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复习8 纵横捭阖 叱咤风云
- 格式:doc
- 大小:122.04 KB
- 文档页数:6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容易读错字:1、结束的“束”shu 四声(同“树”)、而不读——结“素”;2、强劲的“劲”jing 四声(同“净”)、而不读——强“禁”;3、召开的“召”zhao 四声(同“照”)、而不是——“招”开;4、迁徙的“徙”xi 三声(同“喜”)、而不读——迁“稀”;5、勉强的“强”qiang 三声(同“抢”)、而不读——勉“墙”;6、粗犷的“犷”guang 三声(同“广”)、而不读——粗“矿”;7、扪心自问的“扪”men二声(同“门”)、而不读——“懑”心自问;8、良莠不齐的“莠”you三声(同“有”)、而不读——良“又”不齐;9、瑕不掩瑜的“瑜”yu二声(同“鱼”)、而不读——瑕不掩“玉”;10、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筵”yan二声(同“言”)、而不读“厌”席。
容易读错的姓氏一、华姓“华”姓、应读huà(化)、不读作中华的华。
华姓源于封邑、出自子姓。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出自子姓、宋戴公孙督、宋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
”可见、华姓的祖先是宋戴公的孙字子华父督。
因宋戴公的祖先系子姓、所以、姓氏书上称华氏出自子姓。
据历史记载、华父督当时在宋国很有势力、他曾经害死过孔子的祖父孔父嘉、逼得孔氏迁往鲁国。
华姓后裔在后世有很多名人、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国时的神医华佗和曹魏时的华歆。
二、任姓“任”姓、应读rén(人)、不读作任务的任。
任姓有两个来源:一是出自黄帝之裔。
《元和姓纂》云:“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一为任姓、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
”二是出自风姓、为太昊之裔。
《通志》云:“任、为风姓之国、实太昊之后、今济州任城即其地。
”《左传正义》云:“太昊后、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姓皆任姓也。
”可见、这两支任姓都是非常古老的姓氏。
三、解姓“解”姓、应读xiè(谢)、不读作解放的解。
解姓起源于封邑、其祖先是唐叔虞之子良、食采于解、因于为氏、源于姬姓。
专题02 字音(实战过关篇)(教师版)班级 姓名 完成情况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佃.(di àn )户 忍俊不禁.(j īn ɡ) 埋.(m ái )怨 面面相觑.(q ù) B .栖.(q ī)息 矫.(ji ǎo )揉造作 酷肖.(xi ào ) 断壁残垣.(yu án ) C .伫.(zh ù)立 忧心忡忡.(zh ōn ɡ) 差.(ch āi )使 吹毛求疵.(c ī ) D .留滞.(zh ì) 味同嚼.(ju é)蜡 晌.(xi ǎn ɡ)午 花团锦簇.(c ù) 【解析】B (A:“禁”应为j īn ,“埋”应为“m án ”; C: “忡”应为ch ōn ɡ ; D: “嚼”应为ji áo ,“晌”应为sh ǎn ɡ 。
)2.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蛰.伏(zh í) 屏.气(b ǐn ɡ) 不屈不挠.(n áo )B .配角.(ji ǎo ) 撷.取(xi é) 三年五载.(z ǎi )C .跻.身(j ī) 喝.彩(h ē) 挑.灯夜战(ti ǎo )D .虬.枝(qi ú) 恬.淡(ti án ) 乳臭.未干(xi ù) 【解析】D (A .蛰zh í应读zh é;B .角ji ǎo 应读ju é;C .喝h ē应读h è。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追溯.(shu ò) 冗.长(r ǒn ɡ) 栖.息(q ī) 锲.而不舍(qi è)B .虐.待(n üè ) 谩.骂(m àn ) 奢侈.(ch ǐ) 猝.不及防(c ù)C .伫.立(zh ù) 憎.恶(z èn ɡ) 横亘.(ɡèn ɡ) 悲天悯.人(m ǐn )D .沮.丧(j ǔ) 聆.听(l ín ɡ) 拘泥.(n ì) 韬光养晦.(h ùi ) 【解析】B 。
2024中考历史考前提分必背:一定要熟记这些高频考点1.中国王朝产生的标志是大禹建立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权的朝代,夏朝的建立,标志着禅让制的结束,中国历史开始走向“家天下”。
2.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公元前60年,汉朝设置西域都护。
3.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
4.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安史之乱。
5.西藏地区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的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是元朝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归宣政院管辖。
6.清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雍正设立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顶峰)。
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天京陷落。
8.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
9.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标志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10.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标志是1911年辛亥革命。
(封建制度没有结束)1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12.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3.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1935年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4.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36年红一、二和红四方面军甘肃会宁会师(三大主力会师。
15.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6.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全国性抗战)是1937年七七事变。
17.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是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大陆22年:192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49解放军占领南京。
)18.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结束的标志是清政府谕令停止科举考试(1905年)。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0.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被摧毁的标志是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52年底)。
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A层基础必会】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
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C)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2.(2023•天津中考)“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首诗可用于研究(D)A.隋朝统一的条件B.赵州桥的艺术特点C.科举制创立的作用D.大运河开凿的影响3.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
这体现了(C)A.江南地区的开发B.运输工具的改进C.劳动人民的智慧D.计算能力的提高4.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下列政策体现出唐太宗这一观点的是(A)A.轻徭薄赋,发展农业B.开疆辟土,攻灭突厥C.和亲吐蕃,民族友善D.虚心纳谏,任用贤臣5.如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曲辕犁,有关曲辕犁的说法正确的是(B)A.推动了农田面积扩大B.促进了农耕效率提高C.开启了铁犁牛耕时代D.壁画可知发明于敦煌6.(2023·济宁中考)如图为唐朝阎立本绘制的《步辇图》(局部),该图反映的历史场景是(B)A.唐太宗问政于房玄龄B.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C.唐玄宗送别高僧玄奘D.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乱7.(2023•杭州中考)胡腾舞是石国(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流行的一种舞蹈。
