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矿规律与预测复习与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359.22 KB
- 文档页数:19
1、怎么样研究区域成矿?明确了区域成矿学的目的和任务,即深入认识区域成矿规律,提高普查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的科技水平和工作成效;全面总结了区域成矿学的研究现状、动向;提出成矿系统及演化研究是区域成矿学核心内容,全面论述了成矿系统及演化的研究要点和成矿系统研究的找矿评价意义;深入探讨了区域成矿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区域成矿的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遥感信息、区域成矿系统结构分析、区域成矿模型建立(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区域成矿编图以及综合信息预测等内容。
2、区域成矿的条件?3、区域成矿研究内容、意义和特点?区域成矿学是研究区域的成矿环境、成矿条件、成矿过程和成矿演化,阐明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地球系统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以区域成矿系统为核心内容,运用矿床学、区域地质学、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来阐明区域成矿系统的发生和演变,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基础学科。
区域成矿学研究内容相当广,涉及多个方面,基本研究内容包括下列诸方面。
研究区域中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背景和环境,包括区与岩石圈组成、结构和演化,主要地层和构造单元,区域地质发展史,主要的地质成矿事件。
研究区域的控矿条件和因素,包括地质学乃至整个地学的各个方面,有构造、沉积、火山、岩浆、变质、流体、生物、地貌、气候、水文、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作用及其制约因素。
含矿岩石建造的形成和分布特征。
研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区域内已知的矿种和矿床类型。
研究区内各矿种、各矿床类型之间的相互关联,包括其成因、时间、空间的联系;划分区域成矿时代和期次,查明成矿的空间分带(三维的),建立起区域成矿系列。
研究和建立区域成矿系统。
研究区域内主要成矿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包括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试验模拟和数学模拟。
综合研究和阶段性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包括区域成矿的时空结构和演化,即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区域矿产资源的潜力和前景作出基本评估,提出矿产资源量增长的途径,提取区域矿产预测和普查找矿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以及在必要和可能时,提出有关区域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建议等。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板块之间的碰撞带包括陆-陆碰撞和海-陆碰撞。
()T.对F.错2.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包括()A.明确预测要求B.全面收集地质资料C.研究成矿规律和建立矿床成矿模型D.编制预测图,并对重点工程验证,编制报告3.上地幔来源的矿床可分为三大类型是()A.形成于中深成环境下的岩浆矿床B.形成于近地表浅成环境下的岩浆矿床C.热液作用富集形成的热液型矿床D.形成于浅成环境下的岩浆矿床4.下列属于成矿单元划分依据的是()A.区域矿产在空间集中分布B.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和区域成矿作用的一致性C.成矿区域与成矿系统相对应D.一种沿地质线做边界,逐级圈定5.成矿流体按照溶质成分及温度可分为的类型有()A.高温硅钾卤水B.中温硅钾卤水C.低温硅钾卤水D.超低温硅钾卤水6.7.8.矿产资源是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矿物岩石。
