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总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32.37 KB
  • 文档页数:4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总报告

城市是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资源、环境的空间地域系统,是一个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有机体。作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地和区域发展的极核,城市集中了一个地区生产力最先进、最重要的部分,代表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方向。纵观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轨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是其鲜明的标志。但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齐头并进、高奏凯歌之时,城市特有的代谢功能正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冲击,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人类健康、幸福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面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提出的严峻挑战,人们正在积极调动智慧以寻觅解决路径。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就是对此问题作出的一种明智回答和科学选择。基于生态文明的理念,建设可持续的、高效的、安全的、健康的、人性化的生态城市,日益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旋律。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阶段,生态环境问题尤为严重和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更为必要和紧迫。在世界生态城市创建的大潮中,深化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分析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状况和问题,探索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和方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就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总结和深化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尝试。它基于对生态城市多学科分析的理论成果,聚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实际状况,对中国不同类型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评价比较,总结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发现其中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并提出推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

生态城市是人类文明演进到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展开的城市建设。它源于人类对工业文明时代造成的资源枯竭危机、环境污染危机和生态破坏危机的深刻反思,是以城市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理论成果为基础对城市发展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们首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做一廓清和总结。

(一)生态城市及其特征

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瑞吉斯特、国内学者王如松等对生态城市进行了研究,从不同

角度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定义。

1984年,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提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技术与自然的充分融合,是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和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环境。[1]1987年,美国生态学家瑞吉斯特认为,生态城市是以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健康与活力为目标的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2]1988年,我国学者王如松也提出,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有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3]王彦鑫则提出,生态城市是以生态承载能力与环境容量为发展基础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4]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进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5]。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生态城市是基于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运用生态科学原理规划设计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是自然、城市和人融为有机整体的互惠共生结构。

2.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性

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利用”变为“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带来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从全球层面看,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温室效应。由于人类活动,全球气候正在逐年变暖。据估计,到2100年,地球温度将比1990年升高5.8℃。这将是5000万年以来地球的最高温度。气候变暖不仅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使许多沿海国家和岛屿国家遭受淹没和更多的风暴潮,而且,还会导致疾病流行、水资源减少、物种灭绝、害虫逞凶、土地荒芜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危险也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第二,物种灭绝。现在全世界约有25000种植物和1000种脊椎动物处于灭绝的边缘。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1000倍。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导致生态系统趋于简化,这将会使生态系统失衡,而地球上现存的物种一旦灭绝,往往没有再生的可能。

第三,森林锐减。森林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地球曾有森林76亿公顷,19世纪降到55亿公顷,而现在仅有森林不足3亿公顷。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世界热带雨林的面积也在剧减,目前仍以每分钟20公顷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2030年,世界将无热带雨林。

第四,土壤沙化。现在全球沙漠已占地球土地总面积的1/4。全世界每年仍有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继续出现沙漠化,或有沙漠化危险。现在沙漠化影响着世界约1/6人口的生活。第五,水源短缺和水污染。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发展中国家有3/4的农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得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而水污染又加重了水源危机,80%的疾病和1/3的死亡率与水污染有关。

第六,有毒化学品污染。现在世界上约有500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有害的有3万多种,能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有500余种。同时,每年有几万种新的化学品问世,由此也带来日益增多的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这些有毒化学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有害影响会通过协同作用而增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日益升温。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90年代以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迈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处于全球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深刻变革之中。传统的以征服和宰制自然为基础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日益成为全球共识和时代主题。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的超越和升华。从广义上看,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准则,要求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狭义上看,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相并列,强调人类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既与其他文明所传承的精神基本一致,又突出了更为深刻的生态意蕴。一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平等。强调人是自然界生物进化出来的一部分,是“自然之子”,而不能作为“自然之主”去征服自然。否则,人类对自然的贪婪掠夺必将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无情惩罚。二是揭示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与自然界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