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六壬时课》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1
六壬课体之——三交课
三交课:四仲日占,四仲神加日支,三传皆仲神,发用乘阴合,名为三交课。
四仲神子午卯酉为桃花之地,子为半夜为阴极转阳之时,午为正午为阳极转阴之时,卯为太阳升起之时,是白天黑夜转变之时,酉为太阳落山之时,为白天黑夜转变之时,故子午卯酉为阴阳交合之地,所以子午卯酉为桃花,桃花者犹如阳男阴女交合之象也,四柱中如带桃花一般除了好色以外,还代表性能力比较强,比如子为老鼠,大家都知道老鼠的繁殖能力比较强,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药死一批老鼠之后两三个月就会又猖狂起来,可见其繁殖交合能力有多么的强。
所以三交课测事,由于三传是四仲之神,因此多主暗昧不明,进退两难,测感情主男女多有不正之事,有一方乱搞男女关系或者多角恋爱等。
并且三交课对应的周易六十四卦是天风姤卦,五阳一阴,一女五夫之象,姤为邂逅、约会、交友之意,上卦为乾下卦为巽,为老男配长女,非正配,为翁媳同室之象,为乱伦卦。
所以六壬六十四课体与周易六十四卦之间并不是胡乱相配的,两者均有相通的地方,懂六爻的读者,有兴趣的可以去研究研究。
关于三交课的案例,邵彦和的《六壬断案》中有好几例,其中占宅墓章中有一例,是癸酉日巳将申时,三交课,后果然出现了公公跟儿媳妇乱搞男女关系,此例即可见三交课与周易姤卦是多么的相通!。
六壬神课之六壬六十四课六十四课要略课序歌元首重审知涉排,遥克昴星别责来;八专伏吟并返吟,三光三阳奇仪泰。
龙德官爵富贵轩,铸印斫轮引从兼;亨通繁荣庆合美,斩关闭口游交三。
乱首赘婿破淫佚,无淫解离孤度厄;无禄绝嗣屯福害,刑伤烦祸狱寇纲。
三阴魄化战死奇,灾厄殃咎丑鬼墓;励德盘珠全局胎,联茹间传六纯物。
一、元首课元首一上克其下,天地得位品物亨。
象曰:“天地得位,品物咸亨;事用君子,忧喜俱真。
事从外来,起男子,臣忠子孝;婚姻谐、孕生男;兵讼客胜,贾人获利;官职首擢,利见大人。
”如甲子日卯时子将、寅命、行年在未占。
二、重审课重审一下贼乎上,以臣诤君详审行象曰:“顺天柔顺利贞;一下逆上,岂无忧惊;贵顺福至,贵逆乱从;事宜後起,祸从内生;用兵主胜,受孕女形;诸般谋望,先难後成。
”如丙戌日巳时申将、子命、行年在酉占。
三、知一课知一上下二相克,择比而用允执中。
象曰:“比者为喜,不比为忧;词宜和允,兵利主谋。
祸从外起,事向明谋;寻人失物,近处堪求。
”如下克上有嫉妒,日辰贵後主迟疑。
如壬辰日巳时辰将占。
四、涉害课涉害俱比俱不比,度难归家浅深逢。
象曰:“风波险恶,度涉艰难;谋为名利,多费机关;婚姻有阻,疾病难安;胎孕迟滞,行人未还。
”如丁卯日丑时亥将占。
庚子日戌时申将占。
庚戌日辰时申将占。
甲午日辰时午将占。
又有用神畏日干所胜、以比和为用,曰比用格,如甲戌日辰加寅。
五、遥克课遥克神日互相克,蒿矢弹射势为轻。
象曰:“始有凶势,愈久愈休;忧喜未实,文书虚谋;外祸干亡,有客为仇;兵利为主,不利他求。
”有客不可容;二课俱主远事,虚惊不实,即有成就,亦虚名虚利。
如壬辰日申加巳,壬申日亥加申。
六、昴星课昴星四课无克遥,阴俯掩目阳转篷。
象曰:“关梁闭塞,越渡稽留;行人作禁,孕男无忧;事从外起,守静无忧。
”如用神凶死、罡乘死气蛇虎入传大凶;或日用旺相,见魁罡龙虎吉,占科举主高中。
如戊申日辰加卯;丁丑日丑加辰。
七、别责课别责无克三课备,刚干柔支合为宗。
精校大六壬指南(珍藏全本)大六壬指南【明】陈公献先生手着【清】程翔云先生鉴定大六壬指南序世之谈壬式者,靡不自矜神哲,口吐长河,肤征其应验,不能无相左焉!余潜心此术几二十载,恒叹其奥妙难穷。
虽占断之后,颇有奇中,每以未获异人指点为歉。
凡君子至斯,未尝不造庭相谒,叩其所长。
庚寅仲春,因访公献陈君于邗上。
公献纵口而谈,悉本于理,及考其事,应如左券。
然洵当世之管郭,后起之李袁詹欤!因语之曰:与其藏之匮中,无宁悬之国门乎?公献曰唯唯。
爰简占验百余条,与所作之分门会纂,播诸梨枣。
其所增注先贤之《心印》、《指掌》二赋,易知简能。
及公远庄君所著之《神煞图位》,辟讹定误,皆指南捷径。
仍因合并付梓,公诸同好,亦吉凶同患之遗意云尔。
噫!斯道久湮,绝学难继,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顺治壬辰阳月,新安程起鸾翔云氏,题于白下之崇德堂。
小引余初习制举业,先大人谕以八股,投时美技也。
然而窥天人奥、崇帝王师,非异书不为功。
每有奇闻,辄欣赏之。
以故阅九流陈言,间废寝食。
一日读三式帙,知自九天玄女,为灭蚩尤授之轩辕,内六壬更饶繁剧,非九年面壁,莫竟其源。
食精蕴可以养性全身,吐余绪可以料敌知胜,上六千百年,周有子牙,越有少伯,汉有子房,三国迄今,仅蜀孔明、明青田而已。
岂寻常章句之士,随处不立人哉!崇祯甲申,督师史元辅羽檄征余,再及而应,置之礼贤前席,题授中州司理,取道淮阴,得逅陈子公献。
印证所学,相叹伯乐不常有也。
公献以维扬将家子,自祖父及昆季,文苑武虎,着声海内,又生而膂勇,耽习奇技,《太公》、《阴符》诸篇以及黄老之术,了然胸次。
向请缨于大司马王霁宇先生,出门上书屯田,见知受任,劳有成效。
忽为谗阻,功志未竟,识者惜之。
潜究六壬,寒暑不辍,访学燕京,与涂松亭、何半鹤二公齐名。
由是冠盖问奇者,日无虚晷,纵口而谈,无不翩翩奇中。
好事者为嘉赏,分类纂编,摘计百数有奇,乞以尽事之概。
外《心印赋》、《指掌赋》为之注解,更历试诸经,编成《会纂》一册,并付剞劂,以广其传,加阅《心镜》、《毕法》、《五变中黄》,约而可一,管而能远,指南捷径,无逾于此。
六壬课体简注一、元首课乾卦特征:一上克下,余课无克,为元首课。
含义:尊制卑,贵制贱。
占事多顺,忧喜皆实。
事从外来,事起男子,宜主动。
注意:遇凶神恶将,上恶而下受欺;或上休囚而下得势,则下强而上受欺。
二、重审课坤卦特征:四课中仅有一组下克上神,为重审课。
余课若无克,亦名始入课。
含义:卑犯尊,贱犯贵之象。
占事多不顺,事从内起,起于女人。
谋事先难后成。
利下不利上,利客不利主,利被动方不利主动方。
注意:贵人顺行吉,贵人逆行凶。
传生吉,传墓凶。
初克末吉,末克初凶。
三、知一课比卦特征:四课中有二上克下,或二下克上,则阴日用阴神,阳日用阳神为发用。
又名比用课。
含义:事起同类,事有两歧,狐疑不决。
失物寻人,俱在临近。
舍远就近,舍疏就亲,恩中生害之象。
占婚姻主不和谐。
注意:上克下发用,有嫌疑;下克上发用,有妒忌。
四、涉害课坎卦特征:四课之中同时出现多组上克下或下克上神,且同为阴神或阳神时,则以上神顺行回归地盘本宫,沿途被克的次数做比较。
以涉害深(被克次数多)者作为初传。
含义:风波险恶,度涉艰难。
舍轻就重,趋安避危之象,事宜见机而作。
谋为利名,多费机关;婚姻有阻,疾病难安;胎孕迟滞,行人未还。
失物还在家内,逃亡不远隐亲友家。
注意:神将凶,三四克,灾深难解;我克他,日辰旺,神将吉,受克浅,则忧浅易解。
1、见机格特征:当受害深浅一样时,先以四孟(寅申巳亥)上神取用者,为见机格。
含义:事之初起,祸福随之,见事必须见机而行。