()T.对F.错9.沉积岩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A.陆源风化B.火山喷发区域C.地质构造D.岩相古地理10.11.成矿作用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地质构造B.岩浆活动C.底层D.古地理12.以下属于矿体的产状的是()A.矿体的空间位置B.矿体的埋藏情况C.矿体与底层的空间关系D.矿体的物质组成13.东太平洋中脊“烟囱”在喷口附近形成柱状体,主要由()组成。
A.硫化物B.硫酸盐C.少量硅酸盐矿物D.碳化物14.成矿物质的来源包括()A.宇宙源B.上地幔源C.地壳源D.过渡类型15.围岩蚀变是一种有效的找矿标志。
()T.对F.错16.走滑大陆边缘或称转换边缘,即大陆与大洋板块间或陆—陆间相对的(),以走滑构造带相接,常形成宽的复杂的构造变形带。
A.水平运动B.纵向运动C.倾斜运动D.复杂运动17.矿区局部预测理论有()A.工业矿体定位构造控矿理论B.工业矿体定位的热力学理论C.成矿动力学理论D.板块构造论18.低温热液矿床是指低于(),富含挥发份的硫酸盐型卤水,一般为地热增温作用形成的盆地建造水A.220℃B.250℃C.300℃D.350℃19.主要的大地构造理论包括()A.槽台说和地质力学B.地注说和断块说C.波状镶嵌说D.旋卷构造20.黄铁矿中的Co/Ni值均(),表现为热液成因特征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小于等于1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F2.参考答案:ABCD3.参考答案:ABC4.参考答案:ABCD5.参考答案:ABC8.参考答案:T9.参考答案:AB11.参考答案:ABCD12.参考答案:ABC13.参考答案:ABC14.参考答案:ABCD15.参考答案:T16.参考答案:A17.参考答案:ABC18.参考答案:B19.参考答案:ABCD20.参考答案:A。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复习题成矿规律学: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定量预测: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
地质异常:(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成矿期: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
成矿省:某一特殊矿物组合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矿化类型为特征的矿床集中区(有利于成矿的区域)矿化空间分带:指一系列有成因联系的成矿元素或矿物组合、矿化类型等特征在空间上表现出的规律性分布。
矿化的局部分带性:是指矿田矿床或矿体范围内展现出的分带现象。
原生晕:局部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
原生晕分布的范围大于矿体本身的范围,因而显著地扩大了矿床目标的探测范围。
靶元素和探途元素:在勘查地球化学中,成矿的金属元素称为靶元素,容易探测的而且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称为探途元素。
矿物共生:是指在各种金属矿床的矿石中,某些种类的矿物,常由于成因上的联系而构成一套特征的矿物组合。
矿物共生顺序:是指矿床中矿物形成的时间顺序,如果这些矿物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特点则称为矿物分带。
矿物共生组合:是指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矿物在同时同地开始结晶和结束结晶、晶位与晶粒间相互密切共生并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而不改变的矿物组合,又称为矿物平衡组合。
地质建造:在一定构造条件下形成的一套岩石组合。
成矿建造:在一定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和共生关系的矿床组合。
成矿系列:在一定的地质单元内,在一定的地质发展时期,与一定地质作用有关,在不同或相同演化阶段,形成的有相互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
地质成矿规律培训试题姓名单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80分)1、成矿规律是指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及共生关系诸方面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2、凡产生特定矿产组合的一段地质时期(代)就成为。
3、根据我国地壳发展的主要构造运动及成矿特征,将我国划分为①②③④⑤⑥六个主要成矿期。
4、矿床在空间上也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分布,具体体现为、等。
但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也可表现出特征,即在空间上的。
