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的方式描绘世界——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诞生记
- 格式:pdf
- 大小:209.99 KB
- 文档页数:3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11.15•【文号】国测信发[2011]2号•【施行日期】2011.11.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按照《关于印发〈“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1号)和《关于开展重点工作联系督办的通知》(测办〔2011〕33号)要求,“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完成后,各地要组织开展本节点的服务接入测试工作,以确保实现与主节点的互联和服务聚合。
为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测试目的“天地图”主节点、省级节点(分节点)、市级节点(信息基地)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形成全国统一的“一个平台”,达到各节点间数据互相调用的目的,并确保主节点数据能够在省市级节点得到应用,需严格按照《“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的要求进行测试,以实现各级节点间高效、统一的协同服务。
二、测试要求“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主要内容包括:在线服务数据、服务接口和服务性能(详见附件)。
在实现初次接入后,各节点建设或运营单位要按照《“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的要求,对本节点的数据进行持续更新,对服务系统进行技术维护与升级。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定期组织对已接入的省市级节点服务进行复检。
存在问题的,相应省、市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修改完善。
在规定期限内达不到要求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暂停已接入的“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
三、组织保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负责“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指导、协调、审核与检查落实。
附件
“天地图”政务版简介
一、数据内容
“天地图”政务版主要包括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多比例尺矢量数据、地名地址和兴趣点(POI)数据、导航数据等,详见下表:
二、服务功能
用户可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访问或,利用应用程序接口(API)进行接入服务调用。
“天地图”政务版主要服务功能详见下表:
三、接入服务调用开发环境
应用接口API是基于JavaScript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接口,对于接入调用的开发环境没有特殊要求。
支持IE、Firefox、Opera、Safari、Chrome等浏览器,可用eclipase,myEclipse 等开发工具进行开发。
14 信息化测绘自然资源部发出通知力推“天地图”公众版一体化建设◎ 李卓聪近日,自然资源部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从今年起,将大力推动“天地图”公众版一体化建设。
《通知》强调,各地要建立以数据融合为基础的统一数据资源体系,以统一标准基础服务、统一应用程序接口、统一域名、统一用户管理、统一界面样式为基本特征的统一在线服务功能体系,以融合更新为主要技术手段的国家、省级、市(县)级节点数据联动更新体系。
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天地图”国家级节点功能进一步强化,一半以上省级节点实现统一标准基础服务、统一应用程序接口、统一域名、统一界面样式,持续深化众包在线更新,推进数据动态更新等;并在2020年,使以“天地图”国家级节点为总枢纽的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更加完善。
《通知》指出,各地要加强“天地图”数据资源建设,着重建设市场无法提供或提供成本较大的数据资源。
针对国土空间信息基础平台、自然资源“一张图”、应急信息资源“一张图”建设等需求,加强国家、省级、市(县)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统筹整合自然资源系统内的基础测绘、应急测绘、遥感测绘、海洋地理信息、地理国情监测、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智慧城市建设等地理信息资源,丰富和优化数据资源体系。
《通知》要求,加大“天地图”应用推广力度,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典型应用示范、技术交流培训等方式,支持用户的深层次应用。
要紧密围绕自然资源领域应用需求及重大项目、重要活动,做好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电子政务、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保障服务。
要建立健全“天地图”长效运行机制,争取本地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保障“天地图”作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唯一性和权威性。
要规范“天地图”节点名称,提升日常预防、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自然资源部将统一对“天地图”各级节点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作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报)为做好测绘地理信息在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保障服务,4月28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新龙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安排有关工作。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
黄蔚
【期刊名称】《卫星应用》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黄蔚
【作者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 [J], 蒋捷;吴华意;黄蔚
2.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制作及服务发布技术探讨 [J], 余磊
3.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的创建发展及战略价值 [J], 刘倩;周琦;苏闫;李国瑞
4.以中国的方式描绘世界——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诞生记[J], 王少勇
5.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矢量数据融合方法探讨
——以"天地图·广西"为例 [J], 王思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土资源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LAND&RESOURCES442019年1月1日,浙江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 · 浙江”)2019版正式上线运行。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是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网站的“国家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地图 · 浙江”是“天地图”的五星级省级节点,作为政府部门主导建设的浙江省内唯一的公益性互联网地图平台,对全省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实现了统一发布。
小到地铁出入口、公交自行车的位置信息,大到服务“最多跑一次”“五水共治”、建设应急地理信息云平台等,“天地图 · 浙江”上的每一条信息都为浙江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而这一切,都与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一直所秉承的“建好用好天地图、助力浙江新发展”的理念与做法密不可分。
