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主要成分的分析研究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821.50 KB
- 文档页数:12
中® 扈 f (S 版2022,38(4): 120-126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不同产地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抗肿瘤活性比较研究房佳敏,曾伟民,张彦龙(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产地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通过H P L C色谱法测定 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差异,采用C C K-8法检测不同产地的黄芩对抑制A549 肺癌细胞增殖的情况。
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黄芩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黄芩苷含量由高到 低为黑龙江勃利 > 山东莒县 > 甘肃定西 > 山西运城,汉黄芩苷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 > 甘肃定西> 山东莒县〉山西运城,黄芩素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山东莒县〉山西运城〉甘肃定西,汉黄芩素 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山西运城〉山东莒县>甘肃定西。
综上,黑龙江勃利地区黄芩中的化学成 分含量高居于4个产地首位。
黄茶提取物对A549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其化学成分含量有 关,并呈现剂量依赖。
实验结果可为寒地黄芩的开发及合理利用药用资源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黄芩;H P L C色谱法;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抗肿瘤活性中国分类号:S18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asb2021-0248The Content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Scutellaria baicalensis from Different Origins: A Comparative StudyFANG Jiamin, ZENG Weimin, ZHANG Yanlong{College of L ife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 icrobiology, Harbin 150080)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origins on the contents of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The study used HPLC chromatography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baicalin, wogonoside, baicalein and wogonin of S. baicalensis from different origins, and CCK-8 method to detect the inhibition of A549 lung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of S. baicalensis samples from different origins. The content of baicalin from high to low is Boli of Heilongjiang〉Juxian of Shandong〉Dingxi of Gansu> Yuncheng of Shanxi; the content of wogonoside from high to low is Boli of Heilongjiang> Dingxi of Gansu〉Juxian of Shandong〉Yuncheng of Shanxi; the content of baicalein from high to low is Boli of Heilongjiang〉Juxian of Shandong〉Yuncheng of Shanxi〉Dingxi of Gansu; and the wogonin content from high to low is Boli of Heilongjiang〉Yuncheng of Shanxi〉Juxian of Shandong〉Dingxi of Gansu. As shown above, the contents of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S. baicalensis in Boli of Heilongjiang rank the first among those from the 4 origins. The extract of S. baicalensis has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A549 lung cancer cells, and the effect is related to the contents of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dose-depend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ational use of medicinal resources of S. baicalensis.Keywords:Scutellaria baicalensis^HPLC chromatography; baicalin; wogonoside; baicalein; wogonin; antitumor activity第一作者简介:房佳敏,女,1996年出生,黑龙江虎林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
黄芩的研究进展摘要:黄芩(ScutcllanabaicalensisGeorgi)是我国大宗主特产药材,可以采用显微、薄层、高效液相及红外光谱等方法进行鉴别。
黄芩含有黄芩苷、黄芩素等4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质量评价方法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导数光谱法、脉冲极谱法、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黄芩主要具有抗炎、抗病毒、抗变态反应、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关键词:黄芩;鉴别;成分;质量评价;药效黄芩(ScutcllanaBaicalensisGeorgi)是我国的传统常用中药,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性寒、味苦,归肺、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可用于湿热泻痢、肺热咳嗽、热病烦渴、黄疸、目赤肿痛、积热吐血、胎动不安、痛肿疮疖等症。
黄芩用途很广,其应用和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关注,需求量也随之剧增。
目前,对于黄芩的研究也较广泛,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原植物及鉴别研究黄芩在我国的分布较广,野生黄芩分布于我国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地。
黄芩的结构研究近几年有不少报道,杨氏等建立了不同生长年限的野生和栽培黄芩的性状组织学鉴别方法,并首次发现黄芩组织中可观察到年轮结构[1]。
都氏等采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黄芩进行了黄芩苷的组织化学定位和定量分析,提出了黄芩药材的质量标准应以木栓层韧皮部与木部面积之比大、无枯心者质量为佳[2]。
徐氏等利用红外光谱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来识别栽培、野生黄芩和粘毛黄芩,识别正确率超过了97%[3]。
徐氏等借助于红外指纹图谱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区分和鉴别黄芩的产区[4]。
苏氏等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10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样品进行了分类,发现甘肃黄芩、粘毛黄芩与正品黄芩差异相对较小,而滇黄芩、丽江黄芩与正品黄芩差异较大[5]。
谢氏等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黄芩及其混伪品进行了聚类分析,为中药材的质量鉴定提供了新方法[6]。
