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以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数学的属性表现在:数学是一门既研究空间形式,又研究空间关系的科学。既研究

数量关系又研究数量形式的科学。

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的呈现方式:1、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 2、逻辑推理式的

知识呈现 3、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

3、按照我国比较传统的认识,将数学能力结构分为:

(1)运算能力。(2)空间想象能力。(3)数学观察能力。

(4)数学记忆能力。(5)数学思维能力。

4、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分解为:环境、情绪、社会、生理和心理五大类。有简单地分

解为: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类。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任务呈现方式:1、情景呈现2、复习导入 3、直接呈现

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环套式的组织形式 2)、回旋式的组织形式

3)多项式的组织形式 4)、反推式的组织形式

7、弗莱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教学情景包括:(1)场所;(2)故事;(3)设计;

(4)主题;(5)剪辑。

8、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1、提示型的教学方法2、问题解决型的教学方法 3、自主

型的教学方法

9、教学设计的学习需要分析包括学习的:1、学生分析的内容 2、学生分析的任务

10、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

率、实践与综合等四大领域。

11、设计教学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一

般是从设计教学目标开始。

12、学习评价的价值:(1)导向价值;(2)反馈价值;(3)诊断价值;(4)激

励价值;(5)研究价值。

13、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1)、前期组织准备(2)、任务提出(3)、理解数学(4)、学习评价。

14、课堂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四要素的构成

方式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的特点。

15、数学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1、生活化策略 2、操作性策略

3、情境激疑策略

4、知识迁移策略

16、影响儿童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儿童的经验,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认知结

构和认知方式,儿童的思维水平等等。

17、小学数学概念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构成。

18、数学规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数学法则、定律、公式、公理、定理等。

19、数学问题的特征:

(1)障碍性:学生不能直接看出问题的解法和答案,问题必须能对学生构成挑战或认识上的障碍。

(2)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常常不能按常规思路去套,迫使学生去探究新的解决方法。(3)可接受性: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愿意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

20、影响儿童数学问题解决得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因素(2)、学习者的个人因素(3)、问题解决中的认知策略

二、填空题

1、数学的产生是以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为起点的。

2、数学的研究对象:一是现实世界的形式和关系,二是思想世界的形式和关系。

3、数学课程目标分为三类:实用知识、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

4、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二是指构成的方式。

5、从认知学习的分类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知识:陈述性(概念性知识)、程序性(自动化技能)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

与之对应,有三种类型的学习形态:概念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的)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6、根据小学数学认知学习获得过程和目标的不同,学习任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记忆操作类的学习、理解性的学习和探索性的学习。

7、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

8、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手段更体现出“物化”的特征。

9、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前期分析、方案设计、设计评价。

10、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结为两项:内容分析和学生分析。

11、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

12、学习评价从评价的取向角度划分,分为三类: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13、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表现在:一是忽视了方式的多样化;二是忽视了价值的多元性。

14、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与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15、目标设置、内容组织、行为方式以及人际相互作用方式是课堂活动构成的主要节点。

16、属概念、种概念和分类标准合称为分类的三要素。

17、将原有经验运用到同类情景中去,从而将新事物纳入已有经验系统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

18、儿童构建空间观念主要是通过图形的测量、图形的位置认识以及图形的变换等活动来逐步构建的。

19、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障碍表现为空间识别障碍和视觉知觉障碍。

20、一般来说,问题解决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开始的;问题情境起着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向作用。

21、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起点能力分析、一般特点分析和学习风格分析。

22、进行教学设计,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整合设计”模式,二是“目标—手段设计”模式。

23、教学实践的目标,按照具体化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培养目标,第二层次是课程目标,第三层次是教学目标。

三、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指某个学科教育的“整个思想和活动的结构”,是指某一学科的教育理念、价值、内容、学习活动的实施以及评价方式等的总体要求,也就是指学科教育的一种规范。

2、教学大纲:原指教师为讲授某一门学科而编写的教材纲目,即教材和教学提纲。后来从俄语中直择,专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各个学校的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材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文件”。

3、能力:通常就是指构成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指个体能胜任某种活动所具有的心理特征。

4、学习风格:一般认为,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与学习倾向的总合。它不仅包含学习方法,还包含学习情绪与态度以及对学习环境和内容的偏爱,也包括学习的姿势等。

5、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