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5--学习方法漫谈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5
学习方法交流班会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学习方法交流二、目标:了解不同的学习方法,探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三、活动安排:1. 开场(引入)- 欢迎词:主持人对参与班会的同学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
- 热身活动:设计一个小游戏或者问答环节,旨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互动。
2. 学习方法分享- 同学分享:根据事先安排,几位同学可以先准备好自己在学习中使用的有效方法,并分享给大家。
可以涵盖笔记、复习、作业等方面。
- 教师示范: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分享,进一步补充介绍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并提供实例说明。
3. 学习策略探讨- 分组讨论: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到两个学习策略的优缺点、适用场景等,并准备展示。
-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和心得体会,全班一起分享和交流。
4. 活动拓展- 视频观看:播放一段与学习方法相关的短视频,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
-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学习方法的使用场景,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并展示。
5. 总结与反思- 结语: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尝试和探索。
- 反思环节:请同学们就本次班会的内容和活动进行反思,提出建议和意见,为今后的班会改进提供参考。
四、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激发同学们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2. 情景教学: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使同学们能够在具体场景下感受和体验不同学习方法的效果。
3. 多媒体辅助:借助短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提供视觉和听觉刺激,丰富活动内容。
五、教学资源准备:1. 小组讨论材料:每个小组需要准备讨论材料,包括思考题、案例等。
2. 视频资源:选取与学习方法相关的短视频资源,确保播放设备的可用性。
六、评估方式:1. 同学之间的互动讨论,通过观察和记录来评估他们对学习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角色扮演环节中,观察同学们对不同学习方法的展示和表现,并进行评估。
学习方法交流班会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学习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学习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2.有效的学习方法介绍与讨论。
3.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总结。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发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兴趣与思考。
2.学习方法的分类与特点(15分钟)教师介绍常见的学习方法分类,如阅读法、思维导图法、合作学习法等,并对每种方法进行简要阐述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3.有效的学习方法介绍与讨论(30分钟)教师选取几种常用的学习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引导学生就这些学习方法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 阅读法:教师介绍阅读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和遇到的问题。
- 思维导图法:教师介绍思维导图法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生可以就思维导图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进行交流。
- 合作学习法:教师介绍合作学习法的好处和注意事项,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合作学习经历进行分享和讨论。
4.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总结(4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实践活动,可以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者个人阅读实践。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不同学习方法带来的体验和效果,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5.课堂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代表可以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交流,共同学习。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发言质量以及实践活动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五、课后延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尝试其他学习方法,并记录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成果,以便在将来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六、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PPT、黑板、书籍或其他学习资源。
