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
- 格式:doc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10
人教版数学3年级上册第4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2分)最小四位数与最大三位数的差是( )A.99B.1C.10D.1002.(2分)计算下列各题,十位相加不需要进位的算式是( )A.671+322B.416+587C.160+4593.(2分)王叔叔的家距离公司425米,一天王叔叔从家去上班,走了132米的时候,发现有一份文件忘记带了,又返回家去取。
这一天王叔叔上班共走了( )米。
A.557B.689C.7184.(2分)估一估,得数最接近1000的算式是( )A.583+419B.1200﹣389C.900+2755.(2分)最小的九位数比最大的八位数( )A.多1B.多10C.少16.(2分)一道减法算式中,如果被减数减少25,要使差不变,减数应该( )A.增加25B.减少25C.减少50D.不变7.(2分)下列各数中,最接近2000的数是( )A.1890B.2003C.21008.(2分)最大三位数加上( )就等于最小四位数。
A.10B.100C.1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9.(2分)最大的九位数和最小的十位数的差是 。
10.(2分)甲数是306,比乙数少45,乙数是 ,甲乙两数的和是 。
11.(2分)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
600+ =1000 ÷8=812.(2分)比458少29的数是 。
13.(2分)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误把230看成320,算出的得数是620,正确的结果是 。
14.(2分)奇思在公园里沿着如图这条路线走了一周,他一共走了 米。
15.(2分)如图,小猴从邮局出发,先到小猫家送信,然后又到小兔家送信,最后回到邮局,小猴一共走了 米。
16.(2分)一个加数是460,另一个加数是540,和是 .三、判断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17.(2分)245﹣68+55=245﹣55+6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我会填补空白。
(每空1分,共19分)1、验算减法时,可以把()和()相加,看是不是等于()。
2、()+63=245 362-()=543、根据370+460=830,可以写两道减法算式:分别为:()和()。
4、把下列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298+154 392+78 256+176 173+137()>()>()>()5、一个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小189,那比这个数大30的数是()。
6、比486多257的数是(),369加上()才能得到一个最小的四位数。
7、用0、1、2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8、米米家、豆豆家和学校是同一条路上,米米家到学校有356米,豆豆家距离学校175米,米米家到豆豆家可能是( )米或()米。
9、一件衣服要284元,一条裤子要128元,妈妈要买这样的一套服装大约要花()元。
二、我会正确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1、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2、最小的四位数减去最大的三位数差是1。
()3、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
()4、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5、两个三位数相加,和一定是四位数。
()三、我会正确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10分)1、1.一个数减去329,差是488,这个数是()。
A.159 B.707 C.717 D.8172、301比()多84。
A.217 B.227 C.385 D.3173、()比276多198。
A.78 B.474 C.374 D.4644、一台电话105元,一台风扇65元,一个电子手表25元,花200元够买吗?()A. 不够B.不多不少,刚刚够C.够买,而且还有剩钱5、一个加数减少18.另一个加数增加25,则和()A、增加B、减少C、不变四、我会神机妙算。
(34分)1、直接写数对又快!(8分)36+42= 360-160= 72÷8= 803-59≈74-36= 44+27= 80-24= 401+60≈2、计算并验算(带※的用两种方法验算)。
四乘与除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通过与他人交流算法的活动,初步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计算的灵活性,逐步发展运算能力,初步养成善于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的良好习惯。
2.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和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乘除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本套教科书把整数乘除法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年级表内乘除法的运算及其应用。
二年级上册首次出现乘除法,学习内容有乘法的初步认识和乘法口诀、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乘法口诀求商;二年级下册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这是学生首次接触乘除法,学习重点有两个:一是初步认识并理解乘除法的意义;二是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并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阶段:三年级乘除法口算和乘除法竖式计算及其应用。
本册第四单元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乘除法,重点是探索并掌握乘除法口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第六单元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重点是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运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第三阶段:四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除以)两位数的乘除法及其应用。