疑事须急改,犹豫必有失,因此也主事多反覆。
多算胜少算不胜,将涉水不轻进之象。
名利难遂,胎孕未实。
注意:神将吉以吉言,凶以凶论。
2、察微格特征:课中受害深浅相等,且无一在四孟之上的,取四仲(子午卯酉)上发用,为察微格。
含义:人品不仁,有小人谋害之意。
有思虑防范,尚中正,不利涉大川之象。
人情浅薄,欲求事必须要做充分的准备才行。
注意:神将吉主先难后成,神将凶则千万小心,不可轻举妄动。
日辰上有辰戌时,谨防妇人难产。
李圣湘,生于1970年,辽宁省大连市人,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自幼就对玄学和周易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大学毕业后,走遍中国大江南北,遍访名师,并得到民间高人的真传,在奇门遁甲、六壬金口诀、四柱预测、盲派命理、小成图、安徽相法、六爻纳甲、梅花易数、姓名学、民间秘诀预测术、杨公风水、三元玉函风水、金锁玉关风水、八宅风水、玄空风水、峦头风水、阴盘奇门遁甲风水、地理五诀风水和儒释道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很深地研究和造诣。
近十年来,李圣湘多次以贵宾的身份出席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易学、风水学论坛会、研讨会,发表了数十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演讲及论文,成为了新时代我国易学、风水学的领军人物之一,多次被不同机构评为"易学领军人物"、"易学突出贡献人物"、"易学权威专家"、"风水权威专家"等荣誉称号。
李圣湘是当今中国易学界为数极少的精英人物,也是当今中国易坛上屈指可数的佼佼者之一。
现常年受聘于辽宁忠旺集团、辽宁正泰企业集团、辽宁天成集团、大连隆成地产集团、大连安邦房地产、大连华地房地产等十多家大型企业,担任经济策划和风水顾问,其高超的实战技艺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深受广大客户的信赖和好评。
实践出真知,李圣湘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周易风水实战专家,主要著作有《四柱命理预测学》、《奇门遁甲预测学》、《盲派命理预测学》、《小成图预测学》、《安徽相法秘诀》、《金锁玉关风水学》、《民间秘诀预测术》、《奇门遁甲讲义》、《四柱预测讲义》、《六爻预测讲义》、《佛家一掌经》、《八宅风水讲义》、《六壬金口诀讲义》、《玄空风水讲义》、《丧葬礼仪讲义》、《地理五诀风水讲义》等。
现担任国际周易风水文化研究院院长、大连周易与风水研究院院长、等职务。
常年举办奇门遁甲、六壬金口诀、四柱预测、盲派命理、小成图、安徽相法、六爻预测、梅花易数、姓名学、丧葬礼仪、一掌经、飞宫小奇门、中六壬预测、刘伯温六壬秘术、中六壬天罡掌诀、九星照命、金钱卦、道家袖中一条枪、李淳风时课、湖南弥陀卦、临时课占诀、袁天罡称命法、七星掌诀占测术、天元乌兔经择日法、二十八星宿择日术、金锁玉关风水、八宅风水、玄空风水、奇门遁甲风水、地理五诀风水等三十多个科目周易学习班。
壬占类象的选取:八大类象系统一类象壬式复杂,实战之际,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有时还会感觉吉凶因素纠缠消长,何去何取,令人摇摆不定。
在十年的学壬过程中,每到此时,却又隐隐约约地有一种“直觉”,那就是大六壬远不像想象得这么复杂,应该有一条十分明确、简洁的判断思路,现在的无所适从,不过就是因为所学日浅,尚未找到这条思路罢了。
不过苦学良久,去寻找这一条路子,竟是渺如云烟,未能识荆。
学壬过程中,一个“核心迷糊”就是:壬占到底是以课体为主,还是以类象为主。
学壬之初,心思全在课体,实践下来,准确率并不很高。
后来读到《说约》,认为课体为重,类象参考,实证之后,准确率略有提高,但仍有不少课例,在断错之后回头去理解,竟是茫然不知所以。
排除戏占的影响不谈,一种原则如果使我们当个事后诸葛亮都不成的话,这个原则就应该是有问题的。
还是师父的一句话点醒:“你把课体也看作一种类象试试。
”虽然以前撰文,多次强调“壬本象学”,但却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象伙矣,一个课中的象,到底谁主谁次,何去何从,却还是不知所以。
如果一切归入象,而象中则有“类象”,以类象为核心来推断,不知情况如何。
于是苦读《指南》、《断案》等,先贤的论述、遗例,竟是印证不爽!于是那一条思路在脑中逐渐形成。
壬占以类象为核心,根据所占事类,取其类神,依这个类神的吉凶旺衰来进行判定。
有人会笑,这样搞法,大六壬不就成了六爻卦?取出用神,看用神的旺衰?不是说大六壬的思维方式独特,跟六爻相距甚远吗?个人以为,六爻,可以看作是一种小六壬。
六爻的取用,基本上是以六亲来取,父母、子孙、妻财、官鬼、兄弟,卦象、五行、爻位等也参照。
基本上是一个主系统,几个辅系统。
宏伟的大六壬,却有七个取类来源,即七大类象系统:干支定位、支神、天将、神煞、六亲、十二长生运、课体。
二干支很多占类中,干与支本身就是类神。
壬占之日辰,系指占日之干与支,干与日、支与辰,异名而同义。
邵康节先生曰:“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小六壬基础知识小六壬基础知识小六壬是中国传统的卜筮术之一,起源于古代的六壬术。
它是一种通过观测天象、占卜干支,预测未来的方法。
小六壬术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政治、军事和私人生活中,被认为是一门高深的预测学科。
本文将介绍小六壬的基础知识,包括其起源、理论基础和基本使用方法。
起源小六壬起源于六壬术,六壬术是中国古代兵法家李淳风所创立的一种军事占卜方法。
据传,李淳风在演练军队时发现,通过观测天象变化,可以预测到未来的胜利或失败。
他将这种观测和预测的方法整理成了六壬术,成为中国古代军事领域的预测方法。
后来,六壬术逐渐发展为小六壬术,即以六十甲子和六十四卦为基础,结合干支历法和天干地支的相生相克理论,用来预测天气、农事、政治、官司、运势等各个领域的方法。
理论基础小六壬术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干支历法和天干地支的相生相克理论。
干支历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日历系统,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基础,构成了六十甲子。
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元素,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元素。
这些元素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六十种不同的甲子,每一种甲子对应一种六壬卦。
