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驱动数据挖掘的低阻油层识别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334.43 KB
- 文档页数:5
胜利油区低电阻率油层多参数识别技术应用黄质昌;黄新平;贺菲;范英锋【摘要】针对胜利油区低电阻率油层、低油/水电阻率对比度油层测井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难点,提出利用多参数综合识别地层流体性质的技术思路,挖掘、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特别是自然电位和深-浅电阻率)所蕴含的丰富地层信息.阐述双自然电位重叠、双视地层水电阻率重叠的技术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技术要点.对高地层水矿化度型、黏土附加导电型和高束缚水饱和度型低电阻率油层分别应用阿尔奇模型、阳离子交换模型和改进的混合泥质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定义识别地层流体性质的3个判别参数,利用测井数据处理成果与试油数据相结合,统计确定2个区块油、水层多参数判别标准.该项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技术通过在胜利油区2个存在低电阻率油层区块50多口井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期刊名称】《测井技术》【年(卷),期】2013(037)006【总页数】5页(P633-637)【关键词】测井评价;低电阻率;双自然电位;双视地层水电阻率;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多参数;油水识别【作者】黄质昌;黄新平;贺菲;范英锋【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山东东营257096;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山东东营257096;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山东东营257096;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山东东营257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10 引言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复杂,由于其低电阻率的特殊性,极具隐蔽性且不容易被发现,是储层测井评价和研究工作的一个难点。
核磁共振、成像、阵列感应测井等新技术由于测井费用昂贵、施工工期较长等因素制约了作为测井设计必测项目广泛推广使用。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视地层水电阻率、视自然电位计算方法研究和组合应用,以及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的优化使用和地层流体性质判别参数的提取,使其能更准确有效地识别低电阻率油层、低油/水电阻率对比度油层是本项应用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
港东油田低阻油层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发表时间:2019-07-30T11:21:08.3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禄佳景杜会尧[导读] 摘要:港东油田经历了50多年的开发,目标已由原来简单的高幅度构造油气藏逐渐转向低孔低渗、低电阻率油气藏。
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天津市 300280摘要:港东油田经历了50多年的开发,目标已由原来简单的高幅度构造油气藏逐渐转向低孔低渗、低电阻率油气藏。
我们将油气层与相邻近水层的深电阻率比值小于2,甚至与水层电阻率相同的油层定义为低电阻油气层。
加大低阻油层识别方法的研究力度,能打开寻找低阻油层难的局面,在油气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阻油层成因类型定量评价 1 低阻油层成因及类型低阻油层成因往往是多因素的,且各种成因相互联系,由岩性细束缚水饱和度高和粘土附加导性引起的低电阻油层是主要因素,此外,原油性质、油水系统、含油饱和度和测井仪器也会是油层电阻率降低,产生低阻油层。
另外,地质因素通过地质构造作用、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带作用和成岩作用对低阻油层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通过对港东油田岩心实验、试油投产资料以及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本区低阻油层主要包括粘土附加导性成因低阻油层、高束缚水饱和度成因低阻油层、泥浆侵入型低阻油层[1]等三种类型。
1.1粘土附加导电性形成的低阻油层粘土矿物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微粒性而具有吸附、膨胀、阳离子交换等特性,吸附在粘土矿物表面的阳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和溶液中的同性离子发生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特性是导致粘土具有附加导电性的直接原因。
当平衡阳离子的数量较大时,其附加导电作用显著,可形成低电阻油层。
1.2 束缚水饱和度高形成的低阻油层低阻油层含有大量束缚水,有的束缚水含量甚至高达60%,而产出的却是无水油,这与储层岩性的粗细和储层中粘土矿物成分及其分布状态有很大关系,起主要特征是具有双组孔隙结构系统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形成该系统常见的沉积条件是在沉积水动力变化带上,多期叠置形成储层内岩性组份呈现一定比例的互为薄层,主要为细粉砂岩、粗粉砂岩与细砂岩互为薄层,这均为储层形成高束缚水含量提供了地质基础。
低电阻率油气层识别的新方法
郭春杰;王迪;徐淑丽;王保军;金鑫;郑晓凤
【期刊名称】《国外测井技术》
【年(卷),期】2013(0)6
【摘要】长期以来,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问题一直是测井解释的一项难题,正常的油气层电阻率曲线的数值高于水层,但有些油层的电阻率低于水层,甚至出现了比泥岩还低的现象,近年来通过引进核磁共振和阵列感应等新技术测井方法已经解决了部分难题,但在未进行新技术测井,或者即使有了新技术测井仍然解决不了的情况也会存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根据有限的测井资料开展研究,解决问题,能谱测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间接识别低电阻油气层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分析粘土矿物的成分与含量来解决这类问题.
