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模拟训练发展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14.06 KB
- 文档页数:7
海军训练心得体会海军训练心得体会1通过参加这次训练,使我感悟很多。
顽强拼搏,勤奋实干,是取得成绩的前提。
这次军训,是为了加强后备干部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对我们锤炼作风、磨练意志、增强体魄、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大局意识、团队精神、提高办事效率而进行的一次练习。
在整个军训期间,我按照任务要求,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战士,严格要求,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刻苦的练习。
军训使我知道了部队的终极目标是“打得赢,不变质”,一切训练和工作都围绕此目标展开,不允许空谈,只有实干,必须付出血和汗的代价才能取得成绩。
令我感触较深的是,现在机关上已经不再鼓励“带病坚持工作”,稍有不适便可请假,而部队仍在提倡“挺一挺”的精神,不准随意请假。
军人的理念是:平时都不能咬牙坚持,还何谈战时的流血牺牲、为民奉献。
我们参训刚开始的几天,春寒料峭,气温忽高忽低,昼夜温差大,是感冒多发季节,加上训练强度很大,拉伤韧带的有之,感冒生病者有之。
参训的都是各单位的负责人,很少有这样的经历,但面对困难,没有一个人愿意退出,因为这是勇气和意志的较量,谁也不愿当懦夫。
严守纪律,令行禁止,是战无不胜的法宝。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守纪律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
部队作风纪律好,战斗力就强,在战斗中就会攻如猛虎,守如泰山,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都拖不垮,打不烂,坚持到底。
训练具有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内涵,是一项****于挑战极限的训练活动,旨在激励人的斗志,激发潜在能力,创造性的发挥人的团队能力。
给予我的启发和体验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无论将来我身处何种岗位,只要用心体会就能得到十分有益的人生感悟。
海军训练心得体会2通过参加连党支部“集训”我作为一名战士我应该坚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内涵。
学习工作之基能力之本水平之源。
坚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不仅要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而要向实践学习向大家学习从日常生活获取知识吸取经验教训为以后在连队全面推进连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推演仿真引擎框架前言: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等先进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美军提出了“混合战”、“多域战”、“马赛克战”等新的作战理论、构想、概念,这对于我们研究未来战争的样式及走向,把握新的作战过程及规律提出了新课题。
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作战推演在以往的研究训练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随着新质作战力量的引入及新的作战概念的发展,面对新平台、新技术、新战术、新样式等变化,建设未来智能化推演仿真平台系统就愈发迫切和必要。
智能化推演仿真平台系统(后面简称为智能仿真平台)是以人工智能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导入新一代多用途全领域仿真推演平台实现倍增赋能,以满足未来军事模拟仿真的现实需求。
智能仿真平台以大规模、高效能、分布式仿真引擎为核心;以多元、异构、海量、多维数据及高精度、多分辨率模型为基础;通过连接专用仿真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并引入人工智能赋能引擎以实现智能化推演仿真的目标。
一、未来智能化仿真面对的现实需求背景(一)混合战争2005年,美国前国防部长、时为海军中将的詹姆斯·马蒂斯与军事学者弗兰克·霍夫曼,首提“混合战”的概念。
2006年黎以战争使得这一概念引起更多的重视,此后,混合威胁、混合冲突等概念逐渐得到美军官方认可,被写入2008年版《联合作战环境》、2009年版《联合作战顶层概念》、2010年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2015年版《美国国防战略》等重要文件。
近年来,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综合运用战略威慑、战略欺骗,以及心理战、舆论战,兵不血刃地将克里米亚收入囊中,被西方称为俄版“混合战”。
而早在1999年(当时笔者在军校学习有幸第一时间拜读的此作)由乔良、王湘穗合著的《超限战》一书中的一些观点、设想与“混合战争”极为相似。
(此书后来被美国防部配发给高级将领研读并列为美国西点军校学员的课外必读书。
)(二)多域战2015年4月8日,时任国防部副部长沃克在美国陆军战争学院要求陆军研究“空地战2.0”,这被看作是“多域战”起源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模拟、虚拟、仿真及模拟仿真与虚拟现实的区别作者:曹爽王峰赵峰臣来源:《电脑迷》2013年第07期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人们对模拟、虚拟、仿真概念界定不清等情况,详细介绍模拟、虚拟、仿真及模拟仿真与虚拟现实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模拟虚拟仿真模拟仿真虚拟现实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1 模拟与仿真模拟经常采用虚拟具体假想情形的方法,也经常采用数学建模的抽象方法。
利用模型复现实际系统中发生的本质过程,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来研究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
这里所指的模型包括物理的和数学的,静态的和动态的,连续的和离散的各种模型。
所指的系统也很广泛,包括电气、机械、化工、水力、热力等系统,也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管理等系统。
当所研究的系统造价昂贵、实验的危险性大或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了解系统参数变化所引起的后果时,一般采用模拟的方式来完成。
仿真是一种特别有效的研究手段。
仿真的重要工具是计算机。
仿真与数值计算、求解方法的区别在于它首先是一种实验技术。
仿真的过程包括建立仿真模型和进行仿真实验两个主要步骤。
仿真技术的实质也就是进行建模、实验。
现代仿真技术的发展是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联的。
控制工程和系统工程的发展促进了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计算机出现及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仿真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和工具。