黄芩的药理分析以及临床研究摘要】黄芩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入药部位为根,黄芩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以及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对黄芩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发现黄芩根的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解热镇痛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现将其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黄芩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综述黄芩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于《神农本草经》中始载,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止血安胎等作用,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往的研究对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素以及所提取的活性部位之药理作用多有关注,主要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黄芩对肝脏、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也有保护作用。
现对国内外近几年黄芩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研究作如下综述。
1 药理作用1.1 抗菌抗病毒作用:黄芩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体外对于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外对许多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抗菌的有效成分是黄芩素和汉黄芩苷元。
姚干[1]等通过采用体内、外实验的方法研究芩栀胶囊(黄芩、栀子),发现芩栀胶囊可以明显的延长感染甲、乙型流感病毒、肺炎双球菌小鼠的存活天数,并且可以提高感染小鼠的存活率,使感染小鼠的肺炎性病变发生逆转,同时发现其能够有效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葡萄球菌、奇变杆菌、大肠杆菌、板畸杆菌等17种细菌。
近几年来黄芩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Qian Wang[2]等于体外对黄芩苷-锌复合物的抗HIV-l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芩苷-锌复合物的细胞毒性较低,并且具有较高的抗HIV-l活性,还能较强的抑制重组子的逆转录和HIV-1进入宿主细胞。
1.2 抗炎镇痛作用:黄芩对于急、慢性炎症反应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63 期2019 Vol.6 No.63137中药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分析郭 宇(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摘要】在我国中医药中黄岑具有清热燥湿效果,黄岑的主要成分有多糖、黄酮类等。
黄岑具有保护神经、消炎、抗氧化以及抗病毒等作用。
现今医学科研水平明显提高,为了充分了解黄岑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药;黄岑;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63.137.01在《神农本草经》中黄岑早已被记载其中,黄岑是唇形科植物,又可叫作山茶根,其特征为味苦、性寒。
有关学者研究中指出,人服用黄岑后,黄岑由肺部进入脾、胆以及大肠等部位,其具有泻火、清热以及止血的效果[1]。
中药黄岑已有千年的历史了,在咳嗽、肺热、胸闷疾病中被广泛应用。
《中药部颁标准》中显示,现今常用的药物中有400多种均含有黄岑,可用作100多种疾病治疗中[2]。
医学界对黄岑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本组研究内容见下文。
1 黄岑的化学成分1.1 多糖类在化学方面,多糖是多聚糖的一种,其由单糖链接组成。
有关学者指出,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黄岑炮制品,应用化学材料有硫酸苯酚,其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黄岑炮制品其中多糖含量存在差异。
组成黄岑的多种成分中,炭黄岑含多糖最少,炒黄岑含多糖最多。
有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黄岑,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黄岑含量,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黄岑,其中多糖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但大多数黄岑中多糖含量在5~13%之间,其含量会受种植、生产等因素影响。
1.2 黄酮及黄酮苷类药物的功效与其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关系,对黄岑进行全面的化学分析,可更仔细的了解黄岑的药理作用。
黄芩中黄芩甙和黄芩素提取、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梁英1,2,韩鲁佳2*(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 163319;2.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摘要:黄芩甙和黄芩素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除传统意义上的抗炎、抗病毒及解热和保肝作用外,近年来对其抗氧化、抗HIV-1病毒的研究日趋深入。
本文综述了黄芩甙和黄芩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指出了以往工艺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设想及展望。
关键词:黄芩甙;黄芩素;提取;分离纯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 引言中草药是我国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据有上千年的历史。
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草根药的中品。
黄芩甙(baicalin)和黄芩素(baicalein)为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变态、抗菌、抗癌、抗病毒、清热、利尿、镇静、降压、保肝、利胆等作用。
我国多年来对黄芩的利用,主要是将黄芩经简单处理,以切片形式作中药制剂利用,或将黄芩直接与其它中草药配伍制成复方制剂。
这种使用方法不能充分发挥黄芩的药用价值,造成资源的浪费。
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药生产过程中提取浓缩、分离纯化等关键单元技术的现代化。
因而研究黄芩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浓缩、分离纯化日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如何从黄芩中将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如何提高提取率和含量是关键问题。
目前,随着新技术在药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资助(2002BA514A-12-3)作者简介:梁英(1964—),女(汉),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从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研究.E-mail:ly64034@通讯作者:韩鲁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E-mail:hanlj@材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出现。
黄芩苷的提取实验报告黄芩苷的提取实验报告引言:黄芩苷是一种常见的天然药物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技术,从黄芩中提取纯度较高的黄芩苷,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基础。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黄芩干燥植物材料、乙醇、水、甲醇、乙酸乙酯等。
2. 实验仪器:搅拌器、离心机、玻璃研钵、滤纸、热水浴等。
实验步骤:1. 将黄芩干燥植物材料研磨成细粉。
2. 将黄芩粉末加入乙醇中,并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3. 将混合液置于热水浴中,保持温度在60摄氏度左右,进行提取。
4. 将提取液离心,分离出上层的乙醇溶液。
5. 将乙醇溶液进行浓缩,得到黄芩苷的浓缩物。
6. 将浓缩物溶解于甲醇中,并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7. 通过滤纸过滤溶液,去除杂质。
8. 将滤液进行浓缩,得到纯度较高的黄芩苷。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从黄芩中提取到了纯度较高的黄芩苷。
在提取过程中,乙醇作为溶剂起到了很好的溶解作用,能够将黄芩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
而甲醇则用于溶解浓缩物,使得黄芩苷更易于分离和提纯。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黄芩的质量和干燥程度对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
较高质量的黄芩材料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成分,而干燥程度越高,提取过程中的水分干扰越少。
其次,提取温度和时间也是影响提取效果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黄芩苷的降解,而过长的提取时间则会增加提取过程的耗时。
黄芩苷的提取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了基础。