一、坚持政府主导 立足公益定位公益,是“天地图 · 浙江”永远的初心。
“天地图 · 浙江”找准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服务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切入点,利用浙江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优势,完善的共建共享工作机制,着力打造服务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权威、准确、统一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2016年以来,“天地图 · 浙江”累计采集报送了35万多条政务便民信息,让地理信息更高效地服务浙江社会民生,开启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地理信息”的新模式。
2018年,随着新组建的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挂牌,“天地图 · 浙江”工作融入了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为测绘地理信息更好地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天地图 · 浙江”作为政府服务的公益性平台,立足基础,深度融合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为自然资源“两统一”提供空间服务支撑。
2019年,新版“天地图 · 浙江”全面重点更新了浙江省各类“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便民网点信息、最新政府机构的位置信息等,强化了地图政务主题风格,进一步突出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性、公益性、权威性的基本属性,为浙江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不断助力。
天地图折叠编辑本段基本概述“天地图”运行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网络,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向公众、企业、专业部门、政府部门提供24小时不间断“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公众版、政务版、涉密版三个版本,“天地图”就是公众版成果,是由国家测绘局主导建设的为公众、企业提供权威、可信、统一地理信息服务的大型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网站,旨在使测绘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
各类用户可以通过“天地图”的门户网站进行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浏览、查询、搜索、量算,以及路线规划等各类应用;也可以利用服务接口调用“天地图”的地理信息服务,并利用编程接口将“天地图”的服务资源嵌入到已有的各类应用系统(网站)中,并以“天地图”的服务为支撑开展各类增值服务与应用,从而有效缓解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动态更新难等突出问题。
“天地图”刚刚起步,在信息丰富程度、数据更新速度、网站服务功能与性能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不久的将来,“天地图”将成为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中国知名品牌。
“天地图”门户网站会免费向公众提供服务,企业需要利用“天地图”的服务接口、API进行增值开发的,需要得到“天地图”的授权。
[1] 折叠编辑本段正式上线中国自主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天地图”正式版于2011年1月18日上线,将向社会公众提供权威、可信、统一的在线地图服务,打造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的中国品牌。
“天地图”是我国区域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最全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是我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测绘局监制、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管理、天地图有限公司运营。
其测试版于2010年10月21日开通试运行,在只开通中文版的情况下,获得了来自210个国家和地区近三千万人次的访问量。
“天地图”集成了海量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总数据量约30TB,处理后的电子地图总瓦片数近30亿。
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的1:100万矢量地形数据和250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全国范围的1:25万公众版地图数据、导航电子地图数据、15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2.5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全国319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0个县级市建成区的0.6米分辨率遥感影像,部分城市三维街景数据。
自然资源部公告2019年第15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启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19版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
•【公布日期】2019.04.09
•【文号】自然资源部公告2019年第15号
•【施行日期】2019.04.0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测绘
正文
自然资源部公告
2019年第15号
自然资源部关于启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19版的公
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四十条和《地图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通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
为履行好这项法定职责,自然资源部认真运行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也称为“天地图”主节点),并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了2019版。
此次升级主要包括:一是更新数据资源,2米影像数据更新1252万平方千米,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数据更新230万平方千米,地理信息要素数量增加27%。
二是完善软件功能,优化在线更新系统,升级用户管理系统,采用公有云支撑。
三是突出共享服务,构建了集数据服务与前后端开发支撑于一体的5大类19小类开发资源,聚合在线服务资源1500余个。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19版已具备对外提供服务的条件,即日起正式
启用,欢迎社会各界使用。
互联网访问地址:,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访问地址:,技术支持电话:************、63881240。
自然资源部
2019年4月9日。
TianDiTu introduced 天地图介绍天地图有限公司2012年8月“天地图”介绍“天地图”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建设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网站。
它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
“天地图”的目的在于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改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公众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
2012年2月,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为天地图提供了第一幅国外影像数据。
