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化验分析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操作(李田)
- 格式:ppt
- 大小:848.00 KB
- 文档页数:64
第1篇一、总则1. 为确保化验分析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化验分析岗位的日常操作,包括样品接收、前处理、分析、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等环节。
二、样品接收1. 样品接收时,应认真核对样品信息,包括样品名称、编号、数量、来源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 接收样品时,应检查样品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及时与送样单位联系。
3. 样品接收后,应及时填写样品登记表,并将样品放置在指定的样品柜中。
三、前处理1. 根据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如研磨、溶解、稀释等。
2. 在进行前处理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操作过程中,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四、分析1. 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如滴定、色谱、光谱等。
2. 在进行分析时,应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对仪器进行校准。
3.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浓度等。
4. 分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实验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形成等,并及时记录。
五、数据处理1. 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如发现数据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重新进行实验。
六、报告撰写1.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分析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
2. 报告内容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数据准确。
3. 报告撰写完成后,应认真检查,确保无错漏。
七、安全与环保1.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 处理化学试剂时,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
3. 废液、废气等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4. 定期对化验室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八、附则1. 本规程由化验分析岗位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第2篇一、岗位概述化验分析岗位主要负责对样品进行化学、物理、生物等性质的分析,为生产、科研、质量检测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1 实验室安全知识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大量使用易损的玻璃仪器和精密分析仪器,经常使用的化学试剂中有些易燃、有毒、有腐蚀性。
为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和人身安全,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1) 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一切化学药品禁止入口。
水、电、煤气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关闭。
实验完毕须洗手。
(2) 使用电器设备时,不可用湿润的手去开启电闸和电器开关。
(3) 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在皮肤和衣服上。
使用浓HCl、氨水等时,应在通风条件下操作。
如不小心将酸或碱溅到皮肤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再分别用50g·L-1的碳酸氢钠或硼酸溶液冲洗,最后用水冲洗。
(4) 如发生烫伤,可在烫伤处抹上黄色的苦味酸溶液或烫伤软膏。
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实验室如发生火灾,应根据起火原因进行针对性灭火。
当导线或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及CO2灭火器,而应首先切断电源,用CCl4灭火器灭火,必要时向消防部门报告。
(5) 实验室应保持室内整齐、干净。
不能将毛刷、抹布扔在水槽中;禁止将固体物、玻璃碎片等扔入水槽内,以免造成下水道堵塞。
3§1-2 常用器皿与试剂(1)玻璃器皿的洗涤实验中常用的烧杯、量筒、锥形瓶等一般的玻璃器皿,可用毛刷蘸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润洗三次。
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吸量管等具有精确刻度的仪器,可采用合成洗涤剂洗涤。
常将配成0.1%~0.5%的洗涤液倒入容器中,摇动几分钟,弃去,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润洗三次。
(2)化学试剂的规格化学试剂产品门类很多。
我国国产一般试剂的等级及用途为:试剂级别中文名称英文符号标签颜色主要用途一级优级纯GR 绿色精密分析实验二级分析纯AR 红色一般分析实验三级化学纯BR 蓝色一般化学实验在一般分析工作中,通常要求使用AR级的分析纯试剂。
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化学标准物质的分级有A级、B级、C级、D级、E级。
第三章化验分析的一般知识基本操作物质的一般分析步骤,通常包括采样、称样、试样分解、分析方法的选择、干扰杂质的分离、分析测定各结果计算等几个环节。
本章只介绍试样的采取各制备、试样的分解。
重量分析基本操作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其余内容由本书第七、八、九章分别介绍。
试样的采取方法,各有关部门都制订有严格的操作规程,这里只介绍采样的一些基本原则。
试样的分解,是化验分析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这里介绍常用的溶解各熔融两种方法。
另外,本章较为详细地介绍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各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
这是化验员必须学握的基本功,应该正确、熟练地使用这些基本仪器,保证测定结果有较高的精确度。
第一节试样的采取和制备一、采样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要化验的物料常常是大量的,其组成有的比较均匀,也有的很不均匀,化验时所称取的分析试样只是几克,几百毫克或更少,而分析结果必须能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因此,仔细而下确地采取具有代表性的“平均样”,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般地说,采样误差常大于分析误差,因此,掌握采样和制样的一些基本知识是很重要的。
