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瑜伽解剖学
- 格式:doc
- 大小:526.50 KB
- 文档页数:16
瑜伽体式共128个站立体式32个一、初级1.【山式】P75站立于垫子前端(1)双脚并拢,大脚趾内侧相触,脚后跟并拢,膝盖并拢,双腿肌肉内收上提;(2)骨盆中立位,收腹部,收肋骨,胸腔向上提,锁骨、肩峰向两侧展开,双肩向后向下沉,脊柱向上延伸,下巴平行于地面;(3)颈部从根部开始向后平移,头顶百会穴向天空延展,双手与大腿中线成一条直线,指尖有力向下延伸,眼睛平视前方。
2.【手臂上举式】P76山式站立【吸气】双手自体前向上高举过头顶,掌心相对,指尖朝上;【呼气】肩膀向下沉,大臂靠向耳后,眼睛平视前方,保持均匀的呼吸;【吸气】脊柱向上延展;【呼气】双手自体前向下回到身体两侧,还原山式站立。
3.【上举手指交扣式】P76山式站立【吸气】双手自体前向上高举过头顶,掌心相对,指尖朝上。
【呼气】肩膀向下沉,双手在头顶十指相扣,翻转掌根向上。
【吸气】脊柱延展向上。
【呼气】解开双手掌心相对,双手自体前向下回到身体两侧,还原山式站立。
4.【单臂风吹树式】P76山式站立【吸气】右手自体侧向上高举过头顶,掌心向左,指尖向上;【呼气】双肩下沉,右手带动身体从胸椎段向左延展,眼睛透过右大臂内侧看向斜上方,骨盆稳定,保持均匀的呼吸;【吸气】右手带动身体回正,头回正;【呼气】右手自体侧向下,回到山式站立。
5.【树式】P77山式站立将重心放在左脚,屈右膝向上,右手抓住右脚踝将脚掌放于左大腿根部内侧,趾尖向下,右髋向外展;【吸气】双手胸前合十,经由眉心向上高举过头顶,指尖向上,保持均匀的呼吸;【呼气】双手经由眉心向下还原身体两侧,右脚向下与左脚并拢,回到山式站立。
6.【祈祷式】P78山式站立【吸气】双手胸前合十,大拇指抵住心窝,手指并拢,指尖向上;【呼气】双手向下还原身体两侧,回到山式站立。
7.【上举祈祷式】P78山式站立【吸气】双手胸前合十,大拇指抵住心窝,手指并拢,指尖向上;【呼气】双肩下沉,收腹、收肋骨;【吸气】双手经由眉心向上高举过头顶,指尖向上,眼睛平视前方;【呼气】双手经由眉心向下还原身体两侧,回到山式站立。
瑜伽三轮七脉的概念瑜伽三轮七脉是瑜伽修行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人体内部的能量运行系统,对于瑜伽练习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轮指的是中轴线、背脊和颈部,七脉指的是身体内部的七个能量通道。
下面将详细介绍瑜伽三轮七脉的概念。
中轴线是人体内部的主要能量通道,从脊柱的末梢延伸到头顶。
在瑜伽中,中轴线被视为连接个体与宇宙之间的通道,也是身体姿势和能量流动的基础。
通过保持中轴线的正直和平衡,人们可以提高能量的流动效率,提升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
背脊是能量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贯穿整个脊柱,并与身体的各个方面相连接。
背脊通道在瑜伽练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强化背肌和拉伸脊柱可以改善能量通道的畅通,从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健康。
颈部是能量通道的延伸,它连接头部和身体的其他部分。
颈部的畅通与放松对于能量的流动至关重要,通过颈部的拉伸和放松,可以促进能量的自由流动,并改善身体的凝聚力和平衡。
三轮中的能量通道与七脉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体内部的能量运行系统。
七脉的概念源于古印度的瑜伽和传统医学理论,它们被认为是身体内部的能量通道,通过这些通道能量可以流动并提供身体和心灵的滋养。
七脉包括神经通道(I d a)、阳脉(P i n g a l a)、主脉(S u s h u m n a)、依次脉(G a n d h a r i)、海潮脉(P u s h k a l a)、环绕脉(A l a m b u s h a)和濡滑脉(K u r m a k a r a k a)。
每个脉都有不同的功能和影响,它们在瑜伽练习中有不同的锻炼和调整方法。
神经通道(I d a)和阳脉(Pi n g a l a)被认为是主要的能量通道,它们分别位于脊柱的左右两侧。
神经通道负责精神和情感的活动,阳脉则负责身体的行动和力量。
通过平衡和开通这两个通道,人们可以获得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主脉(S u s h u m n a)位于脊柱的中央,被认为是身体内部最主要的能量通道。