【总页数】5页(P17-20,31)
【作者】郭春杰;王迪;徐淑丽;王保军;金鑫;郑晓凤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集团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气体组分图板法在渤中X构造油气层识别中的应用
2.渤海湾地区低电阻率油气层识别与评价方法
3.淡水储层中低阻油气层识别
4.刘庄地区油气层识别再认识
5.基于气测比率因子的油气层识别新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电阻率油层解释方法
周荣安;雷广才;李彩云
【期刊名称】《测井技术》
【年(卷),期】2002(026)003
【摘要】储层岩性变化形成的低电阻率油层是测井解释的一大难题,因为它的电阻率接近或低于临近的水层,使解释常常出现失误.它的成因主要是储层岩石颗粒的相对变细和泥质含量的相对增高,导致束缚水饱和度增加.在沉积单元上,一般出现在河流相砂体的顶部、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天然堤和三角洲前缘末端的朵状砂体等部位;在物性上表现为高孔隙度和低渗透率,在电性上表现为高时差、低电阻率和高自然伽马.解释时给出了时差曲线与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的模型,即岩石颗粒愈细,时差值越高;含油饱和度的计算采用修正后的阿尔奇公式.所提方法对于正确认识储层,提高解释符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5页(P201-204,212)
【作者】周荣安;雷广才;李彩云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
【相关文献】
1.咸水泥浆侵入型低电阻率油层特征及测井解释方法 [J], 苏妮娜;刘江涛;宋璠;张瑞香;朱春艳
2.花土沟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及解释方法研究 [J], 马丽娟;杨洪明;王燕海;徐永发
3.姬塬-白豹地区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及解释方法 [J], 麻平社;张旭波;韩艳华
4.姬塬地区低电阻率油层定量解释方法研究 [J], 陈娣;高楚桥
5.留西地区低电阻率油层定量解释方法研究 [J], 郭建明;王向公;蔡文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电法测井识别低阻油层作者:刘瑞陆嘉王小明邢军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21期[摘要]低阻油层作为一种特殊的油气藏,已成为各油田勘探和开发的重点研究对象。
由于低阻油层与水层在电性上微小的差别,给油水层界限的划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以X油田为例,深入分析了该地区的低阻成因,发现该地区除含有常见的低阻成因外,还含有大量的黄铁矿。
X油田在探井的测量中既有双侧向—微球测井系列,又有双感应—八侧向测井系列,利用双侧向与双感应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机理,再结合其它电测资料,得出RILD—RLLD—Rwa 解释模型,提高了X油田的解释符合率,并且该方法能够为其它类似低阻油层成因的油田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双侧向双感应低阻油层流体识别黄铁矿中图分类号:T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029-021 前言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逐渐深入,低阻油层慢慢成为国内外各大油田勘探、开发和增产的重要对象,同时低阻油层的识别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近些年有关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已在塔北的吉拉克油田、松辽盆地的葡敖油田、渤海湾的高尚堡等地区得到了较好的研究[1-6]。
造成油层低阻的因素很多,大致包括:1)高矿化度的地层水;2)泥质含量较重;3)黏土矿物阳离子的附加导电性;4)微毛细管的发育;5)泥浆侵入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等。
在对X油田进行勘探开发时,发现除含有以上造成油层低阻的原因外,在X油田的储层中还含有大量的黄铁矿,如图1所示。
由于黄铁矿的存在使得该地区低阻油层识别更为困难。
目前有关含黄铁矿低电阻率油层的评价,取得的成果较少[7]。
因此对如何更加准确识别X油田的低阻油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为其他油田低电阻率储层识别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和借鉴。
2 X油田区域地质概况X油田位于白音查干凹陷西南部,是受岩性影响的断块构造油气藏。
X油田的构造是在基底北倾单斜背景上,腾格尔组时期断裂开始发育,都红木组时期断层基本停止活动,形成了小型断鼻、断块和断垒三种类型的构造圈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