四年级上册学习两、三位数乘(除以)两位数的乘除法,在加深理解整数乘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能正确计算,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口算乘除法,进一步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学习笔算乘除法打基础。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口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第四单元乘与除【知识概要】1:整十(百、千)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方法:高位乘起,乘完添零。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方法:高位乘起,乘完合并。
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3:整十(百、千)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方法:高位除起,除完添零。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方法:高位除起,除完合并。
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商再相加的问题。
5:利用乘除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6:初步掌握用线段图来分析题意,解答应用题。
7:学习用列表法分析合理租车租船的问题。
【经典例析】『例题 1』我每天吃 60我每天吃 20个竹笋个竹笋...熊猫妈妈熊猫宝宝(1)熊猫宝宝 5 天吃多少个竹笋?(2) 400 个竹笋够熊猫妈妈吃一周的吗?(3) 1 只熊猫妈妈和 3 只熊猫宝宝一天能吃多少个竹笋?【即讲即练】1、 6× 2=4×9=5× 8=5× 6=6× 20=4×90=5× 80=60× 5=6× 200=4×900=5× 800=5× 600=()x7=420( )x5=400()x6=3002、填入>,<,=400×5O200×880×5O403、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 1 小时大约浪费200 克水,8 小时大约浪费多少克水?4、每个木鱼石保健杯的售价是60 元,每套木鱼石茶具的售价是木鱼石保健杯的 4 倍。
(1)买一套木鱼石茶具需要多少钱?(2)买一套木鱼石茶具和一个木鱼石保健杯多少钱?5、6、从公园大门到中心湖的笔直道路的一侧共有201 棵柳树(包括两端),每相邻两颗柳树之间是 9 米,这条道路有多长?『例题 2』(1)买 3 个足球需要多少钱?(2)李老师拿了 100 元买 3 个足球够吗?如果够,还剩多少元?【即讲即练】1.34=30+430× 2=()34× 24× 2=()() +() =()2.33× 2=44× 2=13×4=12× 4=13×3=39× 2=22× 4=41×2=25× 4=11× 9=22×3=3×27=3.三( 一) 班有 36名学生,平均每名学生为希望小学捐款 2 元,三(一)班一共捐款多少钱? .4.8元 / 支16元 / 个18元 / 盒()元/ 个( 1)一个书包的价钱是一个文具盒的 6 倍,一个书包多少元?(2)元元买了一盒油画棒和一些钢笔,一共花了42 元,她买了几支钢笔?(3)王老师买了一个文具盒和12 支钢笔给学生发奖,这些奖品一共需要多少钱?『例题 3』(线段图分析题).甲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35 米,第二天修的是第一天的 2 倍,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即讲即练】1. 育林小学校园里一共栽了19 棵柳树,栽的杨树的棵树是柳树的4倍,校园里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有 3 袋相同的糖果,每袋有25 颗,每名同学发一颗,还要再取12颗才够分,一共有多少名同学?3、贝贝有21 张画片,乐乐的画片是贝贝的 3 倍,明明的画片是乐乐的 2 倍多 5 张。
第四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好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除法计算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材内容包括两部分。
1、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包括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
2、笔算除法。
笔算除法包括一位数除二、三、四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信息窗1学习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信息窗2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各位数都能整除的和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信息窗3学习除法验算;信息窗4是综合运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以及商是整千、整百、整十的一位数除法。
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并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法则;教学难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以及验算。
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想:通过主题图创设风筝加工车间的情境,吸引学生兴趣,从而引出对两、三位数除一位数口算的学习。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使学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三年级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第3课时)广博学校一、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3(2)、(3),第49页6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在操作过程中,使学生会联系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点:能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问题。
五、学情分析: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主要分三个部分加法、减法、解决问题。
本班学生对于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和验算都掌握的很好,对于解决问题这个模块掌握得不算特别好,缺乏对生活的联系和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本节课所讲述的都是贴近生活中的实际,学起来比较感兴趣,接受起来也应该会很快。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昨天我们对这个单元的知识梳理了一部分,复习了那些啊生:加法、减法(贴工具)师:那今天我们继续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我们接下来复习什么呢?生:解决问题(板书)(二)、复习过程1、要求同学们能熟练运用计算法则三位数的加、减法,并会估算师:在复习这个内容前,我们来个热身运动,猜我手中拿的是什么?生:数字师:对,我想让你们帮张老师解决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出示老师手中拿的卡片,要求同学们每个数字进行估算。
