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18.59 KB
- 文档页数:1
公路软土地基病害分析及处治方法浅谈黄军芳陈红俊张栋(许吕广莅公路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河南许昌461000)至程夔苤强商要]软土地基通常情况下指地基承载力迭不到其上面的构造物要求的承载力。
或虽在建筑物施工时能达到要求,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本身的原因或水的原因.使得地基失稳,造成构造物沉降过大或不均匀沉降以至彻底破坏构造物的不良地基。
泼攘b司】软土地基;病害;处治方法软土地基对构造物有极大的危害性,它可造成构造物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者不但影响使用,甚至造成构造物的彻底报废。
从古到今,许多建筑物遭到破坏,多数原因并非在建筑物本身,作祟者往往是软地基。
下面就公路软土地基病害现象、发生原因及处治方法进行拐}讨。
1公路软土地基病害现象及原因分析公路是一条带状的,承受动静两种荷载的特殊人工构造物。
由于它分布较广,使用标准要求较高,因而对公路地基施工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同时公路这个特殊的构造物不可避免地要经过大量的软土地质地区,因而对软基处理不当,将会使路基沉降过大,导致路堤失稳,路面开裂,桥台与路基的沉降不同而产生桥头错台,路的中心沉降过大引起+涵管弯曲和路基路面横坡变小等问题,严重者甚至被彻底破坏。
因此,从高标准,高质蕈的使用要求出发,合理、可行地处理好软土地基,已成为公路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2公路软土地基病害处治方法软土地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虽然在对其认定上尚无完全一致的结论,但从广义上讲,只要外在荷载加在土基上,就有可能出现有害的过大变型和强度不够等问题,都应视为软基而认真对待,并进行必要的处理,一般按处理的部位可分为地基处理和路堤处理。
处理的目的是针对软土基层采取人工的方法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增加地基承载力,改善地基土的压缩特性,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软土地基病害处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Zl砂垫层、置换填土、抛石挤淤法2.1.1砂垫层砂垫层使用范围: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D倍以内,软土层不厚或虽厚但有良好排水条件,且砂源丰富、工期不紧的情况。
浅谈软土地基在公路施工中的处理技术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公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质量和寿命。
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铺盖范围之广,这样不可避免地带来公路路基穿过软土地区的情况。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或是进行路基施工,都要求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本文就软土地基在公路施工中的处理技术简单做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路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highway construction is developed rapidly, whose quality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highway. for its wide range around the country, subgrade running through soft soil area can not be avoided. constructing buildings on soft soil foundation or subgrade construction requires to process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in this paper, there is elaboration of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soft soil foundation in highway construction.key words: subgrade; soft soil found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 tu4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防治沉降。
在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它的影响可能会对工程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科学合理地处理软土地基是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介绍公路工程中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一、改良软土地基的方法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目前常见的改良方法主要有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和加筋改良等。
1.物理改良物理改良是指通过改变软土地基的力学特性,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常见的物理改良方法有动力碾压法、灰质填筑法、盐渍土法、夯实法和沉渣预压法等。
动力碾压法是在软土地基表面连续碾压多遍,达到加固软土目的的方法,硬度提高是因为土壤的压缩和排水所致。
灰质填筑法是将灰渣和水在适当比例下充分混合后投放软土地基上,然后施工人员使用振动轮或夯实机进行压实。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盐渍土法将盐碱土、石灰和石油灰等充分混合后,通过低压气吹法的施工方法达到加固松散地基的目的。
夯实法使用重力夯来压缩地基,达到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的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夯实机的重量和距离,避免损坏基底。
沉渣预压法是利用沉降的现象来预处理地基,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不断加水润湿土壤,然后通过自身重量和样板压实达到最好的结果。
2.化学改良化学改良方法是将化学药品注入软土地基,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常见的化学改良方法包括灰化土法、化学粘土法以及土生物改良法等。
灰化土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添加适量的石灰来中和矿物酸,改变土壤微观结构,并使其更具强度和稳定性。
化学粘土法是加入具有粘性的化学药品,如水晶胶,树脂等,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土生物改良法是指注入一些栖息在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帮助软土地基的生长,形成“土生生物”,从而起到提高地基稳定性和强度的目的。
对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探讨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对保证公路的安全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预处理、地基加固和路面设计等几个方面。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公路建设的地基通常会受到软土地基的影响,而软土地基因其自身的特点,它的承载能力比较弱,其水分含量大、压缩性差、不稳定性高、土壤粘聚粒更多等一系列特点,这些特点给公路建设及使用带来不少的挑战。
二、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1. 预处理软土地基的预处理是针对软土的性质的一个处理,其目的是要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从而减少地基变形及下沉。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前,应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可以选择加固或者置换,将原先的软土替换为较为坚固的石材料,或在软土地基上铺设一定的防渗材料,从而达到加固的效果。
2.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可以促进较好的排水、提高土质的强度,从而改变软土地质的结构,使整个路面系统达到稳定化,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
可以采用钢筋、灰浆、水泥等办法进行路面的加固,保持路面的整体稳定。
3. 路面设计路面设计反映了针对公路使用的设计方案,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基层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此外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及强度,克服软土地基的劣势,产生整体效益。
