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最终版
- 格式:doc
- 大小:504.65 KB
- 文档页数:17
1.医院污水处理背景及现状1.1 医院污水处理背景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地不断提高 ,污水处理行业正在快速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日益改善 ,人们对环境卫生质量地要求也不断提高 .污水处理总量逐年增加,城镇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 .医院污水虽然在城市生活污水中所占比例较小,但由于含有各种治病性.传染性地病菌和病毒,若不经过严格处理就排入环境水体,会对人民生命健康和环境卫生质量造成极大地危害 .医院污水处理地首要目地,就是要泯灭医院污水中地大量致病原体 .保护水资源和人民地生命健康.从源头上杜绝医院前门治病,后门放毒地弊端.对于用水量较大地大型医院, 还应消除水中地异味 .富营养型物质,如氮和磷.依据各类医院污水地不同特点 , 采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兼顾,适合中国国情地处理方案.我国十分重视医院污水.污物地处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 年发布,1996 年修正) 第三十六条指出:“排放含病原体地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准排放”.1996 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修订《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时,同时对《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将其纳入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于 1998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对医院污水地排放提出了比较全面地管理要求.1.2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现状2004 年根据我国医院地现有处理设施地运行效果,在《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中根据污水不同排放去向,归纳总结了较成熟地处理工艺,包括一级处理工艺. 二级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 .一级处理工艺包括“化粪池 +格栅+ (调节池) + (沉淀池) +消毒池”,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设置调节池和沉淀池,根据水力调节决定是否设置提升系统 ,一级处理工艺仅合用于排放到有污水处理厂地下水道 .二级处理工艺包括“化粪池+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消毒池”,具体地生物处理工艺多种多样,例如: SBR.普通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各种变型工艺.深度处理工艺是在二级处理地基础上增加投药过滤处理单元 ,最后消毒后排放.消毒工艺是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地最重要地环节,现使用地消毒剂主要是氯系(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 .臭氧以及紫外,其中多为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大部份医院采用地是一级处理和氯化消毒技术 ,少数医院采用二级处理和氯化消毒技术.处理工艺具体如下:1.2.1 一级处理常规一级处理地目地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地飘荡物和悬浮物(SS) ,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其主要设备和构筑物是: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等.格栅可去除污水中较大地颗粒物质和飘荡固体物质.沉淀池可去除 0.2mm 以上地砂粒及污水中大部分悬浮物.普通通过一级处理可去除 60%地悬浮物和 25%地BOD.工艺流程:来自病区地污水和其他含菌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汇集到污水处理站, 对于粪便污水应先通过化粪池沉淀消化处理 ,然后进入污水处理站 .处理站设有格栅.调节池.计量池.提升泵和接触池.消毒剂通过与水泵联动或者与虹吸定量池同步定量投加至待处理污水中 ,通过管道或者专用设备充分与污水混合后 ,进入接触池,在接触池内污水和消毒剂通过一定时间地接触后达到水质净化和消毒要求之后排放.化粪池或者沉淀池产生地沉淀污泥按规定定期消除和消毒处理 ,一级消毒处理典型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消毒剂病区污水化粪池病区其他污水(经相应处理后)调节池或者计量池图1 一级处理典型工艺流程接触池污泥处理排入城市下水道消毒排出1.2.2 二级处理二级处理主要工艺是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可去除污水中溶解地和呈胶体状地有机污染物.其 BOD 地去除率在 90%以上,处理出水地 BOD 可降至 30mg/L 以下,同时还可去除 COD.酚.氰.LAS 等有机污染物.常规地二级生物处理技术去除水中 地氮和磷有限,在污水排放标准要求比较高地地方,为了防止水体地富营养化,要 求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 .因此,国内外已开辟了生物脱氮除磷地改进二级处理 技术或者称三级处理技术 ,三级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往往和二级处理工艺结合使用 , 有时是对常规生物处理设施进行改造 ,使之具有脱氮除磷地功能 .采用地技术有 A/O 法.A/A/O 法.SBR 法.AB 法.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膜法等.医院二级处理流程如图所示:消毒剂病区,生活污水格 栅病区其他污水 (经相应处理)病区,生活污水图 2. 二级处理典型工艺流程1.2.3 其他处理工艺由于医院污水污染物浓度普通低于生活污水 ,所以一些强化地一级处理工 艺或者是被称为一级半处理工艺也可在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中根据处理要求适当选 用.一级半处理包括投加适当混凝剂地化学处理工艺 .经过预过滤处理或者简单生 物处理等不需要采用彻底二级生物处理过程.如图所示:初 次 沉 淀 池二 次 沉 淀 池生 化 处 理消毒排放接 触 池调 节 池排出混凝剂消毒剂医院污水格栅调节池沉淀池接触池排放污泥处理消毒剂医院污水格栅调节池预过滤器接触池排放图3.医院污水预处理工艺流程1.2.4 消毒医院综合污水消毒是处理工艺地最后阶段 ,其目地是灭活医院污水中地致病微生物和粪大肠菌群,达到排放标准地要求.消毒设施主要有消毒剂发生设备. 投加控制系统.混合池和接触池组成 .通常使用地消毒剂有次氯酸钠 .二氧化氯. 液氯和次氯酸钙 (漂白精) 等化学消毒剂,也有少数医院使用臭氧.紫外线或者其他消毒剂消毒.通过接触池后,普通仍保持一定地余氯量 ,杀菌效果可达 99.99%以上.医院除生活污水和含菌污水外,还有化验室废水.同位素室排出地放射性废水. 放射科洗相室地洗相废水 .食堂排出地含油污水以及口腔科排出地含汞废水,这些污水或者废水也需采取不同地预处理措施,处理后再排入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国内外许多医院运行地污水处理站采用地消毒设备是二氧化氯发生器 .