瑜伽26个基本体式图解第一式站立深呼吸保持站立姿势,双腿伸直,脊柱挺直,脚后跟及大脚趾并拢,十指交叉放在下颌,吸气的时候采用喉部呼吸,肘部尽量打开,手背刚好触到脸颊的两侧,以最大限度吸气,然后头向后仰,手肘并拢,以最大限度呼气。
如此循环10个呼吸。
作用:扩大肺活量,增强循环,为下面的练习做准备。
第二式半月式作用:振作精神,伸展脊柱,纠正错误姿态,加强腰部线条、臀部、大腿、增强肾功能。
作用:强壮大腿、小腿,臀部肌肉,伸展髋关节,对缓和下背部疼痛及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帮助。
作用:提高身体平衡、协调与专注能力。
消除下肢多于脂肪,防止和消除小腿肌肉痉挛。
第五式站立头触膝式作用:提高注意力,耐心,决断力的能力,收紧腹部及大腿肌肉,有益坐骨神经,伸展跟腱,肩胛骨。
第六式站立拉弓式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让血液充分流向内脏和腺体,促进身体健康;提高注意力、耐心、决断力的能力。
强健腹部及大腿。
收紧上臂、髋部及臀部肌肉。
改善夏北部和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柔韧性及力量。
第七式战士第三式作用: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第八式站立分腿伸展式作用:伸展大腿后侧肌肉和跟腱的韧带。
促进腹部脏器腺体的功能,改善便秘、坐骨神经痛,使脊柱更灵活第九式三角式作用:有益于身体每块肌肉、关节、腺体、内脏。
这是一个加强髋关节和侧腰部伸展和力量的最重要的姿势。
可缩减腰围,强壮三头肌、斜方肌、胸大肌。
第十式站立分腿头触膝式作用:减少腹、腰、髋、臀、大腿多余的脂肪。
伸拉大腿后侧韧带。
第十一式树式作用:加强腿部、背部、胸部肌肉。
提高平衡感和专注能力,纠正不良体态,预防疝气。
第十二式趾尖式作用:此式可使你更富有耐心。
身体上可以治疗膝、踝、脚部的痛风、风湿病、对痔疮也有较好的效果。
第十三式仰卧式作用:使血液循环恢复正常,身体完全放松。
接下来每个动作之后都要做这个姿势。
第十四式除风式作用:按摩腹部内脏,加强腹部肌肉,改善便秘,去除胃部胀气。
第十五式仰卧起坐动态伸背式作用:收紧腹部,伸拉腿部韧带和脊柱。
瑜伽进修知识点总结大全1. 瑜伽的历史和传统瑜伽起源于印度,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最初是由古代印度的圣贤们通过冥想和调息练习来探索人类内心深处的奥秘。
后来,瑜伽发展为一门综合性的身体和心灵训练系统,包括体式练习、呼吸控制、冥想和道德规范等方面。
理解瑜伽的历史和传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悟瑜伽的本质和根本目的。
2. 瑜伽哲学和心理学瑜伽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哲学观念。
瑜伽哲学强调内在平衡和和谐,倡导人们尊重生命、关爱自己和他人,并通过冥想实践来认识自我,超越烦恼和欲望。
瑜伽心理学则探讨人类内心的运作机制和行为模式,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有助于人们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
3. 瑜伽体式与调息瑜伽的体式练习(Asana)和调息练习(Pranayama)是瑜伽进修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体式练习能够增强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改善体态和姿势,调整内脏器官的位置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调息练习则有助于调整呼吸模式,增加体内氧气的摄入量,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提升身心的平静和集中。
4. 瑜伽解剖学和生理学瑜伽进修课程通常会涉及到一些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知识,以帮助学员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明确瑜伽体式对身体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解剖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骨骼、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而生理学的学习,则有助于我们了解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知识,明白瑜伽对这些系统的调节作用。
