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深度报道的深度与存在的问题

  • 格式:txt
  • 大小:7.07 KB
  • 文档页数:4

深度报道的深度与存在的问题
作者: 陈力丹 

关键词: 深度报道┊阅读:1728次┊

提到“深度报道”的概念,现在许多记者脑海中的即刻反应便是那些以“大特写、大扫描、大透视”冠名的文章或栏目。其实,这类标题的文章或栏目大多是琐碎材料的组合,“大”、“长”并非是深度报道的本质特征。为了理解“深度报道”,需要认识一下我国深度报道的经典之作“三色”,即1987年《中国青年报》的四位记者雷收麦、李中伟、叶研、贾永写的关于大兴安岭火灾的三篇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他们在火灾一线摸爬滚打了十多天,采访到了太多的生活中的素材,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深厚的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积淀,于是在回到报社后,十天内一举推出了这三篇平均近万字的力作,主题分别是火与社会、火与人、火与自然。这里以《红色的警告》为例分析一下报道的结构。

这篇报道分为四个部分:关于火种的故事(讲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多年矛盾)、烧不散的会议(讲基层领导机构办事效率和应变能力的低下)、在大火的映衬下(讲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的自我保全和领导无能)、不是结束语(明确的结论)。这四个部分共讲了九个故事或矛盾现象,涉及到数十个历史与现实的具体情节,从刘少奇、万里、田纪云到基层干部、具体工作人员和普通群众,从严酷的损失数字到国务院就这次火灾向人大常委会的报告,纵横捭阖,角度、地点、人物不同,告诉读者的是同一个基本事实:官僚主义和僵化的管理体制是造成这次大火蔓延25天的社会原因。除了有力的论据,作者们颇为高超的写作能力也为文章添彩,前后呼应,行文流水,材料组合与转折自然、贴切,具有难以辩驳的逻辑力量。

重读当年的文章,仍然能够感受到一种不读完难罢手的魅力,而现在的一些被称为“深度报道”的文章,缺少的不是词句的华美,而是逻辑的力量和高屋建瓴的视野。

什么叫深度报道?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论述中找到各种定义或表述,我看还是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哈钦斯报告》中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简洁、清晰:“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在事实的基础上,不是简单的报告事实,而是为读者梳理出关于事实的认识。我们现在的报道中,常把详尽的报道误视为深度报道,而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通常的消息采用的是客观报道形式,属于“一人一地一事一报”平面式的、孤立的报道,而深度报道就需要将

事件的“点”延伸到横向、纵向的各个方面,展示事件的宏观态势和前景,要求跨越时空,由表及里,由内到外。你看,《红色的警告》纵向历史几十年,横向覆盖整个过火地区,并进一步从大兴安岭连接到北京。深度报道要求记者具有统摄性思维,熟练运用逻辑结构来写作。在这个意义上,不少篇幅很长的描写一个“点”的通讯,不是深度报道。聚集很多材料的报道,如果缺少清晰的观点统率,也无法视为深度报道,可以称为事件的“补充报道”。

现在网络信息发达了,有些记者惯于从网上“捞”信息来组合长篇报道,很少深入到事件的现场或找寻目击者、当事人进行详尽的采访,甚至懒得打电话询问、核实情况,也不注意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样写出来的东西,看起来唬人,仔细一读,似乎都在哪儿见过,这种报道只不过又把材料重组了一遍。大家都在网上捞东西,网上的信息哪来的?主要还是各种媒体的记者贴上去的,谁也不深入采访,却互相“捞”材料,于是形成信息不实、以讹传讹的恶性循环。你能在网上找到的,读者也能找到,如今在网络信息来源方面,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接触机会是同等的。记者能够高人一筹的地方在于,为潮水般涌来的信息进行梳理,给予合乎逻辑的认识。

几十年以前没有深度报道,因为那时人们生活的圈子狭小,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赋予获知的事件以意义。电子媒体占据主导地位后,外来的信息远远超出了人们经验的范畴,急遽变动的社会现实中一个个片断的、支离破碎的、相互难以联系起来的消息,使人们特别需要专业人士为那些超出自己经验范畴的新闻事件提供合理的解释。理解了深度报道出现的背景,就应该知道深度报道的任务重心何在了。

另一种情形正好相反,议论的成分大于关于事实的描写,篇幅也很长,同样不能视为深度报道,应该称为“述评”。这是一种平面化的综述,与深度报道有明显的差别。深度报道再深,也不是理论文章,不能从概念到概念,推理了再推理。深度报道需要具备可读性和知识性,让人思考,引人入胜。它有讲故事的特点,娓娓道来,然而要给人以明显的某一方面的启示。它不狂热,但决不能没有激情或热情。“三色”的成功,就在于冷静中有激情,读了让人感叹,让人所悟,让人觉醒。就写作笔法,深度报道接近报告文学,但要比报告文学更有理性,目的不是文学化地报告事件,而是文学化地聚焦观点。