(PPT上显示:请同学们估算老师手中的数字)第二个问题出示黑板出现的卡片,要求指出得数大于200的算式。
(PPT上显示:请同学们指出得数大于200的算式)第三个问题出示黑板出现的卡片,要求学生进行精算。
(PPT上显示:请同学们精算黑板上的算式)2、完成书本第47页第3题(3)两个问题选择的计算策略是不一样的,问题1可以使用估算,问题2使用精算。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的表现很好哦,我们的热身运动结束,继续复习我们的解决问题。
师:打开书本43页第3题的第3小题,齐读。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十九十九的努力 每天练一练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的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20里面有( )个十,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70里面有( )个十。 2.解决问题:把18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得几支? 口答算式:18÷3=6(支)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汇报。(把18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支) 二、互动新授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3个20是60,60除以3等于20; (2)6个十除以3得2个十,是20; (3)6÷3=2,60÷3=20 谈话:自己选择一种方法,把60÷3的算法再说一遍给同桌听。 2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想一想这几个十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十;也可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个十。 2.教学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出示例1后的“试一试”:600÷3=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小结计算方法: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百,再想几个百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百;也可以用被除数看成几个百,再想几个百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百;也可以用被除数百位数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个百。 教学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想一想这几个是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十;也可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个百。 3.教学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 出示教材例2,学生读题。 谈话:怎样列式?你能口算吗? 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小结方法:口算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十几个几,再想几十几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十;也可以用被除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多少,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每组题在计算上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理。 2.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学生口算,说说想法。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连线,集体订正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5.想想做做第5题 3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科 目 数 学 年 级 三年 备课人 于成飞 课 题 有余数的除法(一) 课时安排 1 审核人 刘春海 使用时间 2012年 10 月11日 学 习 目 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学会笔算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3、进一步巩固除法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重点 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学会笔算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导 学 流 程 学 案 导案
自 主 学 习
1、口算。(开火车) 15÷3= 14÷2= 24÷8= 12÷4= 49÷7= 32÷8= 64÷8= 40÷5= 18÷6= 27÷9= 35÷5= 56÷8= 48÷6= 30÷6= 21÷3= 16÷2= 2、观察教材第49页主题图,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主完成,互动评价,教师适时点拨。
合 作 探 究
1、探究列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1)出示教材第50页主题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自行解决数学问题。 (3)教学除法的笔算方法。 2、探究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1)出示主题图,引出问题,列出算式。 (2)探究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用自己的学具在小组内摆一摆,看看结果是多少? (3)组织汇报。 进行思考,生生, 师生互相交流,教师给予适时点拨。 合 作 探 究
(4)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①最多可以摆4组,商就是4,还剩3盆,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5=4(组)……3(盆) ②你会写出竖式吗?自己试一试。
展 示 交 流
1.汇报探究结果,达成共识。 (1)笔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 (2)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