如果采样和制样方法不正确,即使工作做得非常仔细和正确,也是毫无意义的,有时甚至给生产和科研带来很坏的后果。
二、采样的方法通常遇到的分析对象是各种各样的,例如有金属、矿石、土壤化工产品、石油、工业用水、天然气等等。
归结起来,试样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各形态。
按其各组分在试样中的分布情况看,不外乎有分布得比较均匀和分布得不均匀的两种。
显然,对于不同的分析对象,分析前试样的采取及制备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其采样及制备样品的具体步骤应根据分析试样的性质、均匀程度、数量等等来决定。
这些步骤和细节在有关产品的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中都有详细规定,例如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6678-86),以及化学试剂取样及验收规则(GB619-88)等等。
各种工业分析专著上也都有试样的采取和制备的章节,这里只讨论试样的采取和制备的一些基本原则。
化验基础内容入门必备知识化验基础内容入门必备知识化验基础是化学实验的重要一环,通过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判断样品的成分、性质和浓度等信息。
下面是化验基础内容的一些入门必备知识。
一、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在进行化学实验前,首先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范。
这包括实验室的安全设施、防护措施、废弃物处理方法等。
例如,实验室中要配备紧急洗眼器、安全淋浴器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戴上防护眼镜、实验服、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常用实验室仪器与试剂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有天平、溶液制备仪器、分析仪器等。
天平用来测量物质的质量,溶液制备仪器用来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分析仪器用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见的实验室试剂包括无机盐、酸碱溶液、有机试剂等。
无机盐一般用于配制溶液,酸碱溶液用于中和反应、调节pH值等实验,有机试剂多用于有机合成和酶反应实验中。
三、常用的实验技术和操作方法1. 平衡法:通过称量原料和产物的质量,使用平衡法可以进行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
2. 滴定法:滴定法常用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分析中。
通过加入标准溶液到待测溶液中,通过溶液体系的颜色或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从而计算待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3. 比色法:比色法常用于溶液中物质浓度的定性分析。
通过溶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的进行和物质的浓度变化。
4.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中的电流和电势来定量分析物质浓度。
常见的电化学方法有电解法、电流滴定法等。
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
它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信息。
在化学方程式中,要注意化学元素的符号、化合物的组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配比等。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数量保持一致。
在平衡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原子的个数、离子的电荷以及质量守恒等原则。
五、常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1.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通过添加适当的试剂,通过颜色变化或沉淀形成来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存在与否。
第1篇一、工作准备1. 工作人员应熟悉化验室的操作规程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
2. 检查化验室设备、仪器是否完好,药剂是否齐全,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3.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相应的试剂、仪器、设备等。
二、试剂和仪器准备1. 试剂:严格按照试剂标签上的要求进行配制,注意试剂的浓度、体积和保存条件。
2. 仪器: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实验操作1. 样品处理:按照样品处理要求,对样品进行称量、溶解、过滤等操作。
2. 样品前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如干燥、灼烧、消解等。
3. 试剂添加:按照实验步骤,准确添加试剂,注意试剂的顺序和用量。
4. 仪器操作: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5. 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实验步骤、数据、观察结果等。
四、实验结束1. 清理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器材清洗干净,并放回原位。
2. 废液处理: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3.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眼镜等。
2. 操作有毒、有害物质时,注意通风,防止中毒。
3. 操作高温、高压设备时,注意安全,防止烫伤、爆炸等事故。
4. 严禁在化验室内饮食、吸烟、乱丢垃圾等。
5. 发生意外事故时,立即停止实验,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报告。
六、实验记录1. 实验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包括实验日期、时间、实验人员、实验步骤、数据、结果等。
2. 实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以便查阅和分析。
七、仪器维护与保养1. 定期对仪器进行清洁、校准、保养,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2. 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拔掉插头,并放置在通风、干燥处。
3. 遵循仪器使用说明书,合理使用仪器,延长仪器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