5、矿床的丛聚性分布是指矿床在平面的分布上往往在一定范围内,构成的现象。
6、矿化集中区的认识及研究意义在于指导“”工作的开展。
长期以来我国地勘工作者进行的行之有效的“就矿找矿”工作的理论依据就是的存在的这一自然现象。
5、我国赣南粤北一带黑钨—石英脉矿床中十分明显,形成著名的模式,即矿化从隐伏岩浆岩穹隆向上直至地表可分为大脉带、薄脉带、细脉—薄脉带、细脉带、线脉带等五个带,每一带有一定的深度范围、称为一层楼,工业矿化主要产于前3-4带中。
6、所谓等距性分布,指、、、等在空间分布上大致以相等的距离有规律地出现的现象。
7、低温热液金矿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等。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20分)1、划分成矿期是研究矿床在时间上的发展、演化和分布规律性的有效途径。
()2、内生成矿物质主要有三大来源:幔源、壳源、渗滤源。
()3、世界上70%的金矿、62%的镍和钴、60%以上的铁矿形成于前寒武纪。
( )4、金厂沟梁金矿赋矿围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如似斑状中细粒花岗岩、斑状中粗粒花岗岩()5、地史中一定类型的矿床及其组合的出现往往和一定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有关,构成了以大型构造时期为研究阶段的成矿期()6、“三位一体”理论包括成矿必备的赋矿地层、与成矿有关的容矿、导矿构造以及为成矿提供热和源物质的侵入岩体等方面()7、断裂构造与成矿的关系即为密切,尤其有色金属、贵金属的成矿与断裂构造的关系更为密切。
()8、成矿期的构造是导矿和容矿构造。
问答题1、简述石英族矿物的分类及成因产状。
(7分)答案要点:分类:α-石英,β-石英,α-磷石英,β-磷石英,α-方石英,β-方石英,柯石英,斯石英成因:α-石英各种地质作用下均可形成,β-石英酸性火山岩,α-磷石英β-磷石英,α-方石英,β-方石英,酸性火山岩,柯石英,斯石英陨石,高压成因。
2、简述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结构型式及形态物性特点。
(8 分)答案要点:在层状硅酸盐矿物中,按八面体片中阳离子数目不同,可分为两种结构型式。
在四面体片与八面体片相匹配中,[SiO4]四面体所组成的六方环范围内有三个八面体与之相适应。
当这三个八面体中心位置均为二价离子(如Mg2+)占据时,所形成的结构为三八面体型结构;若其中充填的为三价离子(如Al3+),为使电价平衡,这三个八面体位置将只有两个为离子充填,有一个空着的,这种结构称为二八面体型结构。
若二价离子和三价离子同时存在,则可形成过渡型结构。
本亚类矿物的形态和许多物理性质常与其层状结构密切相关。
形态上,多呈单斜晶系,假六方板、片状或短柱状。
物理性质上,一般具一组极完全的底面解理;低的硬度;薄片具弹性或挠性,少数具脆性;相对密度较小。
玻璃光泽,珍珠光泽。
3、试述矿物的分类及分类依据,并举例说明(15 分)答案要点:大类:化合物类型,类:阴离子和络阴离子种类,亚类:络阴离子结构,族:晶体结构型和阳离子性质,亚族:阳离子种类和结构对称性,种一定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亚种:完全类质同象中的端元组分比例,异种(变种)形态物性成分稍异,例如含氧盐大类,硅酸盐类,链状硅酸盐亚类,辉石族,单斜辉石,普通辉石钛辉石。
4、简述辉石族和角闪石族矿物在成分、结构、性质和成因上有何共同和不同之处?(15 分)答案要点:辉石族矿物(1)化学成分和分类辉石族矿物的化学通式可表示成XY[T2O6]。
其中:X=Na+、Ca2+、Mn2+、Fe2+、Mg2+、Li+等,在晶体结构中占据M2位置,Y=Mn2+、Fe2+、Mg2+、Fe3+、Cr3+、Al3+、Ti4+等,在晶体结构中占据M1位置,T=Si4+、Al3+,少数情况下有Fe3+、Cr3+、Ti4+等,占据硅氧骨干中的四面体位置(2)晶体结构在辉石族矿物的晶体结构中,[SiO4]四面体各以两个角顶与相邻的[SiO4]四面体共用形成沿c轴方向无限延伸的单链。
微量元素:将各种地质体系中呈微量或痕量(<0.1wt%)的元素称为痕量或微量元素。
严格定义:只要元素在所研究的客体(地质体,岩石,矿物等)中的含量低到可以近似地用稀溶液定律描述其行为, 即可称为微量元素。
Major elements (主量或常量元素):大多数地质物质中含量大于0.1%的元素: O ,Si ,Al ,Fe ,Ca , Na , K , Mg 。
造岩矿物的基本组成。
用氧化物质量百分比表示。
Minor elements (少量元素):不太丰富的主量元素: Ti , Mn , P 等。
常量元素:SiO 2、TiO 2、Al 2O 3、TFe 2O 3、FeO 、MnO 、MgO 、CaO 、Na 2O 、K 2O 、P 2O 5、烧失量;Trace elements (微量或微迹元素): 大多数地质作用中含量小于0.1%的元素。
除主量和少量(总重量丰度占99%左右)以外呈微量或痕量(<0.1wt%)的元素。
相容元素(Compatible elements): 岩浆结晶或固相部分熔融过程中偏爱矿物相的微量元素; 不相容元素(Incompatible elements): 岩浆结晶或固相部分熔融过程中偏爱熔体或溶液相的微量元素。