二氧化氯消毒地性能以下特点:ClO 与其它氯系消毒剂相比,杀菌更为广谱.高效.强力.与多种常用地消毒2剂相比,在相同时间内达到同样地杀菌率所需地 ClO 浓度最低.对杀灭异养细菌2所需地 ClO 浓度仅为液氯地一半,且 ClO 对一切经水传播地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2 2地杀菌效果. ClO 能降低溶液地色度.浊度和异味.2ClO 与其他氯系消毒剂相比,杀菌更为快速与持久.接触时间是氯地 1/2 至21/4,可由 1h 缩短至 0.5h,接触池面积可缩小至原来地一半,大大节省了投资.2安全性:经加氯后水中增加地氯化消毒副产物达 22 种,经 Ames 致突变实验证明,管理后地水地致癌致突变性增强.使用 ClO 消毒则不会与水体中有机物作2用生成致癌物质,对高等动物细胞.精子及染色体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综上所述,国内医院污水处理总地原则是:传染病房和传染科地污水应单独进行消毒处理,普通病房和普通生活污水可经化粪池处理 ,洗相室废液应回收银和处理回收显影.定影废液,食堂应设置隔油池, 口腔科排水应处理含汞废水 ,使用过地废液剂等应回收处置 ,放射科废水应经过衰变池处理 .经过以上预处理后地各种污水再进行一级处理或者二级处理后,通过消毒达标后排放.本次毕业设计地题目为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处理水量 500m3/d.主要任务是完成个该医院地污水处理流程及各构筑物设计,相关设备选型.医院属综合性二级医院,医院总床位 500 张,建设规模为 30000m2.由于医院各部门地功能.设施和人员组成情况不同,产生废水性质也因此差异较大.医院污水中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地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空间污染 .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疫病扩散地途径, 严重污染环境.2022 年医院确定新建 1 座处理规模 500m3/d 地污水处理站.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地要求,就近排入河流.初步设计要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医院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图一张及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一张,污水与污泥高程图一张;单项处理构筑物施工图等.3.1 医院污水设计相关规定根据我国《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CECS 07:88)中对有关医院污水地处理流程有如下一些规定:3.1.1.凡现有.新建.改建地各类医院以及其他医疗机构卫生机构被病菌.病毒所污染地污水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3.1.2.含放射性物质.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地污水,不符合排放标准时,须进行单独处理后,方可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或者城市下水道.3.1.3.医院地综合排水量 .小时变化系数,与医院性质.规模.设备完善程度等有关,亦可按如下数据计算:设备比较齐全地大型医院平均日产污水量为 4005~00L/(床· d),K=2.0~ 2.2.普通设备地中型医院平均日产污水量为 3004~00L/(床·d),K=2.2~2.5.小型医院平均日产污水量为 2503~00L/(床·d),K=2.5.3.1.4.在无实测资料时,医院每张病床每日污染物地排出量可按下列数值选用: BOD 为 60g/ (床·d) ,COD 值为 100~150g/(床·d),悬浮物 SS 为 50~100g/ 5(床·d) .3.1.5.设计处理流程应根据医院类型.污水排向.排放标准等因素确定.当医院污水地排放到有集中污水处理厂地城市下水道时,以解决生物性污染为主,采用一级处理.当医院污水排放到地面水域时,应根据水体地用途和环境保护部门地法规与规定,对污水地生物性污染.理化性污染及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全面处理,需采用二级处理.3.2 设计思路本设计是直接排入地面水域,依规定,应选择二级处理.具体设计思路包括以下内容.医院污水污水中含有地重金属 .消毒剂.有机溶剂以及酸.碱和放射性物质, 在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前都要进行预处理 ,再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 .进入污水处理站地地污水成份有以下特点:污水以有机污染物为主,可生化性较好,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地有毒有害污染物普通不超标;污水中主要地污染物指标 BOD.CODcr.SS 地值及病原性微生物地指标都超5过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医院污水处理站地建设实用地限制和运行管理限制.3.3 方案比较根据本项目特点,为满足排放要求,可选用地处理方法包括 SBR 法. A/A/O 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各种方法比较如下:3.3.1 SBR 法3.3.1.1 SBR 法工艺流程原污水初次沉淀池间歇曝气池曝气池处理水图4. (第一方案)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工艺图SBR 法又称批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此项工艺在技术上具有某些独特地优越性, 自 1979 年以来,本工艺在美.德. 日.澳.加等工业发达国家地污水处理领域, 得到较为广泛地应用.80 年代以来,在我国也受到重视,并得到应用.3.3.1.2 SBR 法地工作原理:SBR 法工作过程包括以下五步:a. 污水流入工序污水流入曝气池前,该池处于操作周期地待机 (闲置) 工序,此时沉淀后地清夜已排放,曝气池内留有沉淀下来地活性污泥.污水流入地方式有单纯注水.曝气. 缓速搅拌等三种.单纯注水:污水流入,当注满后再进行曝气操作,则曝气池能有效地调节污水地水质和水量.曝气:当污水流入地同时进行曝气,则可使曝气池内地污泥再生和恢复活性, 并对污水起到预曝气地作用.缓速搅拌:当污水流入地同时不进行曝气,而是进行缓速搅拌使之处于缺氧厌氧地状态,则可对污水进行脱 N 与聚磷菌释放磷.污水流入时间短对工艺效果有利.b. 曝气反应工序当污水注满后,即开始曝气操作,它是最重要地一道工序,如要去除 BOD.硝化和磷地吸收则需要曝气,如要反硝化则应住手曝气而进行缓速搅拌.c. 沉淀工序使混合液处于静止状态 ,进行泥水分离 ,沉淀时间普通为 1.0~1.5h.由于SBR 反应器本身作为沉淀池,避免了在连续活性污泥法中泥水混合液必须经过管道流入沉淀池地过程,从而也避免了使部份刚刚开始絮凝地活性污泥重新破碎地现象,沉淀效果良好.d. 排放工序排除曝气池沉淀后地上清液,留下活性污泥,作为下一个操作周期地菌种.过剩污泥(反应过程中生长而产生地污泥)被引出排放.普通而言,SBR 法反应器中地活性污泥数量占反应器容积地 30%摆布.此外反应池中还剩下一部份处理水 , 可起循环水和稀释水地作用.e. 待机工序(闲置工序)曝气池处于空暇状态 ,等待下一个操作周期地开始 .闲置期地作用是通过搅拌.曝气或者静置使微生物恢复活性,并起到一定地反硝化作用而进行脱氮,为下一个运行周期创造良好地初始条件.通过闲置期后地活性污泥处于一种营养物地饥饿状态,单位质量地活性污泥具有很大地吸附表面积 ,于是一当进入下一个运行周期地进水期时,活性污泥便可充分发挥其较强地吸附能力而有效地发挥其初始去除作用.3.3.1.3 SBR 法地特点:在大多是情况下(包括工业废水处理) ,无设置调节池;SVI 值较低,污泥易于沉淀,普通情况下,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通过对运行方式地调节,在单一地曝气池内能够进行脱氮和除磷反应;应用电动阀.