因此,计算机仿真在仿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般认为,建立模型是仿真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仿真基本上是一种通过实验来求解的技术。
通过仿真实验要了解系统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要观察系统模型变量变化的全过程,此外,为了对仿真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和结果优化,还必须进行多次运行,系统优化等工作,因此,良好的人机交互性是系统仿真的一个重要特性。
模拟侧重于软件,强调过程。
仿真则侧重于硬件,仿真的重要工具是计算机、模拟器。
无论模拟还是仿真都与实验相关,整个实验叫仿真,而实验过程应该叫模拟,所以模拟仿真不可分割,发展到今天统称为模拟仿真。
外军培育战斗精神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战斗精神是军队战胜敌人的重要素质,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培养和强化战斗精神,各国外军在长期的实战和训练中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下面将就外军培育战斗精神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忠诚度战斗精神的培育离不开战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忠诚度。
在战争中,外军通过教育和宣传,向士兵灌输国家和军队的理想和信念,强调战士们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比如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士兵们会在训练和宣誓中重申起义宣言的誓言,强调忠诚于美国宪法和国家。
这种理想信念和忠诚度的培育,可以帮助士兵在战场上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拼搏精神。
二、实战化训练和模拟演习为了培养战士们的战斗精神,外军通常会进行实战化训练和模拟演习,让士兵们在接近真实的战场环境中进行训练和磨练。
比如以色列国防军就因为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中,所以他们的训练非常注重实战效果。
在模拟演习中,他们会模拟各种战争情况,让士兵们学会面对不同的敌情,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这样的训练和演习可以让士兵们在实战中更加沉着冷静,更加果断坚定,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不服输的信念。
三、对士兵的体格和技能的培训外军在培育战斗精神时,还非常重视对士兵的体格和技能的培训。
只有体格健壮,技能过硬的士兵,才能在战场上展现出勇敢和果敢。
外军通常会对士兵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和战斗技能的培训。
比如俄罗斯军队以其严格的体能训练和高强度的战术演练而闻名,他们相信唯有通过身体透支的训练,才能培养出不怕牺牲、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四、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外军在培育战斗精神时还会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激发士兵的斗志和积极性。
比如美军就有奖励战功的传统,通过表彰和奖励优秀的士兵和部队,激励部队成员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在以色列国防军中,他们也会对表现突出的士兵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全体士兵养成敢打硬仗、会打硬仗的作风。
五、良好的军队管理和领导培育战斗精神除了士兵自身的努力外,好的军队管理和领导也十分重要。
计算机兵棋推演系统- 欧美最先进的军事训练系统发布时间:2009-1-1 | 访问量:219次21世纪战争型态越来越复杂,世界各国军方早已经超越「一人独断,决战千里」的高风险型态,都已改由各军种将领组成军事参谋联席会议〈主席制〉,共同决议指挥国家军队实施三军团队战争。
许多战场资源、因素互相牵扯,而且因果关系〈智能、经验、兵力、后勤、论述〉都必须由实证获得数据才可靠,象是兵力数量、作战士气的衡量与熟读战史兵书,都已是几世纪之前的作战思维,如今在计算机高科技系统分析与支持下,部队人力与燃料能源〈经费〉投入的份量已减至极少,越来越多的战争胜负,早在真正开战之前,就由计算机兵棋推算出数据与成功率,而各种模拟战争程序、数套剧本早已决定了战役胜负。
这套原名「战区联合作战计算机兵棋系统」(Joint Theater Level Simulation,JTLS)是一种3D立体显像,是采红、蓝两军对抗的互动操作模式,是由计算机运算的陆、海、空三军多面向作战拟真环境,决定指挥官胜负机率的兵棋推演系统。
系统中所模拟的部队都已具备导弹、补给、特种作战及情报搜集的能力。
这套系统是美军、北约及其它东亚十三个盟国现行使用的联战计算机兵棋系统,它最多可以模拟十国间战区领导阶层的联合作战。
JTLS的原本设计是一套兵力、战场分析工具,用来发展联合及混合作战计画的模拟,但也经常拿来当成训练各军种指挥官的作战演习训练系统使用。
不过,它现在的最大功能是当成考验指挥官面对各种战场,在最严厉状况的决策过程是否恰当的建议、评分系统,也是指挥官升迁最重要的考核工具。
此「JTLS联合作战演训中心」俗称“计算机兵棋推演”,必须先由各相关军事单位搜集敌我双方兵力、武器等各参数的汇整,再输入计算机系统转换成各图形、能量、速度、威力、战术等数码管理软件,在开始“兵推”时,计算机会自动负责选择战况的产生。
这些计算机程序能评估对手经验与专长,设定作战天数、天候情况,策划作战策略、进行演练项目并分析结果。
美国各军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现状解析作者:陈智斌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34期陈智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07)【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军陆、海、空、联合四个层次的作战指控系统,详细论述了其当前美军指挥控制系统及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作战指控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目前美军涉及指挥控制体系结构建设的项目计划,总结了美国各军指控系统发展特点与建设思路,通过对国外技术发展路线的梳理和汇总,提炼指控系统当前发展方向,旨在能够对我国军事装备作战指控系统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启迪。
【关键词】指挥控制系统;解析;计划趋势0 引言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指挥手段发展的时代性标志,是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及其应用。
特别是在高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离开了军队指挥自动化,各种作战活动将很难顺利进行。
所以,军队指挥手段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及其应用上。
