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日常饲养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奶牛的饲养管理第一章奶牛的营养需要与日粮设计(一)奶牛的复胃结构及特点奶牛是反刍动物,以食草为主。
消化道由口腔、食道、一个复杂的四个房室组成。
具有四个胃,分别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奶牛消化器官的容积比役用牛和肉牛大得多。
一般成年奶牛胃的总容量为160-240升,而肉用牛和役用牛胃的容量仅为70-100升。
奶牛采食很快,一般饲料不经过充分咀嚼即匆匆吞入瘤胃中贮存起来,瘤胃、网胃、瓣胃的黏膜没有腺体,总称为前胃,相当于单胃的无腺区,起着贮存和加工食物的作用;只有皱胃的黏膜分布有消化腺,可分泌胃液,其功能与单胃相同,所以有称之为真胃。
(二)、奶牛的采食与反刍1、奶牛的采食特点。
奶牛没有上门齿,只有一硬质的齿板,采食时主要用灵活的舌头将草卷入口腔,依靠下门齿和齿板啮合切断牧草,或依靠舌头卷动和头部的摆动扯断牧草,匆匆咀嚼后便吞入瘤胃中。
奶牛的采食行为及其粗糙,采食牧草的选择性也较差,很容易将异物吞入胃中,造成瘤胃疾病甚至引起创伤性心肌炎。
2、奶牛的反刍行为。
反刍又称为倒沫或倒嚼,是奶牛将吞咽到瘤胃中的食物再次逆呕到口腔咀嚼的过程。
奶牛采食的速度快,草料被牛咀嚼,作用是很轻微的,只是使草料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
当奶牛休息时,通过网胃的蠕动把瘤胃内容物逆呕到口腔,进行充分的咀嚼。
这就是反刍,对于成年奶牛来说,反刍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反刍可以将饲料颗粒进一步磨碎,嚼细的草料增加了瘤胃微生物与皱胃和小肠中消化酶与食糜接触的面积,提高了食物的消化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反刍活动所分泌的唾液对中和瘤胃中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奶牛采食后0.5-1小时就开始进行反刍,每次反刍持续时间平均为40-50分钟,每昼夜进行10次左右,每天花在反刍上时间总计为8-10小时。
为了保证奶牛有充足的反刍时间,我们必须给奶牛创造舒适的休息场所。
由于奶牛在消化上有这些特点,决定了奶牛应该采食什么样饲料和应当怎样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饲养奶牛需掌握最佳温度奶牛不同饲养管理环节要求的温度不同,生产中按照奶牛的生理需求给以适宜的温度,可较好地提高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
一、牛舍温度。
奶牛耐寒不耐热,但寒冷要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6-20℃;泌乳奶牛舍温高于24℃或低于-4℃,则产奶量减少;犊牛最适宜的温度为35-38℃。
二、饮水温度1、泌乳奶牛。
①普通饮水温度:冷水为致冷因子,奶牛饮冷水则消耗身体热能,影响产奶。
如饮低于8℃的冷水,则产奶量明显降低。
冬春季奶牛饮水温度维持在9-15℃,可比饮0-2℃水的奶牛每天多产奶约0.57升。
②饮粥温度:冬季的牛增喂38℃左右的热粥,可增强抗寒能力,提高产奶量10%。
③饮麦麸水温度:奶牛产后因损失大量水而感到口渴,并且体温较低。
此时饮麸皮水代替饮水,温度高于体温1-2℃(奶牛正常体温37.5-39.5℃),有补充体液温暖身体之效。
禁止饮冷水,以防引起胎衣滞留及感冒等疾病。
2、犊牛。
①犊牛一般饮水温度:犊牛体温比成年牛高,所以饮水温度应比成年牛高,一般饮水以35-38℃为宜。
②犊牛饮乳温度:犊牛人工哺乳时,无论初乳或常乳,都应在加热消毒后冷却至35-37℃时喂给,偏高偏低都有不良影响。
生产”小白牛肉”,需用不去势的哺乳公犊牛,从初生到100日龄完全靠牛乳供给营养,牛乳温度要控制在40-41℃,舍温保持在18-20℃。
三、擦洗乳房的水温。
奶牛每次挤奶前,需把干净毛巾用45-50℃温水浸湿,全面擦洗乳房、乳头,随后按摩乳房。
千万不要用过热或过冷的水擦洗乳房、乳头,否则奶牛感到不舒服,对”放奶”反射产生抑制反应,降低产奶量。
四、牛奶保存和消毒的温度1、保存:新挤出的牛奶,温度与体温接近,是微生物繁殖的温床,如不降温保存极易腐败变质,所以要立即用流动冷水浸泡容器进行冷却,将牛奶的温度降至4-10℃。
2、消毒:牛奶中含有多种有害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荧光细菌、丁酸细菌等。