也称为亲岩浆元素(hygromagmatophile)高场强元素(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HFSE): 离子半径小的高电荷阳离子 (离子电位>3.0)。
Zr , Hf , Nb , Ta , Th , U , Ti , REE 。
低场强元素(low field strength elements-LHSE): 离子半径大的低电荷阳离子(离子电位<3.0)。
又称大离子亲石元素(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LILE)。
如K , Rb , Cs , Sr , Ba 。
此组元素更活泼, 特别在涉及流体相的体系中。
矿床学题库名词解释1.矿床学2.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3.矿脉4.矿体产状5.矿床与矿体6.矿田7.围岩与母岩:围岩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母岩即是在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它与矿床在空间上和成因上有着密切联系。
8.矿源层9.矿物的反射率与分级10.矿物的显微硬度与分级11.矿石12.脉石和夹石13.脉石矿物与矿石矿物14.矿石的品位15.矿石品级16.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17.有益组份和有有害组份18.矿石的结构和构造19.海绵陨铁结构:是岩浆矿床的一种矿石结构。
是在岩浆冷凝过程的晚期阶段,在矿化剂的影响下,矿石矿物(主要是金属矿物,如磁铁矿、钛铁矿)比硅酸盐矿物从熔浆中晶出较晚、充填在硅酸盐类矿物颗粒之间或胶结硅酸盐矿物(如辉石)而形成的一种矿石结构,它类似于在海绵体的空隙中充填其它物质后形成的结构。
20.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21.克拉克值与浓度克拉克值22.浓集系数23.交代作用24.成矿作用25.内生成矿作用26.外生成矿作用27.变质成矿作用28.区域变质成矿作用:在广大地区内,由于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一般是在高温、高压以及岩浆活动的联合作用下,使原来的岩石或矿石经受强烈的改组和改造。
29.叠生成矿作用30.同化作用31.混染作用32.岩浆熔离作用:在较高温度下的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熔的熔融体的作用33.斑岩铜矿34.风化矿床35.伟晶岩矿床36.气水热液:在一定深度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气态和液态的溶液,其成分是以水为主,并含有F、Cl、Br、B、S、C等多种挥发成分,以及W、Sn、Mo、Nb、Ta、Cu、Pb、Zn、Ag、Au、Hg等成矿元素。
37.导矿构造与容矿构造:导矿构造指热液自深部进入矿田范围的通道;容矿构造是使矿体定位,并决定其形态、产状、大小,有时决定其内部结构的构造。
38.充填成矿作用和交代成矿作用39.围岩蚀变和蚀变围岩40.铁帽:金属硫化矿床在氧化带的表部,铁和锰的硫化物和碳酸盐很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它们和难溶物质如粘土、砂粒等残留地表,构成了铁帽。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成矿物质直接来源与间接来源[答案]:从地质体中直接为矿床或矿体提供的成矿物质成直接物质来源,经过多种地质过程为矿床提供的物质来源称为间接物质来源.2.成岩矿产与非成岩矿产[答案]:成矿物质构成岩矿石主要成分的矿产,属于工业品位高的矿产称为成岩矿产;品位低的不构成岩矿石主要成分的矿产为非成岩矿产.3.矿化剂[答案]:促进成矿物质溶解搬运富集的化合物,一般为挥发性气体,称为矿化剂.4.矿化系数[答案]:成矿地质体中成矿元素含量与元素克拉克比值称为矿化系数,矿化系数大于1有利于成矿.5.蒸发xx[答案]:在大陆表面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地区分布的封闭湖泊中逐渐浓缩,由盐湖卤水结晶分异形成的岩石.6.亲硫元素[答案]:易于形成硫化物,与铜共生的元素.7.矿产资源[答案]: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矿物岩石称为矿产资源.8.高温硅钾卤水[答案]:温度高,富含K2O,Na2O,SiO2,P2O3,F等元素及化合物和挥发份的卤水.一般是在岩浆和高级区域变质作用中形成的卤水!9.沉积矿床[答案]:在地表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一般成层状,和围岩是同时形成的.10.钾长石xx[答案]:富含钾长石的热水沉积岩,一般细晶或隐晶质结构.11.青盘岩化[答案]:热液交代安山质火山岩形成的含绿泥石,绿帘石,钠长石,碳酸盐矿物的岩石,是斑岩矿床的低温蚀变岩石.12.