著名记者张建伟曾谈他的一篇成功的深度报道《命运备忘录》:“使日常获得的信息,通过深度开掘――不要试图寻找什么新闻,而要努

力使新闻变得重要起来――变成‘解惑性’的深度报道。”这就是深度报道,它要求的是观念的深度,新闻素材是为这种深度服务的。

如何保证深度报道有深度?除了记者自身的知识素质外,技术性的写作方法也很重要,这里简单谈几点:

一、聚焦一个观念,不要分散为多个观念。这是现在的深度报道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深度报道需要宏观的视角,但这并不意味着观念多才是“宏观”,“三色”所以一定要分为三篇文章谈同一件事实,就是为了聚焦,每篇只谈一个视角的问题,于是就有可能把问题谈透。

二、导语要引人入胜。现在的深度报道,对导语写作的涉及有所忽略,较少开门见山的点明主题,作者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件本身。“三色”报道的导语,均采用白描手法,提供一段感人的情节或一个生动的故事、冲突,从具体引导出抽象,再从抽象转变为新的具体。或者,也可以从令人想象不到的数字、对比入手,随后讲述故事,再转入深层的道理。总之,写作方式要因地制宜,但原则是一开始必须留住读者的目光。。

三、尽快过渡到报道主题,减少弯路,使具体的故事转换到对大问题的关注上。这也是现在深度报道的一个通病,可能作者们太钟情于自我欣赏的文学化描写了,忘记了讲故事不是深度报道的目的,向读者解释事实常被详尽地讲故事本身所淹没。

四、深化主题。许多被称为深度报道的文章不深的主要表现,在于主题的阐发过于肤浅,表现形式如:罗列许多价值同等的素材,结果只能说明第一步的浅层次的道理,再想讲深一些,素材没有了,话也似乎说尽了。因此,写作前要尽可能多地寻找不同价值的素材,然后精选素材,将材料排队,按递进的逻辑结构,在不同的深度采用不同的素材。这是设计文章的写作框架时必须要考虑的事项。

五、首尾呼应。要记住,深度报道不是单纯提供信息的消息,而要提供一种对事实的认识,认识是需要适当强化才可能留下印象的。因而,完整的深度报道,除了起始部分点明主题外,为了强化主题,通常以某种适当的结尾呼应前面的立论。“三色”报道,每篇均采用这样的模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当然,首尾呼应的形式应该多样化。一种好的写作形式,一旦人们蜂拥仿效,很快便会失去魅力。

就深度报道的内容结构而言,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属于常规要求:

一、提供所报道事件的历史背景资料,以今天的事态,核对昨天的背景,阐释明天的意义。例如《红色的警告》中第一个故事便是关于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区划和管理三分天下的历史由来和矛盾

现象,从宏观上说明了火灾发生的潜在社会原因。

二、提供相对宏观的“情景化环境”,通常的方法是讲述横向的不同地点或人物的故事,以便于进一步阐述关于事实的意义。

三、适当运用关键数据,给予事实以一种抽象的总体描述。这种材料在许多深度报道中是必须的。现在的问题是,数据的选用不当,有的不能说明问题,或者数据的可靠性差。深度报道中,在“据调查”、“据了解”的词汇后面出现数据已经见怪不怪了,这种不尊重科学的情形,是在自我减弱传播效果。

四、搜集典型的反应性事实。这是强化报道立论的一种常见方式,现在的问题在于,搜集的反应带有过分的主观色彩,不顾及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因而深度报道的观点难以说服人。特别在对事件的看法存在明显的分歧时,报道需要兼收并蓄,反映不同意见,不宜以一篇报道定论,可考虑采用连续的深度报道,待事情明朗以后再进一步聚焦到自己的解释上来。

上面的写作原则说起来轻松,真要动笔时会感到材料太少、道理不多,心有余而力不足。材料少,除了深入采访,别无捷径;道理缺,就需要记者增厚自己的知识功底了。有人说,在当年那些写作经典深度报道的青年记者们的身上,洋溢着一种理性美。这是确实的,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争相读书,生怕自己知识陈旧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得他们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巩固和深化,这是现在新一代的记者应效仿的。技巧容易掌握,知识需要积淀,靠小聪明是写不出优秀的深度报道的。

(责任编辑:)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