Y a n g z h i j i s h u在奶牛饲养与管理过程中,养殖人员应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技术,将各项有利于奶牛生长、提高牛奶产量与质量的措施落实到位,为保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保证。
本文简述了奶牛的饲养与管理措施,希望为奶牛养殖提供参考。
一、选择良种奶牛选择良种奶牛养殖,是保证养殖成功并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基础。
在选择奶牛时,一方面要选择良种奶牛,另一方面还要选择好奶牛的个体。
奶牛品种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良种奶牛具有产奶能力高的优势,只要做到科学饲养和管理,年产奶量最高可达10吨左右。
品种确定后还要选择优质个体,主要从外形上进行选择,牛奶产量高的奶牛一般都是体形高大,四肢粗壮,腹围丰硕,背部平直,乳房发达,泌乳量大,奶头突出,具备前窄后宽的形体,而且奶牛身体健壮无病。
二、饲养技术措施1、犊牛在奶牛的临床生产期,需在2-3个月内为犊牛断奶。
刚刚断奶的犊牛要用牛初乳哺育,确保其吸收丰富的营养,增强犊牛的体质。
这样哺育一周的时间后,即进入正常的生产期,此时犊牛可以对饲料和草料进行自行采食。
犊牛断奶时间超过30天后,可对犊牛的饲养方法进行调整。
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同时,可将哺乳量适当减少,加大饲料的投喂量,要确保犊牛食用的饲料干净卫生、营养丰富。
2、围产期母牛进入围产期以后,要及时调整母牛的饲料,将主要日粮替换为优质的干草料。
分娩前半个月左右,应适当提高精饲料的投喂量,同时将粗饲料的投喂量减少。
母牛待产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用红糖、麦麸与温水拌匀,稍添加适量的食盐,进行投喂。
生产期间应配制易消化的精饲料,并适当增加饲料量,以保证母牛的分娩状态。
3、泌乳期为保证奶牛泌乳期产奶量的提高,此期的饲养应注意为奶牛提供充足的高蛋白质营养饲料及高能量饲料,同时还要投喂优质的草料,提高奶牛的进食量,使奶牛产奶保持高水平。
在进入泌乳中期以后,奶牛的产奶量会逐渐降低。
此时应继续保持营养饲料的供应,确保奶牛的营养均衡,使奶牛尽量维持较高的产奶量,避免使产奶量大幅度降低。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1关于奶牛产期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产期是它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饲养管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奶牛的发育和生产能力,以及未来的乳制品质量。
因此,科学、有效的饲养管理对于奶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1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是确保安全和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
每天对孕奶牛体表做详细检查,注意及早发现异常状况,以防止处理不及时而诱发各种疾病,导致早产或甚至死亡。
观察体外发病症状,感染及早治疗,及时清理和维护牛舍,维护牛舍的环境清洁,有助于孕牛的健康生长发育。
1.2膳食管理
膳食是孕奶牛的健康发育的重要支柱,为了保证奶牛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奶牛在产期前期,要摄入充足的食物和水以补充营养,可以考虑每日额外添加饲料并选择合理的饲料,如玉米、麦类及精加工的饲料等。
1.3体育管理
良好的体育习惯是一种饲养管理的重要方式,例如每天带孕奶牛活动。
定时定量的身体活动,能够增强肌肉、骨骼以及细胞矿物质等
重要物质的组织,对未来的乳品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孕牛的平衡营养,提高饲养效果。
1.4養殖管理
孕期乳牛应于配种当天投足以上抗病,瑞替洛,以防止细菌性胃肠炎,注射抗常见病毒。
孕期大乳牛要及时补充维生素,滴灌牛乳生锈素,及时注射除虫药;确保牛只的安全健康,同时也确保牛只内脏健康,促进未来牛乳的优良品质。
1.5其他管理
在孕期的饲养管理中,三分由饲养管理员把控,七分由奶牛自身促进。
孕期乳牛应给予高营养价值的膳食、体育管理、体外状态等全方位管理,以确保孕牛生长发育良好,表现出高效乳产能。
此外,牧民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调整,以确保孕期每一头牛都能够摄取最佳营养服务。