5. 瑜伽教学与领导力瑜伽进修课程不仅仅是学习瑜伽技巧和知识,也是提升个人领导力和教学能力的机会。
学员们将学习如何引导和激励他人进行瑜伽练习,如何在教学中注重安全性和效果性,如何处理学员的疑问和挑战,如何在课堂上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6. 瑜伽的适应性和个性化虽然瑜伽有着一套统一的体系和理论框架,但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心理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瑜伽练习也需要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个性化。
1、顶峰式功效:·能伸展肩关节、小腿肌肉、双踝及跟腱,亦可消除脚跟疼痛和僵硬感.此式也可治疗肩关节炎、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姿势分解:· 跪下,双手撑于地面,与肩同宽。
· 吸气,伸直两腿,抬起臀部。
· 双脚掌应尽量平放地面,眼看脚,正常呼吸5~10次。
要点:注意保持深长的呼吸,感觉臀部不断向上抬起,两腿得到了伸展。
2、祈祷式功效:集中和宁静思绪动作:山式站姿,双脚并拢直立,双手合十于胸前,呈祈祷姿势,深呼吸两次。
3、展臂式功效:伸展腹部脏器,促进消化,消除多余的脂肪。
加强脊神经,开阔肺叶。
动作:山式站姿,吸气,双手高举过头顶大拇指相扣;缓慢地呼气,手臂带动上身向后仰,收紧臀部,髋部向前推出。
4、前屈式功效:预防胃病,促进消化,缓解便秘,柔软脊柱,加强脊神经。
动作:山式站姿,吸气,双手臂上举,呼气,身体慢慢向前弯,双手放于脚掌外侧地面。
(如果双手贴不到地面,可以抓住脚踝或小腿),头颈低垂放松,尽量让小腹去贴住大腿,下额接近膝盖。
5、风吹树式功效:增强肝、肾功能,减少腰部脂肪,塑造腰部、手臂完美曲线,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与肤色,提升气质,矫正体态不良。
做法:山式站姿做准备。
吸气,双手由体侧向头顶方向抬起,撑心合十,翻转掌心向上。
呼气,由腰部为起点向一侧弯曲上体,双眼看天花板方向,保持正常呼吸。
吸气,缓慢还原上体,保持脊柱挺直。
调息后做反方向。
此体式每一侧须保持10 —20秒要点:保持脊柱挺直。
双腿并拢。
双手臂向上延伸时,手臂内侧需触碰双耳警告:严重心脏病患者不宜练习6、快乐婴儿式好处:伸展髋部和骨盆部位。
注意:妊娠30周以后不能练习这个姿势。
做法:仰卧,双膝屈于胸前,向上举起双脚,小腿与地面垂直。
双手握住两脚外侧边缘,两腿膝盖靠近腋窝,尾椎骨贴紧地面。
保持这个姿势,以感觉舒适为限度,然后双脚放回地面,双膝弯曲。
7、战士一式功效:有效地增强肺活量,减少髋部脂肪,同时增强平衡感与注意力。
全美瑜伽联盟知识点总结全美瑜伽联盟的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瑜伽历史和哲学瑜伽起源于古印度,是一种综合性的身心灵练习系统。
瑜伽的哲学思想包括印度哲学、佛教思想、耆那教以及自然神秘主义等元素。
瑜伽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和不同流派的特点是瑜伽教学的基础知识。
2. 瑜伽解剖学和生理学瑜伽教学需要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有深入的了解,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瑜伽练习对身体的影响以及瑜伽在健康维护、疾病预防和康复方面的作用也是瑜伽教学必备的知识点。
3. 瑜伽教学方法和技巧瑜伽教学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示范演示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此外,瑜伽教学还需要适应不同年龄、能力和体质的学员,因此对于瑜伽调整和修改技巧也是必备的知识点。
4. 瑜伽伦理和职业道德作为一名专业的瑜伽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尊重学员的隐私权和个人空间、不滥用权力、不涉足学员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职业伦理规范。
此外,对于教师与学员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同行之间的合作以及教师与瑜伽学校之间的合作等方面的知识也是瑜伽教师必备的内容。