1 美国各军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现状1.1 美陆军指挥控制系统1.1.1陆军作战指挥系统陆军作战指挥系统是美陆军各指挥与控制分系统的综合。
系统始建于 20世纪60 年代,目前所使用的第四代ABCS 是一个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依托,以战术级战场信息控制系统为基础,以战役、战略级指挥控制系统为支撑,以单兵指挥控制系统为末端的战场指挥控制系统体系。
1.1.2车载移动作战指挥系统尚处于研究、开发、验证阶段的项目——车载移动作战指挥系统,可为机动指挥官及队员提供高度机动的、独立的、可靠的车载数字化作战指挥所。
系统的安装平台包括布雷德利指挥车、斯特莱克指挥车和轻型战术车。
1.1.3标准化综合指挥所系统标准化综合指挥所系统可为旅级、师级乃至军级的指挥官和队员提供模块兼容集成战役级指挥所平台以及具备联合能力的C4I 物理基础设施。
该系统由多种系统构成,特别是包括了标准化综合指挥所系统指挥所平台系统,即:指挥所局域网、指挥所通信系统、指挥中心系统和车载支持系统。
美军“TCCC”对我军院校战场急救教学的启示美军1996年出台了一套适应战场创伤救护的指南“TCCC”(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即“战术战伤救治”。
将战伤救治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火线救护(Care Under Fire)、战术区域救护( Tactical Field Care)、和战术后送救护(Tactical Evacuation Care)。
“TCCC”的运用使得美军伤死率从二战时的19.1%和越战时的15.8%降至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时的历史最低点9.1%,美军将这一战场救治效率的提高归功于战术战伤救治理念的更新。
本文借鉴结合美军TCCC模式及其普训项目,对我军院校战场急救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美军“TCCC”训练的主要特点(一)训练内容贴合实战。
美军TCCC明确了三类人员的受训内容,包括所有参战官兵、救生员(相当于我们的卫生员)、卫生兵/医务官/空降救援队(相当于我军战地军医)。
所有人员必须掌握七大项内容,包括①战术药物的使用;②止血;③开放气道;④静脉通道和静脉注射治疗;⑤口服药物治疗;⑥注射药物治疗。
主要训练出血控制技术、张力性气胸控制过程中的止血技术、胸部针头减压技术、置入鼻咽部通气管打开气道技术、各种伤员搬运技术、神经毒剂伤的急救处理方法、骨折伤处理、疑似骨折伤员的处理程序与搬运措施和中暑或冻伤处理技术等内容。
战斗救护员训练,除完成自救互救训练内容,还要组织建立静脉通道、填写战地医疗卡片、做好直升机转移救护伤员准备等内容训练,培训合格的战斗救生员每年还要继续进行医学教育。
(二)组训模式科学合理。
美军主要采取理论考核和模拟训练等方式组织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
受训者首先利用网络考核系统参加战场救护理论知识考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室内实操训练。
一是理论学习。
采取网络训练模式,每名美国现役与预备役军人以及西点军校在校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参加教学的训练和考核,至少答对70%的题目者方可通过。
美军军事职业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
一、美军军事职业教育的历史沿革
经过200多年的实践发展,美军军事职业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运行体系,其发展程度居于世界前列。
按照发展状况的不同,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创建时期
美军军事职业教育起于19世纪初,从西点军校建立到美国
内战结束是美军军事职业教育的创建时期。
这一时期,以西点军校建立为标志。
西点军校的建立,揭开了美军军事职业教育的先河。
(二)发展时期
从美国内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美军军事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
内战结束后,西点军校学员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国家对军事职业教育的关注。
时任陆军总司令的谢尔曼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协助工程兵建立了应用工程学院,仿效普鲁士建立起一套培养军官的教育体系。
在他的支持下,重新开办罗堡炮兵学院,并逐步成为培养炮兵军官的专业性院校。
后来又在莱文斯堡创立了应用步兵和骑兵学院。
20世纪初,新任陆军部长鲁特提出要建立一个结构完备、逐级竞争的教育体系。
在他的努力下,军事职业教育得到完善。
(三)完善时期。
基于JLVC的装备保障集成训练仿真系统设计方法作者:任泽龙赵德勇袁红丽刘洁来源:《价值工程》2020年第22期摘要:在剖析美军JLVC联邦的发展现状和基于CEMS的JLVC2020体系框架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JLVC的合成部队装备保障集成训练仿真系统设计方法。
从装备保障要素集成训练具体内容和系统构成等角度,分析了合成部队装备保障集成训练仿真系统的构建需求,界定了装备指挥机构、武器装备、保障分队集成训练的系统形态和组织架构;从训练资源层、仿真中间件层、仿真功能层、仿真应用层等四个层次,构建了基于JLVC的训练仿真系统技术体系结构。
通过装备保障集成训练仿真系统组织架构和体系结构的研究,为合成部队集成训练仿真系统详细设计和训练环境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手段。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state-of-the-art of US armed forces Joint Live-Virtual-Constructive (JLVC) federation and systematic frame of JLVC 2020 based on Cloud-Enabled Modular Services (CEMS), an integrated training simul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method of synthetic troops equipment support based on JLVC is put forward. From concrete content and system composition perspective of equipment support integrated training, the constructive requirement of synthetic troops equipment support integrated training simulation system (STESITSS) is analyzed, and the integrated training system form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equipment command headquarters, military equipment, support units are defined. From four levels of training resources layer, simulation middleware layer, simulation function layer, simulation application layer, the technical architecture of STESITSS based on JLVC is constructed. As a result, the method guidance and the technical support of STESITSS detailed design an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re provided by deliberat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e.