天干地支的相生相克理论,认为天干和地支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相生相克关系。
天干相生按照“甲生乙,乙生丙”这样的顺序,地支相生则按照“子生丑,丑生寅”这样的顺序。
天干相克则是按照“甲克己,己克庚”这样的顺序,地支相克则是按照“子克午,午克卯”这样的顺序。
根据这个相生相克的关系,可以推算出每个甲子对应的六壬卦。
基本使用方法小六壬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选日、观象和占卜。
选日是指在进行其他预测之前,先选定具有吉利气息的日子。
根据小六壬术的理论,每个人出生的时间和地点都与天干地支相关联,通过观测天象和对应的天干地支,可以选出适合进行预测的吉利日子。
观象是指通过观测天象和天文变化,来判断未来的吉凶变化。
观象包括观测星宿、观测天气、观测云彩、观测雀鸟飞行等。
六壬伏吟课诉讼
时伏吟课:窜伏卦,将与位同是也。
假令十二月、庚子日、子时、辰位,庚金、六合木、天罡土、辰土。
主百事不动,望夫即至,逃亡隐伏未至。
解析:取地分:辰为地分。
取将神:十二月丑月起课,月将为子,月将加时方上传,子时,辰位,辰为将神。
辰为天罡。
取贵神:庚子日起课,甲戊庚牛羊,子时为夜贵逆行,以未起贵神。
贵螣朱六勾青。
六合为贵神,六合为卯。
取人元:庚子日起课,乙庚丙作初,辰位,故人元为庚。
列课式如下:庚、己卯(六合)、庚辰(胜光)、辰。
此课将与位同为辰,为伏吟,故曰《时伏吟课》。
凡课内见伏吟者,主百事不动,心欲动而身未动,心欲合而不合,疑惑不决,望夫即至,逃亡隐伏未至。
故原文曰“主百事不动,望夫即至,逃亡隐伏未至”。
《六壬说约》清〃张鋐著庞春霖整理六壬说约自序六壬数不知何人所作,世传黄帝征蚩尤,九天元女下降,授以天书。
其言怪诞不经,未足取信。
尝读《后汉书〃律历志》,“大桡作甲子,隶首作数。
”注云:“大桡,黄帝之师,占斗罡所建,探五行之精,作甲乙以名曰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曰谓之支。
干支相配,以成六旬。
隶首,黄帝之臣,善算。
”隶首起数,虽未明云“六壬”,以干支之阴阳,五行错综,参互以占休咎,正与此符合。
则六壬之始于大桡而成于隶首也明矣。
其以六壬名,今无可考矣。
意者,乾为天属金,壬居乾属水,壬得天之气,即泄天之机,则壬实为数之始。
而六甲有六壬,故以之命名乎?自古口耳相传,未有成书,迨近世术士家各着一书,而书始杂。
其间有纯有驳,有浅有深,且多好奇之谈、过当之词,而文理之鲜通、歌句之起韵不堪入目。
予自二十五岁习六壬,经今六十有五。
初则钩深索隐,意其中必有奥旨,迨研穷既久,始悟吉凶不外“生”、“克”二字。
诸凡吉神、吉将、吉星,皆可以生总之;凶神、凶将、凶杀,皆可以克概之。
持是以视课象、以断吉凶,十中八九,有不中者,亦不远矣。
余病诸家之说之繁且杂也,爰集诸壬书,删其繁,汰其杂,剖析其蒙,订正其谬,义则归于中正,理则出以简明,起癸丑迄庚申,八阅寒暑而书始成,名之曰《说约》,取博学而详说之,可以及说约之意也。
客有见而知之者,曰:“自有六壬,未有此书,可卜信今而传后!”余笑曰:“自少读书,迤无所得,去之而习幕,又不能声动诸候,今老矣,既贫且贱,则说不足动人,又力不能付梓,安望信今而传后耶?”虽然,事莫不有数,为是书传与不传,亦听之数而已矣!嘉庆五年庚申六月望日江村张鋐序六壬说约目录卷上入门法干支月将四课三传元首始入重审比用涉害遥克昴星别责八专伏吟返吟天将遁干六亲正命十二天神十二天将卷中十二宫分野分方二十八宿北斗岁星星杀旺相休囚死之神长生沐浴十二神合德两吉神鬼刑冲破害五杀始终纯杂数目颜色新旧亲疏远近众寡迟速已往未来来方来情卷下类神应期卷末杂说拟易提要贵人长生日德值将德将太岁太阳岁冲占要正时生克合冲衰旺合冲衰旺动静用神四绝待时纷纭浅深困厄数事数人占此现彼变化数目应期类神次客天时地理旺宅终身流年月建本日婚姻子嗣考试官禄贸易求财数目疾病灾难出行归乡行人凶期音信干贵投书寻访幕馆延友奴婢盗贼缉贼藏赃追逃求索借贷怪异灯花雀噪眼跳扣门途中见异人来歧路何方买卖物价低昂琐碎游戏觅酒占猫射覆六壬说约卷上入门干支干,干也;支,枝也。
李淳风(602~670):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陕西岐山人。
新历,644年编成《甲子元历》,对后世天文、历法、和数学的发展贡献很大。
他还著有《法象志》,共七卷,论“前代浑天仪得失之差”,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641年负担了编写《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的总指导责任,为《晋书》亲自撰写了《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
保存了古代天象变化及自然灾害史料。
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
他在世界最早的气象学专著《乙已占》中,把风分为8级。
1000年后,英国学者才在《乙已占》的基础上,把风力划分为零到12级。
《新唐书·方技列传》记载:凡推步、卜、相、医、巧,皆技也。
能以技自显地一世,亦悟之天,非积习致然。
然士君子能之,则不迂,不泥,不矜,不神;小人能之,则迂而入诸拘碍,泥而弗通大方,矜以夸众,神以诬人,故前圣不以为教,盖吝之也。
若李淳风谏太宗不滥诛,许胤宗不著方剂书,严撰谏不合乾陵,乃卓然有益于时者,兹可珍也。
至远知、果、抚等诡行纪怪,又技之下者焉。
历史典籍上记载:李淳风,岐州雍人。
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以论撰自见。
淳风幼爽秀,通群书,明步天历算。
贞观初,与傅仁均争历法,议者多附淳风,故以将仁郎直太史局。
制浑得仪,诋摭前世失,著《法象书》七篇上之。
擢承务郎,迁太常博士,改太史丞,与诸儒修书,迁为令。
太宗得秘谶,言“唐中弱,有女武代王”。
以问淳风,对曰:“其兆既成,已在宫中。
又四十年而王,王而夷唐子孙且尽。
”帝曰:“我求而杀之,奈何?”对曰:“天之所命,不可去也,而王者果不死,徒使疑似之戳淫及无辜。
且陛下所亲爱,四十年而老,老则仁,虽受终易姓,而不能绝唐。
若杀之,复生壮者,多杀而逞,则陛下子孙无遗种矣!”帝采其言,止。
淳风于占候吉凶,若节契然,当世术家意有鬼神相之,非学习可致,终不能测也。
以劳封昌乐县男。
奉诏与算博士梁述、助教王真儒等是正《五曹》、《孙子》等书,刊定注解,立于学官。
《大六壬探源》[清]袁树珊卷上凡例本书共分三篇:一、推演:由占时至年命,诸式咸备,次序鳞列,惟讲解则力求浅显浏亮,不务艰深,学者无须师承口授,自可一览会通。
二、论断:凡壬学所以判吉凶决休咎,种种要法,务期力避繁芜,意赅言简。
三、集说:皆采集古人名论,有发明课体义蕴者,有详考壬学源流者,细心玩之,不难由浅即深,末附先贤传畧,尤堪为后学楷模,因限篇幅,未及具载,容当另辑专书以表章之。