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强化奶牛饲养管理,根据奶牛;犊牛料之间的过度,出生后15天内就应开始补饲犊牛;粮蛋白水平达到12%;,造成产后体重下降,泌乳早期体损失不应超过50-;对营养不良的干乳母牛除给予优质粗饲料外,还要喂几;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强化奶牛饲养管理,根据奶牛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手段,推行先进的科学饲养方法,做好奶牛各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不断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疾病发病率,延长奶牛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一、奶牛阶段划分奶牛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和生理阶段分为后备和成母牛,后备牛又可被分为0-6月令的犊牛、7-15月令的育成牛、16月令到产犊前的青年牛。
青年牛妊娠产犊后转入成母牛群,成母牛又可划分为干奶牛和泌乳牛。
干奶牛,指成乳牛经过一个泌乳期的泌乳,妊娠7个月后,奶牛停止泌乳,进入恢复休整期,一般为2个月,可分为干奶前期(停奶-产前21天)与干奶后期(产前21天-分娩)。
泌乳牛指从产犊后开始泌乳,直至停奶的牛,可分为泌乳早期(分娩—产后21天)、泌乳盛期(产后22天—100天)、泌乳中期(101天—200天)、泌乳后期(201天—停奶)。
通常情况下,把干奶后期和泌乳早期称为围产期。
(一)犊牛期饲养管理犊牛期饲养分为断奶前和断奶后两个时期。
1、断奶前犊牛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粘液,确保呼吸畅通,让母牛舔干身上的羊水,利于子宫收缩复原,排出胎衣,如果脐带已断裂,可在断端用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时在距腹部6-8cm处用用消毒剪刀剪断,挤干脐带内血液,然后充分消毒。
新生犊牛在一个小时内必须吃上母亲的初乳,饲喂量为2-2.5kg,温度39OC+1℃,第二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9小时,对小母犊,应持续饲喂3天初乳,如果母牛患病或头胎牛,可饲喂分娩日期相近的其它健康母牛的初乳或以前冷冻的其他健康母牛的初乳。
奶牛日常饲养管理
一、选养优良牛种。
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品种的选择,品种以中国的黑白花奶牛为主,在实
际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美国优质奶牛品种荷斯坦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另一
方面要做好奶牛个体的选择。乳用牛的体型,其侧望、俯望、后望的轮廓均趋于
三角形,后躯显著发达。被毛细、短、光泽、皮薄、有弹性。皮下脂肪少,血管
显露,乳房发育充分,呈圆形。乳头分布均匀,呈圆柱状,粗细长短适中,乳静
脉粗大而多弯曲,乳井大而深,个别奶牛出现3个或3个以上乳井,这是乳静脉
分支多的标志,这类奶牛一般产奶量都高。在购买时还要做好布氏杆菌病、结核
病的检查。
二、科学饲养
高产奶牛饲养的重点是尽量降低营养负平衡,保证瘤胃功能的正常,维护奶
牛健康,以获得稳产高产。
1. 饲料营养平衡
严格按照高产奶牛饲养标准配制饲料,满足各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尤其要
注意干物质的采食量,保证能量、粗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的供
给。
2. 精饲料量严格控制
日粮中精饲料比例过高会给奶牛消化器官和肾脏带来很大负担,易引起瘤胃
酸中毒和患多种代谢病、生殖病以及肢蹄病。整个泌乳期,精饲料比例要控制在
40%~60%之间,即使在泌乳高峰期,精饲料比例也不要超过60%。
3. 饲喂优质粗饲料
给予优质粗饲料可有效维护高产奶牛的健康。在优质干草数量少,粗饲料以
青贮玉米秸秆为主的地区,应有计划地推广种植苜蓿、沙打旺等优质牧草,并采
取玉米整株带穗青贮,以提高粗饲料品质,满足高产奶牛稳定高产的营养需要,
使日粮干物质中粗纤维的比例控制在15%~17%之间,使日粮精粗比控制在1∶1
左右。
4. 加喂过瘤胃蛋白和过瘤胃脂肪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能量负平衡,需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过瘤胃蛋