关键词:联合LVC仿真;装备保障;集成训练;体系结构设计Key words: JLVC simulation;equipment support;integrated training;architecture design中图分类号:TP311.52; ;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2-0199-040; 引言近年来,利用建模仿真技术与实兵实装训练相结合的LVC(L-Live Simulation-实况仿真/实兵训练,V-Virtual Simulation-虚拟仿真/虚拟模拟,C-Constructive Simulation-构造仿真/推演模拟)方法,依托网络通信环境和指挥信息系统组织部队开展综合集成训练,是发达国家军队提高军事训练质量效果和节约人力财力的一种有效途径[1]。
一、阿伯丁武器试验场阿伯丁武器试验场是美国陆军中历史最悠久也最为重要的,是位于美国东海岸马里兰州的阿伯丁平原深处的阿伯丁武器试验场,被称为“美国陆军兵器试验场”。
从1898年的美西战争直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陆军绝大多数常规武器都是在这里经过严格测试才正式批准列装部队的。
无论是枪械等轻武器,还是军用运输车辆、装甲车辆和主战坦克,都必须在阿伯丁试验场完成相应的测试才能上战场。
除了检测美国陆军自己的装备,阿伯丁试验场还担负着对外国陆军武器的性能数据进行检测的任务。
二战中被缴获的轴心国武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得到的苏联造装备等都曾送到这里进行鉴定,美军通过对其进行试验,发现它们的优势和弱点,据此找出克制的方法和新型武器。
也正是因为如此,阿伯丁武器试验场收集和陈列有大量各时期世界陆军武器装备,俨然是陆军武器发展史陈列馆。
二、夸贾林环礁导弹试验场夸贾林环礁导弹试验场位于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的美国夸贾林环礁导弹试验场则是美国弹道导弹和反弹道导弹的主要试验场。
它建立于1959年,整个环礁由100多个小岛组成,整个靶场共占用15个岛,其中11个岛屿上设有相关的重要仪器设备。
作为模拟实战条件下对导弹防御系统和战略进攻导弹进行试验鉴定的基地,这里建有高度模拟实战条件的反导发射阵地,并配备了先进的电子和光学测量设备。
这里是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对地导弹试验的主要弹着区,还是美国唯一进行反导武器系统综合试验和进行反导武器系统作战训练的基地,此外它也是美国外层空间防御前线的前哨基地。
1962年7月该导弹试验场进行了世界首次反导试验,用一枚“奈基-宙斯”反弹道导弹拦载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洲际导弹。
美国“和平使者”、“民兵-3”、“大力神”、“三叉戟”等洲际导弹都在这里进行过试验。
三、白沙导弹试验场白沙导弹试验场被称为是美国陆军导弹的摇篮,它坐落在新墨西哥州,占地多达8287平方公里,是美国最大的军事设施。
美军中大部分战术导弹都在这里经过严格的检验,世界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是在这里进行的。
关于实战化训练的几点思考作者:汤岳飞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8期【摘要】实战化训练的根本要求就是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把战斗力标准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各层次、各领域、全过程,把能打胜仗必备的指挥、行动、保障能力和战斗作风练过硬,坚持“训战一致”。
【关键词】实战化训练;教学训练改革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因打仗需要而产生,伴随作战需求而发展。
实战化训练究竟如何正确理解,外军在实战化训练方面都有哪些做法与实践。
一、实战化训练的本质内涵(一)概念对于实战化训练的理解,目前来看,表述方法很多,但都脱离不了一个核心,那就是紧盯战争特点、着眼作战需求来训练,再简单点就是六个字——作战决定训练。
也因此,实战化训练的根本要求就是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把战斗力标准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各层次、各领域、全过程,把能打胜仗必备的指挥、行动、保障能力和战斗作风练过硬,坚持“训战一致”。
(二)基本特征——复杂性、针对性、普遍性、前赡性1.“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战场环境上。
实战化训练应与未来复杂的战场环境相匹配,各个层次的训练都必须置于这个环境下进行。
认识和把握复杂训练环境,既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又需要在实践中积累一定的经验。
2.“针对性”是实战化训练的本质属性。
开展实战化训练,必须针对战争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对手(对象)、针对相应的气候地域特点、针对特定的战场环境、针对客观现实条件进行。
无论是具体的指标要素,还是宏观的总体指向,都是开展实战化训练的遵循依据。
3.“普遍性”是实战化训练的基本特征。
新形势下的实战化训练,是全对象、全内容、全时空的训练,不仅作战行动和部队演习等整体训练要强调实战化,而且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保障训练、模拟训练也要突出实战化的重点关节,把实战化要求贯穿到部队训练的各层次、各要素、各环节。
外军空中靶标发展浅析作者:高创业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2期摘要:作为空中目标模拟的专用设备,空中靶标是检验防空武器性能和部队训练的必要设备。
针对近年来靶标发展情况,对外军空中靶标发展特点进行总结,提出了我军空中靶标发展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外军;空中靶标;靶机近年来,各军事强国大力发展靶标技术,取得了明显进展。
我军现有空中靶标种类少、性能低,难以满足武器试验和部队训练需要。
总结外军空中靶标发展特点,对保证我军靶标建设质量效益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 外军空中靶标发展概况为提高防空武器装备的实战性能,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空中靶标的建设。
美军空中靶标体系最健全,性能最高,數量也最多,形成了以亚音速中小型靶标、超音速靶弹、低速小型动力靶、全尺寸靶标以及各类拖靶为主的靶标体系,有力保证了美军武器装备试验和部队训练。
英国军队靶标技术比较成熟,发展比较稳定,低、中、高速靶标种类较多,但超音速靶标较少,当前为适应高速飞行器打靶的需求,正在着重发展高速靶弹及能模拟掠海飞行导弹和高速快艇的低空靶标。
法国军队重视研制喷气动力的靶标,目前其超音速、亚音速及中低速空中靶标都有固定型号,但整体情况要落后美军和英军。