5. 瑜伽教学课程设计瑜伽教学课程设计是瑜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等方面的知识点。
瑜伽教学课程设计需要考虑学员的年龄、能力、健康状况以及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因此对于瑜伽教学课程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都是必备的内容。
6. 瑜伽哲学和心理学瑜伽不仅是一种身体练习,更是一种心灵修炼的方法。
瑜伽的哲学思想和心理学理论对于瑜伽教学的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
瑜伽的意识觉察、冥想和内观练习都是瑜伽教学的重要内容。
以上是全美瑜伽联盟的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瑜伽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对于从事瑜伽教学的教师和学员来说,都是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拥有全美瑜伽联盟的认证是在瑜伽领域从事教学和培训的重要资质,也是国际认可的瑜伽教学标准之一。
图解:基本瑜伽术(五)高级瑜伽体式详解高级瑜伽体式详解一、无支撑肩倒立式(Shoulderstand pose withoutsupport)意识集中:感受身体倒立时,甲状腺处受到的挤压,用意识均匀呼吸。
□练习次数:1次□难度系数:6.5呼吸要点:吸气时抬腿,呼气时身体还原。
体式介绍:这个体式的梵语名是“Niralamba sarvangasana”Niralamba的意思是“没有支持”。
这个肩倒立的变体中,身体没有手臂的支撑,全身重量的平衡只靠颈部、背部以及腹部的肌肉来承受和保持。
体式功效:●使脊椎得到更完全的伸展,滋养背部肌肉和神经。
●伸展双腿,使双腿肌肉和线条更紧实。
●给颈部施加压力,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对身体有益。
●使血液涌向头部,补养大脑,使人更加清醒、有精神。
●加强身体血液循环,促进体内淋巴循环,以清除体内毒素,增强身体素质。
注意事项:练习最后一个动作时,双手轻靠在双腿两侧,而不是把双腿靠在手掌上。
双手不起支撑双腿的作用。
动作要领:1、仰卧,双腿伸直并拢,双臂于体侧自然贴地,掌心朝下。
2、吸气,抬起双腿,使双腿垂直于地面,双手扶在腰间以保护腰部。
3、慢慢抬起双手,吧手掌轻轻靠在双腿两侧。
自然呼吸,保持数秒,呼气,身体还原。
二、反手蝗虫式(Backhand locust pose)意识集中:感觉腹部和脊椎都拉伸,用意识控制身体平衡。
□练习次数:1次□难度系数:7.5呼吸要点:双腿向上抬起时吸气,身体还原时呼气。
体式介绍:这个体式的梵语名是“Viparitasalabh asana”,Viparita的意思是“反转、相反或对面”,Salabha的意思是“蝗虫”。
这个体式对身体的伸展很强烈,动作与犁式相反。
目的在于唤醒我们身体内部神圣的宇宙能量。
体式功效:●使脊椎更柔韧,拉伸背部肌肉,滋养脊椎神经。
●伸展双腿,收紧臀部,塑造紧实优美的臀腿线条。
●增强腰部力量,减少腰腹部赘肉。
●拉伸腹部肌肉,按摩腹部内脏,缓解月经不调和肠胃问题。
第一式站立深呼吸作用:扩大肺活量,增强循环,为下面的练习做准备。
第二式半月式作用:振作精神,伸展脊柱,纠正错误姿态,加强腰部线条、臀部、大腿、增强肾功能。
第三式笨拙式作用:强壮大腿、小腿,臀部肌肉,伸展髋关节,对缓和下背部疼痛及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帮助。
第四式鸟王式作用:提高身体平衡、协调与专注能力。
消除下肢多于脂肪,防止和消除小腿肌肉痉挛。
第五式站立头触膝式作用:提高注意力,耐心,决断力的能力,收紧腹部及大腿肌肉,有益坐骨神经,伸展跟腱,肩胛骨。
第六式站立拉弓式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让血液充分流向内脏和腺体,促进身体健康;提高注意力、耐心、决断力的能力。
强健腹部及大腿。
收紧上臂、髋部及臀部肌肉。
改善夏北部和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柔韧性及力量。
第七式战士第三式作用: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第八式站立分腿伸展式作用:伸展大腿后侧肌肉和跟腱的韧带。
促进腹部脏器腺体的功能,改善便秘、坐骨神经痛,使脊柱更灵活第九式三角式作用:有益于身体每块肌肉、关节、腺体、内脏。