师生,生生互动,师生共同评价,教师适时点拨,纠错。
巩 固 练 习
1、教材第51页“做一做”。 2、练习十二:1、2题。
学生自主完成,互动评价,教师及时点评。
达 标
检 测
1、写出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 9÷4=( )……( ) 9÷2=( )……( ) 12÷5=( )……( )18÷4=( )……( ) 33÷8=( )……( )29÷4=( )……( ) 29÷4=( )……( )27÷7=( )……( ) 15÷2=( )……( )22÷6=( )……( ) 19÷3=( )……( )19÷6=( )……( ) 21÷4=( )……( )35÷8=( )……( ) 16÷3=( )……( )70÷8=( )……( ) 2、列竖式计算。 64÷8= 45÷9= 26÷5= 14÷3=
测评反馈,深化理解,及时纠正。
盘点 收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我在______方面表现的很好,在________表现不好,以后我会加倍努力的。 学生归纳总
结,互相评价。 导 学 案 科 目 数 学 年 级 三 年 备课人 于成飞 课 题 有余数的除法(二) 课时安排 1 审核人 刘春海 使用时间 2012年 10 月12日 学 习 目 标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教学活动,探索有余数除法中商和除数的关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中商和除数的关系:余数小于除数。 教学 重点 难点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教学活动探索有余数除法中商和除数的关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 学 流 程 学 案 导案
自 主 学 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9×( )<70 6×( )<41 7×( )<58 8×( )<51 5×( )<34 3×( )<16 7×( )<37 4×( )<35 5×( )<42 9×( )<77 7×( )<45 2×( )<17 6×( )<50 3×( )<19 4×( )<25 9×( )<24 3×( )<10 7×( )<26
学生自主完成,互动评价,教师适时点拨。
合 作 探 究
1、教学例3。 (1)出示问题:如果一共有16盆花,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你是怎么解答的? (2)补充问题:如果是17盆,18盆……24盆,25盆又该是什么结果呢? ①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②汇报算式及结果。 (3)比较观察:仔细观察以上这些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比较他们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进行思考,生生, 师生互相交流,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合 作 探 究
(4)组织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的发现。 (5)总结归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小于除数。
展 示 交 流
1、汇报探究结果,达成共识。 (1)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 )除数。 (2)如果余数大于除数,说明什么?为什么? (3)余数等于除数,可不可以?为什么? 师生,生生互动,师生共同评价,教师适时点拨,纠错。
巩 固 练 习
1、教材第52页的“做一做”。 2、教材练习十二:5、8题。 3、独立完成练习十二:6、7题。
学生自主完成,互动评价,教师及时点评。
达 标 检 测
1、列竖式计算。 20÷7= 64÷9= 28÷3= 58÷9=
2、体育组买来48跟跳绳,平均分给9个班,每个班分几根?还剩几根? 3、一件衣服要钉4个纽扣,22个纽扣可以钉几件衣服?还剩下几个纽扣?再买几个纽扣,还能钉一件衣服? 测评反馈,深化理解,及时纠正错误。
盘点 收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我在______方面表现的很好,在________表现不好,以后我会加倍努力的。 学生归纳总
结,互相评价。 导 学 案 科 目 数 学 年 级 三 年 备课人 于成飞 课 题 有余数的除法(三) 课时安排 1 审核人 刘春海 使用时间 2012年 10 月15日 学 习 目 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3、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 学 流 程 学 案 导案
自 主 学 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9×( )<70 6×( )<41 7×( )<58 8×( )<51 5×( )<34 3×( )<16 7×( )<37 4×( )<35 5×( )<42 2、列竖式计算。 32÷5= 47÷6= 25÷7= 38÷4= 85÷9= 学生自主完成,互动评价,教师适时点拨。
合 作 探 究
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3)小组合作交流。 ①把你的解答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②全班汇报。列式解答,算出结果。 ③除了口算得出结果以外,还有别的什么办法吗? ④请把你的方法写到黑板上。 进行思考,生生, 师生互相交流,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合 作 探 究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5页的“做一做”。 (1)仔细观察主题图,女同学提出的问题你会解决吗?自己先试一试。 (2)组织反馈,并集体订正。 (3)组织完成第二个问题。
展 示 交 流
1、汇报探究结果,达成共识。 (1)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 )除数。 (2)如果余数大于除数,说明什么?为什么? (3)余数等于除数,可不可以?为什么?
师生,生生互动,师生共同评价,教师适时点拨,纠错。
巩 固 练 习
1、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三:1、2题。 2、教材练习十三:3题。
学生自主完
成,互动评价,教师及时点评。
达 标 检 测
1、先口算后列竖式计算。 20÷7= 64÷9= 28÷3= 58÷9=
2、48个苹果,每7个装一大盘,剩下的每2个装一小盘。一共需要几个大盘、几个小盘?
3框里有50个橘子,最少拿出几个就正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最少加上几个就可以平均放在9个盘子里?
测评反馈,深化理解,及时纠正错误。
盘点 收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我在______方面表现的很好,在________表现不好,以后我会加倍努力的。 学生归纳总
结,互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