歌语为演课之秘诀,初学读者,每难索解,因分附于诸说之后,庶几互相印证,较易了然。
月将谨遵《协纪辨方书》,交中气始可更换,如正月甲子日寅时雨水当用亥将,若在丑时前占课,仍是子将之类,姚少师广孝超神法,阳从生数,阴从成数之说,殊不足信。
涉害课最难发用,当视所涉浅深,取为初传,《六壬大全》所载古歌甚是,惜于复等课,柔辰刚日之说,未能扫除,其附列总钤,不合法者,亦有十九课,《指南》、《经纬》、《类聚》,不论所涉浅深,但论所临孟仲,虽曰简易,失古远矣。
《寻原》辗转钞袭,谬误益多。
《粹言》略知其法,而所戴之图仍未更正,《说约》虽论所涉浅深,而专视十二宫中所藏人元,如寅宫藏甲丙戊,未宫藏乙己丁之类,画蛇添足,尤难尽信。
兹遵《课经》、《课黔》、《辑畧》、《眎斯》,及《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等书,说明所涉浅深之次序,考订三传之是非,俾初学有所依据,末附六十花甲子日七百二十课之三传,备载重要名称,以便检查。
贵人日夜顺逆之分,诸书每有异同,兹遵《寻原》及《协纪辨方书》为主,列图设例,一一说明。
行年之法当遵《大全》,盖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故男一岁起丙寅顺行,而女年取阴阳对待之义,一岁起壬申逆行,此易知简能之理,振古如斯。
后之变其说者,以男女所生各甲之丙壬起行年,殊属无谓,兹恐学者疑虑,特列表以明之。
壬课神煞甚多,颇难记忆,兹载德煞八种为断课所必需,如布帛栗菽,日用所不可缺者,学者果能融会贯通,自可见微知着,慎毋谓平淡无奇而忽视之。
第一节学壬误区起课精析一、学壬的误区六壬难不假,可什么学问不难呢?六爻要背六十四卦384爻,奇门阴阳二遁18局,自己下工夫钻研,学个十年,肯定也神了,跟这比,六壬只有宗门九课,实在是很容易了,所以现在我这个九宗门的门打开来,请大家来学啊,六壬的起课,讲到底只有生克二字,贼克、比用、涉害、遥克讲克,伏返一半讲克,这是克,不克的:昴星、别责、八专加伏、返,所以九课只有生克两种情况;入门以后呢,就是判断,这就是第二个误导出现了,一种呢,徐伟刚老师又来误导大家了,他说了:六壬古籍不能读了,什么大全、指南,都已经落伍了,断案看不懂为什么?也是时代变了,毕法只40%有用,所以古书一不必看,那看什么?就看擦屁股纸《六壬新探》吧,这是一个误导,大家给他交钱,让他在北京南三环买新房住;第二个误导,就是北海老师出来说话了,学六壬要多读书,是六壬的书都要读,什么指南、说约、断案、琐记、银河棹、汇选、仪度、玉藻多英;数不胜数,举不胜举。
一是要选择,取法乎上,所得乎中;取法乎中,所得乎下所以要取法立意高,不是好书不读;二,看中一本,专攻进去,闭门造两三年车,一门深入然后才博采众长。
没有深入的博采就是拣垃圾,深入《断案再看《指南》,可以这样看,再看汇选诸家,放眼“一览众山小”而已,我呢,推荐曹福倞的《大六壬精解》入门,把毕法赋背出来,熟读课经,这样看《断案》就容易懂,以上就是说:六壬不难学,但要先学会怎么读书,读什么书。
我没有入门的教材,入门教材最好就《大六壬精解》那么这个书我现在时不时还要翻。
二、六壬的缘起六壬,为什么叫六壬。
有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
有说乾为首,亥寄其中,举阳为阴的。
这两种说法古已有之,比较常见,也容易接受。
拟象》里面有论述,新浪有一个“幕古堂”的博客,他的说法很新鲜,他说“乾宫甲子外壬午”,内卦纳甲,外卦纳壬,所以奇门是遁甲,六壬就遁壬。
吴越春秋、越绝书小范为吴王、越王占课,已经有大六壬。
纳甲起自京房,怎么可能爷爷的出处找孙子要呢?这就是一些所谓的易学家,一定要把术数的起源扯到易经才甘心闹的笑话,三式的立式依据是历法,所以三式在起式上都不是常用的历,奇门有奇门历,太乙有太乙历,六壬用农历,但讲将不讲建,与一般的术数门类大不同,所以根本是历法,不是天一生水不生水的问题,是天文历算确定他叫六壬的,岁始寅,甲寄之,所以奇门要遁甲,岁之首也。
唐朝科学家李淳风传天算世家李淳风,岐州雍(治今陕西凤翔①)人。
其父李播在隋朝任高唐尉,因“秩卑不得志,弃官为道士,颇有文学,自号黄冠子”②。
对天文学多有研究,写过《天文大象赋》③,注释《老子》,撰《方志图》,有文集10 卷行于世。
李淳风自幼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等学问。
《旧唐书·李淳风传》言李淳风年六十九卒,未及生卒年月。
今据其所著《乙巳占》中“余于大业九年在江都,时年十三”之句④,考得李淳风生于隋仁寿二年(602),卒于唐咸亨元年(670)。
唐贞观(627—649)初年,傅仁均所造《戊寅元历》预报日食屡出误差,李淳风上疏驳傅仁均历,所论十八条意见,经过辩论和检验,其中七条被采纳,由此得到唐太宗赏识。
“授将仕郎,直太史局”。
贞观七年(633),制造浑仪,并著《法象志》七卷奏呈唐太宗,“太宗称善,置其仪于凝晖阁,加授承务郎”。
贞观十五年升为太常博士,后转太史丞。
贞观二十二年出任太史令。
显庆元年(656),因修订国史有功,被封为昌乐县男。
龙朔二年(662)改授秘阁郎中,咸亨(670—673)初,唐官制复旧,李淳风还为太史令。
①李淳风的学术研究涉及到天文、数学、历法、星占、气象、仪器制造各个方面。
他对浑仪作出重大改革;编制《麟德历》,撰写《晋书》、《隋书》中的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主持编定与注释十部算经。
他的著作还有《典章文物志》、《乙巳占》、《秘阁录》、《法象志》、《乾坤变异录》,并演《齐民要术》等凡十余部。
十部算经的整理李淳风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编定和注释著名的十部算经。
这十部算经后被用作唐代国子监算学馆的数学教材。
《隋书·百官志》记载:“国子寺祭酒..统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各置博士,助教、学生等员。
”这是国家专门数学教育的开始,唐代在隋的基础上继续举办数学教育,并以算取士。
②显庆元年(656)于国子监内设算学馆,同时着手选编算学教科书。
据《旧唐书》卷七九《李淳风传》载:“先是,太史监侯王思辩表称《五曹》、《孙子》十部算经,理多踳驳,淳风复与国子监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受诏注《五曹》、《孙子》十部算经。