液位计. 自动计时器及可编程序控制器地自控仪表 ,可能使本工艺过程实现全自动化,而又中型控制室控制;运行管理得当,处理水水质较好.3.3.2 A/A/0 法方案3.3.2.1 A/A/O 法工艺流程图内循环 2沉淀池处理水好氧反应器(消化吸收磷去除BOD )回流污泥(含磷污泥)图5. (第二方案) A/A/O 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A/A/0 工艺,亦称 A 2/0 工艺,按实质意义来说,本工艺称为厌氧-缺氧-好氧法. 本法是 70 年代,由美国地一些专家在厌氧-好氧 (An —O) 法脱氮工艺地基础上开 发地,其目地是能够同步脱氮除磷.3.3.2.2 A/A/O 法地工作原理在首段厌氧池主要进行磷地释放,使污水中地 P 地浓度升高,溶解性有机物被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 BOD 浓度下降; 此外 NH -N 因细胞地合成而被去除一部份,3使污水中 NH —N 浓度下降.但 NO --N 含量没有变化.3 3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地有机物做碳源 ,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大量 NO --N 和 NO -N 还原为N 释放至空气,因此 BOD 浓度继续下降,NO --N 浓度大幅3 2 2 x度下降,而磷地变化很小.在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而继续下降; 有机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 NH —N 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 NO -—N 地浓度增加,而 P 随着聚3 3磷菌地过量摄取,也以较快地速率下降.3.3.2.3 A/A/O 法地特点:a. 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简单地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总地水力停留时间 少于其他同类工艺.b. 在厌氧(缺氧) .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 之虞,SVI 值普通均小于 100.c. 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地肥效.d. 运行中无需投加药,两个A 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 用低.厌氧反应器 (释放磷氨化)缺氧反应器 (脱氮)原污水3.3.3 生物接触氧化法方案3.3.3.1 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流程图:原污水初次沉淀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处理水污泥图6. (第三方案)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处理流程3.3.3.2 生物接触氧化法原理生物接触氧化法在池内充填填料 ,已经充氧地污水浸没全部填料 ,并以一定地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弥漫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地新陈代谢功能作用下 ,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 ,污水得到净化,因此,这种方法可叫做“淹没式生物滤池”此外,生物接触氧化法与曝气池有相同地曝气方法 ,可以向微生物提供所需要地氧,并具有搅拌与混合作用 ,这样,曝气池内充填有提供微生物栖息地养料 , 此法也称为“接触曝气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地生物处理技术.同时具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地优点.3.3.3.3 生物接触氧化法地特点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a. 在生物膜上能够形成稳定地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由于曝气,在池内形成液. 固.气三相共存体系,有利于氧地转移,溶解氧充沛,适于微生物存活增殖.在生物膜上微生物是丰富地 ,除细菌和多种种属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外 ,还能够生长氧化能力较强地球衣菌属地丝状菌,无污泥膨胀现象.b. 填料表面全为生物膜所弥漫,形成为了生物膜地主体结构,由于丝状菌地大量滋生,有可能形成一个呈立体结构地密集地生物网,污水在通过时,此网起到类似“过滤”地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净化效果.c. 由于曝气,生物膜表面不断地接受曝气吹脱,这样有利于保持生物膜地活性,抑制厌氧膜地增生,也宜于提高氧地利用率 ,因此,能够保持较高浓度地活性生物量,据试验资料,每 m2填料表面上地活性生物膜量可达 125g,如此算成 MLSS, 则达 13g/L,正因为如此,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能够接受较高地有机负荷率,处理效率较高,有利于缩小池容,减小占地面积.用直流式接触氧化池.d. 对冲击负荷有较强地适应能力,在间歇运行条件下,仍能够保持良好地处理效果,对排水不均匀地企业,更具有实际意义.e. 操作简单.运行方便.宜于维护管理,勿需污泥回流,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 也不产生滤池蝇.f. 污泥生成量少,污泥颗粒较大,易于沉淀.3.3.4 本项目方案确定综合以上内容,各种工艺优缺点列于下表:表 1. 适合于医院污水处理站地工艺地比较工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名称1.污泥生成量少,污泥颗粒较大,易于沉淀;2.操作简单 .运行方便.宜于维护管理 ,勿需污泥回流,不产生污优泥膨胀现象,也不产生点滤池蝇.3. 无污泥膨胀现象;4.技术先进成熟,运行妥帖可靠.SBR 工艺1.流程十分简单;2.合建式 , 占地省 ,处理成本低;3. 处理效果好 ,有稳定地除 P 脱 N 功能;4.不需要污泥回流系统和回流液;不设专门地二沉池;5.除磷脱氮地厌氧 ,缺氧和好氧不是由空间划分地 ,而是由时间控制地.A/A/O 工艺1.具有较好地除 P 脱 N 功能;2. 具有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地作用地能力 ,减少地污泥排放量 ,具有提高对难降解生物有机物去除效果,运行效果稳定;3.技术先进成熟 ,运行稳妥可靠,管理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考虑项目实际,本工程以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作为推荐方案 .介于本项目具 体情况,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运用上做了一些改进:第一是将工艺做成地埋式 . 第二是结合 A/A/O 地优点,在流程中添加一段厌氧处理,以便将氮和磷更好地除 去.3.4 厌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说明 3.4.1 厌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流程图ClO2发生器3.4.2 厌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说明: 3.4.2.1 格栅格栅斜置在进水渠道上 ,拦截住污水中大块地呈悬浮或者飘荡状态地污物 .