矽卡岩[答案]:岩浆热液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的蚀变岩石,一般产在中酸性岩浆岩和碳酸盐岩石的接触带.13.活动大陆边缘[答案]:具有俯冲构造的大陆边缘,一般发育火山岩浆带.14.低温热液矿床[答案]:低于250摄氏度,富含挥发份的硫酸盐型卤水,一般为地热增温作用形成的盆地建造水.15.成矿流体[答案]:富含成矿元素和挥发份的热卤水,称为成矿流体.16.围岩蚀变[答案]:在热液作用下,由于物质成分交换,原有岩石发生变化形成新岩石的作用,称为围岩蚀变.17.亲xx[答案]:形成氧化物,与铁共生的元素,主要为化学元素周期表第8副族元素.18.硅质xx[答案]:由热水溶液中结晶沉淀出的富SiO2岩石,一般为非晶质和隐晶质结构.二.问答题1.简述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与构造区域划分[答案]:由于地幔软流圈对流带动地壳发生漂移,地球表面划分大陆裂谷区域,大洋裂谷区,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等.2.简述地壳重熔岩浆形成的地质环境与岩性特征[答案]:在地块及板块边缘由于俯冲挤压作用导致温度压力升高,地壳岩石发生熔融,低熔点岩石先发生熔融,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浆.3.简述硫酸盐型卤水的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答案]:低于250℃,富含挥发份的硫酸盐型卤水,一般为地热增温作用形成的盆地建造水,可以形成石膏,重晶石,天青石和明矾等硫酸盐矿物.4.简述xx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基本特征[答案]:多个地块拼合一起,地块之间构造岩浆活跃强烈,地块内部形成沉降盆地,全部为陆相沉积缺失海相沉积.5.简述地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构造形迹[答案]: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导致地壳移动产生南北向及东西的压力,地球自转离心力大小与地球半径有关,因此海拔高度不同的地块产生相对位移.形成的主要构造形迹有中高纬度区的东西向纬向构造,中低纬度区南北的经向构造和亚洲大陆北东的构造形迹等.6.简述地洼学说的基本原理及构造层特点[答案]:由于地壳垂直升降作用形成大陆地壳具有变质岩基底,沉积盖层和岩浆活动层三层结构.7.简述xx裂谷岩浆岩特征[答案]:大洋裂谷岩浆直接来自上地幔,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岩浆.8.简述黑色页岩形成环境[答案]:黑色页岩是富含生物有机质的细碎屑岩,主要在显生宙之后的大洋盆地环境沉积形成.三.论述题1.论述裂谷盆地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条件与控矿条件[答案]:成矿流体温度在200摄氏度左右,盐度高,属于碳酸盐和硫酸盐型卤水,成矿流体来自盆地建造水和粘土矿物脱水,受地热增温和地质增压作用形成成矿流体;成矿流体受地层岩石压力作用,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并在低压区由于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结晶成矿,主要控矿条件是基底隆起部位,不整合面,岩溶孔洞,盆地边缘,褶皱转折端,构造交汇部位等.2.论述斑岩矿床成矿条件及矿化特征[答案]:构造位置:陆缘及岛弧火山岩带;岩浆条件:中新生代浅成中酸性岩浆岩,斑岩;蚀变:成矿流体属于高温高盐度硅钾卤水,形成高温热液交代蚀变,具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及青盘岩化环带状蚀变;矿化:微细脉状,浸染状矿化,主要有铜金矿,铜钼矿,铜矿,钼矿及钼钨矿等.矿体埋藏浅,适合露天开采.3.论述沉积矿床形成条件及主要矿床类型[答案]:由地表水动力及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发生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有碎屑沉积矿床,化学沉积矿床及胶体沉积矿床.主要矿床类型有铝土矿,沉积铁矿,沉积锰矿,磷块岩矿床,蒸发沉积矿床及砂矿等.4.岩浆矿床[答案]:在地下由岩浆结晶分异和熔离作用形成的矿床,主要是基性超基性岩浆分异形成的.有铜镍硫化物矿床,钒钛磁铁矿矿床,铬铁矿矿床等.。
1、判别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的标志;同生矿床(Syngenetic Deposit),是指矿体和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下,同时或基本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Epigenetic Deposit)系指矿体与围岩分别在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且矿体的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围岩的矿床。