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六壬书目(转)1 六壬集应钤 [善本] : 不分卷善本2 大六壬金櫃经 [善本] : 一卷善本3 大六壬苗公鬼撮脚 [善本] : 一卷善本4 大六壬五变中黄经正文 [缩微制品] : 一卷释义四卷缩微制品5 六壬军帐神机 [善本] : 四十八卷善本6 大六壬五变中黄经正文 [善本] : 一卷释义四卷善本7 大六壬金櫃经 [缩微制品] : 一卷缩微制品8 六壬总论 [普通古籍] / 佚名撰普通古籍普通古籍阅览室9 六壬军帐神机 [缩微制品] : 四十八卷缩微制品10 六壬集应钤 [缩微制品] : 不分卷缩微制品11 大六壬金口诀实用预测学 [专著] / 玄述贵著专著 2003 中文图书基藏库( 1/ 0)12 李峰注解御定六壬直指 [专著] / 李峰注解专著 2002 中文图书基藏库( 2/ 0)13 徐寒主编中华私家藏书. 第二十一卷 [专著] / 徐寒主编专著 2001 书刊保存本库( 1/ 0)14 张宏儒主编中华术数十大奇书. 第七—十部 [专著] / 张宏儒,罗素主编专著 199915 张杰总点校四库全书术数类全编. 四, 卜卦术望气术 [专著] / 张杰总专著 1999 书刊保存本库( 1/ 0)16 郑志斌主编四库全书术数类集成. 7 [专著] / 郑志斌主编专著 1999 书刊保存本库( 1/ 0)17 郑志斌主编四库全书术数类集成 : 点校本. 7 [专著] / 郑志斌主编专著 1999 书刊保存本库( 1/ 0)18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诸子集成续编. 十五 [专著] /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华专著 1998 书刊保存本库( 1/ 0)19 陶忠义著六壬术新解. 上 [专著] / 陶忠义,陶钢林著专著 1997 中文图书基藏库( 1/ 0)20 大六壬苗公鬼撮脚 [缩微制品] : 一卷缩微制品 199521 刘永明主编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 [专著] / 刘永明主编专著 1995 书刊保存本库( 70/ 0)22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子65, 术数类[专著] / 四库全书存目丛专著 1995 书刊保存本库( 1/ 0)23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子66, 术数类[专著] / 四库全书存目丛专著 1995 书刊保存本库( 1/ 0)24 夏炜点校六壬神课大全 [专著] : 金口诀·鬼撮脚·神定经 / 夏炜,专著 1995 中文图书基藏库( 1/ 0)25 钟义明著择日精粹. 第一辑, 翰林集要、斗首择日法、奇门遁甲择日法、大六海外中文图书 1994 台港图书阅览室( 1/ 0)26 张定洲著六壬实占详解 [海外中文图书] / 张定洲著海外中文图书 1994 台港图书阅览室( 1/ 0)27 白话大六壬全书 [专著] 专著 1994 中文图书基藏库( 1/ 0) 书刊保存本库( 1/ 0)28 孙威编注中国传统术数精华集. 二, 六壬术 [专著] / 孙威等编注专著 1993 书刊保存本库( 1/ 0)29 仙鹤居士著实用六壬预测学 [专著] / 仙鹤居士著专著 1993 中文图书基藏库( 1/ 0)30 郭载髃著秘藏大六壬大全 [专著] / (明)郭载髃著专著 1993 中文图书阅览室( 1/ 0)31 六壬行军指南 [缩微制品] : 不分卷缩微制品 1993 善本阅览室( 2/ 0)32 六壬集应钤 [缩微制品] : 不分卷缩微制品 1992 善本阅览室( 2/ 0)33 六壬军帐神机 [缩微制品] : 四十八卷缩微制品 1992 善本阅览室( 2/ 0)34 王德毅编丛书集成续编. 45, 哲学类 [海外中文图书] : 术数、卜筮、海外中文图书 1989 台港图书阅览室( 1/ 0)35 黄宗羲撰易学象数论 [海外中文图书] : 图书卦气原象太玄皇极六壬/&nb 海外中文图书 1989 台港图书阅览室( 1/ 0)36 阮元辑五行大义 [专著] / (清)阮元辑专著 1988 中文图书基藏库( 2/ 0)37 杨维德撰集景〓六壬神定经 [专著] / (宋)杨维德撰集. 大六壬苗公射覆鬼专著 198538 六壬大全 [海外中文图书] : 十二卷 / 不著撰人. 卜法海外中文图书 1983 特藏子库( 1/ 0)39 五行大义 [海外中文图书] 六壬大占遁甲符应经海外中文图书 1981 特藏子库( 1/ 0)40 六壬大占 [海外中文图书] 海外中文图书 198141 袁阜纂辑润德堂丛书 [普通古籍] : 五种 / 袁阜纂辑普通古籍 1949 普通古籍阅览室42 袁阜纂辑大六壬探原 [普通古籍] : 二卷 / 袁阜纂普通古籍 1949 普通古籍阅览室43 徐昂撰六壬卦课 [普通古籍] : 一卷 / 徐昂撰普通古籍 1944 普通古籍阅览室44 杨维德撰集景祐六壬神定经 [专著] / (宋)杨维德撰集. 大六壬苗公射覆鬼专著 1939 中文图书基藏库( 2/ 0)45 韦千里撰六壬秘笈 [普通古籍] : 五卷 / 韦千里撰普通古籍 193946 袁树珊撰大六壬探原 [普通古籍] : 二卷 / 袁树珊撰普通古籍 193847 袁树珊著大六壬探原 [专著] / 袁树珊著专著 193848 韦千里著六壬易知 [专著] / 韦千里著专著 193749 韦千里著述增订六壬秘笈 [专著] / 韦千里著述专著 193750 星命研究社校订六壬神课金口诀 [专著] / 星命研究社校订专著 193751 杨惟德宋撰六壬神定经 [普通古籍] : 二卷 / (宋)杨惟德撰普通古籍 1929 普通古籍阅览室52 清圣祖清撰清圣祖六壬秘诀 [普通古籍] / (清)清圣祖撰普通古籍 1928 普通古籍阅览室53 蒋门〓编六壬钥 [专著] / 蒋门〓编专著 192754 蒋问天撰六壬钥 [普通古籍] / 蒋问天撰普通古籍 192755 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 [普通古籍] : 四卷普通古籍 1926 普通古籍阅览室56 秦慎安校勘六壬寻原 [专著] / 秦慎安校勘专著 192557 秦慎安校勘六壬鬼撮脚 [专著] / 秦慎安校勘专著 192558 秦慎安校勘六壬指南 [专著] / 秦慎安校勘专著 192559 秦慎安校勘六壬眎斯 [专著] / 秦慎安校勘专著 192560 郭载騋清辑精校大六壬大全 [普通古籍] : 十二卷 / (清)郭载騋辑普通古籍 192161 郭载騋清辑精校六壬大全 [普通古籍] : 十二卷 / (清)郭载騋辑普通古籍 192162 刘赤江清编六壬粹言 [普通古籍] : 六卷,卷首一卷 / (清)刘赤江编普通古籍 192163 杨守一精阅六壬神课金口诀 [普通古籍] : 三卷 / 杨守一精阅 ; 普通古籍 191264 袁阜纂辑润德堂丛书 [普通古籍] : 五种 / 袁阜纂辑普通古籍 1912 普通古籍阅览室65 袁阜纂大六壬探原 [普通古籍] : 二卷 / 袁阜纂普通古籍 1912 普通古籍阅览室66 陈良谟清增注大六壬指南 [普通古籍] : 五卷 / (清)陈良谟增注 ;&n 普通古籍 191267 张纯照清辑大六壬寻原 [普通古籍] : 四集 / (清)张纯照辑普通古籍 191268 新刊应验天罡退步六壬时课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91269 刘克猷清撰六壬捷录 [普通古籍] / (清)刘克猷撰普通古籍 191270 大六壬毕法总钤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91271 