俄罗斯军队沿袭前苏联军事技术,具备一定数量的空中靶标,目前其主要发展方向定位于对废旧导弹的改造上。
此外,印度、澳大利亚、南非、日本等国的靶标发展也比较迅速,其型号和种类逐渐丰富。
2 外军空中靶标发展特点2.1 体系建设完善美军高度重视空中靶标的体系化建设,专门提出空中靶标需求,制定发展规划,确定美军空中靶标体系的建设方向和技术发展路径。
针对F-4战斗机消耗殆尽的情况,提出用F-16战斗机继续改装成全尺寸靶标,以维持靶标体系完整性;针对潜在对手的新型导弹,专门研制了一系列能模拟这类导弹的靶弹,从而使靶标体系更完善。
为与武器发展相配套,英军针对缺少高速飞行靶标的问题,研制了高速靶弹及能模拟掠海飞行的导弹和高速快艇等低空目标。
doi:10.3969/j.issn.1003-3106.2023.12.020引用格式:徐军化,杨宇,刘恒讯,等.美国太空网络演习综述[J].无线电工程,2023,53(12):2878-2887.[XUJunhua,YANGYu,LIUHengxun,etal.AReviewofU.S.SpaceCyberWargames[J].RadioEngineering,2023,53(12):2878-2887.]美国太空网络演习综述徐军化,杨 宇,刘恒讯,李卓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北京100080)摘 要:太空是提供全球互联的关键战略竞争领域,太空与网络紧密相连、互相促进。
太空网络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社会作用,随着太空网络领域的日益发展,其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安全威胁。
为了提升太空网络安全、美军作战能力以及夺取太空控制权,以美国太空军为首组织并举行了一系列的太空网络演习。
介绍了美国开展太空网络演习的背景、原因以及近年来演习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美国太空网络演习的特点、发展趋势及意义,对国家的太空网络演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太空;太空网络;安全威胁;演习中图分类号:TP309;E112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003-3106(2023)12-2878-10AReviewofU.S.SpaceCyberWargamesXUJunhua,YANGYu,LIUHengxun,LIZhuoyang(The15thResearchInstituteofCETC,Beijing100080,China)Abstract:Spaceisakeyareaofstrategiccompetitiontoprovideglobalconnectivity,andspaceandcyberarecloselylinkedandmutuallyreinforcing.Spacecyberhasimportantmilitaryandsocialroles.Withtheincreasingdevelopmentofspacecyberfield,ittendstobesubjectedtomuchmoreserioussecuritythreats.AseriesofspacecyberwargameshavebeenorganizedandheldbytheU.S.SpaceForcetoimprovespacecybersecurity,combatcapabilitiesoftheU.S.militaryandseizethecontrolofspace.Thebackground,reasonandbasicsituationofthespacecyberwargamescarriedoutbytheU.S.inrecentyearsareintroduced,thetheir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trendsandsignificanceareanalyzed,andfinallyrelevantsuggestionsforthenationalspacecyberwargamesareputforward.Keywords:space;spacecyber;securitythreats;wargames收稿日期:2023-09-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27805)FoundationItem: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62227805)0 引言随着太空技术和网络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太空和网络2个空间不断交叉和融合。
战争中的军事演习军事演习是战争中一项重要的准备活动,通过模拟实战场景,检验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战备状态。
本文将就战争中的军事演习展开论述。
一、军事演习的背景和目的军事演习一般在实战之前进行,目的是为了让军队熟悉作战环境、提高作战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更科学、更有效的军事战略。
演习中,各种战术、战术以及装备都将得到验证、调整和完善,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军事演习的类型和要素军事演习可以分为实兵演习和虚拟演习两种形式。
实兵演习是指在实际战场上进行的战斗模拟,军队可利用各种武器装备进行实战训练。
虚拟演习则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模拟环境下开展的战斗模拟。
无论是实兵演习还是虚拟演习,都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要素,如战术指挥、武器装备、通信系统和伤亡评估等。
三、军事演习的重要性军事演习对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应对战争挑战至关重要。
首先,演习可以提高指挥官和士兵的组织协调能力,让他们在高压环境下正确决策和应对。
其次,演习可以检验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实战中的顺利使用。
此外,演习还可以锻炼部队的战术技能,培养士兵的作战勇气和意识。
四、战争中的军事演习案例:海湾战争海湾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初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的一场战争。
在战争爆发前,美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以备战争来临。
演习中,美军通过模拟战场、调整作战计划,有效提高了军队的反击能力。
当战争真正爆发时,美军凭借这次演习的磨炼,取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并最终成功解放科威特。
五、军事演习的局限性虽然军事演习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演习是在模拟环境下进行的,与实战有一定差距,无法完全还原战争的复杂性。
其次,由于军事演习是计划性的活动,可能会暴露军队的一些弱点,反而为对手提供了攻击突破的机会。
因此,军事演习需要在保密和实战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六、结语在战争中,军事演习是军队提高作战能力、应对战争挑战的重要手段。
一种支持作战仿真开发的仿真、集成与建模高级框架摘要:本文分析并对比国内外作战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一种支持作战仿真开发的仿真、集成与建模高级框架(AFSIM),它是一种用于模拟和分析作战环境的软件工具,支持评估军事战略和战术决策的有效性。
