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93.93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物的启示》一课选自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生物的启示》是本单元的

最后一课,主要让学生亲历仿生科学过程,唤起学生对身边生物性能的观察、研究和模拟。。本课教科书包括四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

活动。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剪刀、砝码、

鲜葱叶、纸、胶水、不同形状的树叶等,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性准备材料的

过程。自由活动分两部分:一是教科书展示了一幅猫头鹰在夜间展翅欲飞的美丽

图片,学生提出:“如果人的眼睛具有猫头鹰眼睛的……”给学生留有科学预测的空间,激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求生物的性能,进行大胆的设想、仿制,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二是让学生根据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填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两个建议性活动内容:一是继续调查身边的仿生实例,了解人们是怎样模仿生物设计产品的;二是将水滴在新鲜的荷叶正面,观察有什么现象,认真研究其中的奥秘,设计仿生物品。把仿生探究拓展到课外,使学生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勇于尝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实物奥秘的欲望,此部分属于课下对活动过程的延续。

二、教学目标:

1、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交流与合作。

3、通过本课的探究,了解仿生过程,使学生认识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仿生的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分组实验材料(放在支架上的蛋壳两个、新鲜的大葱三棵,铅

笔二支,记录纸一张,圆筒纸一张,平板纸一张,螺母若干个)苍耳、尼龙搭扣【学具准备】查阅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观察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四、设计意图:

本课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葱叶和蛋壳的启示。通过让学生观察葱叶、蛋壳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葱叶、蛋壳的性能。然后通过建立圆筒和拱形模型,

对圆筒纸和平板纸、拱形纸和平板纸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圆筒纸的承受压力大承

重能力强、薄壳状拱形物体的承受压力大。根据葱叶和蛋壳的性能,依据制作的模型,让学生设计产品。最后教师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构建仿生过程,

形成结论。活动二是许多重大发明创造都受到生物的启示。教科书展示了三种仿生产品:飞机、雷达、机器人。给学生以提示,让学生结合搜集的信息资料,说

说其它的仿生产品,了解这些仿生产品是根据生物的那些性能研制的,从而让学生充分感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也可以研究仿生。活动三是观察不同的树叶,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树叶,并从众多的树叶中找出共同点,例如树叶都有叶脉等,引导学生探究叶脉等的作用,并进行仿生设计。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

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强烈。”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实验相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仿生的科学过程,

理解仿生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发现在实际生活中仿生学的广泛应用。

本课教科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理念,因而教师比较容易把握教材。我在设计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遵循了教材的思路,只是在实施过程中重点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理念,使探究活动更具完整性、细致性、科学性。特别注意了尊重学生观察实验的事实,使学生能将自己获得的事实证据

与科学的说法相比较,从而使学生产生新问题、新思考,让学生带着探究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走出课堂,点燃课后持续探究活动的导火索。

五、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课件播放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图片]

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生物的图片,你们能发现它们各自独特的地方吗?看谁发

现的最多!我们一起来欣赏。

先欣赏到这儿,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生物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实物投影出示一粒苍耳】

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粒植物的种子,认识它吗?

师:对,是苍耳。大家仔细来观察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生1:它身上有刺。

生2:刺上还有小钩,很容易粘在衣服上。

师:上面有刺,刺上还有小钩,很容易粘在衣服上。(随手往身上放几粒苍耳)我们可以用这个小刺来干什么呢?(至少3个学生回答··你认为··)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一粒小小的苍耳就引起了大家这么多的思考。

其实,还真的有人受苍耳特性的启发完成了一项发明,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瑞士的乔治·迈斯楚先生,利用它发明了尼龙搭扣。【出示实物】

师:想不到吧,一个不起眼的生物,竟引起了一项发明!这就是生物带给人

们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葱叶的启示。

(一)引导学生发现葱叶性能。

师:(出示一棵葱)同学们,这个,大家都认识吧。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仔细观察

观察,发现了吗?(仔细观察他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用手势表示)

生:它的叶子是圆筒形的。

师:它的叶子是筒形的,有什么好处呢?

生:刮风时吹不倒,不容易倒,直立的。

师:风都吹不倒它,那,你能把它吹弯吗?想不想试一试?好,大家都来试

着吹一吹,看谁能把它吹弯。

生参与吹葱叶的活动。(来,使劲吹,再使点劲!)

师:好,停下吧。我看有些同学的脸都涨红了,腮帮子都鼓得圆圆的了!

师:吹葱叶时感觉怎样?有什么发现?

生:吹不动,很费力气。不容易倒

师:这说明了什么?根据它的形状来猜测。

生:圆筒形的葱叶不容易吹弯,承受力非常强。【板书:筒形葱叶不易弯曲】师:那,如果把这个圆筒捋平,(师把葱叶捋平),我把它的筒形结构给破坏掉。看,还用再把它吹弯吧。它自己就弯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平的不如圆的承受力强。

回顾:刚才,我们发现了葱叶是什么形状的?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又发现了筒形的葱叶比平板式的承受力要大,是不是把物体做成圆筒状的承受力就变大

了?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来进行科学的检测。

(二)建立筒形结构模型。

师:在每个组的桌子上,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同学们先利用这些材料在小组里讨论出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主要就是只用双面胶做成纸筒。

师:讨论好了吗?哪个小组先来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