2.学生准备:笔记本、学习材料、自己的学习心得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班会主题紧扣学习方法这一核心内容,通过引入、分类介绍、讨论、实践和总结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漫谈一、听听学长的经验之谈1、学习乐在其中,一股钻劲到底(江阴市高考状元:南菁中学高三(1)班刘雁冰685分)刘雁冰在学习中始终有一股钻劲,遇到难题靠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攻克,真是战不无克、克无不胜。
“学习贵在不断摸索,不断改进方法,以适应考试要求。
我一点都不觉得学习苦,问题解决了,乐在其中。
遇到一个问题,刘雁冰总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非常执着。
每晚晚自习结束后,他还要再背上十几分钟英语,从而带动了寄宿生都养成了晚自习之后、熄灯之前背英语的学习习惯。
学习之余,他还非常爱运动,有张有弛,体质很强,如早操就从未脱过一节。
2、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谈学习经验附一二、听听其他同学的经验附二三、听听身边同学的经验蒋迎佳:语文需要理科的思维;数学做题是必须的;整理分类是必要的。
数学成绩是在不断重复中提高的。
李阳说过:不是题目难,而是我们重复的不够多。
袁梦佳:○1课上效率要高;○2当天内容当天掌握;○3每天复习以前的内容;○4适当的做一些课外习题;○5自修课的效率要提高。
包韵:○1做各科作业前,应当花10分钟来复习当天所讲内容,再合上笔记做题目,效率会比较高;○2课上例题、方法要及时记到笔记本上,做好以后复习的材料;○3作纠错。
将典型例题纠在本子反面,将易错题纠在前面,两者区分开来,复习时有重点可抓;○4每隔一段时间,重新返回去复习一下经常做错的题,加强对错题的记忆,错满三次的题目可抄在书的首页或最后一页,期中期末考试时可拿来复习;○5将做过习题分类,根据难易程度做好标记,如易“★”,中等“★★”,难“★★★”,很难“★★★★”等等。
当无法全面复习时,可根据自我情况删选需看题目。
过丹:注重预备铃声响后的两三分钟时间内,是否很有效率的利用,尽快地投入到状态中。
语文:1、背书是练脑力的好方法。
背书的关键在于理解,理解文章的意思和脉络,再采用“顺水推舟”的方式,书自然就“脱口而出”了。
(刘昕妍)2、注重平时积累;加强课后练习,如文言文练习,现代文阅读,写作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
(朱敏宇)3、积累与总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华天恺)4、阅读:有选择的精读,深挖一口井胜过挖一百口浅井。
写作:写作是阅读的延续,读得多才能写得多。
另要关注社会,挖掘自己的生活。
(金旭东)数学:1、把难题当敌人,以战胜他为光荣,做题时充满精力和信心,保证百分之百投入。
(王佳蕾)英语:1、背英语单词要结合音标背。
(刘昕妍)政治:1、关键是用一颗热情的心和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首先哲学中的内容相互联系,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思考问题要全面;其次学习书本要理清内容,要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框架。
还要钻研课本,关注老师课上没讲到的,关注细节,力争每一页书都看过,哪怕是名言小字部分。
(陈黎黎)2、老师课上补充的内容要勤记,快记;抓住重点,在延伸到各个小方面,并注重之间的联系;要理解的记忆;答题规范;适当做课外题。
(蔡梦薇)历史:1、列表背诵(事件时间、背景、经过、结果、意义);答题时分点作答;多扩充课外历史知识,读各种史料,积累答题基础。
(蔡梦薇)附一语文学习应怎样进行有效的语文学习呢?我认为应从课内课外两番方面进行讨论。
课内学习我认为课内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坐正,不可以趴在桌上,不可以侧歪着身子或用手托着下巴,否则一来会给自己带来慵懒负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分散精力,二来也会打消老师讲课的激情,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
二.及时认真做好笔记,语文是需要记忆的,笔记本必须常在手边配合好老师的讲课,抓一些老师所讲的重点,板书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
当然,也不要一味地埋头苦干,而不思考,不仔细听讲。
所以要提高课堂效率。
三.踊跃发言,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许多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课,而不参与。
所以我们应该配合老师,多举手发言,使课堂气氛活跃。
甚至我们可以把老师的讲课激情调动起来,把课堂变得不仅仅是课堂,让老师上完课有意犹尤未尽的感觉。
课外学习仅靠课内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只有45分钟,所以我们在课外也要学会学习。
一.多阅读、丰富知识面,许多同学都惧怕作文,归根结底就是积累少,肚中没货,自然无从下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我们一定要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名家著作,也可以是美文佳作。
而阅读的时间,就要靠我们去挤,少说一句闲话,少看一会儿风景,把他们用来阅读,虽然时间少,但零星的积累就成了差距,一个月,一年下来,你的积累就会比别人多。
二.多训练,多做参考书。
其实语文学习和理科一样,也是需要练习的。
熟能生巧。
而语文的习题也是有章法、有技巧的。
只要你多做、多练、挖掘出其中的奥妙,规律。
也会提高你的语文成绩。
所以,我们要抽出时间多做是参考书,而且是认真仔细的做。
三.多写多练,这是就作文而言,平时应多练练笔,写写随笔。
当脑中有灵感时,能及时记录下来,对你作文的进步也有帮助。
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学习,都归结为三条:一.态度端正二.多做多练三.勤奋踏实这是语文老师对我们的期望,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望我们一同重视语文!学好语文!热爱语文!数学学习数学是我们五门学科(语数外史政)中惟一的一门理科,又是我们的薄弱学科,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理科的学习是相通的。