三、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最重要是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与行车条件,合理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重要的预处理技术能够提高工程建设期间的施工效率,提高后期的使用效果。
这方面需要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如地貌特征、土质状况、道路交通情况及使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等,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制定出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四、结论软土地基对公路的使用和结构安全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时间和技术的解决才能够保证公路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考虑公路建设的各方面因素,特别是好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对促进公路建设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这也为公路的建设及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浅谈公路软基工程施工技术与处理措施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软土问题成为影响公路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对公路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软土地基不进行有效地处治,就会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陷,路面开裂等病害的发生,对道路的稳定性、安全性影响较大,同时还会增加公路的养护成本。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公路软基工程施工技术与常见处理措施,与同行探讨。
标签公路;软基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处理措施1 概述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高标准的道路建设迅速。
在公路建设中,路基工程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投资巨大,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效果,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路基施工质量是关系到整个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
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强度低和易受扰动影响等特性。
高等级公路路面的造价昂贵,技术标准高,对路基变形与稳定性的要求十分严格。
这些都使得软土地区公路的变形与稳定性控制成为公路软基工程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
2 公路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2.1 施工方法合理选择当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
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
2.2 严格施工程序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施工工艺和程序控制在加固处理软基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施工。
施工工序:清除表土→排除积水→挖除淤泥→分层换(抛)填石头泥垫层→压实→压实度检验→路基分层填筑→压实度及弯沉检测→路面施工等工序。
3 公路软基工程关键施工技术与处理措施3.1 路基填料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
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引入了路床的概念。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公路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软土地区的路基处理一直是公路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
由于软土地区的土壤松软、含水量高、承载力差等特点,使得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路基沉降、路面裂缝等问题。
针对软土地区的特点,需要在公路施工中采取适当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以确保道路的安全、稳定和持久。
本文将就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一、软土路基的特点及问题软土路基是指土壤松软、承载力差、地基稳定性较差的土地区域,其主要特点包括土壤颗粒细小、含水量高、土壤密实度低、抗剪强度低等。
由于软土地区本身的特性,会引发诸多问题,如路基沉降、路基侧向变形、路面裂缝、路基渗水等,给公路使用和维护带来极大的困难和经济上的损失。
二、软土路基处理技术针对软土路基的特点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技术,以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
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加固处理、排水处理、改良处理、预压处理等。
1.加固处理加固处理是指通过在软土路基上添加新的材料或结构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处理方法包括在软土路基上铺设加筋梯形挡墙、铺设地网、拓宽路基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少路基和路面的沉降和裂缝。
2.排水处理软土地区土壤含水量高,容易引发路基渗水和软化等问题,因此排水处理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关键环节。
排水处理通常包括设置排水管道、加设渗水带、改善路基坡面等。
通过有效的排水处理可以降低软土路基的含水量,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减缓路基变形和沉降的速度。
3.改良处理改良处理是指采用化学、物理或机械手段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改良处理方法包括土壤固化、土壤石化、土壤加固等。
通过改良处理可以改善软土路基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4.预压处理预压处理是指在软土路基上施加预压荷载,通过土体固结或排水来改善路基的性能。
预压处理一般采用预压板、预压桩等设备,通过对软土路基施加静载荷或动载荷来改善土壤的力学性能,提高路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整熊嫠凰浅谈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李贺西(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厦门分院,福建厦门361022)我国沿海等处广泛分布着软土,而这些地区一般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公路交通需要迫切,尤其要发展高速公路。
因而地基处理方案选择的是否合理亦即处理是否恰当,不仅影响工程的安全和使用,而且对建设速度、工程造价等都有很大影响,在有些时候甚至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
因此,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多地被^们所认识和重视。
软土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
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待点。
地基处理是指天然地基的工程力学性能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设计要求而需经过^工处理后再建造基础者。
1填筑及压实法软基在开挖时要注意解决渗水或雨水两个问题,可采用边开挖边填,沿地基范围外侧挖掘深沟,以利于软土中所含水分较快渗出,如果工期允许,最好经过夏秋烈日暴晒,使土中含水量更多地被蒸发。
也可全部或局部清除后进行全部或局部回填,尽可能换填渗水性材料,并注意及时抽水。
如果路基与两侧沼泽完全隔离,就可按照一般路堤填筑方式进行填筑,分层碾压时控制好含水、碾压遍数、碾压方式及路堤边坡、护坡道的密实程度,要做好泥沼与路堤之间的边沟排水,保证路堤不受水毁,不受冻害。
砂砾或矿渣等工业废渣常作为换填材料,一定要选用渗透性好的砂土作为材料,切不可选用水稳定性差的粉土填底部。
如必须采用渗透性较弱的土类,应填筑在路基的上部。
不同的土类都应以7Y.'-T,-面成层的相互重叠,切不可混填,压实时,为达到较好的压实效果,常采用振动压路机和重型静力压路机(三轮压路机12—15t)。
2换填碎石法对于深度不太大的软基工程,在路堤范围内,将需要处理的软土挖除,动力触探合格后,用碎片石换填,可采用分段挖除,分段分层回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