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历程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504.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3节细胞衰老和死亡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期,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老年期B.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基因的活动状态不同2.科学研究发现,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导致T细胞不能全面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细胞全面启动免疫攻击癌细胞,使癌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PD—L1与PD—1的结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细胞癌变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D.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因此能在体内转移B.细胞的分化和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C.细胞生长提高了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D.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向内折叠4.下列关于人体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红细胞是由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的B.成熟红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使其凋亡C.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中具有血红蛋白基因D.成熟红细胞可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后不能分裂,全能性丧失B.细胞癌变后膜蛋白种类可能会减少C.细胞衰老后线粒体内外膜上的呼吸酶活性会降低D.细胞凋亡过程中只表达与凋亡有关的基因6.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细胞色素C的参与。
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可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Apaf-1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色素C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细胞色素C功能异常会导致ADP在细胞内大量积累C.Apaf-1蛋白促进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Apaf-1蛋白的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的凋亡7.厦门大学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是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的分子“开关”;通过调控这个开关,就可以调控细胞的死亡方式。
专题03细胞的生命历程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事实上,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2.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1.单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
生物体内,也不断地有细胞衰老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加以补充。
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细胞在分裂以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三、有丝分裂1.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特别提醒: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如,植物中的形成层、分生区、生长点;人与动物中的受精卵、皮肤中的生发层。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3.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为了研究方便,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四、下面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1. 据课本图6-3,把下列图填完整。
2.前期:间期的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同步练习题合格性考试 (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在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动物受精卵的分裂,以及许多动物组织发育过程的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B.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C.一切动物组织的构成基础都是细胞D.运用完全归纳法得出了这一结论2.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对生命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B.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C.细胞是构成所有动植物的基本单位D.任何生命活动都必须在细胞内进行3.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不是的理由是( )①细胞是细胞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病毒是生物,因为其可以单独生活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④多细胞生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罗伯特·虎克和施旺B.细胞学说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C.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D.科学发现需要科学思维和实验的结合5.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你所在学校”相当的是 ( )A.一片草原中所有的生物B.池塘中所有的鲫鱼C.夏威夷群岛D.小河中的一只变形虫6.膝跳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依赖于( )A.单个细胞的活动B.人体各系统的配合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D.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7.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由细胞→个体,体现了细胞生物个体发育历程C.个体→种群→群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D.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8.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心脏的搏动是通过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的。
真题汇编:细胞的生命历程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B.癌变细胞内发生变异的基因都不再表达C.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D.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基因表达,主动引导走向坏死【答案】C2.(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8)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核糖体的增生和环沟的形成B.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C.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D.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答案】B3.(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5)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
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
大麦黄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
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答案】C4.(2019•江苏卷•T11)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
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答案】B5.(2018•浙江卷•T24)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一、选择题1、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C、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D、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中,错误的()A、从无到有B、从低等到高等C、从简单到复杂D、从陆生到水生3、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①由简单到复杂②由低等到高等③由自养到异养④由水生到陆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始祖鸟化石及孔子鸟化石等的发现显示,鸟类可能起源于()A、古代鱼类B、古代两栖类C、古代爬行类D、古代节肢动物5、一个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层,鉴定出一个物种。
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他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A、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B、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C、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和较新的岩石层中D、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6、同种生物从古代到现代的进化,最有力的证据是( )。
A、马化石研究的成果B、始祖鸟化石的发现C、种子蕨化石的发现D、同源器官的存在7、下列为生物进化提供有力证据的中间过渡类型生物化石是( )。
A、鳄鱼化石B、藻类化石C、昆虫化石D、种子蕨化石8、古生物学上关于各个地质年代马的化石的研究证实( )。
A、始祖马是一种中间过渡类型的动物化石B、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C、哺乳类由鸟类进化而来D、物种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9、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找到高等生物化石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化石10、我国发掘的大量的恐龙蛋化石是( )。
A、遗体化石B、遗物化石C、遗迹化石D、不能定论11、在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最简单化石生物是( )。