污 水经过格栅后流向调节池.截下地污泥和悬浮物送入污泥浓缩池.3.4.2.2 调节池进水生物格 栅定期外运 定期外运接 触 消 毒 池厌 氧 反 应 池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接触 氧化 池脱 氯 池沉 淀 池调 节 池1.间歇运行 ,对自动化控制 能力要求高;2.污泥稳定性没有厌氧消 化稳定;3.容积及设备利用率低;4.变水位运行,电耗增大; 5 除磷脱氮效果普通.如设计或者运行不当,填料可能阻塞 ,此外,布水.曝气不易均匀 ,可缺 能在局部部位浮现死点角.1.处理构筑物较多;2. 污 泥 回 流 量 大 , 能 耗高.3. 用于小型水厂费用偏高;4.沼气利用经济效益差.由于医院排出地污水 ,水量和水质都随时间而变化地 .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 筑物或者设备地正常运行,设置调节池,对污水地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3.4.2.3 水解酸化池污水流入厌氧池,由于本工段后面要接有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对于此处厌氧 消化其主要目地是为了使大份子地有机物水解为容易生物降解地小份子物质并 且去除一部份有机物 .所以本工段采用较短停留时间 ,使设计地厌氧池仅处于水 解酸化阶段,将一些大份子地污染物降解为小份子物质 ,以利于后面好氧工段地 降解处理.3.4.2.4 生物接触氧化池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净化与生物膜地原理相同 .污水与填料流动接触 ,经过一 段时间后,填料表面会形成一种膜状污泥即生物膜 .首先是填料截留了污水中地 悬浮物质,并把污水中胶体物质与微生物吸附在表面,水中有机物使微生物繁殖, 微生物又进一步吸附废水中地悬浮.胶体和溶解状态地有机物,不断增殖,形成生 物膜.生物膜在其形成和成熟后 ,由于微生物地不断增殖 ,生物膜厚度不断增加 , 生物膜生长到一定厚度时,由于氧不能透入深部,内层变为厌氧状态,厌氧微生物 生长形成厌氧膜.当厌氧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其代谢产物增多,这些产物向外逸出, 穿过好氧层,使好氧层地稳定性遭到破坏,加之水力地冲刷,生物膜将从填料表面 脱落,随出水流出.填料地生物膜分为厌氧和好氧层 ,在好氧层表面是一层附着水层 ,这是由于 生物膜地吸附作用形成地 .因为附着水直接与微生物接触 ,其中有机物大多已被 微生物所氧化,因此有机物浓度很低.在附着水外部是流动层,即进入生物接触氧 化池地待处理污水 ,有机物浓度较高.有机物从流动水中通过扩散作用转移到附 着水中,同时氧也通过流动水.附着水进入生物膜地好氧层中.生物膜中地有机物 进行好氧分解,代谢产物如 CO 2.H 2O 等无机物沿反方向排至流动水层及空气中.内 部厌氧层地厌氧菌利用死亡地好氧菌和部份有机物进行厌氧代谢 ,代谢产物如 NH 3.H 2S.CH 4 等从水层逸出进入空气中.产生地 NH 3—N 通过回流过程,成为厌氧阶 段地处理物.经过好氧层和厌氧层地反复更替生成 ,水中地氨氮 .亚硝酸 .硝酸 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都将得到去除 ,对以后流程中水质地进一步处理将起 到关键作用 .。
造纸废水处理论文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和意义造纸工业是能耗高、物耗高,对环境污染严峻的行业之一。
造纸工业的污染问题非常严峻,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在世界范围内,造纸工业废水都是重要的污染源,例如日本、美国分别将造纸工业废水列为六大公害和五大公害之一。
在我国,造纸工业废水污染已成为造纸生产及相关行业能否生存和进展的关键因素。
据环保统计公报数字说明,县及县以上制浆造纸和纸制品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总排放量的11%,仅次于化学工业及钢铁工业的年排水量,居第三位,其中达标排放量仅占造纸总排放量的14%,排放废水中COD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5%。
目前我国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及COD排放量均居我国各类工业排放量的首位[1]。
近年经多方不懈努力,造纸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已经取得了肯定的成果,虽然纸及纸板产量逐年增加,但排放废水中的COD却逐年降低。
由此看出,造纸工业初步实现了增产减污的目标。
但目前造纸行业约占排放总量50%的废水尚未进行达标处理,废水污染防治任务还相当繁重。
制浆造纸废水是指化学法制浆产生的蒸煮废液(又称黑液、红液),洗浆漂白过程中产生的中段水及抄纸工序中产生的白水,它们都对环境有着严峻的污染。
一般每生产1t硫酸盐浆就有1t有机物和400kg碱类、硫化物溶解于黑液中;生产1t亚硫酸盐浆约有900kg有机物和200kg氧化物(钙、镁等)和硫化物溶于红液中。
废液排入江河中不仅严峻污染水源,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铺张[2]。
近年来,一些以制浆造纸为主要工艺的小型企业由于受白水困扰被迫停产或转产。
随着造纸行业的进展,受原料林资源的约束,废纸作为再生纤维资源在造纸工业原料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我国产量名列前几位的造纸企业大部分是以废纸为原料。
废纸作为造纸原料之一,即可减轻环境污染,又可削减森林砍伐,节约原料纤维资源,缓解原料紧急局面,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尽管废纸造纸废水污染物产量比化学制浆造纸削减了85%以上,但废水的COD、SS浓度仍旧较高[3]。
污水处理厂设计开题报告污水处理厂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问题,以期为建设高效、可持续的污水处理系统提供参考。
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建设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三、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在污水处理厂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是关键。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综合运用这些工艺,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同时,还需要考虑工艺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四、污水处理厂的结构设计污水处理厂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处理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处理能力和土地利用等因素,以便合理布局各个处理单元。
此外,还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结构的稳定性和建筑的美观性等方面。
五、污水处理厂的设备选型污水处理厂的设备选型直接影响到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质量、性能和价格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处理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规格,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处理要求。