黄芩苷作为一种天然药物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已被广泛研究和证实。
此外,黄芩苷还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过敏等作用,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价值。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从黄芩中提取到了纯度较高的黄芩苷。
提取过程中,乙醇和甲醇起到了重要的溶解和分离作用。
黄芩苷作为一种天然药物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价值。
黄芩化学成分
黄芩是一种传统草药,其化学成分十分丰富。
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苷类、多糖、有机酸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最重要的药理成分,包括黄芩苷、黄芩甙、川芎苷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此外,黄芩还含有丰富的黄酮苷,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黄芩的生物碱成分主要包括黄芩碱、黄芩素、黄芩甲素等,具有抗癌、抗菌、抗病毒、镇痛等作用。
而黄芩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解毒等作用。
总之,黄芩的各种化学成分共同发挥作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 1 -。
宁夏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研究姓名梁玉彩性别女学号30年级07级专业化学教育系(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指导教师王芸芸2011年5月16日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黄芩苷的提取方法研究论文完成日期:2011年5月16日指导教师签字: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黄芩苷的提取方研究摘要黄芩是我国传统中药,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铜类化合物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
目前,黄芩主要通过煎煮法、回流法等提取,但这些方法存在有效成分提取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参阅今年来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综述,以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较高,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多种多样,各有优劣,并且黄芩苷有很重要的药理作用,已成为多种中成药的组成之一,其提取方法有超滤、水提酸沉淀、醇提酸沉法等,今年来发展起来的先进方法值得关注。
关键词:黄芩;化学成分;提取方法Abstract:The skullcap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 is copper compounds baicalin, Han baicalin, baicalein, wogonin and so on. Currently, baicalin mainly through boiling, reflux extraction method, etc., bu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se methods the problem of low extraction efficiency, by referring to the literature this year, and to collate review to baicalin and baicalein were higher, Extraction of baicalin diverse, each wi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baicalin have important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has become one of a variety of proprietary composition, methods of ultrafiltration and its extraction, water extraction and acid precipitation, alcohol extraction and acid Journal of Law, and so this year to develop advanced methods of concern。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黄芩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全球的草本植物,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
它的根和茎具有清热解毒、干燥湿度、冷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冒、咳嗽、痢疾等疾病。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芩的药用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黄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等,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苯丙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绿原酸、咖啡酸等,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有机酸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苯甲酸、水杨酸等,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黄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抑制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
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抗菌成分。
黄芩还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效果,如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合用,能够降低抗生素用量,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黄芩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其抗病毒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
在病毒感染初期,黄芩能够抑制病毒的吸附和复制,从而减轻病毒感染的症状。
黄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其抗氧化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和有机酸类化合物。
长期服用黄芩可以改善身体的抗氧化状态,预防衰老和慢性疾病的发生。
黄芩具有利尿作用,能够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等症状。
其利尿成分主要是有机酸类化合物。
黄芩可以用于治疗尿道感染、肾炎等疾病引起的水肿症状。
黄芩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
内服时,可以单味药煎服,也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治疗各种疾病。
如与知母、栀子等配伍,可以治疗肺热咳嗽;与黄连、半夏等配伍,可以治疗胃热呕吐;与阿胶、地黄等配伍,可以治疗阴虚内热。
在外用方面,黄芩可以用于治疗痔疮、痈疽等疾病。
黄芩在中医美容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普济方》中记载的“三黄散”,就是以黄芩、黄连、黄柏为主要成分的外用制剂,可以治疗面部长疱、皮肤溃疡等。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黄芩,亦被称为金黄连、共和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
其中黄芩苷是一种重要的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并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因此,提取黄芩苷的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的提取黄芩苷的方法是水提法、醇提法、酸提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提取效率低、环境污染等。
因此,近年来,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提取方法,如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本文着重介绍这些新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微波提取法是利用微波在介质中的穿透、吸收和转换作用来加速黄芩苷的提取。
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等优点。