2、热液矿床矿化分带(高温金属******;中温金属******;低温金属******;)3、机械沉积砂矿种类及其形成条件;(1)冲积砂矿床:由含重砂矿物的原岩或矿床经风化,被河流搬运到适当地方,经机械分异作用使而形成。
(2)海滨砂矿床:由海水的波浪及岸流作用,使重砂矿物在海滨的浪击地带富集而成。
(3)古砂矿床4、结晶分异作用;岩浆侵位和冷凝过程中,矿物按一定顺序(矿物的晶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顺序)依次从岩浆中结晶,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称之为结晶分异作用。
5、蒸发沉积矿床形成条件及主要矿床分带性;(1)成矿物质来源:A地表原岩风化产物中的易溶物质(主要来源);B火山喷发物(尤其是硼);C深部含盐岩系;D地下热卤水或热泉水(2)气候条件:干旱炎热气候,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如内陆盆地、泻湖、海湾、内陆海;(3)岩相、岩性条件:碎屑岩建造(砂岩、粉砂岩、页岩),反映强烈的干旱条件,常具泥裂现象;碳酸盐建造(灰岩、白云岩组成);(4)构造条件:封闭或半封闭的构造盆地(如我国柴达木盆地,南有昆仑山,东北有祁连山,西有阿尔金山,构成了半封闭的盆地,现在其中有大量的盐类矿床形成),盆地边缘多为断裂圈定;(5)矿床的保存条件:盐类矿床是由易溶的盐类矿物组成,最容易被溶解而破坏,甚至消失。
因此矿床形成后必需在其上形成一个不透水的保护层,以使其得以保存。
6、次火山岩及其主要成矿性;在火山喷发作用的晚期或间歇期,喷气和热液活动非常强烈,气液中通常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化合物,在一定的地质条件和物化条件下,这些气液与围岩、与海水或气液之间发生作用,使其中的有用组分聚集和沉淀,形成火山热液矿床7、接触交代作用及其形成的主要蚀变岩石类型;系指主要发生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类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它钙镁质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由于气水热液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矿床。
199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一、名词概念解释(30分):1、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2、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3、金属矿床与非金属矿床;4、变成矿床与受变质矿床;5、结晶分异作用与熔离作用;二、联线说明下列矿床产出在某岩石或地质作用中(30分)矿床岩石或地质作用1、金刚石矿床 1、细碧角斑岩2、钾石盐矿床 2、花岗斑岩3、黄铁矿型铜矿床 3、沉积粘土岩4、斑岩铜矿矿床 4、金伯利岩(角砾云母橄榄岩)5、卡林型金矿矿床 5、蒸发岩6、硅藻土矿床 6、超基性岩7、铬铁矿矿床 7、低温热液成矿作用8、黑矿型矿床 8、沉积岩系9、As、Sb、Hg矿床 9、伟晶岩10、白云母矿床 10、火山岩(三、四、五题中任选两题,每题20分:)三、简述矿床学研究方法四、简述成矿作用控制因素五、矽卡岩型矿床地质特征与矿产种类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矿床学)一、名词概念解释(选择其中10题解答,每题3分,共30分)1、矿石与岩石;2、矿体与岩体;3、金属矿产与非金属矿产;4、成矿母岩与含矿围岩;5、结晶分异作用与沉积分异作用;6、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7、成矿作用;8、各种矿石品位的表示方法;9、矿化蚀变作用;10、蒸发岩矿床主要矿物;11、硫化物矿产种类;12、氧化物矿产种类;二、选择正确答案(每种矿产产出的环境、岩石、所属矿种或定义,每题有4个答案,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金刚石(a、花岗岩;b、辉长岩;c、金伯利岩;d、闪长岩);2、铬铁矿(a、酸性岩;b、碱性岩;c、基性岩;d、超基性岩);3、钾石盐(a、火山岩;b、蒸发岩;c、变质岩;d、碳酸盐);4、白钨矿(a、高温热液;b、中温热液;c、低温热液;d、海底热液);5、贵金属(a、Au-Ag-Cu-Pb;b、Au-Pt-Cr-Al;c、Ag-Pt-Cr-Co;d、Au-Ag-Pt-Pd);6、煤(a、火山岩;b、岩浆岩;c、变质岩;d、沉积岩);7、铁锰结核(a、火山岩;b、海底沉积岩;c、河流沉积岩;d、沉积变岩);8、紧缺矿产(a、经济建设急需的矿产;b、我国产量小的矿产;c、稀有矿产;d、能够创造较大经济价值的矿产);9、铂族矿产(a、花岗岩;b、碱性岩;c、辉长岩;d、超基性岩);10