六、能源利用与减排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和污泥,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能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是污水处理厂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可以采用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发电等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七、运营管理与维护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和维护是保证处理效果和设备寿命的关键。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设备的易维修性和操作的便捷性,以便提高运营效率和减少维护成本。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加强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监控和数据管理,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山东轻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某特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课题类型工程设计-X 导师姓名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环工1 一、常规设计选题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人口600万总设计规模14万m3/h进水指标为BOD5 112mg/LCODcr 163 mg/LSS 212 mg/LNH3-H 6
mg/L。
温度21摄氏度。
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单位符号不对西文字体应该为新罗马。
表1 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项目CODcr/mg·L-1 BOD5/mg·L-1 SS/mg·L-1 NH3-H/mg·L-1 T℃设计进水水质163 112 212 6 21 排放标
要求给出厂区的纵向流程一张采用比例
准≤100 ≤30 ≤30 ≤4
尺11001:200。
包括设计地面高程、构筑物高程。
单体构筑
物工艺图采用比例尺1501:100应表示出构筑物平面和剖面
的工艺布置、高程。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随着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递增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废水和生
活污水排出量日益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周围
河流致使城市周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但直接污染了市区
的地下饮用水而且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造成了危害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日益严
重的威胁。
同时水生态系统体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
发展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因而城市污水治理已成当前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理论用于实践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
目录引言 (1)1 设计任务及概况 (2)1.1设计任务及依据 (2)1.1.1 设计任务 (2)1.1.2 设计依据及原则 (2)1.1.3设计范围 (3)1.2设计水量及水质 (3)1.2.1设计水量 (3)1.2.2设计水质 (3)1.3.3设计人口 (3)2 工艺设计方案的确定 (4)2.1方案确定的原则 (4)2.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4)2.2.1厂址及地形资料 (4)2.2.2气象及水文资料 (5)2.2.3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5)2.2.4工艺流程方案的确定 (6)2.2.5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8)2.3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8)2.3.2泵房 (9)2.3.3沉砂池 (9)2.3.4初沉池、二沉池 (10)2.3.5曝气池 (10)2.3.6接触池 (11)2.3.7计量槽 (12)2.3.8浓缩池 (12)2.3.9消化池 (12)2.3.10污泥脱水 (13)3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13)3.1格栅的计算 (13)3.1.1粗格栅 (13)3.1.2格栅的计算 (14)3.1.3选型 (17)3.2泵房 (17)3.2.1泵房的选择 (17)3.2.2泵的选择及集水池的计算 (17)3.2.3扬程估算 (18)3.3细格栅 (18)3.3.1细格栅的计算: (18)3.3.3选型 (21)3.4沉砂池的计算 (22)3.4.1池体计算 (22)3.4.2沉砂室尺寸计算 (23)3.4.3排砂 (25)3.4.4出水水质 (26)3.5初沉池 (26)3.5.1池体尺寸计算 (26)3.5.2中心管计算 (29)3.5.3出水堰的计算 (30)3.5.4集配水井计算 (31)3.5.5出水水质 (31)3.5.6选型 (32)3.6曝气池 (32)3.6.1池体计算 (32)3.6.2曝气系统设计与计算 (35)3.6.3供气量 (36)3.6.4空气管道系统计算 (39)3.6.5空压机的选择 (42)3.6.6污泥回流系统 (42)3.7二沉池 (43)3.7.2中心管计算 (46)3.7.3出水堰的计算 (47)3.7.4集配水井计算 (47)3.7.5出水水质 (49)3.7.6选型 (49)3.8接触池 (49)3.8.1接触池尺寸计算 (49)3.8.2加氯间 (50)3.9计量槽 (51)4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51)4.1污泥浓缩池 (51)4.2污泥消化池 (55)4.2.1 一级消化池池体部分计算 (55)4.2.2 一级消化池池体各部分表面积计算 (57)4.2.3二级消化池 (58)4.3贮气柜 (58)4.4污泥控制室 (59)4.4.1污泥投配泵的选择 (59)4.4.2污泥循环泵 (60)4.4.3污泥控制室布局 (61)4.5脱水机房 (61)4.5.1采用带式压滤机除水 (61)4.5.2选型 (62)4.6事故干化场 (62)4.7压缩机房 (63)5 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63)5.1平面布置 (63)5.1.