虽然现在物理、化学成了必修学科,只是会考要求,但在物化上的学习态度能反映到数学上。
如果物化还能像高一一样认真对待,不马虎,课上积极思考,努力培养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上一定能迁移过来,对你的数学学习一定大有帮助。
课堂:老师于课堂上讲的题目都是典型的例题,值得去细细品味。
其实上一节数学课远不止于记下某道题的具体解题过程,也不止于记住这样那样的结论。
在上课时,应注意感受老师的思考方法,培养出自己的一种意识。
当然。
一些极重要的结论还是应不时的加强印象,如求抛物线中的“焦点弦问题”等。
同时,我们也需加深,加宽自己的思维。
比如解决完某问题时,提醒自己这题还有别的解法么?假如把条件改一下,又该怎么解?他的逆命题成立么?这个问题假如和别的问题结合呢?等等,如此举一反三,必定可使自己的逻辑思维得到较大的提高。
课后:如果把课后学习定位于多做习题,那么学习的进步就会很小。
实际上,如果你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认认真真的完成,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了。
如果认真做纠错,把作业中的错误全部弄懂,数学的基础可以说是相当的牢靠了。
但做课外习题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做好课外习题呢?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白下面两个问题:1为什么做2怎么做。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无问题即无解题,这句言简意赅的话值得细细体味。
第二个问题的解答是:习题是课堂的延伸,巩固。
所以应做一些题,这些题可以使你在上课的时候从老师那里获得经验转变为自己的经验。
英语学习学好英语不仅要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也应该在课外挤时间,进行拓宽练习。
一、在课外要进行有效的复习整理。
整理时并不需要每一道错题都摘录下来,而是根据自己本人的需要进行整理,并同时把该错题所联系到的知识点或解题方法也注解在题目旁边,有空时多番看看,强化记忆。
二、英语对于课外辅导,我们则应需要进行有选择性的练习,根据每个人学习程度的不同,可按照题目类型来练习。
对于完型填空、阅读等篇幅很长的题型,我们不应望而却步,而应该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揣摩。
三、如在夜读时间,在读完听力材料之后,则可拿出笔记本来读。
读到一些新的词组时,则可想一想带有这个词组的句型、情景,这样可以使得记忆更加深刻。
英语这一作为主课的课程,被不少同学当成绊脚石,也因为这一原因,英语课似乎也成了难以翻越的障碍。
其实,英语课很简单,无非就是“听、说、写”,也许再加上“动手”。
听,就是教师讲时听老师的,同学说是听同学的,并且不要忘记自己的思考。
听他们说话的目的,就是寻找与提出错误,并将有用的知识点记下来。
但也不要忘了别人的错误也是重点,是提防自己犯错的特效药。
自己听时要想,想了就要说。
很多人很害羞,不敢将内心表达出来,也有人害怕,怕自己出错或认为自己说英语的语调很奇怪。
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的。
Don’t be so shy, no one will laugh at you. The one who makes a mistake is a human.写是上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课上的内容不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人的短暂记忆是有限的,为了不遗漏,写就成了必要。
动手是英语课的小插曲,可以使人轻松一下,但不要小瞧它,它可以扩展你的开放思维。
上课做题(作业)预、复习参考书(课后阅读)附二2005年北京市理科状元田禾学习经验介绍我学习没有什么秘诀,只有四个字:认真,坚持。
学习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就是上课听讲和课后完成作业。
是否需要预习和复习因人而异,但认真听讲和做作业是绝对必要的。
对高中生来说,不要指望高一、高二可以轻松度日、得过且过,高三发奋图强一年就能考上非常理想的大学。
这样的事不是没有,但在大部分人身上都不会发生。
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聪明的同学不要自恃智商高,而不肯下功夫。
要知道勤奋可以弥补智力的不足,智力却很难弥补勤奋的不足。
最聪明的人不是在智商测验中表现最出色的人,而是最能把握自己的人。
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一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上课时间是刚性的,学生自己能控制的主要是晚上自习的时间。
而晚自习一般主要用于做作业。
每天要完成的作业有若干项,要学会根据其重要程度做出适当安排,将自己状态最佳的时间段优先分配给重要的作业。
那么何谓重要的作业?我想大致有如下几个判断标准:1 需要思考的作业重要,机械重复的不重要;2 新课讲完后的第一次巩固性练习重要;3 典型题重要,偏题、怪题不重要,不要将时间浪费在题海中。
此外要利用好零散的时间。
五分钟、十分钟干不了太多的事,却也够背一些英语单词或一段文言文。
二保持精力是很重要的。
晚上的自习时间要集中精神,提高效率,不要对着作业走神或者做作业时听音乐、看电视,尽量减少外界干扰。
学习完毕及早睡觉。
白天在学校时如果感到疲劳、困乏,抓紧课间或午自习时间小睡片刻,对恢复精力有很好的效果。
三不要随便买参考书。
若实在有此必要,最好咨询老师的意见,选用一种质量高、信誉好的参考书。
对每一本参考书,不做则已,做了就要有始有终。
不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参考书,更不要这本做三节,那本做两章。
这样不仅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还容易养成浮躁的作风。
高三学生要重视前一年的高考真题,这些题普遍质量较好,难度适中,对复习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考试的一些注意事项:一树立“每分必争”的信念。
考试时很多同学一但解题不顺利,就会产生焦躁、沮丧的情绪,轻易放弃得分的机会。
其实高考绝大多数题都属于容易题或中档题。
要冷静应答,决不轻易放弃每一个得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