这是一个加强髋关节和侧腰部伸展和力量的最重要的姿势。
可缩减腰围,强壮三头肌、斜方肌、胸大肌。
第十式站立分腿头触膝式作用:减少腹、腰、髋、臀、大腿多余的脂肪。
伸拉大腿后侧韧带。
第十一式树式作用:加强腿部、背部、胸部肌肉。
提高平衡感和专注能力,纠正不良体态,预防疝气。
第十二式趾尖式作用:此式可使你更富有耐心。
身体上可以治疗膝、踝、脚部的痛风、风湿病、对痔疮也有较好的效果。
第十三式仰卧式作用:使血液循环恢复正常,身体完全放松。
接下来每个动作之后都要做这个姿势。
第十四式除风式作用:按摩腹部内脏,加强腹部肌肉,改善便秘,去除胃部胀气。
第十五式仰卧起坐动态伸背式作用:收紧腹部,伸拉腿部韧带和脊柱。
第十六式眼镜蛇式作用:使脊柱保持富有弹性的健康状态,改善各种背痛和比较轻微的脊柱损伤。
该式对生殖器官也有好处。
它还可调整月经失调及各种女性机能失调。
强壮三角肌、斜方肌、肱二头肌。
瑜伽私教培训计划 第一部分:培训目标 瑜伽私教培训计划旨在让学员深入了解瑜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瑜伽私教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技巧,提高个人瑜伽实践水平和专业素养,为从事瑜伽私教工作的学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训,为学员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培训内容 1. 瑜伽基础知识 - 瑜伽的起源和发展 - 瑜伽的哲学理念 - 瑜伽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 瑜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 2. 瑜伽解剖学与生理学 - 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呼吸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 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 内分泌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3. 瑜伽体式 - 基础体式的教学和练习 - 前屈体式的教学和练习 - 后弓体式的教学和练习 - 倒立体式的教学和练习 4. 瑜伽调息法 - 腹式呼吸法的教学和练习 - 胸式呼吸法的教学和练习 - 全身式呼吸法的教学和练习 - 呼吸法与体式的结合 5. 瑜伽哲学与心理学 - 瑜伽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 - 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 - 冥想和冥想练习 - 生活方式与健康管理 6. 瑜伽教学技能 - 教学设计与准备 - 个性化教学方法 - 教学动作的示范和讲解 - 学员动作的指导和改进 - 课程主题和内容的设计 第三部分:培训方式 瑜伽私教培训计划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实地实践、案例分析、师生互动等形式进行教学。
1. 理论教学 - 由资深瑜伽导师进行专业的理论讲解和知识传授 - 培训学员了解瑜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知识 2. 实践训练 - 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学员进行体式练习和呼吸练习 - 通过实践训练,学员逐步掌握瑜伽体式和调息法的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 - 资深瑜伽导师向学员分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 - 学员跟随导师学习案例分析,了解不同学员的教学需求和方法选择 4. 师生互动 - 学员与导师进行互动交流,提出问题和疑惑 - 导师针对学员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促进学员的思考和学习 第四部分:培训师资 瑜伽私教培训计划的师资力量充足,由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资深瑜伽导师组成,他们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能够为学员提供专业权威的培训和指导。
基础瑜伽培训教程7月6日(第一节)一、什么是瑜伽?瑜伽(YOGA)源于印度,是现今风靡全球的时尚生活方式,是一种集身、心、灵于一体的教导体系。
