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43.11 KB
- 文档页数:7
生态环境建立情况汇报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7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吧生态环境建立情况汇报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篇一针对当前我县存在的环境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今年谋划施行总投资45项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对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交办的____案件、反响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和整改目的,通过专项“督战”、“回头看”、聘请第三方核查验收、“再回头看”等方式,对问题整改正程进展全面持续监视,确保整改效果彻底、全面、标准。
“治气”方面,扎实开展重点石化企业vocs治理,催促镇街和企业加快推进问题整改,确保按期完成全厂vocs治理任务;对重点石化企业开展vocs治理现场核查帮扶,助推企业加快施行vocs深度治理,提升企业vocs治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深化推进重点橡胶轮胎和再生胶企业废气综合治理,催促重点废气治理企业完成“一企一策”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和评审;召开大王镇重点废气治理企业现场观摩会,聘请行业专家开展治理技术指导。
扎实推进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组织各镇街对全县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进展全面排查,县政府专题研究,建立锅炉淘汰台账和“一炉一策”淘汰替代方案,积极推进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替代。
“治水”方面,成立全县水环境工作组,统筹推进雨污混排、入河排污口、企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污染防治等专项治理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晋级。
详细工作中,将市级水污染治理工程作为有力抓手,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并对全县直排河道的'工业企业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施行新一轮提标改造工程。
目前,初步提标方案已完成,正积极推进工程建立,力争入河水质尽快到达地表水iv类标准。
对入河排污〔水〕口施行分类整治,申请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实行“堵疏管”结合,除市政排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已审批的直排企业及农田灌区外的排口,原那么上一律封堵;雨污管网建立、日常维护,一律由专人负责,严禁小区、沿街商铺等污水管网私接乱接,同步推进企业污水“一企一管”建立;建立排水泵站管理清单,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对未施行雨污分流的管网,不得接入市政排水泵站,杜绝污水直排河道。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ppt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破坏严重,资源浪费严重。
为了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之道。
二、调研内容1. 调研目的: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 调研方法: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3. 调研范围:包括大城市、县城以及农村地区;4. 调研重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 环境污染: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空气污染问题普遍存在,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此外,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也非常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2. 资源浪费:在发展过程中,我国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一方面是消费者的过度消费,另一方面是生产者的生产浪费。
3. 生态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开发速度过快,大量的土地被破坏,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四、问题分析1. 缺乏环保意识:许多人对环境保护缺乏意识,不重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长期以来形成了“污染先发展,治理后追赶”的恶性循环。
2. 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以及个人对环境保护问题不进行有效约束。
3. 监管不力:环保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对于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不力,导致了环境问题的长期存在。
五、解决之道1. 加强教育宣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3. 加强监管:加大环保部门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保护环境资源。
4. 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环保科技的研发力度,提高环境治理的技术水平,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建设生态经济。
生态文明调查报告4篇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报告人:XXXX日期:二〇年月日生态文明调查报告4篇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调查目的和意义:了解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主要是河流水污染和街道的垃圾分类, 意义在于在此基础上了解居民对环保意识的深浅, 好进一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家乡。
调查过程:在寒假的这段时间里, 我实地考察过家乡的河道, 也去了村委会询问。
在与村委会领导的交谈中, 我得知前几年, 县里加大对乡村的经济建设, 村委会也努力的做招商引资工作, 村里经济效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过于注重经济效益, 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
流经村里的一条河流受到了一定的污染, 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 生活垃圾往河里倒。
从前清澈的河水, 而现在垃圾四处漂浮, 边缘仿佛污秽的水沟一样。
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由于前几年单方面的追求经济效益, 对污染问题没有及时处理。
从而导致环境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 相反还使部分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基本情况与分析:1、平林开扩土地, 绿态严重遭到破坏, 由于目前人口增多, 土地资源缺乏, 为了开扩更多土地空间, 从而进行了平山伐林, 导致了更多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大批树木被伐, 绿地呈现指数上升减少人口的增多同时也使得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 国家在很早之前就颁布了保护环境条令, 同时也实施了许多措施, 禁止人们随地扔垃圾, 废品回收利用, 城市还设有专门的收垃圾场所, 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清理垃圾, 然而在农村, 这一切的待遇只是空头支票, 没有专门的回收垃圾场所, 人们为了方便, 都是会随地找个地方就倒, 河流、山地、角落成为人们倒垃圾最关照的场所, 积堆成山的垃圾引来了喜爱垃圾的动物, 散发出阵阵臭味, 河水在人们的照顾之下, 清澈之躯也像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 从此望不到里, 街道上散布着的是人们不自觉随手扔的垃圾, 没有人扫, 这些垃圾就像到处漂流的浪子, 没有固定停留的地方, 飘到哪儿就是哪儿废品重新利用的不够全面, 在这些生活垃圾里, 有许多塑料袋, 纸袋, 旧衣服, 旧玩具, 这些都是可回收利用的物品, 特别是塑料袋, 塑料袋属于一级污染品, 人们购买东西的商品袋用过一次之后都会随手扔掉, 而不是重新利用, 随着人们经济的发展, 旧衣服、旧玩具已被人们远远抛之而去, 有些以捡垃圾为生的就会捡这些回去利用, 相比之下他们比我们更懂得环保。
