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防范培训讲义
- 格式:pptx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133
案例8 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评价1.情景描述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新建一条克林霉素生产线,目前已竣工投入试生产,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应开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工作。
克林霉素生产工艺流程为:发酵配料(用液碱调节发酵液)→林可霉素提取(盐酸与碱液添加于提取液中)→氯仿溶解三光气(固体)→林可霉素氯化→碱化水解→分层水洗→蒸馏浓缩(回收氯仿)→结晶分离→干燥→成品包装。
另外,还有燃煤锅炉、空压机房、变电站等辅助设施。
生产工人60人,其中新增员工20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较为齐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基本空缺,现场安装若干通风机,部分不能正常运转;工人除配备了纱布口罩、工作服、安全帽、手套和安全鞋外,没有配备其他防护用品、应急设施和药品。
2.案例说明本案例包含或涉及下列内容:(1)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
(3)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名称。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与预防控制。
(5)职业健康监护要求。
(6)个体防护用品配备。
3.关键知识点及依据(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对建设项目评价种类、分类依据、分类情况及相应的审核、审查要求;第七条对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实行专家审查制度。
第六条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
(一)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二)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进行审核、竣工验收;(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除进行前项规定的卫生审核和竣工验收外,还应当进行设计阶段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对危害因素的分类;粉尘类(矽尘、煤尘等)、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铅、汞及其他有毒化学品)、物理因素等(高温、高或低气压、局部振动等)、生物因素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硫酸、沥青等)、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氮氧化物、紫外线、激光等)、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噪声、铬及其化合物、氟化氢等)、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苯、砷、石棉等)及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氧化锌、二异氰酸甲苯酯、棉尘等)。
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讲义第一章:起重机概述一、起重机的定义和作用起重机是一种用于搬运货物和物体的机械设备,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
起重机具有以下作用:1.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劳动;2. 保证货物和物体的安全搬运;3. 进行工业生产和建筑工程。
二、起重机的分类起重机按照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移动式起重机:包括履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等;2. 塔式起重机:主要用于建筑工程;3. 其他特种起重机:如桥梁起重机、船舶起重机等。
第二章: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规程一、起重机的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起重机操作证书并定期参加培训;2.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知识和安全意识;3. 操作人员需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接受指挥。
二、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起重机的各项安全装置是否正常;(2)确认工作区域无障碍物;(3)检查起重机的载重量和工作范围;(4)检查起重机的液压油位和液压系统是否正常。
2. 起重机的操作规范:(1)操作人员应认真按照起重机的操作界面进行操作;(2)操作人员应清晰了解起重机的起升、行走、旋转等功能;(3)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警惕,观察周围环境,确保安全;(4)禁止在起重机工作时拆卸或维修设备;(5)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起重机工作区域。
三、起重机的应急处理1. 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维修人员;2. 发生意外事故时,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3.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止起重机工作,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灭火和疏散。
第三章:起重机维护与保养一、起重机的定期检查1. 液压系统的检查:检查液压油位、液压油质量、液压管路是否存在泄漏等;2. 电气系统的检查:检查电线接头、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等;3. 结构件的检查:检查各关键部位的连接状态和结构件的损坏情况;4. 安全装置的检查:检查限位器、过载保护器等安全装置的功能是否正常。
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培训教材第1章网络安全基础概念 (4)1.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4)1.1.1 个人信息安全 (4)1.1.2 企业信息安全 (4)1.1.3 国家信息安全 (4)1.2 常见网络安全威胁 (4)1.2.1 恶意软件 (4)1.2.2 网络钓鱼 (4)1.2.3 社交工程 (4)1.2.4 DDoS攻击 (4)1.2.5 数据泄露 (5)1.3 安全策略与防护措施 (5)1.3.1 安全策略 (5)1.3.2 防护措施 (5)第2章密码学基础 (5)2.1 密码学概述 (5)2.2 对称加密算法 (5)2.3 非对称加密算法 (6)2.4 哈希算法与数字签名 (6)第3章网络设备与系统安全 (6)3.1 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 (6)3.1.1 基本安全配置原则 (6)3.1.2 路由器安全配置 (7)3.1.3 交换机安全配置 (7)3.1.4 无线设备安全配置 (7)3.2 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 (7)3.2.1 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7)3.2.2 常见操作系统安全漏洞 (7)3.2.3 操作系统安全防护策略 (7)3.2.4 主机安全防护 (7)3.3 网络安全设备介绍 (7)3.3.1 防火墙 (7)3.3.2 入侵检测系统(IDS)与入侵防御系统(IPS) (7)3.3.3 虚拟专用网络(VPN) (8)3.3.4 安全审计设备 (8)第4章网络攻防技术 (8)4.1 扫描与探测技术 (8)4.1.1 基本概念 (8)4.1.2 常用扫描技术 (8)4.1.3 常用探测工具 (8)4.2 漏洞分析与利用 (8)4.2.2 漏洞挖掘技术 (8)4.2.3 常用漏洞利用工具 (9)4.3 防御策略与应对措施 (9)4.3.1 防御策略 (9)4.3.2 应对措施 (9)第5章恶意代码与病毒防护 (9)5.1 恶意代码概述 (9)5.1.1 恶意代码的定义 (9)5.1.2 恶意代码的类型及特点 (10)5.2 病毒防护技术 (10)5.2.1 病毒防护原理 (10)5.2.2 常见病毒防护技术 (10)5.3 勒索软件防护策略 (10)5.3.1 勒索软件概述 (10)5.3.2 勒索软件防护策略 (11)第6章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11)6.1 防火墙原理与配置 (11)6.1.1 防火墙概述 (11)6.1.2 防火墙工作原理 (11)6.1.3 防火墙配置 (11)6.2 入侵检测系统原理与应用 (12)6.2.