瑜伽可以调节情绪、舒缓压力、纤体美形、排毒养颜、提高免疫力、预防各种职业病,它通过对呼吸的调节,使身体、精神和才智的能量处于平衡状态,使练习者达到身心共养的目的。
二、修习瑜伽前的准备工作及练习注意事项设备:一张专业的、无异味的瑜伽垫;毛巾。
着装:1、穿着宽松、舒适、有弹力的瑜伽服或运动服,尽量选用吸汗效果好的棉料。
2、练习时光脚,不戴多余首饰,禁止穿塑身紧身衣。
时间:1、练习之前1个半小时和练习后半小时内不可进食;2、可能的话,练习前排除大小便,减轻负担。
练习注意事项:1、练习时保持心情舒畅。
2、动作不要过于勉强,做到自己努力的极限,即能达到最佳效果。
无须与他人比较。
3、每个动作都要与呼吸配合,一般用鼻子呼吸,按照瑜伽的呼吸方式贯穿整个练习过程。
4、动作缓慢柔和,尽量正确规范。
5、注意力及意念集中在规定的部位,效果更佳。
用心体验身体伸展时的感觉,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和谐、统一。
6、身体发出的“咯咯”声,说明关节、骨骼开始变的灵活。
如果在保持某一姿势或做某一动作时,感到体力不支或发生痉挛或有任何突然的难以忍受的痛楚,应立即停止运动,躺下按摩、放松。
(此时请告知我)7、切忌练习后立即沐浴(最好是练习后半个小时以后),可能会伤害身体和洗去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真气(能量)。
三、热身运动:练习前热身,以免拉伤。
四、瑜伽呼吸法重要性:前面已经提到,每个动作都要与瑜伽呼吸相结合,以达到预期效果,有时相反的呼吸可能会伤害到练习者。
五、跟碟学习《景丽—基础瑜伽》本期我们将学习基础瑜伽和能量瑜伽,前面四节课我们将学习基础瑜伽,今天我们首先跟碟学习,我会在前面同步示范;第二节课采用课程分解,尽可能让大家了解每个动作的来龙去脉,这样大家在家里也可以自己练习;第三节课大家跟碟练习,我下到你们中间,检查和纠正不足之处,提高大家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第四节我们一起复习及提高。
基础瑜伽解剖学 骨骼系统简介一—中轴与四肢骨
人体的骨骼系统是由206块骨头及超过200个关节所组成,约占成年人体重的15%。骨骼构成了人体的支架,支持人体的软组织,赋与人体一定的外形,并承担起全身的重量。如果没有了骨骼系统,人体就无法支撑。骨骼亦具有保护体内重要器官的任务,如颅骨保护脑、胸廓保护心、肺等。骨骼也为肌肉提供了附着面,好让肌肉收缩时能够牵动骨骼作为杠杆,并结合关节引起各种各样的运动。骨的红骨髓有造血的功能,而黄骨髓则有储藏脂肪的作用。骨还是人体矿物盐(特别是钙及磷)的储存库,供应人需要时之用。骨骼的主要功能总括为:支持、运动、造血、储存、保护。
人体骨架是以骨骼为主,并佐以关节、韧带、肌腱、肌肉和关节软骨组成。 人体的骨骼可按其所在位置而分成中轴骨及四肢骨(附肢骨): 中 轴 骨 颅骨(包括听小骨及舌骨) 29 上肢骨 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64
椎骨
颈椎(7) 胸椎(12) 腰椎(5) 骶骨(荐椎)(1原5) 尾骨(1原3-4)
26
肋骨 12对 下肢骨 包括骨盘的荐椎、尾骨、髋骨(肠骨、坐骨、耻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
62
胸骨 1
化学成分 骨是由有机物(主要是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约占骨总重量的30至40%)和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其次是碳酸钙和氟化钙,约占骨总重量的60至70%)构成,骨的有机物使骨具有韧性,而无机物使骨具有硬度,骨整体的弹性和硬度也就是由这两种化学成分的比例而决定。骨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率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成年人的骨含有 2/3 的无机物和 1/3 的有机物,这样的比率使骨有最大的坚固性。根据力学测定,每平方厘米的股骨能承受170至220千克的抗压(缩)强度(轴向)。由于儿童的骨是有机成分大而无机成分小,故硬度差,但韧性及可塑性大。虽然不易骨折,但却容易弯曲变形。因此,儿童应特别注意良好的坐立姿势。反之,老年人骨中的无机物随年日而增多,有机物却相对地减少,所以骨较脆而易折断,而且不易愈合。因此,老年人不宜从事太过剧烈和幅度大的活动。
骨的形状 人体骨骼的大小不一,但大致上可归纳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
1.