同时该软件提供了完整的仿真环境模型(包括战斗平台模型、武器系统模型、机载传感器系统模型、通信系统模型以及环境效应模型等),具备快速便捷的建立作战仿真环境的能力。
AFSIM能够为建设高效能的作战仿真系统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作战仿真;仿真、集成与建模高级框架;集成开发环境;可视化工具An advanced framework for simulation, integration and modelingthat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combat simulationDongting jiang, Xiaofeng yan, ning LiNaval Armament Department, Chengdu, Sichuan 610000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of combat simul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oposes an Advanced Simulation, Integration and Modeling Framework (AFSIM)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tional simulation, which is a software tool for sim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and support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ilitary strategyand tactical decision-mak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software providesa complete simulation environment model (including combat platform model, weapon system model, airborne sensor system model, communication system mode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 model, etc.), withthe ability to quickly and conveniently establish a combat simulation environment. AFSIM can provide a new design idea and method forbuilding high-performance combat simulation systems.Keywords:Combat simulation;Advanced framework for simulation、integration and modeling;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sualtool11引言随着现代作战信息化与智能化演进,传统的针对单一兵种或单一平台进行建模分析的作战仿真只能对单一兵种间的单兵作战或单一平台的模拟,无法实现多元战场环境中涉及到的不同兵种以及先进武器、战斗机、舰船等的多机协同作战的模拟。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21.29(12) 犆狅犿狆狌狋犲狉犕犲犪狊狌狉犲犿犲狀狋牔犆狅狀狋狉狅犾 ·1 ·收稿日期:20210907; 修回日期:2021091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F0214700)。
作者简介:张宝珍(1967),女,河北高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员,主要从事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险性以及试验与测试技术等方向的研究。
引用格式:张宝珍,吴建龙.美空军三位一体“试验旗”系列演习综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21,29(12):17,12.文章编号:16714598(2021)12000107 DOI:10.16526/j.cnki.11-4762/tp.2021.12.001 中图分类号:TP277文献标识码:A美空军三位一体“试验旗”系列演习综述张宝珍,吴建龙(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摘要:近年来为加快形成多域联合作战能力,美空军将“像作战一样训练”的理念推广应用到新技术、新战术、新能力的试验中,创新推出了“橙旗”、“翠旗”、“黑旗”3个新的以“像作战一样试验”为核心理念、相互联动、三位一体、试训结合的“试验旗”系列演习,为加快研制“天生联合”武器装备体系和快速形成全域作战能力提供重要平台和手段;文章介绍了近年来美空军频繁开展“试验旗”系列演习的实情;分析了“试验旗”成功实施背后的理论方法和能力基础;最后从转变理念、完善机制、整合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对推动我国武器装备试验鉴定工作发展的启示建议。
关键词:“试验旗”;“橙旗”演习;“黑旗”演习;“翠旗”演习;试验鉴定;战术开发犛狌犿犿犪狉狔狅犳犝犛犃犻狉犉狅狉犮犲犜狉犻狀犻狋狔“犜犲狊狋犉犾犪犵”犛犲狉犻犲狊犈狓犲狉犮犻狊犲狊ZHANGBaozhen,WUJianlong(AviationIndustryDevelopmentResearchCenterofChina,Beijing 100029,China)犃犫狊狋狉犪犮狋:Inrecentyears,inordertoacceleratetheformationofMulti-domainjointbattlecapability,theUSAirForcehasap pliedtheconceptof“trainasyoufight”tothetestsofnewtechnologies,newtacticsandnewcapabilities.Anditinnovativelylaunchedatriadof“testflag”seriesexercisesof“orangeflag”,“emeraldflag”and“blackflag”,whichtake“testasyoufight”astheircoreconcept.Theyprovideanimportantplatformandvaluesforacceleratingthedevelopmentof“bornejoint”weaponssystemsandrapidlyachievingthe“AllDomainsOperation”capabilities.ThispaperintroducesthefactthattheUSAirForcehasfrequentlycarriedoutaseriesof“testflag”exercisesinrecentyears,analysestheirtheoreticalmethodsandinfrastructurecapabilitiesbehindthesuccessfulimplementationofthe“testflag”and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fromtheaspectsofchangingideas,improvingmecha nismsandintegratingresource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equipmenttestandevaluationinChina.犓犲狔狑狅狉犱狊:“testflag”;“orangeflag”exercise;“blackflag”exercise;“emeraldflag”exercise;testandevaluation;tacticaldevel opment0 引言未来战争将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陆、海、空、天、网电等多域环境下的联合作战将成为主要作战样式。