一、选择题1.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A.细胞增殖 B.细胞分化C.细胞凋亡 D.细胞癌变2.若用化学药物强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 DNA 复制,这些细胞就住手在细胞周期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间期3.取高度分化的月季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出月季幼苗,说明植物细胞( )A.具有全能性 B.细胞分化后恢复原状态C.细胞癌变 D.细胞衰老4.取生长茁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暂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挪移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觅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5.第二次世界后,在广岛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很高,主要的致癌因子是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6.根据下图,指出能正确表达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概念的一段是A.a~b B.a~c C.b~c D.b~d7.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加快 B.在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C.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8.细胞的全能性是指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9.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 B.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浮现C.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 D.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份10.在细胞周期中,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11.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脂肪C.三磷酸腺苷 D.二磷酸腺苷12.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但与环境无关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和专门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C.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均发生变化D.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1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在有丝分裂间期加入 DNA 合成抑制剂,则分裂期细胞数/总细胞数的比值下降B.细胞凋亡是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既受基因控制,又受环境影响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内诱发癌症D.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14.研究发现,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 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
专题6 细胞的生命历程一、初中知识点: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细胞的生长、细胞分化、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个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的形成二、高中新知识:细胞的增殖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主要表现在期和期。
2.细胞周期是指的细胞从到。
只有分裂有细胞周期。
3.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间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末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染色体复制时期:;中心体复制时期:;染色体加倍时期:;DNA复制时期:;DNA加倍时期:;染色单体形成时期:,出现时期:,消失时期:;观察染色体最佳时期:;细胞板出现时较活跃的细胞器:。
5.板是虚拟的,板是实际存在的。
6.有丝分裂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无丝分裂是普遍存在的,如就进行无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有复制。
8.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装片:写出每一步所用的试剂、时间、目的(4)观察:①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细胞;细胞呈,排列。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题之必修一:(6)细胞的生命历程1.下列据图描述细胞周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作用于图甲的S期或图丙的A→B段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图乙的a+b段或b+c段C.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图丙细胞的B→A段D.细胞中可能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M或b、d或A→B段2.果蝇(2N=8)体内处于分裂期的某细胞中核DNA数目与染色体数目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与核DNA分子的数目相等B.该细胞中的两组中心粒周围正发出无数条放射状的星射线C.该细胞所处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D.该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3.如图是某同学实验时拍摄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图,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整个细胞的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等于1B.②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细胞板上C.④时期细胞内两组中心粒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D.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4.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进行何种生命活动是由细胞外多种信号共同作用于细胞后,引起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致。
下图表示部分信号组合(字母表示不同的细胞外信号)作用于细胞后引起的细胞活动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分裂、分化、存活均与细胞外信号A、B、C有关B.癌细胞的无限增殖离不开细胞外信号D、E的作用C.被细胞外信号F、G作用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识别细胞外信号的受体不一定位于细胞膜上5.理论上来说,正常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中含该物种全部的遗传信息B.—般来说,植物体内分化程度越高的体细胞,其全能性越低C.一粒玉米种子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D.花药在体外被诱导成完整的单倍体植株不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6.关于细胞衰老的机制,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学说,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其中,氧化应激是由自由基在体内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并被认为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变化B.自由基攻击生物体内的DNA,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C.癌细胞中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而不断缩短D.设法阻止或减缓氧化应激的发生,可延缓机体的衰老7.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细胞色素c的参与。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默写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②2.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的基础。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
其中主要方式是。
细胞只有进行分裂才具有周期性。
4. 的细胞,从时开始,到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和两个阶段。
5.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6.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8.有丝分裂各时期核内的变化:(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2n )9.根据表格中数据绘制染色体、DNA 、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变化曲线(一个细胞核中):10.回答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下列问题。
(1)核膜、核仁消失于 期,重新出现于 期。
始终看不到核膜、核仁的时期 (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于 期,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期。
(3)纺锤体形成于 期,消失于 期。
(4)DNA 加倍是在 期,原因是 。
(5)姐妹染色单体产生于 期,消失于 期。
(6)染色体开始出现的时期是 消失的时期是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原因是 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7)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 1:2:2的时期是(8)动物细胞中心体复制的时期 ,前期中心粒的数目是 ,中心体的数目是 。
11.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 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 的稳定性。
12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实验,临时装片的制作流程是 。
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
参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
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
14.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和的变化.15.在个体发育中,由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和上发生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16.细胞分化的特点:①;②;③(在生物体内是不可逆的)④普遍性17.细胞分化的原因(实质):;18.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1 细胞生命历程练习 1.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μm之间,生物体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多选) ( ) A.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B.相对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C.受细胞核所能控制范围的制约 D.相对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2.是不是细胞越小越好?