长骨(long bone):长骨大部分呈长管状,一般位于四肢(例:股骨、肱骨),主
要在肌肉收缩时,作为杠杆而引起各式各样的运动(特别是幅度较大的运动)。 2.
短骨(short bone):短骨的形状近似立方形(例:指骨),主要分布在需要承受
较大压力及作灵活和复杂运动的部位(例:腕部、踝部)。 3.
扁骨(flat bone):扁骨呈薄板状,面积较大,适合于保护内脏器官(例:颅骨)
和作肌肉的附着面(例:肩胛骨)。
4.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不规则骨呈不规则形(例:椎骨),有些内部还含有空气的腔隙,以减轻重量(例:上颌骨)。
骨骼系统简介二—人体骨架 背面观 (Back) 侧面观 (Side) 硬骨 (Bone) 骨的结构 大部分的骨头表面是由骨膜包覆(滑液关节除外),接着是致密的骨组织(compact bone tissue),里面则是由疏松结缔组织的海绵骨(spongy bone tissue)组成,而骨的中心则有骨髓贯穿。骨里头具有神经组织,外层的致密骨则包覆者许多血管。海绵骨里有许多针状或片状,称骨小梁(trabeculae)的骨质结构按照压(重)力和张力方向有规则的排列着,这种排列方式能使骨以最经济的骨质材料,达到最大的坚固性。骨小梁的排列,还会按压(重)力和肌肉牵拉力的方向变化而作适应性改变。当一个人骨质疏松时,骨小梁会变细且数目会变少。骨的里面还充满着骨髓,人体的骨髓分红骨髓(red marrow)和黄骨髓(yellow marrow)两种。在胎儿和幼儿时期,所有的骨髓都是具有造血机能的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扁骨,不规则骨和部分骨内的骨松质(例:髋骨、肋骨、胸骨、股骨等)的红骨髓是终生存在外,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都会被脂肪组织所取代,变为黄骨髓。黄骨髓并没有造血的功能,但当人大量失血和恶性贫血时,黄骨髓则可以转化为红骨髓,从而执行造血的机能。
骨的生长 骨和身体其它的器官一样,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它的细胞是在不断新生和死亡,所以骨实在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器官。
骨的生长包括了骨的长粗和长长,和小幅度的变形(畸形)。骨在不断增粗的过程中,管壁的厚度增加却并不显著。12至18岁间的儿童少年,骨骼尚未完全骨化(软骨成骨的过程),尚有许多软骨存在,所以骨增长的速度很快。一般在18至25岁期间,骨化过程逐渐完成,骨就不再长长,人也就不再增高。女性通常比男性提前2至3年完成骨化过程。影响骨生长的因素很多,当中包括:遗传、种族、激素、营养、外力等。
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对骨的生长尤为重要。幼年期间生长激素不足会导致生长迟缓,身材矮小;若分泌过多,又会令骨的生长过快,称为巨人症。此外,甲状线的分泌不足,亦会导致骨的生长起了障碍,使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性腺分泌的激素对骨的生长成熟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性腺发育早熟的情况下,骨化过程亦会加快完成,骨也就不再增长了。
在营养方面,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骨的畸形生长及骨骼生长缓慢,但过多又会令到骨变得脆和易折断。缺乏维生素C会使骨的生长停滞,骨折也不易愈合。缺乏维生素D则会影响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因而导致骨组织不能钙化,造成软骨病。
在骨的骨化过程中,受压力较大的部位比受压力较小的部位发育得快。例如,足骨比手骨发育快。因此,正常的体力劳动及体育活动可促进骨骼强壮结实。反之,劳动或坐立姿势不良则会使骨骼发生畸形的现象。
