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用心理学教案6 情绪与情感
- 格式:docx
- 大小:20.22 KB
- 文档页数:7
2024全新《心理学情绪与情感》ppt课件目录CONTENCT •情绪与情感基本概念•生理基础与表达方式•认知过程对情绪影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情绪与情感•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策略•总结与展望01情绪与情感基本概念情绪定义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分类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情感定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感特点稳定性和深刻性,如爱情、友情、爱国主义情感等。
情绪与情感关系区别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联系情绪和情感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它们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把它们严格区分开来。
通常将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02生理基础与表达方式生理反应机制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情绪激发时,自主神经系统会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等。
荷尔蒙与神经递质情绪的产生与荷尔蒙(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的释放密切相关。
大脑结构参与情绪处理涉及大脑多个区域,如杏仁核、前额叶皮质、海马体等,它们共同协作完成对情绪的识别、表达和调节。
80%80%100%面部表情识别人类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这些表情具有普遍性和跨文化一致性。
微表情是瞬间闪现的面部表情,能揭示真实情绪;混合表情则是多种情绪的混合体,增加了表情识别的复杂性。
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动识别和分析面部表情成为可能,为情感计算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本表情微表情与混合表情表情识别技术身体姿态与动作手势与触摸空间距离与领地行为肢体语言传达手势是情感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挥手表示告别,握手表示友好;触摸则能传递亲密、安慰等情感信息。
空间距离反映人际关系亲疏,如近距离接触表示亲密关系;领地行为则体现个体对空间的占有和保护意识。
最新资料推荐普通心理学教案第六章情绪和情感第六章情绪和情感本章主要内容:情绪与情感的概述情绪和脑情绪的外部表现 ----------- 表情情绪的理论情绪的调节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关系、情绪的外部表现-- 表情、情绪的理论和情绪的调节。
二、教材分析1 、本章重点(1)情绪的理论(2)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情绪的外部表现-- 表情2、本章难点(1)情绪的生理机制(2)情绪的理论三、教学手段和方法1. 多媒体教学2 、讲授法四、教学时数4 学时第一节情绪与情感的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涵义课堂互动(2 分钟):提问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想不出自己的答案,可以用自我表露的方式来引导大家想出自己的答案。
大家自己想一想,自己都在什么样的时候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呢?估且先说说高兴和愤怒这两种情绪吧。
1 、定义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
人有许多情绪的表现,如愉快和高兴;忧愁与悲伤;激动和愤怒;恐惧与绝望;欣赏与爱慕;厌恶与憎恨等。
所有这些喜、怒、哀、乐、爱、惧、恨,都是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
1 / 152 、本质情绪和情感不反应事物的本质,而是反应客观事物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人对作用于自己的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态度和评价,而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是客观事物与人的情绪情感之间的中介因素。
满足需要即产生正面情绪:如爱、尊敬、满意、愉快、欢乐等。
不能满足需要即产生负面情绪:如恨、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恐惧、羞耻、愤怒、悲哀等。
3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
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性,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课程名称: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情绪类型和情感体验。
2. 能力目标: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情绪调节和情感管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积极健康的情绪态度,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一、情绪与情感的基本概念1. 情绪的定义和作用2. 情感的定义和作用3.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常见的情绪类型和情感体验1. 基本情绪类型:喜、怒、哀、惧2. 复杂情绪类型:焦虑、内疚、羞愧、厌恶等3. 情感体验:爱情、友情、亲情、事业成功等三、情绪调节与情感管理1. 情绪调节的方法:认知调节、行为调节、生理调节等2. 情感管理的策略:情感表达、情感分享、情感共鸣等3. 情绪情感管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情绪与情感的基本概念2. 情绪调节与情感管理的方法教学难点:1. 如何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2. 如何有效调节情绪和进行情感管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是否曾感到情绪波动很大,有时难以控制?请分享你们的感受。
2.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情绪和情感管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讲授新课1. 情绪与情感的基本概念2. 常见的情绪类型和情感体验三、案例分析1. 通过案例展示不同情绪和情感体验对个体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如何应对类似情况。
四、课堂互动1. 分组讨论:如何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2. 分享心得:同学们分享自己在情绪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进行课堂提问,巩固学生对情绪和情感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1. 情绪调节的方法2. 情感管理的策略三、实际操作1. 教授学生进行情绪调节和情感管理的实际操作方法。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练习情绪调节和情感管理。
大学实用心理学教案6 情绪与情感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情绪与情感的基本概念,区分
情绪与情感的不同特点,灵活掌握并运用情绪调节与疏导的
方法。
【教 学 重 点】熟悉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因素,了解常见的复兴情绪情感,掌握并
运用情绪调节与疏导的方法 【教 学 难 点】掌握并运
用情绪调节与疏导的方法 【教 学 思 路】理论讲授—
—案例讨论——实际运用 【授 课 方 式】讲授法、讨
论法 【 课 时 】2学时 【启 发 式 提 问】
【指 定 参 考 书】《大学生实用心理学》 【参 考 资
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本节要点】了解情绪与情感的概念、区别与作用,掌
握健康情绪的标准。 一、情绪的含义
情绪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具有先天遗传性,人的各
种情绪是生来就有的。其在内涵上是主体主观需要同客观环
境整合的产物。
情绪的三要素:内省的情绪体验、外在的情绪体验、情
绪的生理变化
1.内省的情绪体验:世人对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 四
个维量: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
2.外在的情绪表现:即表情,面部表情、言语表情、
体态表情。 3.情绪的生理变化:情绪产生时各系统器官都