然而,微波加热对黄芩苷的结构也会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其质量下降。
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作用于黄芩,产生的超声波振动作用将黄芩中的黄芩苷分子释放。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
但是,超声波提取法也有一些缺点,如超声波对黄芩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代替传统有机溶剂进行提取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高效、纯度高等优点,而且提取效率高。
但是,超临界流体提取法需要较高的设备成本和专业知识,所以要求提取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总之,不同的提取方法适合不同的情况。
如果需要快速高效地提取大量的黄芩苷,则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可以是不错的选择。
而如果需要提取质量高、环保的黄芩苷,则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这些提取方法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理解其对黄芩苷质量的影响,并找到更优的提取条件。
第3期任正肖,等:黄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65-黄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任正肖,车萍,李紫薇,莫梅#(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山东济南250355)摘要:黄苓(ScuO/aTa baica/n S is)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唇形科草本药用植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护神经系统和肝脏等等,回顾近年来对黄岑的一系列实验和临床研究,就黄岑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关键词:黄苓%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TQ460.7;R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1X(2021)03-0065-03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r ofSch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Ree Zhengxiao,Che Ping,Li Ziwei,Mo Mei*(EipeeimentaeCentee,ShandongUnieeesityooTeaditionaeChineseMedicine,Jinan!250355,China)Abstract:Scutel T Ta baicalensis,as a/ng-standing Lamiaceae herbal medicinal plant in China,has a variety of phaemacoeogicaeactieities,inceudinganti-inoeammatoey,anti-oiidant,anti-tumoe,peotection ootheneeeoussystem and eieee, etc.,according to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n ScutelTTa baicalensis Georgirecent,This is an review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c/gicai effects of ScutelTTa baicalensis Georgi.Key word5:scute a eiabaicaeensis%chemicaecomposition%phaemacoeogicaee o ect黄苓是唇形科植物,又名山茶根,其根是入药的主要部分,主要生长在亚洲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蒙古、朝鲜和日本等⑴。
关于黄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黄芩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感染性疾病、炎症、肿瘤等。
其主要成分是黄芩苷、黄芩苷Ⅱ、黄芩酸、黄芩酸葡萄糖酯等。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等。
近年来,关于黄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黄芩中的主要成分是黄芩苷、黄芩苷Ⅱ、黄芩酸、黄芩酸葡萄糖酯等。
黄芩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研究发现,黄芩苷可以通过抑制白细胞粘附、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同时,黄芩苷还可以通过减少DNA损伤、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黄芩苷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侵袭。
黄芩苷Ⅱ是黄芩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研究发现,黄芩苷Ⅱ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黄芩苷Ⅱ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此外,黄芩苷Ⅱ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黄芩酸是黄芩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
研究发现,黄芩酸可以通过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抗氧化作用。
此外,黄芩酸还可以通过抑制白细胞粘附、调节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发挥抗炎作用。
黄芩酸还具有抗菌的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黄芩酸葡萄糖酯是黄芩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等作用。
研究发现,黄芩酸葡萄糖酯可以通过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抗氧化作用。
此外,黄芩酸葡萄糖酯还可以通过抑制白细胞的粘附和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黄芩酸葡萄糖酯还可以通过调节血糖代谢的相关酶的活性,降低血糖水平。
总的来说,黄芩的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等。
这些作用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各种信号转导途径和分子靶点。
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摘要黄芩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清除自由基、免疫调节以及对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黄芩;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研究Pharmacological advances in study on Scutellaria (College of Pharmacy,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Abstract:The mainly active ingredient of Scutellaria are flavonoids.These ingredients have antipyretic,antiinflammatory,antibacterial,antiviral,antitumor,scavenging free radicals,immune regulation and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Key word:Scutellaria;Pharmacological effects;Mechanism of action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主根肥厚,断面黄绿色。
茎基部多分枝。
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下面具多数下陷的腺点。
总状花序顶生;二强雄蕊。
小坚果卵球形。
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
生长在向阳山坡、草原。
其干燥根(药材名:黄芩)为清热燥湿药,性寒、味苦,归肺、脾、肝、胆、大肠、小肠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临床上广泛用于肺热、肠炎痢疾、黄疸及化脓性感染等症。
一.主要成分经研究证实,黄芩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芩苷元( baicalein) 、黄芩苷( baicalin) 、千层纸素( oroxylin - A) 、千层纸素A -7 -O -葡萄糖醛酸苷( oroxylin - A -7 -O -glucu-ronide) 、白杨黄素( chrysin) 、汉黄芩素( wogonin) 、汉黄芩苷( wogono - side) 、黄芩新素Ⅰ、Ⅱ ( skullcapfla-vone) 、二氢黄芩苷( dihydroba - icalin)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