六壬金钤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91272 叶悔亭清辑改良大六壬视斯 [普通古籍] : 二卷 / (清)叶悔亭辑普通古籍 191273 六壬全课占断集成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91274 周儆弦清重订大六壬金口诀 [普通古籍] : 三卷 / (清)周儆弦重订普通古籍 191275 陈良谟清增注大六壬指南 [普通古籍] : 五卷 / (清)陈良谟增注 ;&n 普通古籍 191276 张纯照清辑大六壬寻原 [普通古籍] : 四集 / (清)张纯照辑普通古籍 191277 大六壬苗公射覆鬼撮脚 [普通古籍] : 三卷普通古籍 1911 普通古籍阅览室78 徐端清撰六壬直指 [普通古籍] : 八卷 / (清)徐端撰普通古籍 190179 李沺清撰六壬摘要 [普通古藉] : 六卷 / (清)李沺撰普通古藉 1894 普通古籍阅览室80 郭载騋清辑大六壬大全 [普通古籍] : 十三卷 / (清)郭载騋辑普通古籍 188781 华阳逸叟辑清隐山房丛书 [普通古籍] : 七种 / (清)华阳逸叟辑普通古籍 188382 祝秘宋撰六壬大占 [普通古籍] : 一卷 / (宋)祝秘撰普通古籍 188383 周儆弦清重订六壬神课金口诀 [普通古籍] : 三卷 / (清)周儆弦重订普通古籍 188084 杨惟德宋撰六壬神定经 [普通古籍] : 二卷 / (宋)杨惟德撰 ; 普通古籍 1875 普通古籍阅览室85 赵之谦清辑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 [普通古籍] : 五集三十七种(2)普通古籍 1875 普通古籍阅览室86 六壬神定经 [普通古籍] : 二卷普通古籍 187587 纪大奎清辑六壬类聚 [普通古籍] : 四卷 / (清)纪大奎辑普通古籍 186288 刘赤江清撰六壬粹言 [普通古籍] : 六卷,卷首一卷 / (清)刘赤江撰普通古籍 186089 刘赤江清编六壬粹言 [普通古籍] : 六卷,卷首一卷 / (清)刘赤江编普通古籍 186090 郭载騋清辑大六壬大全 [普通古籍] : 十三卷 / (清)郭载騋辑普通古籍 185791 大六壬未语书 [普通古籍] / 佚名撰普通古籍 1851 普通古籍阅览室92 张纯照清辑注大六壬寻原 [普通古籍] : 四集 / (明)张纯照辑注普通古籍 181893 纪大奎清撰六壬类聚 [普通古籍] : 四卷 / (清)纪大奎撰普通古籍 1796 普通古籍阅览室94 陈良谟清撰大六壬指南 [普通古籍] / (清)陈良谟撰 ; (清)程起鸾普通古籍 1790 普通古籍阅览室95 陈良谟清增注大六壬指南 [普通古籍] : 五卷 / (清)陈良谟增注普通古籍 179096 毛志道清撰六壬经纬 [普通古籍] : 六卷 / (清)毛志道撰普通古籍 172397 郭载〓清辑大六壬大全 [普通古籍] : 十三卷 / (清)郭载〓辑普通古籍 1662 普通古籍阅览室98 郭载騋清辑大六壬大全 [普通古籍] : 十三卷 / (清)郭载騋辑普通古籍 166299 郭载騋清辑大六壬大全 [普通古籍] : 十三卷 / (清)郭载騋辑普通古籍 1662100 郭载騋清辑大六壬全书 [普通古籍] : 十三卷 / (清)郭载騋辑普通古籍 1662101 郭载騋清辑大六壬全书 [普通古籍] : 十三卷 / (清)郭载騋辑普通古籍 1662102 曹均廷 ? 撰大六壬王枢经 [普通古籍] : 一卷 / [?]曹均廷撰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03 官应震明撰大六壬管见全书 [普通古籍] : 十二卷 / (明)官应震撰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04 杨惟德宋撰景祐六壬神定经 [善本] : 不分卷 / (宋)杨惟德撰 ;&n 善本 1644105 周儆弦清重订六壬神课金口诀 [普通古籍] : 三卷 / (清)周儆弦重订普通古籍 1644106 大六壬苗公射覆鬼撮脚 [普通古籍] : 三卷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07 毛志道清撰六壬经纬 [普通古籍] : 六卷 / (清)毛志道撰普通古籍 1644108 张凤藻清撰仪度六壬选日要诀 [普通古籍] / (清)张凤藻撰普通古籍 1644109 郭载騋清辑六壬全书 [普通古籍] / (清)郭载騋辑普通古籍 1644110 六壬全课占断集成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644111 郭载騋清辑六壬全书 [普通古籍] / (清)郭载騋辑普通古籍 1644112 [旧钞六壬四种]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644113 徐端撰六壬直指 [普通古籍] / [?]徐端撰普通古籍 1644114 周儆弦清重订六壬神课金口诀 [普通古籍] : 三卷 / (清)周儆弦重订普通古籍 1644115 六壬课断解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644116 六壬金镜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644117 六壬管氏神书 [普通古籍] : 四卷 / 佚名撰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18 大观园清辑大六壬课传集解 [普通古籍] : 十二卷 / (清)大观园辑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19 郭载騋清辑大六壬课经集 [普通古籍] / (清)郭载騋辑普通古籍 1644120 郭载騋清辑大六壬课经集 [普通古籍] / (清)郭载騋辑普通古籍 1644121 大六壬神煞全图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644122 六壬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644123 六壬精蕴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644124 六壬杂辑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644125 大六壬银河掉 [普通古籍] / 佚名撰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26 大六壬课传集解 [普通古籍] / 佚名集解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27 六壬统略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644128 