黄河流域几字湾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黄河流域几字湾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对黄河流域几字湾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关键问题和建议,旨在推动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调研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城市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
本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二、调研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调研目的和方法1. 调研目的:(1) 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和影响;(2) 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中的具体实践和经验。
2. 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采访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他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做法和成果;(2)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的统计数据,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四、调研结果和分析1. 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1)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2)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城市经济发展更加环保、节能、低碳;(3) 保护生态资源: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安全性;(4) 塑造城市软实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将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有利于吸引投资和人才。
2. 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中的实践和经验:(1) 建设生态园区:许多城市都在建设生态园区,如广州的黄埔江生态园区、北京的亦庄生态园区等,通过生态修复、绿化景观打造和生态产业培育,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2) 推广可再生能源:一些城市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如深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电等,从根本上解决了能源问题;(3) 进行生态保护修复:一些城市对湿地、森林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如杭州的西湖保护区、沈阳的森林公园等,恢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服务功能。
【导语】写总结报告时应注意明确⽬的,突出重点,切不可⾯⾯俱到;要⿎舞⼈⼼,富有号召⼒。
以下是整理的⽣态⽂明建设总结报告,欢迎阅读!【篇⼀】⽣态⽂明建设总结报告 县编办作为县⽣态⽂明先⾏⽰范区建设领导⼩组成员单位,2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九⼤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国家⽣态⽂明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作⽤,为我县⽣态⽂明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根据省⼯作部署安排,推进国家⾃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的组织实施。
根据省市⽂件精神,整合试点⽰范。
我办于前期开展调研活动,准备集中开展体制改⾰。
⼆、创新⽣态环境监管体制,建⽴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推进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管改⾰,制定出台我县环保垂改有关机构编制⽅案。
我办已编制印发了《县⽣态⽂明建设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员编制规定》、《县环保局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员编制规定》的三定⽅案,对县⽣态⽂明办、县环保局的职责职能进⾏了规范明确,并在接下来的⽣态⼯作中持续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三、建⽴⽣态综合执法体制,推动组建县级⽣态综合执法机构。
为全⾯加强⽣态综合执法体制建设,经市编办批准同意后,成⽴县环境监察⼤队,为环保局下属副科级事业单位,负责全县环境保护执法⼯作,组织实施联合执法,全⾯保障⽣态综合执法体制健全。
四、落实⽣态⽂明建设责任,健全县⽣态⽂明建设领导⼩组及办公室⼯作机制。
我办已于20××年报市编委批复成⽴县⽣态⽂明建设办公室并配齐编制⼈员,编制印发了《县⽣态⽂明建设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员的编制规定》,健全和完善了与⽣态⽂明建设相适应的⼈⼒资源⽀撑体系,并将持续对⽣态⽂明建设办公室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篇⼆】⽣态⽂明建设总结报告 20xx年**乡紧紧围绕县委“三⼤⽬标”,充分利⽤乔⽊快速通道贯通、⼩企业创业园区落户和天街打造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发展⽣态产业,突出项⽬建设,强⼒推进产城互动,倾⼒打造县城后花园。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保护环境的责任。
在本次实践中,我们深入探索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多个方面,并通过实际行动为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一、实践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应当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二、实践目的通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重要性,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向社会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实践内容(一)环保知识宣传我们组织了环保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环保讲座等形式,向同学们和周边社区居民普及环保知识。
在宣传过程中,我们重点介绍了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校园环境整治我们积极参与校园环境整治活动,对校园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对花草树木进行养护。
同时,我们还对校园内的浪费现象进行了调查和整改,倡导同学们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通过这些活动,校园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三)生态调研我们组成调研小组,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研。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地的生态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居民的环保意识。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地区存在着水污染、土壤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居民的环保意识也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并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了反馈。