、砂矿(a、金刚石;b、钾石盐;c、煤矿;d、铜矿)三、以下二题中选择一题解答(20分)1、简述与矿床学相关学科在矿床学研究或找矿勘查中的作用;2、简述热液矿床研究内容与方法;四、以下二题中选择一题详述(20分)1、对你工作过的一种矿种或一个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找矿方法进行说明;2、矽卡岩矿床或斑岩铜矿的地质特征;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试题名称:矿床学(B卷)一、名词概念解答(任选10个,每个2分,共20分)1、围岩与母岩;2、矿石与脉石;3、火山矿床;4、伟晶岩矿床;5、蒸发沉积矿床;6、层控矿床;7、矿石结构与构造;8、矽卡岩矿床;9、斑岩铜钼矿床;10、热液矿床;11、共生与伴生矿产;12、砂矿床二、看图解答(每题10分,共20分)1、下图是铜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变化分带示意图,在图上表示出水位线和主要矿物带2、下图是半封闭海水蒸发沉积相图,每个带是什么沉积相或沉积矿产(从以下矿物中选取标于图上)白云石、石盐、硼砂、石膏、钾石盐、芒硝、天然碱、硬石膏、方解石、光卤石三、解答下列二题(每题10分,共20分)1、以下各种矿产矿石品位的表示方法及其一般品位要求是多少,影响矿石工业品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锰、铅、银、金刚石、磷块岩中P2O52、共生矿产与伴生矿产的定义是什么?对以下矿物分类,分别写出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中的共生与伴生矿产,产于基性超基性岩中的共生伴生矿产及产于煤矿中的共生伴生矿产。
地大《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第二部分第一章成矿流体含矿流体的成矿作用及矿产勘查摘要:矿床是由含矿流体形成的,含矿流体的组成包括气体、液体、热流体、微量的造岩元素和成矿元素及呈细分散流形式的矿物等。
含矿流体的来源有地幔流体、岩浆流体、变质流体、沉积盆地热卤水流体和富含成矿元素的氧化带渗滤水,部分含有有用矿物细分散流或成矿元素的地表水体等。
势能是驱使含矿流体迁移成矿的主要因素。
含矿流体停止迁移的条件有:一为圈闭环境,二为势能平衡区,三为两种流体的混合区。
研究含矿流体停止迁移的条件,尤其是确定势能平衡区的具体产出位置(深度),温度与势能平衡区的具体产出位置(深度)的关系,对矿产勘查活动可能具有一定帮助。
矿产勘查必须把握含矿流体成矿的思路。
1、引言矿产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矿产勘查是一项知识密集型的劳动,地质找矿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了解与矿床成因有关的成矿作用。
在地学界,有关矿床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成矿作用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
即使是同一矿床,不同的研究者对其成因也有不同的看法。
近年来,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含矿流体的成矿作用越来越引起各方学者的重视。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质作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形成的矿床也是多种多样的,矿体的形态更是千姿百态。
广义上,除生物堆积形成的矿床外,几乎所有产于岩石圈及地球表面的矿床都与含矿流体的成矿作用有关。
含矿流体的成矿作用贯穿于矿床形成过程的始终。
含矿流体的流体特性和矿质沉淀作用方式决定了矿体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
研究含矿流体的成矿作用、成矿作用方式对丰富矿床理论和提高地质找矿的成功率具有现实意义。
2、含矿流体的组成及其来源含矿流体的组成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气体、液体、热流体、微量的造岩元素和成矿元素以及呈细分散流形式的矿物等。
其中热流体(温度)对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结晶、交代成矿具有突出作用。
据1965年戴维思和亚当斯(Davis and Adams)的研究结果,1atm,450°C时,文石转化成方解石的反应时间仅为1分钟,而在室温时,反应时间增至4×1037年。
1997一、名词解释1、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A: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
B:矿床的形成明显地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即矿体和围岩是由不同地质作用和在不同时间形成的。