骨膜 覆盖骨骼表面的一层致密纤维膜。分2层:外层(纤维层)及内层(细胞层)。外层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有神经纤维,故受伤时有痛感。又多血管,其分枝穿过骨质供应骨细胞,并经过福尔克曼氏管(volkmann)与哈弗斯氏管(haversian)中的血管相连。骨膜内层含成骨细胞。在成骨作用非常旺盛的胚胎期及幼儿期,成骨细胞为数甚多。成年后数目减少,但仍保持着成骨的能力。若遇外伤便大量增殖,产生新骨以修复组织。骨膜内层有一些纤维穿入骨质,与血管共同将骨膜附着于骨质上。外伤如骨折后,创伤区周围的骨膜血管出血,在骨碎片周围形成血凝块,48小时内成骨细胞大量增殖,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厚达数层。并开始分化,在骨折端之间形成新的骨质。骨骼表面除软骨覆盖的部位(如关节面)及肌腱、韧带附着处以外,均有骨膜覆盖。在肌腱与骨质相连的部位,骨膜常为纤维软骨代替。颅骨内面的骨膜与保护脑髓的硬膜紧密结合,成为一体。
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积聚、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如撞击,骨折,骨裂等)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 很多人,甚至有些医生将关节损伤以一句骨膜发炎,或骨膜破裂带过,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关节里没有骨膜只有关节滑膜,关节的膜是叫做关节滑囊膜,简称为滑膜不是骨膜,骨膜是包覆在硬骨的外层,而关节处的骨头是包付着一层透明软骨不是骨膜。
滑膜是一种薄而疏松、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组成环绕关节的膜和保护跨越骨隆突的肌腱的鞘,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之外,它覆衬了关节内大部分结构,包括关节纤维囊内侧面、关节内韧带和肌腱表面,以及关节内骨面。
问:打球扭伤了脚踝除了看医生之外 我还能自己多做些什么让她康复? 答:一段时间后会自行复原,但会留下后遗症,一后会时常复发酸痛,往后会演变为软组织风湿痛,更有可能使关节提早退化,所以还是要将关节以及周围软组织矫正好使其恢复原位,之后才不会有后遗症。
问:听说脚踝扭伤后会很容易再扭到,所以很多人说要带护踝 答:带护踝只是保护作用。关节受伤后韧带与肌腱受损,关节强度降低,所以最主要还是要训练关节和相关肌肉强度才是根本之道。
问:听说扭到后 会骨膜增生 因此肿胀不消 答:错,关节没有骨膜,会肿胀是关节错位,组织发炎,韧带松弛等原因造成的。 1 韧带松弛,骨头间距会变大,所以骨关节看起来会比较大 2 骨头移位往外凸或角度改变也会使骨关节看起来比较大 3 当关节组织发炎,脑部接收到讯号,发动人体自疗机制,修护细胞大量集中,再加上代谢下来的发炎组织 与瘀血,所以会发生肿胀。 4 关节骨头受伤,脑部接收到讯号,该处力量不够,需增强力量,所以成骨细胞大量集中,加大加粗骨体, 所以骨头会变大,此种关节变大是没办法消的,但好处是该骨头抗力变强了。
骨膜发炎的最主要原因为软骨组织过度摩擦所造成,大部分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身上,不过近来由于运动伤害、作息不良等因素有患者年龄以逐年下降。骨膜下软骨组织如果出血,加上复原得不好,变成慢性纤维组织炎,就会隐隐作痛,留下长期的疼痛。
骨骼系统简介三之一软骨(cartilage)总论与膝关节软骨
软骨简介 软骨是人和脊椎动物特有的胚胎性骨骼,一种无血管组织。可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为一种略带弹性的坚韧组织,在机体内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软骨是由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其中基质占了体积的95%,而水分又占了基质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