“天地图”运行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网络,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向公众、企业、专业部门、政府部门提供24小时不间断“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
各类用户可以通过“天地图”的门户网站进行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浏览、查询、搜索、量算,以及路线规划等各类应用;也可以利用服务接口调用“天地图”的地理信息服务,并利用编程接口将“天地图”的服务资源嵌入到已有的各类应用系统(网站)中,并以“天地图”的服务为支撑开展各类增值服务与应用,从而有效缓解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动态更新难等突出问题。
随着数据资源和软件功能的不断提升,“天地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已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诸多成果,如:中央电视台新闻地图应用系统、资源三号卫星数据服务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灾情地理信息网、全国中小学校舍管理地理信息平台等。
天地图的优势天地图地图数据优势“天地图”目前提供覆盖全球范围的矢量数据、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地形数据,全国范围的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265个城市和县级市建成区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133个城市和县级市建成区的高分辨率航空影像数据;超过2000万条的地名地址数据和POI(兴趣点)数据;11个城市的道路街景数据。
天地图总数据量约30TB,处理后的电子地图总瓦片数近30亿;●丰富矢量(瓦片)数据全球100万,国内25万;根据最新导航数据处理出来的矢量瓦片;●丰富的影像(卫片和航片)数据全球250米影像;国内15-30米影像ETM;国内2.5米-5米P5;环境减灾卫星30米影像数据:国外1000万平方公里(持续补充中);资源三号卫星2.5米影像数据:国外52万平方公里的2.5米影像,国内16万平方公里(持续补充中);国内133城市(或区域)0.5米航片(持续补充中),265城市(或区域)0.6米卫片QB 、WVI 、WVII ——398城市(或区域)高分影像;天地图技术优势天地图云服务总体结构天地图的系统将基于云架构,以低成本运算单元为主要硬件取代传统大型IT 系统设备,降低IT 系统的建设和扩容成本。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告第19号――“天地图”2015版简介【法规类别】测绘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告第19号【发布部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原国家测绘局)【发布日期】2015.10.29【实施日期】2015.10.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告(第19号)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建设的网络化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集成了来自国家、省、市(县)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的各类地理信息资源,通过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以涉密版、政务版、公众版的方式,向各类用户提供权威、标准、统一的在线地理信息综合服务。
“天地图”自2011年1月正式上线以来,在政府管理决策、重大工程建设、企业增值服务、百姓日常生活方面形成了数千个应用,极大地推进了跨层级、跨地区、跨行业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为保障“天地图”提供持续、稳定、高效的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组织对“天地图”进行了功能升级和数据更新。
目前,“天地图”2015版已具备正式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的条件,即日起正式启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持续做好基于“天地图”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欢迎社会各界使用“天地图”提供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
互联网访问地址:,。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访问地址:,。
特此公告。
附件:“天地图”2015版简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5年10月29日附件“天地图”2015版简介“天地图”2015版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推出的第六个版本,集成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整体服务性能与用户体验较上一版显著提升,可为各类用户提供基本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一、数据内容“天地图”2015版数据内容主要包括多比例尺矢量数据、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地形晕渲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以及有关综合信息等,主体数据现势性达到2014年夏,部分重要地名现势性达到2015年夏。
我国最大的实景地图网站“我秀中国”数亿张各种规格的精确到厘米级的街景影像,总容量逾200TB,覆盖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武汉、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等100多个城市,数据采集里程超过120万公里,目前中国覆盖城市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地图平台—“我秀中国”正式发布上线,中国地理信息服务步入了实景化时代。
“我秀中国”100个城市实景地图上线发布携手“天地图”共建智慧城市5月30日,世界移动测量与实景三维技术的领导者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天地图有限公司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隆重召开“我秀中国?百城上线”仪式暨移动测量技术及应用研讨会”,来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委的领导、著名院士专家、投资人、IT互联网企业人士、客户代表及各大主流媒体齐聚一堂,总参测绘导航局徐秋龙副局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闵宜仁,两院院士、立得空间首席科学家李德仁、立得空间董事长兼CEO郭晟分别致辞,郭晟现场对“我秀中国”实景地图网站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和演示,400多位各界人士共同见证了我国地理信息服务领域这一里程碑式的时刻——“我秀中国”百城实景地图平台上线,“我秀中国”上线发布,标志着我国地理信息服务步入了实景化时代。
会上举行了“我秀中国”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建设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网站战略合作签字仪式,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数据共享、地图应用与服务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天地图”网站是国家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而立得空间是我国领先的实景地图提供商,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移动测量技术、装备、强大生产能力以及目前中国最大的实景地图数据库。
双方强强合作,将促进实景地图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标志着我国面向公众的地理信息服务迈向实景可视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后“我秀中国”实景地图数据将实时部署到天地图上,双方的合作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地理信息服务方式,为公众提供“立刻得到”的地理信息服务,用实景地图服务城市建设,打造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城市,创造美好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