周儆弦清重订六壬神课金口诀 [普通古籍] : 四卷 / (清)周儆弦重订普通古籍 1644129 大六壬神煞篇 [普通古籍] : 八卷 / 佚名编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30 六壬神机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644131 秘集奇门六十四体 [普通古籍] : 三卷 / 佚名编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32 大六壬数集纂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644133 大六壬会纂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644134 云湖乐道人编辑大六壬神妙要书 [普通古籍] : 六卷 / 云湖乐道人编辑普通古籍 1644135 大六壬考正 [普通古籍] : 四卷普通古籍 1644136 高修清纂辑大六壬明体经 [普通古籍] / (清)高修纂辑普通古籍 1644137 刘克猷清撰六壬捷录 [普通古籍] / (清)刘克猷撰普通古籍 1644138 李淳风唐订正黄帝大六壬鬼撮脚 [普通古籍] / (唐)李淳风订正普通古籍 1644139 大六壬来情 [普通古籍] : 三卷 / 佚名编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40 大六壬成式欵断藏书 [普通古籍] : 三十卷 / 佚名编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41 大六壬干支加临取所姓氏 [普通古籍] : 一卷 / 佚名编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42 大六壬会秘全编 [普通古籍] : 二十四卷 / 佚名编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43 六壬秘集精髓 [普通古籍] : 三十八卷 / 佚名辑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44 大六壬禆世壬纂 [普通古籍] : 六卷 / 佚名纂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45 六壬九种 [普通古籍] : 一百十四卷 / 佚名编普通古籍 1644 普通古籍阅览室146 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 [善本] : 四卷善本 1445147 六壬日占 [缩微制品] : 不分卷缩微制品 1368148 大六壬汇纂 [普通古籍] : 十二卷普通古籍 1368149 六壬行军指南 [缩微制品] : 不分卷缩微制品 1368150 汇纂大六壬玉钥匙心诀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368151 六壬日占 [善本] : 不分卷善本 1368152 大六壬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1368153 六壬行军指南 [善本] : 不分卷善本 1368154 大六壬课经全书 [普通古籍] / (明)佚名撰普通古籍 1368 普通古籍阅览室155 六壬类纂神课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 ---- 普通古籍阅览室。
《六壬说约》清〃张鋐著庞春霖整理六壬说约自序六壬数不知何人所作,世传黄帝征蚩尤,九天元女下降,授以天书。
其言怪诞不经,未足取信。
尝读《后汉书〃律历志》,“大桡作甲子,隶首作数。
”注云:“大桡,黄帝之师,占斗罡所建,探五行之精,作甲乙以名曰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曰谓之支。
干支相配,以成六旬。
隶首,黄帝之臣,善算。
”隶首起数,虽未明云“六壬”,以干支之阴阳,五行错综,参互以占休咎,正与此符合。
则六壬之始于大桡而成于隶首也明矣。
其以六壬名,今无可考矣。
意者,乾为天属金,壬居乾属水,壬得天之气,即泄天之机,则壬实为数之始。
而六甲有六壬,故以之命名乎?自古口耳相传,未有成书,迨近世术士家各着一书,而书始杂。
其间有纯有驳,有浅有深,且多好奇之谈、过当之词,而文理之鲜通、歌句之起韵不堪入目。
予自二十五岁习六壬,经今六十有五。
初则钩深索隐,意其中必有奥旨,迨研穷既久,始悟吉凶不外“生”、“克”二字。
诸凡吉神、吉将、吉星,皆可以生总之;凶神、凶将、凶杀,皆可以克概之。
持是以视课象、以断吉凶,十中八九,有不中者,亦不远矣。
余病诸家之说之繁且杂也,爰集诸壬书,删其繁,汰其杂,剖析其蒙,订正其谬,义则归于中正,理则出以简明,起癸丑迄庚申,八阅寒暑而书始成,名之曰《说约》,取博学而详说之,可以及说约之意也。
客有见而知之者,曰:“自有六壬,未有此书,可卜信今而传后!”余笑曰:“自少读书,迤无所得,去之而习幕,又不能声动诸候,今老矣,既贫且贱,则说不足动人,又力不能付梓,安望信今而传后耶?”虽然,事莫不有数,为是书传与不传,亦听之数而已矣!嘉庆五年庚申六月望日江村张鋐序六壬说约目录卷上入门法干支月将四课三传元首始入重审比用涉害遥克昴星别责八专伏吟返吟天将遁干六亲正命十二天神十二天将卷中十二宫分野分方二十八宿北斗岁星星杀旺相休囚死之神长生沐浴十二神合德两吉神鬼刑冲破害五杀始终纯杂数目颜色新旧亲疏远近众寡迟速已往未来来方来情卷下类神应期卷末杂说拟易提要贵人长生日德值将德将太岁太阳岁冲占要正时生克合冲衰旺合冲衰旺动静用神四绝待时纷纭浅深困厄数事数人占此现彼变化数目应期类神次客天时地理旺宅终身流年月建本日婚姻子嗣考试官禄贸易求财数目疾病灾难出行归乡行人凶期音信干贵投书寻访幕馆延友奴婢盗贼缉贼藏赃追逃求索借贷怪异灯花雀噪眼跳扣门途中见异人来歧路何方买卖物价低昂琐碎游戏觅酒占猫射覆六壬说约卷上入门干支干,干也;支,枝也。
大六壬算法讲解第一节大六壬算法讲解六壬之学、在古代是一门占卜的学问,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它的产生是根源于道家的学说,但又把古代关于天文、地理、星象、历算、吕律、气功、中医等等自然科学和关于人体的认识容纳于内;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描述自然界周期运动变化规律的系统模型,并且融汇于阴阳八封,于支五行,以及各种各样的法术或者叫技术,以寻求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人类自身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六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精华的内容,并把抽象的哲学具体化,实用化。
