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温度计校准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2.41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温度计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范围在(-60~300)℃,采用热电阻、热电偶、测温热敏电阻或其它半导体类测温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校准。

2术语

2.1测温热敏电阻

电阻值随温度呈指数变化的多晶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用于温度测量的感温元件。

2.2分度值

对应两相邻标尺标记的两个值之差。

3概述

数字温度计一般有测温指示和控温两部分共同组成或单独组成。

测温系统是根据传感器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经相应的电路处理后,在指示仪表显示出相应的温度,而达到测温的目的。

4计量性能要求

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凡表中未列出的数字温度计的示值允许误差以生产厂说明书给出

的指标为准。

5通用技术要求

5.1数字温度计应标有产品的名称、型号、测量范围、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及表示温度的符号“℃”标志及分度值。

5.2传感器应完好,引线、接插件必须接触良好,焊接牢固。传感器所用保护管材料应能承受相应的使用温度。

5.3显示值应清晰,数码显示应无叠字、亮度应均匀,不应有不亮、缺笔画等现象;小数点和表示正、负温度状态的符号及过载状态的显示应正确。

6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校准。

6.1校准条件

6.1.1校准设备

校准标准器与配套设备见表2

表2校准标准器与配套设备

6.1.2环境条件

校准环境温度:(15~35)℃;湿度<80%RH。

6.2校准项目

校准项目见表2

表3校准项目

6.3校准方法

6.3.1外观

用目力观察,应符合5.1条的要求。

6.3.2示值误差的校准

6.3.2.1校准点:对于首次校准的数字温度计,校准点应均匀分布在整十或整百温度点上(包括测量上、下限),不得少于5点(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加校准点,但校准点应选择在主分度线上或整十整百温度点上)。

6.3.2.2数字温度计在后续校准或使用中校准时,校准点应均匀分布在整十或整百温度点上(包括测量上、下限),不得少于3点(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加校准点,但校准点应选择在主分度线上或整十整百温度点上)。

6.3.2.3校准顺序:先校准零点,再分别向上限值或下限值逐点进行

校准。

6.3.2.4读数方法:直接读取,读数次数不得少于2次(对于最后一位数字显示不稳定的可将读数增加到4次,取平均值)。

6.3.2.4零点校准:将数字温度计的传感器插入酒精低温槽或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冰点器中,使用冰点器时其工作端距冰点器底部、器壁不得少于20mm,待示值稳定后进行读数。

6.3.2.5其余温度点的校准:校准时采用比较法进行。将数字温度计的测温传感器插入恒温槽中与标准温度计示值进行比较。待示值稳定后读数,读数过程中,恒温槽温度偏离校准点温度不得超过±0.20℃。(以标准温度计为准)槽温变化应符合表2的控温波动度要求。读数从标准开始,读至被校,然后再从被校读至标准。

6.3.2.6实际温度和示值误差分别按下式(1)和(2)计算:

T=A+X

式中:T——恒温槽实际温度,℃;

A——标准温度计示值,℃;

X——标准温度计示值修正值,℃;

Y=t- T

式中:y——被校数字温度计示值误差,℃;

t——被校温度计示值,℃;

6.4校准结果的处理

出具校准证书。

6.5校准周期

应根据使用条件和使用时间来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附录A

冰点(0℃)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将蒸馏水冰破碎成雪花状,放入冰点槽内(一般可选择具有足够深度的广口保温容器),注入适量的蒸馏水,用干净的金属棒或玻璃棒搅拌,再加入雪花状的碎冰,注入适量的蒸馏水,并进行搅拌,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冰面与水面接近,将冰面压紧,稳定10min后即可使用。

温度计插入冰点槽时应不接触底部,传感器与冰点槽底部至少保持5cm以上的距离。实际温度需要用标准温度计进行修正。

根据环境温度,适时倒出冰点槽内部分融化的水,并及时加入适量的碎冰。稳定10min左右,方可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