(四)绿色生活倡导我们发起了“绿色生活”倡导活动,鼓励同学们和周边居民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倡导减少使用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塑料制品;鼓励大家购买环保产品,支持绿色消费。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调研对象:某县农村生态环境调研目的: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研结果1.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本县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水质污染严重,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位下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2)土地退化,土地资源得到严重破坏,到处都能看到裸露的土地和沙地;(3)森林草原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大量野生动物灭绝,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影响;(4)乡村人居环境卫生不佳,村庄周边存在大量垃圾积存,不利于社会卫生的保障;(5)农民生产环节中的化肥农药使用过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生态文明建设途径(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加强法律宣传,明确环保法规的法律效力和利弊。
(3)注重中小企业环保领域的投资和建设,加快清洁生产的改造。
(4)加强环保技术研究和推广,开发高效节能的环保技术。
(5)加强环保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二、建议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措施:(1)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和财政资源,增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力量。
(2)建立农村环保制度,明确分工、责任、监督和奖惩机制。
(3)开展生态环境改善项目,推动农村环保事业的正常展开。
(4)开展农村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环保专业人才培养。
(5)推动农村环境产业化,促进农村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在农村地区,我们需要倍加关注和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此来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具体建议1. 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政策针对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应尽快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落实责任主体,推进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引导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环保投资。
2.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与教育要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广泛宣传和教育公众,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篇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大荆镇第三中学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前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为了了解大荆三中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推进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的展开,我们进行此次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20XX年3月,运用问卷的形式对大荆三中全体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不记名问卷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45份,回收问卷440份,其中有效问卷440份,回收率97.5%,问卷容量为440。
(二)调查问题分析1.60%,左右的同学人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十分担忧,但只有30%不到的同学经常关注生态环境。
偶尔关注的占50%左右,50%以上认为环保与学生有关但只有10%左右对身边的人进行环保宣传,可见学生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但很少能够去考虑去付出行动,几乎所有人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觉得一般或不满意但只有极少数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很多人认为地球一小时有意义,认为环境保护作用很大,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但行动性差。
2.80%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81%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生态文明调研报告6篇生态文明调研报告篇1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依法保护环境,推动生态文明代表活动方案”的安排,常委会组成调研组于8月19-20日由常委会杨红军副主任带队,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大路街道、七塘镇、河边镇、福禄镇、大兴镇和高新区部分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召开了调研工作座谈会。
除调研组成员外,部分区人大代表,区有关部门,镇街人大(工委)、政府(办事处)的领导应邀参加了调研活动。
调研活动开展前我们还通过向社会各方面人员发放调查表、在璧山网上征集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委托镇街人大(工委)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式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一、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成效按照区委“三区一美”战略部署,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任务,从治河、治污、创模到生态创建不断探索实践,在成功创建“市级生态区”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生态区建设,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优势也在不断延续、巩固和提升。
1002份民意调查表反映,对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表示“满意”的952份占95%,“基本满意”的48份占4.8%,“不满意”的2份占0.2%;从246名受访网民反映的情况看,认为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很好”的126人占51.2%,认为“好”的111人占45.1%,认为“较好”的6名占2.4%,认为“较差”的3名占1.2%。
调研组认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重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亮点纷呈,成效明显。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__年就成立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今年,又进行了调整充实并进一步明确了各责任单位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考核机制等。
20__年制定了《璧山国家生态县建设规划》并报人大常委会审议,20__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还制定《实施方案》,将工作指标细化分解,较好地落实了相关责任单位的工作责任;同时制定下发了年度创建工作《考核办法》,量化考核。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以云龙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前言: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了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主要包括云龙湖、云龙山、珠山、大头山、韩山、西凤山,面积达到14.4平方公里,其中云龙湖水面(含小南湖景区)面积已达到6.67平方公里。
已建成的景区主要有:水族展览馆及水面游览区、滨湖公园、湖东文化古迹游览区、小南湖生态游览观光区,以及珠山风景区等。
(一)水更清1.加强监测,保护湖体水质环境云龙湖截污工程正式运行使得云龙湖实现了湖水雨污分流,自2022年10月起,我委委托具有专业资格的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通过布设20处监测点加强对云龙湖及入湖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水质变化原因,准确掌握动态水质信息,云龙湖湖面整洁美丽,湖体水质达到国家重点风景区二类湖泊水质的要求,并且保持稳定。