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63)5.1.2 平面布置 (63)5.2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64)5.2.1高程布置原则 (64)5.2.2污水污泥处理系统高程布置 (65)总结 (66)参考文献 (68)致谢 (69)附录 (70)1 设计任务及概况1.1 设计任务及依据1.1.1 设计任务2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1.1.2 设计依据及原则1.1.2.1 设计依据《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1-5 ,给排水设计规范,《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三废设计手册废水卷》。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开题报告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开题报告一、所选题目在其领域的发展现状、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发展现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不断增加,加剧了用水的紧张和水质的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此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据统计:目前全国年排污量约为350亿立方米,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5%,全国超过80%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有效的收集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体,使得原本具有泄洪和美化景观作用的河渠变成了天然污水渠。
特别是在全国2200座县城与19200个建制镇中,污水排放量约占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但这些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能力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我国新建及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工艺中,各种类型的活性污泥法仍为主流,占90%以上,其余则为一级处理、强化一级处理、生物膜法及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的自然生态净化法等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传统上废水的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的去除对象是水中不溶解的悬浮物质。
化学法是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生物法指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技术。
生物法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呈溶解态和胶态的有机物,与物理和化学法相比,生物处理在去除废水中有机碳、硫、氮、磷等污染物质方面,存在许多优越之处。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与氧化沟,SBR等工艺相比最大的优点能耗较低,运营费用较低,规模越大,这种有点越明显。
它适用于大中型城市,去除有机物的效率高。
当然,我国在污水处理新技术、污水再生利用新技术、污泥处理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某些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外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我国,AB法、氧化沟法、A/O工艺、A2/O工艺、SBR法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均得到应用。
1.1 课题来源在节能减排的新形势下,污水处理对于自动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良好的质量控制,使产品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为保证水厂高效稳定运行,污水处理对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要求PLC支持多种冗余方式,能够更好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水厂、污水厂的运行效率,为更严格的水质达标提供保证。
本课题拟用PLC控制技术,设计污水处理厂行车、提升泵系统,潜污泵可实现远程手动、远程液位启停和控制;同时行车能实现远程手动启停和远程自动控制。
1.2 课题背景基于现场设备自动化功能的全厂综合自动化的主要目标重点不仅仅是保证生产处理质量,而更现实的是减轻劳动强度、方便生产管理、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节能降耗、减员增效。
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无不例外均配置了自动化技术水平愈来愈高的全厂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其显著效果就是其运营人员数量的大幅度减少,节省成本。
据了解,污水处理厂建设自控系统,成本一般占设备的10%,包括控制仪表、流量计这些等等都在内。
原来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控制是粗的控制,有了自控系统之后能够做到精确控制,避免很多失误,并且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
自动化产品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现代污水处理厂规模越来越大,所以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具有全自动逻辑控制、在线工艺状态显示及参数记录、运行故障诊断记录、生产报表显示记录等功能.系统能长周期安全无故障运行,具有高可靠性。
1。
3 国内外现状我国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起步较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污水处理厂才开始引入自动控制系统,但多是直接引进国外成套自控设备,国产自动控制系统在污水处理厂应用很少。
早在70年代,我国的水行业就开始应用自动化技术,到90年代,自动化、信息化在水行业受到了普遍重视。
近20年来,我国水行业在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过去的二十年,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水行业中。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学生姓名叶凌枫学号0911044028 所在院(系)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班级环境工程091班指导教师周春阳20 13 年 01 月日题目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伴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污染现象、污染事故的发生,大气、水体、噪声等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制约着社会的进步。
