛇舌草甘淡凉,清热解毒而消痈肿,使以徐长卿止痛,香谷芽消导悦胃,久服诸药而无呆胃之弊。
【加减】胀满甚者加用预知子、木蝴蝶等;痛甚者加用炙延胡索、九香虫等;中脘灼热者加用连翘、忍冬藤等;湿热甚者加用陈佩梗、生薏苡仁等;嗳气频者加用旋覆花、代赭石等;嘈杂者加用知母、玉竹等;反酸者加用浙贝母、煅瓦楞子等;便秘者加用全瓜蒌、望江南子等;便溏者加用炒山楂、六神曲、保和片等。
诸药合用,可使中焦升降平调,郁热自除。
(张镜人方)。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治疗慢性胃炎87例
罗开云
四川省雷马屏监狱医院,雷波 616561
关键词 胃炎; 白花蛇舌草; 半枝莲
笔者用中草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配合其他中药治疗慢性胃炎87例,并以常规西药治疗作对照观察,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慢性胃炎患者133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87例,男33例,女54例;年龄18~68岁;病程0.5~3年;农民68人(占78.1%)。
对照组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病程及职业与中药组均具有可比性。
大多患者有辛辣食物习惯或烟酒嗜好。
中药组6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1.2 治疗方法:以中医辨证施治将87例治疗组患者分为胃热型16例、肝胃不和型21例、脾胃阴虚型17例、脾胃虚寒型6例、脾胃虚弱型19例和气滞血瘀型8例。
各型均以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为主药,分型不同,灵活增减用量,因为两药都为寒凉药,脾胃虚寒型和脾胃虚弱型应小量,胃热型应加大量。
胃热型多为青壮年患者或慢性胃炎活动期,证为胃脘灼痛,口渴喜冷饮、舌苔薄黄、脉弦数,半枝莲45~60g ,白花蛇舌草45~60g (干品,下同),佐以石膏、石斛、元胡、川楝(炒);肝胃不和型证为胁痛、脘胀呃气、口苦、苔白、脉弦,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15~30g ,加疏肝和胃之柴胡、香附、白芍、郁金、川楝(炒);脾胃虚弱型胃脘隐痛、腹胀嗳气,便溏纳差,脉浮大苔白腻,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10g,加补中建脾的党参、炒白术、芡实、山药、木香;脾胃虚寒型,胃脘阵痛,受凉加重,喜热饮,脉沉、苔白、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6g ,配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良姜、香附、桂枝、吴萸、元胡;脾胃阴虚型证为胃脘隐痛,喜饮、口唇干裂、急躁,舌红少苔、脉细数,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15~30g ,加滋阴养胃的沙参、麦冬、石斛、归身、枸杞、白芍;气滞血瘀型为胃脘刺痛、舌边青紫、脉沉或弦,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25g ,加活血理气的丹参、白芍、川朴、川芎、元胡、苏木,吞服三七粉每次6g 或云南白药每次3g ,每日2次。
前2周每日1剂,若有减轻,改为每2日1剂,若无减轻,应考虑是否辨证有误,只要辨证准确,疗
效确切,连服6周,复查胃镜,镜下粘膜恢复到桔红色,水肿糜烂或出血点消除,症状消失,食欲增进为痊愈;粘膜大部恢复正常,水肿糜烂明显减轻,症状缓解为好转;症状无减轻,镜下粘膜无改变为无效。
对照组用西药吗丁啉、胃膜素、羟氨苄青霉素及得乐等作同疗程对比。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例
组别例
数治愈浅表萎缩好转浅表萎缩无效
浅表萎缩治愈率(%)有效率(%)
中药组87762360089.7*100*
对照组46
25
12
1
6
2
54.3
82.8
与对照组比较*P <0.01
3 讨论
慢性胃粘膜炎症以消化不良和胃区不适、疼痛为主证。
笔者经治的此类患者都经过基层医生和中草药治疗过,多数用药杂乱,反复不愈,在民间单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煎服治疗胃脘痛的基础上,以中医辨证施治,将两药同用配合其他中药煎汤内服,方便简单,费用低、药源广、易被边贫地区患者采纳,治愈率高于西药治疗,大部分患者追踪观察半年以上复发很少。
《中国药典》记:半枝莲、唇形科植物,其性辛苦寒,清热、解毒、化瘀消肿,主治各种癌肿、感染。
用量干品15~30g ,鲜品30~60g 。
白花蛇舌草,茜草科植物,性甘淡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治用量同半枝莲。
其药理作用可能与化瘀消肿,清热解毒,即消除炎性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清除胃粘膜的炎性介质和毒素,加速粘膜损伤的修复,使粘膜糜烂出血消失,特别是使萎缩性胃炎的苍白粘膜向桔红色转化,腺体增加等有关。
因其性寒凉,对脾胃虚寒型和脾胃虚弱型用量要小,否则有胃区不适感,只要辨证准确,恰当配合其他中药,副作用很少出现,且比单用两草药或只用中药疗效为好。
(1999-05-06收稿)
·
116·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年第8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