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57.03 KB
  • 文档页数:2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题

1.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________________,万方多难起登临。(杜甫《__________》)。

(3)人类的物质文明无论多么奢华兼顾,都逃不过时间的淘洗,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发出感慨。

【答案】(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 花近高楼伤客心(3). 登楼(4). 吴宫花草埋幽径(5). 晋代衣冠成古丘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钟、辩、礼义、幽径、丘。

2.现代人做事讲求有法可依,有根有据,以下表述对应的一项是()

A.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D.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现代人做事讲求有法可依,有根有据,以下表述对应的一项”,然后理解每个选项的意思,再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从题干来看,题干强调做事讲究规矩。

A项,“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这是强调“道德教化的价值”,“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思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这是强调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B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规矩重要性,不可主观臆断,与选项一致;

C项,“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意思是礼制的约束在于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法律的施行在于事情发生之后,这是强调“礼制”的价值,“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在路上听到传闻不加考证而随意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这是说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

D项,“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意思是国不可以没有法,而有漏洞的法律系统和没有法律系统一样,强调“法”的重要,“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意思是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这是说选拔人才时要考察他的品德和实际才能,不能仅凭听他的言谈。

ACD三项与题干不一致。

故选B。

3.填入下面一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古典诗文的审美通常停留于农耕时代的意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气、运、镜、味等均是中国人独特情绪的表现。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经验,以“诗评、文评”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只能做出相当有限的反应。

A. 精美的意象,隽永的意境仍能酣畅淋漓的表达

B. 古典诗文的朦胧、雅致倒是十分贴切

C. 精致的古典诗文,已显得力不从心

D. 再精美的诗文都已经失去言说的能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

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从“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经验”可知,后面内容发生转折,前面说“中国古典诗文的审美通常停留于农耕时代的意象……”,而后面说的是“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经验”,结合“只能做出相当有限的反应”一句可以看出,精致的古典诗文,已显得力不从心。

AB两项与“然而……”后面的内容不一致,排除AB两项;

D项,“失去言说的能力”过于绝对,与后面的语境不合,排除D项。

故选C。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标准化时代的文化乡愁

(1)用坐标横轴表示诗的完美性,用纵轴表示重要性,确立一个坐标点,计算其所占面积,便可测算诗的伟大指数。这种表述几近完美,将诗歌欣赏的感性沉迷转化为可资遵循的理性路径,将只能意会难以

言传的审美体悟做成可视化的数学模型,既易于理解又具有操作性。但这改变不了标准化时代“精致的平

....庸.”的本质。它回答不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经验里,诗歌会比视像更美,更能让读者悸动与心跳、更能感受美丽与哀愁、更能使人眷恋这世间红尘?

(2)严格说,悟诗比解诗更重要。南宋严羽借禅喻诗:“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1]行家眼中,这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情感,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

(3)然而全世界的学术圈越来越迷恋于自我发明的一套言说方式,甚至将这种言说方式视作身份证明,尽管经不起推敲与追问。[2]为了显示研究的科学性,一些学者用这些手段将读者绕得云里雾里后,得出一些不近人情且无聊透顶的结论。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幸福公式、痛苦公式和各类不知所云的大学排行榜、发展指数。学者们热衷于用图表、方程式、公式等数学语言对各种荒诞不经的学说进行华丽的包装,让那些愚蠢的想法显得证据确凿。

(4)对数字、公式、模型等理性语言的迷恋折射出论文价值的真实来源。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加速,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差不多都是以论文为呈现形式。在众多文体中,论文的优先地位得以彰显并逐渐巩固,科学研究范式获得众星捧月般的尊崇。[3]

(5)“五四”以来,科学与民主深入人心。崇尚科学放之四海而皆准,怕的是将崇尚科学偷换成崇尚论文。人类文明积累到今天,任何领域要做出一点点小小的发现谈何容易?但在发表压力之下,大量“精致的平庸”的论文被生产出来。[4]

(6)更可怕的是将论文变成一种变相的控制技术。但很不幸,本来代表着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勇气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