会发生生理变化和物理反应。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
系 区别 心理层次较低 先天的、与生理需要相联系 不稳
定、较大波动性 情绪 高级心理现象 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
系 较稳定、持续时间长 情感 联系 情绪包含情感,受情感
制约,是情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产生,进而发展感的外在表
现。 成为情绪深层核心,通过情绪实现。 三、情绪、情感
的种类 1.情绪
情绪的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具有感染性的、
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爆发快、强烈而短
暂的情绪体验。 ·应激: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
应性反应。 2.情感
·道德感:根据一定社会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
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在认知活动中,人
们认识、评价十五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美感:根据一
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四、情绪情
感的表达——表情
表情的种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
1.面部表情:是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
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具有泛文化性。
举例:快乐、惊讶、生气、厌恶、害怕、悲伤、轻视
2、身段表情:有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
举例:坐立不安、手舞足蹈、捶胸顿足、趾高气扬、垂头丧
气 3、语调表情: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 五、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和作用 1、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了解自
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
发展。 ·动机功能:促进或抑制人的行为。
·组织功能: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 ·信号功能:传
递信息、相互影响、相互了解的重要方式。 2、情绪和情感
的作用
·情绪影响认知发展:二者相互制约,情绪影响认知的
种类和进程,认知参与情绪的产生。
·情绪影响学习效率
·情绪影响身心健康水平:持久消极的情绪状态和国际
的情绪体验,会对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怒
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恐伤肾。” ·情绪影响个性发展 ·情
绪状态影响人际交往
3、健康情绪:健康情绪是指人能表现出与环境协调一
致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不仅要符合当时的场合、氛围,
还要符合人的年龄、身份、文化特点。 标准:情绪适当的
原因引起、情绪反应的强度和引起它的情景相适应、情绪反
应能够随客观情境的变化而转移。
第二节 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本节要点】了解常见的负性情绪情感,了解影响大学
生观念情绪情感的因素。 一、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情感丰富多彩: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面临多种
选择,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处于断乳期,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2.情绪易起伏波动:大学生情绪在两极间变化,还常
表现出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交替。
3.兴奋性比较高:强烈性、爆发性、易激动。
4.情绪的心境化:主要表现是情绪和情感的持续时间
比较长。
5.情绪的文饰、内隐现象: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成熟,有时其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往往并不一致。
6.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并逐渐成为个性特征的
一部分。 二、常见的负性情绪情感
负性情绪情感:一是指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绪情感体
验;二是指对行动起抑制或阻碍作用的情绪情感。 常见的
负性情绪情感
1.冷漠:是个性压抑内心愤懑情绪的一种表现。
2.自卑:是个体于某种生理或者心理行的缺陷或其他
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
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
重的心理状态。自卑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评价不当
的结果,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一致性程度较低。
3.恐惧:恐怖性神经官能症。大学生常见的是社交恐
怖,尤其是异性之间。
社交恐惧症是以焦虑、自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心理障
碍。主要表现为:自我封闭,不敢交友,害怕社交;有社交
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此产生焦虑、孤独;不敢面对挫折,此
而逃避现实,觉得只有躲在没人的地方才安全。
社交恐怖症有多种具体的表现,如赤颜恐怖:见人时
害怕,脸红;表情恐怖:见人时感到表情不自然,表情异样、
害迫;视线恐怖:与人对视时紧张异常;色目恐怖:见人时
自己会产生强迫思维及行为,控制不住地去想注视异性性敏
感区;姿态恐怖:在人前行走时,怕自己姿态不好引人嘲笑
和轻视。等等。 调适方法:提高自信是根本 ; 循序渐
进,一步步改变
4.焦虑:是一种紧张、害怕、担忧、交际混合交织的
情绪体验,当人们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便
会产生这种体验。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人的警觉,是有利的。
5.抑郁: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 6.愤
怒
7.压抑苦闷:是当情绪和情感被过分克制,不能表达
和宣泄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8.嫉妒:是因为社会尊重需
要受到现实的或者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一种企
图缩小和消除与他人的差距,恢复原有平衡关系的手段。
三、影响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因素
1.外部因素:社会因素、学校环境、家庭因素
2.内部因素:一方面是指有遗传、激素分泌紊乱,以
及神经系统的功能或器质性变化等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造
成大脑机能活动的失调或器质性变化;另一方面是指与大学
生所处特点时期的心理活动特点有关。
第三节 大学生情绪调节与疏导
【本节要点】掌握并运用大学生情绪调节与疏导的方法。
一、什么是情绪调节
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
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 ·具体情绪的调节
·唤醒水平的调节:抑制、削弱、掩盖、维持、增强 ·情
绪成分的调节
二、情绪调节和疏导的方法 1.自主训练法
2.心理平衡法:对自己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不要过
分苛求;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偶
尔也要屈服;暂时逃避;找人倾诉烦恼;为别人做点事;在
一段时间里只做一件事;不要处处与人竞争;与人为善;娱
乐
3.疏导排泄法: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破坏社
会道德生活的方式,把心理上积存的郁闷通通打发出来,使
神经通路畅通无阻。
4.冲突缓解法:接近——接近型、回避——回避型、
接近——回避型心理冲突。
5.格式塔疗法:生活在今天,不要懊悔昨天的事,也
不要总惦记明天的事;杞人忧天,徒劳无益;停止猜想、面
向实际;暂停思考,多去感受;也要输进不快乐的情绪;不
要嫌判断,而是要先发表意见;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
我就是我;要对自己负责。
6.P. A. C自我写照法:Parents要保持慈善、Adult
要保持理智、Child要保持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