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12)6.2.2 入侵检测系统工作原理 (12)6.2.3 入侵检测系统应用 (12)6.3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的联动 (12)6.3.1 联动原理 (12)6.3.2 联动配置 (12)第7章虚拟专用网络(VPN) (13)7.1 VPN技术概述 (13)7.1.1 VPN的定义与功能 (13)7.1.2 VPN的分类 (13)7.1.3 VPN的典型应用场景 (13)7.2 VPN加密协议 (13)7.2.1 加密技术在VPN中的应用 (13)7.2.2 常见VPN加密协议 (13)7.2.3 加密协议的选择与配置 (13)7.3 VPN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13)7.3.1 VPN设备选型与部署 (13)7.3.2 VPN设备配置基本步骤 (14)7.3.3 VPN设备管理 (14)7.3.4 VPN设备故障排除 (14)第8章无线网络安全 (14)8.1 无线网络安全概述 (14)8.1.2 威胁类型 (14)8.1.3 安全挑战 (14)8.2 无线网络安全协议 (15)8.2.1 WEP (15)8.2.2 WPA (15)8.2.3 WPA2 (15)8.2.4 WPA3 (15)8.3 无线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15)8.3.1 加强无线接入点安全 (15)8.3.2 强化密码策略 (16)8.3.3 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 (16)8.3.4 安全监控与审计 (16)第9章应用层安全 (16)9.1 Web安全防护 (16)9.1.1 概述 (16)9.1.2 Web攻击手段 (16)9.1.3 Web防护策略 (16)9.1.4 Web应用防火墙 (16)9.1.5 与SSL/TLS (17)9.2 数据库安全 (17)9.2.1 数据库安全概述 (17)9.2.2 数据库访问控制 (17)9.2.3 数据库加密技术 (17)9.2.4 数据库防火墙 (17)9.2.5 数据库安全运维 (17)9.3 邮件安全与防护 (17)9.3.1 邮件安全概述 (17)9.3.2 邮件加密技术 (17)9.3.3 邮件认证与签名 (17)9.3.4 邮件过滤与防护 (17)9.3.5 邮件服务器安全配置 (17)第10章安全审计与应急预案 (17)10.1 安全审计概述 (17)10.1.1 安全审计的定义与作用 (17)10.1.2 安全审计的分类与标准 (18)10.1.3 安全审计的实施步骤 (18)10.2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18)10.2.1 安全事件概述 (18)10.2.2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18)10.2.3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团队建设 (18)10.3 安全预案制定与演练 (18)10.3.1 安全预案概述 (18)10.3.2 安全预案的编制方法 (18)10.3.3 安全预案的演练与评估 (18)第1章网络安全基础概念1.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作为维护国家、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的关键环节,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最新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培训知识1. 引言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提升安全防范技术的水平,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规范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培训知识。
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是指为保障特定工程项目的安全防范需求所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
规范的制定可以帮助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等环节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内容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规范:对于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进行规范,确保设计符合安全防范的要求。
•施工规范: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针对安全防范的要求,制定施工规范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设备使用规范:对于安全防范工程所使用的设备进行规范,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设备维护规范:安全防范工程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规范,以确保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
•周期检测规范:对安全防范工程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能。
2.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遵循规范的实施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此外,规范还可以提高工程效益,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培训3.1 培训内容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具体实施细则。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更新和演变趋势。
3.2 培训形式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培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线下培训课程:由专业培训机构或相关行业协会组织的实体培训课程。
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加强学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在线培训课程: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在线课程,学员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培训知识-V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规范培训则是提高工作实践水平的重点环节。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培训的必要性、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总结措施。
一、必要性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培训是为了保证安全防范工程技术在实践中的正确应用,避免因技术不当产生安全事故。
同时,规范培训也是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增强技能实践能力。
二、培训内容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防范基础知识2.安全防范设备操作技术3.安全防范工程施工质量控制4.安全防范工程设施检测5.安全防范工程维护保养三、培训方式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培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手提电子设备等途径,采取在线授课、网络讲堂、课件下载和群组讨论等方式,在线上进行技术和规范的学习、交流和实践。
2. 线下培训:通过实地考察、技术展示、实践演练等方式,进行技术和规范的学习、交流和实践。
3. 组合培训: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技术展示、实践演练等方式,进行技术和规范的学习、交流和实践。
四、总结措施1. 培训需定期组织,以确保技术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先进规范。
2. 需要针对安全防范工程技术的特点,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培训。
3. 培训需适当提高难度和复杂度,以供技术人员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团队素质。
4. 学习过程中要有中心思想,符合科学、公正、合理、创新的标准,使技术人员不断深入理解,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升实际工作中的技能水平。
结论一个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培训系统完备、培训方式灵活、培训内容丰富、培训目标合理的机构,将能够建立知识体系完整、技能体系完备、流程规范合理、标准管理严格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安全防范行业培育人才,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