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的押韵与平仄
- 格式:pdf
- 大小:18.67 KB
- 文档页数:3
古代诗歌中的押韵与平仄
古代诗歌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诗、词、曲。诗根据按创作的时代和诗歌所反映的时代内容,可以分
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可以分为律诗和绝句等。
词可以根据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曲可以分为小令和套数。1、把同韵的字有规律地配置在诗词等韵文的句尾。各
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押韵是诗词等韵文的语言特点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声音和谐优美,吟诵顺口悦耳,便于
记忆流传。“韵”和“韵母”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所谓同韵,指韵腹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如有韵尾则韵尾相同,韵头可以不同,如“ian”“uan”两个韵母,它们虽然不完全相同,
但是它们都包含着“an”,这也算是同韵。2、押韵原则:近体诗用韵规矩较严格,一首诗限用一
个韵,除第一句可用韵或可不用韵外,其余双数句都要用韵;韵脚字不能重复;不是用韵的句子的末一句,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主要押平声韵。
3、请同学们试着找出下列各首诗的韵脚。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比如在普通
话中,阴平、阳平都是平声,上声、去声都是仄声。平仄也是诗词等韵文的要素。押韵也讲究平仄,但那是对韵脚字的要求,而平仄却是对整首诗中的每个字的要求。
2、平仄的原则:要求一句之间,节拍字平仄交错,每联上下句之间平仄对立。一般是每句中的第二、四、六字的
平仄不随意变更。故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3、分则下列诗歌的平仄。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往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格律诗不但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而且相对字的意义、词类、平仄也都要一一相对,这就是对仗。古代有本《声
律启蒙》的书,其中有一些对仗的例子,如“云对雨,雪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