军事院校教育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措施军事院校教育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措施摘要:近年来,军事院校教育训练以军事⽃争准备为牵引,以提⾼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为根本着眼点,⼤⼒加强军事训练,有⼒的促进了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争准备的深⼊发展。
但仍然存在⼀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军事⼈才的全⾯培养上,需要⼤⼒推进军事教育训练创新发展加以解决。
关键词:军校教育训练优化【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military training Israel army the matter conflict preparation in order to lead, with exaltation under information-based condition war power is root point to be attended to, strengthen a military train strongly, promote emolliently troop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military conflict preparation of thorough development. But still existence some antinomy and problem, main body now military talented person of overall development up, demand strongly push forward the military training innovationdevelopment take in to solve.【Key words】Military institution;Modernization education Train胡主席在⼗七⼤报告中指出:“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建设现代后勤,加紧培养⼤批⾼素质新型军事⼈才,切实转变战⽃⼒⽣成模式。
美军模拟训练发展研究摘要:军事训练,是指对单个人员和部队就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进行的教练,其目的是提高受训者或受训集体履行特定的军事职能与执行特定的军事任务的能力,包括为加强一个或数个军事单位的战斗准备而进行的演练。
模拟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其工作规律等,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抽象处理后的一种相似性复现。
模拟训练是指运用模拟器材或模拟系统,在模仿实战环境下开展的军事训练。
“战时怎么打,平时就怎么练”是美军基本的训练指导,美军利用模拟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以作战原则、作战结构为基础,模拟逼真的战场环境和敌军行动,把行之有效的战法融人模拟系统,用模拟训练的方法改变训练的过程和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训练质量和训练效益。
一、美军模拟训练发展概况美军模拟训练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经历了人工模拟、半自动模拟和计算机模拟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陆军开始以复现实际地形的“沙盘”为主要器材的人工模拟训练。
1972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推广应用,美陆军训练局开始使用计算机模型来计算参训作战单位之间的战损、部队机动速度、弹药和油料消耗等,但训练中使用的计算机辅助图上机动模拟系统不能单独完成作业,仍需l:25000或l:50000比例尺的军用标准地图进行手工图上标绘操作。
70年代末,计算机辅助图上机动模拟系统成为美军指挥所演习的“标准”模拟系统。
80年代中期,美军的模拟训练基本完成了从人工模拟到计算机模拟的转变。
1.美军模拟训练机构。
美军国家模拟中心是美军专司模拟训练管理之职的执行部门。
1975年l0月,美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指示其下属的联合武装力量中心,对司令部下属的院校和中心开发模拟训练系统提出建议。
1990年2月,美军成立国家模拟中心。
1993年4月,美军国家模拟中心重组为美军联合武装力量中心的一个下属机构。
改组后的美军国家模拟中心,其任务是负责开发、操作和支持用于战术、战役和战区层次的联合和合同作战的模型系列。
这些模拟系统必须描述战斗中的机动、部署和重新部署等作战行动。
美军国家模拟中心被赋予以下基本职能。
①管理维护美军系列模拟系统。
②支持美军演习。
③开发分布交互模拟系统。
2.美军模拟训练系统。
模拟训练系统是体现军事运动本质特征的对象系统,是在对特定作战环境、军事行动和作战过程的内涵、功能、结构、形态及运动规律进行抽象的基础上,结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军事运筹学和战役战术学理论所建立的相似性演练环境。
目前,美军模拟训练系统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①训练模拟器。
②冲突模拟系统。
③辅助模拟系统。
3.美军模拟训练特点。
尽管美军仍有少数人存在着对“信任计算机”的疑虑,但各类模拟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和使用最终导致了美军模拟训练的制度化。
概而言之,模拟训练的优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增加训练安全性。
②避免环境破坏。
③缩短训练时间。
④减少训练费用。
⑤提高训练效能。
一方面,在模拟训练中,新装备、新条令可以得到在野战训练中则很难做到的全方位检验;另一方面,在模拟训练中,对训练目标的度量要比在野战训练演习中更容易进行。
二、美军模拟训练的基本内容模拟训练作为连接战争准备与实战之间的桥梁,在军事训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训练对象和训练任务,模拟训练有不同的训练内容。
1.训练仿真。
训练仿真主要是通过模拟实车、实弹或实战环境来培养单兵、单车或小范围作战编组的作战技能。
目前使用较多的有驾驶模拟仿真系统、激光射击模拟仿真系统、多用途复合激光作战仿真系统等。
由于运用了视像等先进技术,这些仿真系统的准确性和逼真性得到空前提高。
例如一种被称为“近战战术训练器”的模拟器,能够逼真模拟包括“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等先进武器的全部实景操作过程。
通过电脑模拟,受训者可“身临”欧洲、伊拉克及朝鲜等多种战场地形,在沙尘暴、雾天等作战环境下,与各种敌方坦克展开作战,以培养士兵的战场识别能力和临场应变水平。
美军认为,通过这样的模拟训练,可以在最大限度贴近实战的条件下,提高受训者的战术技能和反应能力,从而提高战场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和自己的生存能力。
据美军统计,从未参加过实战的飞行员,在首次执行任务时生存的概率只有60%。
