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及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9.44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于加强新农村建设,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都有积极意义,但是作为一个新事物,一些相关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使得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积极意义及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政策

自200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来,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开始积极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此后,中组部又决定从2008年起,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号召,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同时,实施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也吸引激励着广大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到村官的工作中去,如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依照相关政策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对于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也有一定的优惠等;力争实现一个村至少有一名大学毕业生的目标。据统计,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的计划。大学生村官政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积极意义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战略意义,无疑来自新农村建设、基层政权巩固、就业压力缓冲等多重需求。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能够到基层就业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

现如今就业形势严峻,而就业问题本身就是社会问题中比较凸显的一个部分,它关系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如果此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社会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残酷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各界尤其是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观念和看法。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不仅让他们在拥挤的人群中找到了另一个出口,同时也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良性机制。为乡镇和村两级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造就经过社会实践锻炼、关心民生疾苦的基层官员和后备力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引入新信息,促进经济发展

受地理位置特别是边远地区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的信息交流相对落后,信息获取比较困难,闭塞的约束让许多村里很难及时了解到外界的最新、最前沿的信息。信息的获取是创新的前提,而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因此,没有及时的信息支持就很难实现发展,更不要说大发展了。大学生“村官”可以向农村带去比较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思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深入,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善,与城市相比,农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而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正好可以将市场经济的意识带到农村,让农民也用市场经济思维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比如: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运用资本市场等等。这些都将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引进先新思想,促进管理跃升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还不够建全,一些农村干部在工作上大多带着强制色彩,凭主观意识办事,简单粗暴,还有不少干部为谋取个人私利,常常侵害了农民的长远利益,贪污受贿,虚报成绩,基层的腐败现象也已不容忽视。因此,那种传统的、大老粗式的村干部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十分重要。而大学生村官作为这些知识性人才,可以改变我国农村存在的干部理论政策水平低法律知识缺乏等现象。加上很多人

在学校期间学的是理科、工科,他们掌握了大量现代科技知识,运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思想,为基层组织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改变了原组织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民主的思想和宣传力度将在农村大力加强,更能调动农民参加基层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也将使基层组织更加具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最终实现农村公共管理层次的跃升

(四)构建和谐新农村,促进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农村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平时作为生活点缀——文化娱乐活动少之又少。而有调查显示居住环境的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居住者的心情。所以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内涵,人们向上的精神态度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更有积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社会风气做支撑,封建迷信思想就会乘虚而入,这与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严重不符,更是相违背的。大学生作为村官或者村干部助理来到农村,可以为当地村民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丰富乡村的业余文化生活,这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另外,大学生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和思想教育,树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念,大学生村官入住农村更对于全民族普及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大学生村官政策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在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政策目标与执行结果有着一定程度的偏差,这些都提醒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深入地分析,使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才能保证大学生村官政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待遇标准不一,薪资不理想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一般由地方财政支付,因而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待遇,只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才能提供相对满意的工资。就全国范围来看,只有在少数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的待遇相对较好外,其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或边远地区的薪资都较低。这难免会导致大学生村官的心理不平衡,影响工作积极性。此外虽然国家在财政支持、政策机制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都已经出台,但是缺少具体的标准,且很多地方迟迟不能兑现,这导致了许多高素质人才的流失。有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大学生村官会考虑到任职期满后离开农村,其中因薪资不理想而选择离开农村的占了近七成。

因此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应该比照公务员,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到地区贫富的因素,协调工资,最大限度的将高素质的人才长期留在农村,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角色定位模糊,地位特殊

目前,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尚未进行准确的定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十分尴尬这成了很多大学生村官的真实写照。根据规定国家选聘的高校毕业生中如果是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一般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并且,许多地方规定大学生村官系非公务员身份,这种模糊的角色定位,使大学生村官普便感到困惑。他们认为:“说我们是农民,我们没有土地;说我们是工人,我们不享受工人待遇;说我们是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又没有编制,工资跟正式编制的人员相差一两倍!”很多大学生村官在身份上没有归属感,在工作中没有话语权,有劲使不上,有的甚至属于基层组织的“边缘人”,无缘参与决策。

但事实上,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常会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新的思路,为打开困难的工作局面起到极大的推动性作用。所以,村干部、村民应该积极对待,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认为可行的,就要积极放权,为之创造有利条件,让大学生村官们独立大胆地工作,在实践中印证自己的新想法。能够给他们更多的处理问题的权力,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