白质和过瘤胃脂肪。常用的过瘤胃蛋白有保护性氨基酸、全脂膨化大豆和全棉籽;
常用的过瘤胃脂肪有植物油、脂肪酸钙、棕榈酸钙等。禁止使用动物性过瘤胃蛋
白质和动物性油脂。油脂会影响奶牛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活力,添加量不宜过高,
以占日粮的3%为宜。
5. 满足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
高产奶牛日粮中需额外适量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量要根据饲养标准,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确定。如在日粮中添加0.8%硫酸钠,可提高泌
乳量和饲料利用率;高温季节增加氯化钾的添加量,可有效缓解热应激;在硒、
硫、铜和锌缺乏的地区,应在饲养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添加量;适当提高日粮
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A的添加量,可有效降低高产奶牛生殖疾病的发病率。
6. 使用非常规饲料添加剂
①缓冲剂。高产奶牛由于采食量大,需要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氧化
镁等缓冲剂,奶牛创伤性网胃炎如何防治以改善高产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牛
奶成分,调节和改善瘤胃微生物发酵效果。小苏打喂量一般占混合精料的1.5%,
氧化镁喂量占混合精料的0.6%~0.8%。
②丙二醇类。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或直接灌服丙二醇类物质,如丙二醇、
乙烯丙二醇、异丙二醇等,可有效预防酮病的发生。
③异位酸类。在高产奶牛精料中添加1%的异位酸类添加剂(包括异戊酸、
异丁酸和异己酸等)可显著提高泌乳量,同时也能提高乳脂率和饲料转化率。
④沸石。在奶牛精饲料中添加4%~5%的沸石,可提高泌乳量8%左右。
⑤稀土。在每千克精料中添加40~45毫克稀土可提高泌乳量10%以上,同
时乳脂率也有所提高。
三、精细管理
1. 适当延长干乳期
高产奶牛泌乳阶段采食量大,瘤胃代谢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这种紧张状
态在干乳期内得不到有效缓解,瘤胃功能不能恢复正常,将严重影响下一个泌乳
期的泌乳量和奶牛健康。因此,对高产奶牛应适当延长干乳期(应在60天以上),
使瘤胃恢复正常功能。
2. 适当延长挤奶时间
高产奶牛虽然泌乳速度快,但由于泌乳量大,泌乳所需的时间比一般奶牛要
长,应适当延长挤奶时间。
3. 保证充足的采食时间
高产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不足,会影响奶牛健康和泌乳潜力的发挥。对于高产
奶牛,每天饲喂5~6次,保证能自由接触日粮的时间不少于20小时。
4. 加强发情观察,适当推迟产后配种时间
高产奶牛在泌乳盛期的发情表现往往不明显,必须密切观察,以免错过发情
期,延误配种。高产奶牛产后配种比一般奶牛受胎率低,适当延迟配种时间可有
效提高受胎率,避免多次配种造成的生殖道感染。一般在产后60天左右进行初
次配种。
5. 保证饮水的供应
高产奶牛每天基础需水量为120~145升,如果天气炎热,需水量更大。为
保证饮水供应,应在牛场安装自动饮水器,在运动场设置饮水槽。夏季水槽里的
水要及时更换,保持饮水卫生。
6. 严格控制日粮水分
奶牛日粮中的水分含量不能太高,如果水分太高,会降低总干物质的摄入量,
但日粮水分也不是越低越好,日粮水分过低会使其适口性变差,同样影响采食量。
日粮干物质的含水量应尽量控制在50%~75%,水分大的青贮或青绿饲料应晾晒,
降低水分含量。
7. 采取分群饲养
高产奶牛各个时期的泌乳量差异很大,对日粮营养的需求变化也很大。如果
采用混群饲养,很难根据泌乳量调整饲料喂量和日粮营养浓度,应尽可能将泌乳
牛、干乳牛和围产期的牛分开,将头胎牛与经产牛分开,再根据泌乳量的高低和
泌乳阶段分群饲养。
8. 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
高产奶牛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比一般奶牛大得多,因此,夏季要做好防暑降
温工作,可以采用在牛舍安装喷雾装置,结合纵向正压通风,降低温度,减轻奶
牛的热应激,同时提供足量的清洁饮水。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特别要避免
寒风直接吹袭奶牛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