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 格式:xls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科技部“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等文件,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启动“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并发布本指南。
云计算和大数据专项总体目标是:形成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系统解决方案、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在云计算与大数据的重大设备、核心软件、支撑平台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以自主云计算与大数据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生态体系和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集群;提升资源汇聚、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挖掘、安全保障、按需服务等能力,实现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促进我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加快建成信息强国。
专项围绕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设施、基于云模式和数据驱动的新型软件、大数据分析应用与类人智能、云端融合的感知认知与人机交互4个创新链(技术方向)部署31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2016年-2020年。
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16年首批在4个技术方向启动12个任务。
针对任务中的研究内容,以项目为单位进行整体申报,研究内容需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每个课题牵头单位及参与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
1. 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设施1.1 软件定义的云计算基础理论和方法(前沿基础类)研究内容:软件定义的云计算基础理论;能效优化的分布存储和处理的硬件及软件系统架构;大数据的复杂性、可计算性与云平台处理效率的关系;混合云中面向软件定义的虚拟专用云的动态构建理论与方法以及应用运行机理;资源聚合与解耦的模型与构建方法;软件定义云平台的可用性、可审计性等度量与测评方法;软件定义的云计算原型系统。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5.11.12•【文号】国科发资〔2015〕384号•【施行日期】2015.11.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3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司,各有关单位:《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国发64号文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事关国计民生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按照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以目标为导向的重大项目群。
重点专项下设项目,根据项目不同特点可设任务(课题),指南以项目形式进行征集。
按照国发64号文件关于先期启动5-10个试点专项的要求,科技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凝练形成了“干细胞及转化研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七大农作物育种”6个试点专项,已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以下简称“特邀咨评委”)和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
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总体部署,现将“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试点专项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并附上各试点专项的指南编制专家名单,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附件12016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攻关部分)项目指南一、电子信息 (1)二、新材料 (1)三、先进制造 (3)四、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4)五、交通运输 (5)六、生物技术 (6)七、现代服务业 (6)八、化工及建材 (7)九、轻工纺织 (8)十、高效农业 (9)十一、智慧农业 (10)十二、绿色农业 (11)十三、临床医学 (12)十四、生物医药 (12)十五、中医药 (14)十六、海洋科技 (15)十七、公共安全 (16)十八、资源与节约 (17)十九、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7)二十、城镇发展与其他社会事业 (18)一、电子信息1.软件。
重点研究开发可信计算、数据库优化移植、大数据挖掘、服务在线开发部署和弹性扩展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发云数据中心支撑软件、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基于开放源代码的数据库系统等基础软件。
2.集成电路。
重点研究开发软硬件逻辑模块复用技术、编解码加速算法、封装的电磁兼容设计等关键技术,研发RFID、存储设备、传感器等集成电路专用芯片及器件。
3.计算机及数字化电子产品。
重点研发虚拟化优化、数字信号处理、高清晰显示、嵌入式软件等关键技术,开发高性能服务器、电子加速器、微波雷达以及汽车电子、智能网络家电、智能终端以及各类磁光开关、光纤联接器等电子产品。
4.网络与通信。
研究开发异网同构技术、数据压缩传输与接收技术、量子通信、卫星通信、网络终端技术、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
5.信息安全。
研发云端、移动终端和工控设备的安全保障技术,网络空间隐私保护、行为监管和治理技术,面向金融、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确保技术。
二、新材料1.特种纤维材料。
重点研究开发高性能碳纤维、芳纶纤维、陶瓷纤维、玻璃纤维以及聚苯硫醚、聚氟纤维等新品种高性能纤维制备及产品生产技术。
2.特种陶瓷材料。
重点研究开发超细陶瓷粉体制备技术,功能陶瓷等特种陶瓷制品的生产技术、成型及烧成工艺等。
3.特种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