2.加强监管,加大违规惩处力度通过制定水源污染防治预案和水源保护预案,并与周边29家单位签订污染排放承诺书,进一步明确了排放要求;每天组织专门人员对每个污水出入口及泵站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案;同时,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切实加强对周边单位污水排放的监管,一旦发现有违法违规排放,必及时依法严处。
3.做好打捞工作,确保湖面洁净清美针对水草生长的季节性,每年春夏时节及时组织水库管理处、环卫站、养殖场和滨湖公园等相关单位进行打捞作业,并确保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安排专门队伍负责湖面漂浮物打捞,并实施长效化管理,以保证河道畅通、水质清洁、湖面美丽。
4.提升人员业务素质,保证工作质量针对水质监测工作,邀请水文专家对检测人员、技术人员以及部分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水质简报编制、水质评价依据、监测的七项标准、水质富营养化和常见水草防治等水环境监测知识和技能,保证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于新时代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年行动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议题安排,市人大城环委对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年行动进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阅。
一、基本情况今年年初,为进一步改善我市水气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年行动。
行动目标是全市重点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中心城和县城杜绝污水直排,各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重点河流建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消除恶臭水体,省控河流达到或优于V类水质,市控河流消除达标边缘界面;消除空气异味,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质含量明显降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明显增加;危险废物实施规范化管理、无害化处置。
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行动实施方案四个类别(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油气污染治理、2013年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续建项目)共119项环保重点工程实施计划及进度安排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8月10日,提升年行动119项环保工程,已完工30项,开工76项,累计完成投资13.98亿元。
1至7月份,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位居全省第9位,比2013年同期前进了4个位次。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列全省第8位。
省控重点河流水质位居全省第13位,比2013年同期前进了2个位次。
上半年取得省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449万元。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分别比2013年同期削减2%、16%、2%>4%左右。
省政府分管领导对我市强力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年行动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指示全省总结推广。
(-)政府引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初步形成。
根据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的总体部署要求,在政府引导下,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环保、公安部门开展了整治破坏大气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专项行动;发改部门明确了优先发展、限制发展和淘汰过剩产能项目;城市管理部门对主城区172万平方米道路实施湿法保洁;住建部门采取审批手续限制等措施,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控制;公安部门强制淘汰老旧机动车1万余辆;淘汰符合享受补贴条件的黄标车332辆;经信部门完成91个加油站和23个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工程;交通运输部门完成油罐车改造154辆;畜牧部门完成4个畜禽粪便综合处置利用中心(有机肥厂)建设。
《苏州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苏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江南水乡的代表,生态文明建设也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总结了苏州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亟需解决的挑战。
一、苏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苏州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河湖治理、湿地保护、水源保护等重点工程,并成立了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监管。
目前,苏州的空气质量、水质量等环境指标一直保持在良好水平。
2. 生态农业发展良好。
苏州出台了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绿色种植、生态养殖、有机农业等高品质农业,引导农民走上创新增收之路。
同时,苏州在农村环境治理和乡村旅游发展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3. 垃圾分类管理成效显著。
苏州率先启动了社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现了养宠物、分油脂、护环保的垃圾分类管理,并成立了专门的垃圾分类管理机构,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4. 绿色出行推广成功。
苏州提前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绿色公交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并加强公共自行车、步行系统等交通建设,让市民能够更方便、更安全、更环保地出行。
同时,苏州还建设了一系列智慧交通项目,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二、苏州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大气污染问题仍然突出。
尽管苏州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中PM2.5等细颗粒物污染仍然比较严重。
需要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方面的污染,不断提高空气质量。
2. 生态保护面临压力。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苏州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
特别是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压力。
需要加强生态保护措施,遏制不合理的破坏行为。
尽管苏州在垃圾分类管理方面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垃圾分类难度大、居民意识淡薄等问题。
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加快
推动三台县水生态文明建设,促动该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
承载水平相协调,持续提升本县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建设美丽新梓州,三台县水务局对全县的水生态文明实行了专题调研。
三台县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水生态文明基本情况。
三台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幅员辽阔,总面
积2661平方公里。
县境内有大小江河溪流46 条,其中涪江、凯江、
梓江、郪江为四条大江。
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较大溪河有8条,10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溪河有34条。