但在虚拟环境中通过仿真训练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技术和战斗技能的飞行员,进行实机训练的生存概率可以提高到90%。
2.作战模拟。
作战模拟,是指运用作战演习、室内图上作业、计算机模拟演习等方法,对包括两支或多支对抗力量的军事冲突进行的模拟。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传统的手工沙盘和地图作业已不能满足作战模拟的需要,计算机作战模拟成为作战模拟的主要手段。
通过计算机作战模拟,可以对作战方案或作战行动进行多方位的论证,并通过模拟对抗,计算各军、兵种部队的攻防作战能力,经过比较挑出最佳作战方案,使指挥员置身于陆海空天电全维作战空间,充分发挥指挥艺术和指挥能力。
美国国防大学已开设军事政治模拟课程以及联合与合成作战模拟课程。
美三军主要作战中心每年都开展由各类高级指挥和参谋人员参加的作战模拟训练。
当前,计算机作战模拟已经成为美军作战计划制定的必要环节,事实上,“沙漠盾牌”作战计划的蓝本就是出自“内窥90”的计算机模拟演习。
3.装备预研。
降低装备开发中的风险和投入是美军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
美国防部为降低新式武器装备的造价,缩短研制周期,决定采用模拟训练的手段。
其基本做法是:首先以计算机模型在模拟的战场环境中对新式装备进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确定技术参数和最佳技术方案,然后才进行首件样品的制作。
以飞机座舱的信息显示设备为例。
以前,若要确定仪表的最佳位置和仪表上的信息构成,必须制造一架飞机并由好几个飞行员进行不同情况下的试验。
而现在,美军使用计算机模拟训练器,仪表的大致位置及其所显示的信息构成可通过使用计算机模型来确定。
在新式武器设计的各个阶段,相关模型根据反馈的信息不断被细化、补充和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险和造价,实现装备研制的最佳效益。
4.理论验证。
模拟训练为战争形态转变过程中不断涌现的作战理论提供了检验手段。
一场战争一种理论的美军不能等到战争打响再对作战理论进行验证。
美军利用模拟训练手段检验“基于效果的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网络中心战”等信息化作战理论,并把完善和修正的概念写入作战条令。
为此,美陆军率先建立了6个作战实验室。
美原陆军参谋长沙利文上将指出:“这些实验室使我们能够利用仿真技术和模拟手段对作战理论和武器装备进行实验,测试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效果。
”美海军和空军也相继建立了各自的作战实验室。
目前,美军已拥有30多个各类大、中型作战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成为美军和平时期进行重大模拟演习的场所。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成功运用的“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就曾经在“千年挑战2002”的模拟演练中得到检验和预演。
美军正在大力研制的分布交互式模拟系统,即是其“网络中心战”理论的重要检验手段。
三、美军模拟训练发展趋势美美军模拟训练的发展,以战争形态的转变和军事训练的转型为指针,以模拟技术的发展为支撑,呈现出系统多能化、平台一体化、手段综合化、基地规模化、效果“准战场化”等趋势。
1.系统多能化。
系统多能化既是军事训练与模拟技术不断结合的产物,也是模拟训练向多领域拓展的必然结果。
完善的模拟训练系统应该包括开展模拟训练所需要的各项功能。
从功能要素上说,不仅具备单兵训练功能,而且具备联合训练功能;不仅具备作战训练功能,而且具备指挥决策训练功能。
从训练对象上说,不仅具备作战人员训练功能,而且具备参谋人员、指挥员训练功能。
从系统构成上说,不仅具备训练过程所要求的导调监控、战场仿真功能,而且具备战斗评估、综合保障等功能。
如美军新研制的“陆军综合激光作战系统”,能够对杀伤、击毙、击毁的时间、地点和程度实时地提供准确信息,同时还能对核弹头、化学武器、航空炸弹和地雷等杀伤效果进行战场评估。
2.平台一体化。
一体化作战需要一体化训练,一体化训练需要一体化平台。
一体化模拟训练需要模拟训练平台的一体化结构、一体化联结和一体化运行。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及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模拟训练提出的要求,模拟训练呈现出由单车、单系统、单平台向一体化联网发展的趋势。
为满足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系统对抗的需求,美军在模拟训练中强调采取计算机网络技术,把各个单一的模拟系统或模拟器联接起来,形成一体化模拟训练平台。
美军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分布式模拟”训练新概念,其实质就是将分散于不同地点、相互独立的模拟系统或模拟器用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组成高度一体化的模拟训练网络。
在这个模拟训练网络中,所有受训单位或个人既可单独进行模拟训练,又可与其他单位或个人配合进行一体化的协同模拟训练。
2002年7月美军举行的“千年挑战2002”演习中,分散在全美26个指挥中心和训练基地的各军兵种指挥人员,在同一战争背景、同一战场态势、同一作战想定下同步进行了组织指挥大规模联合作战的模拟演练。
3.手段综合化。
手段综合化即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开展模拟训练。
虚实结合的方法综合虚拟训练和实兵训练的优点以抵消各自的缺陷,达成虚拟训练与实兵训练互补的效果。
美军在数字化部队的战斗实验中,就采取了虚实互补的综合训练方法。
1992年9月,美军进行的第一次数字化部队演练是M1A2坦克排实兵演练,演练内容是数字化信息传输。
在此基础上,同年12月进行模拟演练。
1993年7月和l1月,美军进行了两次数字化营实兵演练,演练内容为武器系统横向数字化联网。
演练结果反馈到诺克斯堡战斗实验室,并将其转化成了“战术技术标准文件”。
在此基础上,同年12月进行了模拟演练。
1994年4月10日至23日,美军进行了代号为“沙漠铁锤VI”的数字化营与非数字化营之间的实兵对抗演练。
演练双方实施侦察与反侦察、机动与反机动、冲击与反冲击、突破与反突破等各种作战行动。
对于数字化部队这样一种全新的作战部队,其技术和装备构成、战术运用等,都没有充分的可供借鉴的先例和经验,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才能取得最佳训练效果。
4.基地规模化。
基地是军事训练展开的空间依托,基地规模化是模拟训练向高层次、综合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此,美军集中财力和技术设备,构建了规模化的模拟训练基地。
据悉,到目前为止,美军在国内外已有各种军兵种演练基地80余处,这些基地不仅设备先进,功能完备,而且具备较大的训练空间。
如美国陆军的欧文堡国家中心仅训练场地就达2250平方公里,空军的“红旗”靶场占地总面积更是高达58275平方公里。
5.效果“准战场”化。
模拟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实战,而模拟训练只有做到环境逼真、对抗逼真、效果逼真,其结果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效果“准战场化”是模拟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实现模拟训练的效果“准战场”化,才能增强模拟训练的对抗性和针对性,确保模拟训练与实战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