这在后面我们将一一介绍。
六壬在古代数术中是一种高层次的占卜之学,一般人是很难接触到和掌握它的。
除开它神秘莫测的原因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它包含的内容大广泛,学识太渊博,如果没有名师和得道之人传授,它是很难掌握的。
正因为如此,倍受儒家推崇的《易经》,才被逐渐改造得通俗化、大众化而广泛地走向民间,被一般的平民所接受。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过去那些被称为非常神秘的东西,已经并不那么神秘了。
比如象天文、地理、历算等等,中学生都可以学会,如果有心于研究中国古代数术学的人,自然是易如反掌了。
现在研究《易经》的人很多,《易经》可以说只是数术学的一部分。
我们把中国古代所有关于占卜和法术方术之类的学问统称为数术学,至于什么叫数术学,请参见陈维辉《中国数术学纲要》和《中国数术学原理》。
数术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六壬、奇门、太乙、易经、铁板算、诸葛算等等,在《通志》—书中就介绍了几千种占卜预测之法。
它是相当庞大的。
我们认为,学习数术学的人手工夫应该是六壬,而把《易经》作为一个辅助的工具。
《易经》在它的演算过程中不需要天文、地理、历算知识,其经文也过于隐晦,难以捕捉到准确的信息。
况且它全部的预测信息也只有64卦×6爻=384爻;所以它的思想领域和判断范围是有限的。
六壬从理论上说,是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从技术上说,它在干支学中只用一个天于;并用地支遁干化为地支。
最有名的相术大师华夏五千年,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十大易学命理大师。
,希望大家喜欢!最有名的相术大师: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兵家、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显赫人物,。
被誉为千古奇人,不仅通晓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百工科技、医学心术,在每个领域都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鬼谷子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
他的师傅是老子,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张仪、苏秦。
最有名的相术大师:管辂(lu)(209年-256年),三国时期曹魏术士。
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
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
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
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
最有名的相术大师: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诗赋,是游仙诗的祖师。
郭璞为正统的正一道教徒。
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宋徽宗时被追封为闻喜伯,元顺帝时被追封为灵应侯。
后人都视郭璞为风水史上之鼻祖。
最有名的相术大师:袁天罡隋末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道士、相士,益州。
相传他懂得“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
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
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三世相法》、《推背图》(和李淳风共著)、《袁天罡称骨歌》等。
袁天罡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其为年幼的武则天看相。
传说,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又说,“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最终,武则天真的成为了天下之主,袁天罡真是神人也。
最有名的相术大师:李淳风(602-670),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说。
六壬時課純以手指節來起卦,沒有特別的道具,非常方便。
遇事即刻起卦,無事勿占,凡事只占一次,再占不驗。
先從大安上起正月,由月上起日,由日上起時。
(用農曆)
現試舉農曆八月十五日申時為例。
(一)首先照左圖順時針方向由大安開始計為正月,則留連便是二月,如此類推,八月就是留連了。
(二)再由八月這個留連開始計為初一,速喜為初二,如此類推,十五日就是赤口了。
(三)由十五日這個赤口開始計為子時,小吉就是丑時,如此類推,順時針數下去,申時就落在空亡上了。
時辰次序與換算
子11:00am-01:00am (1) 午11:00am-01:00pm (7)
丑01:00am-03:00am (2) 未01:00pm-03:00pm (8)
寅03:00am-05:00am (3) 申03:00pm-05:00pm (9)
卯05:00am-07:00am (4) 酉05:00pm-07:00pm (10)
辰07:00am-09:00am (5) 戌07:00pm-09:00pm (11)
巳09:00am-11:00am (6) 亥09:00pm-11:00pm (12)
當你計到最後停下的地方,如上例是空亡,就在這個表裡查看解釋就可以了。
解說:
大安:大安事事昌,求財在坤方,失物去不遠,宅舍保安康
行人身未動,病者主無妨,將軍回田野,仔細更推詳
留連:留連事難成,求謀日未明,官事凡宜緩,去者未回程
失物南方見,急討方心稱,更須防口舌,人口且平平
速喜:速喜喜來臨,求財向南行,失物申未午,逢人路上尋
官事有福德,病者無禍侵,田宅六畜吉,行人有信音
赤口:赤口主口舌,官非切宜防,失物速速討,行人有驚慌
六畜多作怪,病者出西方,更須防咀咒,誠恐染瘟皇
小吉:小吉最吉昌,路上好商量,陰人來報喜,失物在坤方
行人即便至,交關甚是強,凡事皆和合,病者叩窮蒼
空亡:空亡事不祥,陰人多乖張,求財無利益,行人有災殃
失物尋一見,官事有刑傷,病人逢暗鬼,解禳保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