在北朝时期传入中原,至唐代时更加流行。
据此推测,唐朝时期(C)A.推行重文轻武政策B.与朝鲜半岛交往十分密切C.社会风气兼容并包D.杂剧已经形成并传入南方8.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
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D)A.骆宾王B.杜甫C.白居易D.李白9.盛唐诗人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阊阖chānghé:宫门)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旒liú:天子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
纵横捭阖叱咤风云重要历史人物一、选择题1.(2015贵阳实验二中模拟)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 B.林则徐C.左宗棠 D.邓世昌2.(2015玉林中考)“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
”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 A.李鸿章 B.孙中山C.康有为 D.毛泽东3.“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
这是人类历史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1979年元旦的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论邓小平的理由是( )A.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B.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C.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D.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4.(2015聊城中考)1945年8月,柳亚子赋诗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此诗称颂的是( )A.谭嗣同 B.孙中山C.毛泽东 D.张学良5.(2015贵阳实验二中模拟)如图所示内容是学生学习历史上某次会议的笔记要点。
中国在该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方针是( )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C.求同存异D.合作共赢6.(2015开阳县二中模拟)“细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
”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A.袁隆平 B.邓稼先C.杨振宁 D.侯德榜7.(2015营口中考)“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人物是( )A.罗伯斯庇尔 B.克伦威尔C.玻利瓦尔 D.华盛顿8.(2015贵阳中天中学模拟)她是印度人民的英雄,她英勇抗击英国殖民者,她的英名万古流芳。
2024年中考历史周年知识归纳总结(全国通用)结合部编版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4本,世界历史2本)内容,整理了2024年逢“5”和逢“10”的周年历史知识点,供师生中考复习时使用。
一、中国古代史1.公元前209年,在陈胜、吴广的号召下,900多个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的农民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
他们砍削树木,做成兵器,举起反抗的旗帜。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2.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
3.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万头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财物,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
4.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5.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由于起义军头裹黄巾,被称为黄巾起义。
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6.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7.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8.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力排众议,于494年迁都洛阳。
9.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
10.扬州大明寺的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五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继续进行第六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11.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12.1234年,蒙古灭金。
13.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4.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
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15.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专题08 春秋争霸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春秋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二、齐桓公称霸:1.原因:地理上,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政治上,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
2.时间:公元前7世纪中期。
3.方式:召集诸侯会盟,会盟地点是葵丘。
4.齐桓公的地位: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三、晋楚争霸:1.晋文公称霸(公元前7世纪后期):决定性战役:城濮之战(,晋楚之间,退避三舍)原因:晋文公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2.楚庄王称霸: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
四、春秋争霸的影响:(1)消极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2)积极影响: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为日后统一奠定了基础。
五、春秋争霸的启示:春秋争霸的实质是诸侯争夺权利,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战。
诸侯争霸虽然带来种种灾难,但利于国家的统一。
【知识拓展】管仲改革内容:“相地而衰征”,就是把田地按土质好坏,产量多少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高低,征取数量不等的实物税,从而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这些实际上都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作内政而寓军令”,就是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统一起来;士农工商分居,职业世代相传,保证了社会生产,也避免人们因谋职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
管仲的变法,虽然使齐国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外交策略也相当成功,恩威并用,各国诸侯都尊重齐国,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但整体而言,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有触及到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旧的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原因是管仲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楚庄王【图解】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一定的作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