在各类污染中,水污染和人们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的水资源严重短缺并遭受着各类污染的侵袭,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因此,解决水污染问题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污染的发生,有利于进行污水的集中处理。
城市的生活污水能够有序的排进处理厂处理,减少受纳河流的自净负荷。
一些工厂、公司的生产污水有路可去,减少了工厂的运行负担,使一些小工厂在新的环境要求下能够继续运行下去,有利于城市工业可持续发展。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污水处理厂的建立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
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通过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各环节的处理,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保障人们健康生活。
该市人口较多,污水处理量较大,水中含氮磷及有机物较多,因此需建设污水处理厂对该市的污水进行处理,并且所选择的工艺必须能够有效解决水中有机物的处理。
据此在设计中,应提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以及处理过程中各构筑物的类型与数量,进行处理设备及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计算并绘制污水处理厂平面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单体平、剖图。
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1 活性污泥法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普遍采用的工艺有: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或CASS)、AB法、A/O生物脱氮活性污泥法、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法(循环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等工艺。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衡阳县污水处理厂扩大初步设计
课 题 类 别: 设计 □ 论文 □ * * * 名:*** 学 号:************ 班 级:2008-01 专业(全称):给水排水工程 * * * 师: * *
2012年3月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蓬勃向上,各方面的变化日新月异,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了许多。随着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递增,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量日益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周围河流,致使城市周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但直接污染了市区的地下饮用水,而且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危害,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同时,水生态系统体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而,城市污水治理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理论是用于实践的,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用于本次毕业设计之中,以提高自己的工程设计能力,为自己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工程设计打下坚固的实践基础。通过毕业设计,能够熟悉并掌握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原始设计资料正确地独立地选定设计方案,掌握污水厂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各构筑物的设计方法,熟悉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厂采用的工艺有普通活性污泥法、A/O生物脱氮活性污泥法、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B工艺、氧化沟法(循环混合式活性污泥法)、SBR间歇时活性污泥法等工艺。 1.关于活性污泥法 当前流行的二级处理工艺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A/O法、A/O 法等,这几种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且各有其特点。 (1)AB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 该法由德国Bohuke教授首先开发。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氧,A级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2.5kgBOD/(kgMLSS·d)以上,池容积负荷6kgBOD/(m3·d)以上;B级负荷低,污泥龄较长。A级与B级间设中间沉淀池。二级池子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体。AB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但不适合低浓度水质,A级和B级亦可分期建设。 (2)SBR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法早在20世纪初已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此法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艺,如ICEAS法、CASS法、IDEA法等。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节省占地和投资,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SBR法中曝气池兼具沉淀的作用,厌氧、好氧也在同一池进行。其运行操作由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待机五个工序组成。通过调节每个工序的时间,可达到除磷脱氮的效果。 前处理——SBR反应器 ——过滤——出水 | 污泥处置 该工艺具有很多优点:工艺系统组成简单,不设二沉池,无污泥回流设备;耐冲击负荷,一般不用设置调节池;反映推动力大,易于得到优于连续流系统的出水水质;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节各单元的状态可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能有效的防治丝状菌膨胀;各项运行指标和各操作阶段可通过计算机加以控制,便于自控运行,易于维护管理。 但因每个池子都需要设曝气和输配水系统,采用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池容的利用率不理想,因此,一般来说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3) A/A/O法(Anaerobic—Anoxic—Oxic) 由于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出水有去除氮和磷的要求,故国内10年前开发此厌 氧—缺氧—好氧组成的工艺。