有鲁班水库一座大型水库,
团结水库、红旗埝两座中型水库,98座小型水库。
有石河水堰1413道,山平塘6402口,冬囤水田23.13万亩。
近年水生态水设施建设情况。
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县委县府制
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县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建设省级
生态县的意见》。
为加快全县水生态文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
1、中央小农水建设情况。
结合新农村及水生态文明建设,从2020年开始,该县中央小农水项目连续3年分别金石、塔山、石安实施。
当前,共计完成新建渠道413公里,整治渠道776.643 公里,整治山
平塘947口,整治石河堰 246处,改造泵站171处,新建蓄水池1781口。
2、防洪堤工程建设情况。
通过“分段实施,逐步建成”的办法,
该县已建防洪堤46.5公里。
为确保城区及涪江防洪度汛安全,2020年来,新建了青东坝、南寺坝、刘营大围坝防洪堤。
城区防洪体系已基
本形成,城区共建防洪堤9.55公里、防洪闸8座、排涝泵站3座,分
别达到30年一遇、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当前,凯河镇凯江防洪堤正在建设,将新建防洪堤2.8公里,确保了防洪堤内的群众生命安全,
同时,水生态文明建设也同步实行。
3、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治理情况。
三台县以病害防治为重点,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上,近年来,对重
点病险水库实行了彻底整治。
2020年对洛神沟等8座病险水库实行了
整治,今年将对20座小型病险水库实行除险加固,治理后,确保了全
县库区水生态文明发展及群众生命安全。
4、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情况。
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逐步解决集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
2020~2020年,分期分批在30余个镇乡修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6.9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改善。
2020年,正准备建设鲁班镇
集中供水站,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650万元,解决该县鲁班镇等13个
镇乡、140个行政村53000人饮水安全问题。
5、水土流失治理情况。
为遏制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势头,严重破坏水生态文明,三台县进一步增强了对生产建设项目的预防监督和执法检查,增大对
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三年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余平方公里。
202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在以幸福乡鼓锣村为重点的
双江口莲花湾小流域实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9平方公里,计划完成
年度投资378万元,力争将项目区打造为生态、观光、旅游、餐饮、
娱乐为一体的特色亮点清洁小流域。
6、省级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情况。
自2020年三台县被省水利厅确定为全省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重
点县以来,该县精心组织、扎实推动,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办法和制度,使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工作走上了以管理促用水方式转变,以
管理促创建工作深入展开的轨道,逐步形成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的
长效机制。
两年来,在塔山、柳池、石安、高堰等镇乡实施了农业节
水项目,完成工程投资1000万元,通过农业节水项目的实施为全面建
设省级节水型社会重点县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该县经济社会、水生态
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水环境治理情况。
1、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为增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三台县“十二五”经济健康发展,该县
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期纳污“三条”红线,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落实了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入河
排污口审批、水资源有偿使用、取用水和节水、计划用水考核制度等,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增强水库水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三
台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办法》《三台县河道采砂管
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还编制完成了《三台县水中长期供求计划》、
《三台县水资源现状利用分析》、《三台县城区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
报告》等水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划和报告。
同时,相对应制定了《三台
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三台县计划用水和节约
用水管理办法》、《三台县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建
设管理办法》、《三台县取水许可管理办法》、《三台县建设项目水
资源论证管理办法》、《三台县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制度》等六个实
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对水资源管理实
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
纳污等实行了具体的明确和要求。
近年来,共换发取水许可证100余(个),实行各类水资源、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20余次,征收各级水资
源费1000多万元。
做好水功能区和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工作,努力保护
水环境。
2、取缔网箱养殖,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因为长期的网
箱养殖活动,水库水质出现富营养状况,无法实行生产生活用水。
2020年,县委县府高度重视,4月,对我县鲁班、团结、红旗埝水库
等三大水源地的网箱养殖实行全部拆除。
随后,县政府出资实行库区
垃圾清理以及水质净化处理,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得到实效,推动
水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实现了还一库清水于民的目标。
现被评为全省
钓鱼湖的称号。
3、永和埝水文化园建设,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永和埝曾是一条流淌着历史故事的古埝,1938年春天,时任国民政府
三台县长的郑献征在国共合作的抗日斗争中变卖祖产,并组织三台乡
民修建水利抗战军粮基地,被乡民誉为郑泽堰。
郑泽堰在中华民族全
面抗战振救国家危亡之际,发挥了独特的农水基础作用,县委、县政
府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期间曾为此拍下专题纪录片,时任国务委员、军委委员、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专门还为该影片《后方城纪》题
了字。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旅法作家郑碧贤女士(郑献征之女)
为完成父亲续建取水枢纽防洪闸的遗愿,先后会同全国政协委员舒乙
向水利部、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和省水利厅等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陆续整治了取水枢纽1、2号鱼嘴和引水干渠。
之后,又四处奔波,主持整修了水利抗战文化公园。
当前,相关重点工程正在建设。
项目
完工后,通过借助水利抗战文化,将进一步推动水文化和乡村旅游的
发展。
当前,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正将永和埝作为“中华抗战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