。 3.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4.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遗传物质也要复制和平均分配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 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5.(2008年天河质检)下列物质变化示意图中,哪个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 )
6.(2008年武汉模拟)下图是某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 )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 7.(2008年临沂质检)下列有关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解离时可用盐酸除去细胞壁以分散细胞 B.漂洗时洗去染液防止染色过深 C.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时可换用高倍镜观察 D.高倍镜可以观察到不同分裂期的细胞 8.(2007年山东理综,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2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9.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 。 (2)图乙为细胞 分裂 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3)若2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 号,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 (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 (5)请在图甲中画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 10.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1中的A图表示的是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 期。此期细胞中有DNA分子 个。 (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哪一段? 。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 条。 (3)图2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曲线是 。 (4)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 1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般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 B.实验材料需要用醋酸洋红液解离 C.解离后的实验材料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原生质流动 D.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将减少 12.(2008年山东理综,6)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13.(2007年宁夏,2)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3
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 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14.(2006年北京,4)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15.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16(2009年诸城一中评估练习)鉴定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 ( ) A.是否出现赤道板 B.是否出现星射线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自身蛋白质合成的方法 17.(2008年扬州调研)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C.细胞的种类不同,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也可能不相同 D.一个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为止 18.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信使RNA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 ) A.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B.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最可能是同位素标记法 C.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DNA分子的时期是d和e D.在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形成4个中心粒 19.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 ) A.中心粒移向两极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板形成 D.DNA分子进行复制 20.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 B.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也加倍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D.在分裂末期,细胞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子细胞中 21. (2009年长沙质检)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4
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 22.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②期与③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等 B.④期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 C.①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D.③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23.(2009年兰州一中高三月考)番茄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24. (2008年济宁质检)甲图是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 )
A.(1)×(4);左上方 B.(1)×(3);右下方 C.(2)×(3);右下方 D.(2)×(3);左上方 25.如图是表示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曲线各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E表示的是分裂末期,则e段的核DNA含量和c、d段的相同 B.若B到E是分裂期,则b段是DNA复制时期 C.若A是分裂间期,B到E是分裂期,则ab段比cf段经历的时间短 D.若A到E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则c段表示的是分裂前期 26.如图所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是 ( ) 5
27.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28.(2008年扬州调研)图甲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 区间,此时 (细胞器)活动增强;若甲图细胞中4和5结构消失,则消失的时间相当于乙图的 区间。 (2)甲图所示结构是否来自细菌?简述理由。 。 29.(2008年山东,4)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 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 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2.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那么胰岛细胞中 ( ) 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30.(2008年江苏,3)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 ( )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的细胞 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 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 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 31.(2008年广东,22)老年人皮肤色素沉积出现“老年斑”,原因是(多选) ( ) A.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B.细胞中抗氧化作用的酶活性降低 C.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D.紫外线照射引起色素沉积 32.(2007年江苏,17)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