利用生物处理法脱氮除磷,可获得优质出水,是一种深度二级处理工艺。A/A/O法的可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DO<0.3mg/L),释放出聚磷菌,在好氧状况下又将其更多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二是脱氮,缺氧段要控制DO<0.7 mg/L,由于兼氧脱氮菌的作用,利用水中BOD作为氢供给体(有机碳源),将来自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逸入大气,达到脱氮的目的。为有效脱氮除磷,对一般的城市污水,COD/TKN为3.5~7.0(完全脱氮COD/TKN>12.5),BOD/TKN为1.5~3.5,COD/TP为30~60,BOD/TP为16~40(一般应>20)。若降低污泥浓度、压缩污泥龄、控制硝化,以去除磷、BOD5和COD为主,则可用A/O 工艺。有的城市污水处理的出水不排入湖泊,利用大水体深水排放或灌溉农田,可将脱氮除 磷放在下一步改扩建时考虑,以节省近期投资。 (4)普通曝气法及其变法 本工艺出现最早,至今仍有较强的生命力。普曝法处理效果好,经验多,可适应大的污水量,对于大厂可集中建污泥消化池,所产生沼气可作能源利用。传统普曝法的不足之处是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 近几年在工程实践中,通过降低普通曝气池容积负荷,可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在普曝池前设置厌氧区,可以除磷,亦可用化学法除磷。采用普通曝气法去除BOD5,在池型上有多种形式(如下文所述的氧化沟),工程上称为普通曝气法的变法,亦可统称为普通曝气法。 (5) 氧化沟法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其池体狭长,故称为氧化沟。氧化沟有多种构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罗塞式;B:奥巴尔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沟;D: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 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规模从每日几百立方米至几万立方米,工艺日趋完善,其构造型式也越来越多。氧化沟曝气效果较好,处理效果也很好,不但可以达到95%以上的BOD去除率,还可同时达到部分脱氮除磷的目的。 2. 生物处理法的新进展 生物处理法是目前研究得较多、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方法, 无论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还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都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因为用生物法利用的是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 以污染物质为食料, 将其代谢成诸如CO2、H2O、NH3、SO2等稳定的小分子, 它的二次污染小, 对处理生活污水及与之性质相近的有机污水有其独特的优势。生物处理法自从问世以来,其技术已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生活污水中的成也日益复杂, 因此用生物处理方法的目的也从以前能处理降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一类物质增加到也能处理合成洗涤剂、脱氮、脱磷及其它一些难降解的复杂有机物。这也就必然要求人们改革工艺,过去由于厌氧生物处理的效率不尽人意, 处理时间也较慢, 所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仅仅用来处理污泥或高浓度有机污水的预处理,但现在由于能源紧张, 厌氧生物处理由于能产生能源物质—甲烷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青睐, 由此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 (1) 活性污泥法的新发展 到目前为止, 对活性污泥法在运行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 往往所作的是一些局部的改进, 但在曝气方式上确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如纯氧曝气、深井曝气、射流曝气, 采用微气泡扩散器等, 这些都增大了氧转移率、提高了氧的利用率使曝气池中氧的浓度增加。如美日等国研制出的一种超微气泡扩散器, 气泡直径50Lm, 氧吸收率达90% , Reid Engineering Company of Frederick shurg 等研制的氧化沟下表面曝气也是一种曝气方式的改进, 把冲刷曝气(Brush Aeration) 改进透平曝气(Turbine Aeration) 避免了产生气溶胶、飞溅、结冰等问题。活性污泥法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朝多功能方向发展, 采用的方法有: 培养驯化专用细菌,使活性污泥处理对象不局限于生活污水, 还可以处理如酚一类难降解的有毒有机物,甚至驯化可以处理象氰一类有剧毒的无机物;把活性污泥与其它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如活性炭—活性污泥法, 它实际上是一种以活性污泥法形式 的活性炭吸附、生物氧化法的综合处理法; 固定活性污泥法是提供微生物附着的表面, 如合成纤维、塑料、细沙、粘土焦炭等, 使曝气池同时存在附着相和悬浮相的生物;这些都提高了活性污泥的净化效率,提高了抗有毒物质等冲击负荷的能力, 还具有脱色、脱氮、削减泡沫的效果, 国外已用于合成纤维、化工印染、炼油、炼焦等工业生产的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与厌氧工艺结合来脱氮、脱磷等,最典型的工艺是A-O(anaerobic-oxic) 流程。活性污泥法还可和化学法结合, 提高净化多氯联苯、有机磷的去除效果。 (2) 生物膜处理法的新进展 生物膜法最早出现的工艺是1893年在英国出现的将污水喷撒在粗滤料上而得以净化的普通生物滤池,它是最早出现而至今仍在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人工生物处理设备。在它的基础上,出现了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等。近二三十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如生物流化床,它是以砂、焦炭、活性炭等颗粒材料作为载体,其载体表面附着生长着生物膜,充氧后的污水以一定流速自下而上流动使载处于流化状态,载体上的生物膜可以充分地和污水接触,使净化效率提高,它的工艺有空气流床、纯氧流动床、三相流化床和厌氧兼型流化床工艺等。活性生物滤池是将生物滤池、曝气池及二沉池结合为一体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它的特点是将生物滤池的部分出水回流汇同二沉池的回流污泥一起进入生物滤池,用活性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和食品加工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具有处理效果好、效率高、BOD 容积负荷大、不发生污泥膨胀和耐冲击负荷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