2、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 A: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B: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3、金属矿床与非金属矿床:A:可供工业上提取金属矿产的矿床。
B:可供工业上提取非金属矿产或含有可直接利用的矿物资源的矿床。
4、变成矿床与受变质矿床:A:岩石中的某些有用组份经变质作用后,成为有工业价值的矿床,以及原有矿床由于变质作用改变了其工业用途的矿床。
B:先前形成的矿床在遭受变质作用后,矿石成分、结构构造以及矿体形态和产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其工业用途未改变的矿床。
5、结晶分异作用与熔离作用:A: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各种组份按一定的顺序(矿物晶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的方向)先后结晶出来,并在重力和动力的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称为结晶分异作用。
B: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降低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混溶的熔融体的作用,称为熔离作用。
二、简述题1、简述矿床学研究方法矿床学研究的方法论与方法如下:一、地质作用是人类从未亲身经历的,也不可能经历的自然过程,因此,矿床学的研究,应以现实主义原则为基础,即工作程序和技术路线与方法要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这是由地质作用属性决定的。
地质作用的唯一属性是不可能在目前条件下进行实验性再造,自然界地质作用的表征仅仅在大自然中残存记录着,只能通过旁证和对比研究,得出若干经验性推理。
二、野外、室内地质观察-分析-测试为地质研究的基本手段,通过观察地质现象,分析其中因果关系,找出其内在原因。
三、地质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逼近处理的方法,不断逼近并逐步揭示其本质,上升为某一理性认识;再反馈于自然界,找出不相容处和缺陷,进行下一轮研究,不断扩大其内涵,加深对其本质的理解。
地大矿产勘查学真题分类汇总一:名字解释1、品位变化系数一种表示有用组分在矿体中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
2、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内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根据其产出形式(形态、产状、空间分布)、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即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的物质。
4、矿产储量是矿产资源量中查明资源的一部分,经勘查证实能为当前工业生产技术条件所开发利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开发的原地矿产资源量。
5、穿脉和沿脉穿:垂直或斜交矿体走向并穿过矿体的地下水平坑道。
沿:在矿体内或矿体与围岩接触带沿矿体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
6、勘探线与勘探网勘探线:勘探工程布臵在一组地表相互平行的勘探线所在铅垂勘探剖面内的工程总体布臵方式,称之为勘探线法勘探网:勘查工程布臵在两组不同方向勘探线的交点上,构成网状的工程总体布臵方式。
7、综合勘查模型8、矿体的变化性质指某矿体变化标志在矿体不同空间位臵上相互之间的联系特点与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9、边界品位与工业品味边界品位:是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是区分矿体与围岩(或夹石)的品位界限。
最低工业品位:简称工业品位,是指单个工程中单矿层或储量估算的既定块段中,有工业意义的有用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
10、探槽与浅井、探:指勘查工作中为揭露基岩式矿化体,在地表挖掘的一种深度不超3M的沟槽。
浅:是从地面垂直向下掘进的一种深度和断面都较小的勘查竖井。
11、夹石剔除厚度又称最大允许夹石厚度。
它是指工业部门根据采矿技术和矿床地质条件对固体矿产提出的一项工业指标,指在资源储量估算圈定矿体时,允许夹在矿体中间非工业矿石的最大厚度。
12、岩、矿心采取率岩心采取率:指某一孔段内所取得的岩心长度与该段进尺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13、勘探线剖面图是反映矿床勘探工作成果的一种基础图件,它根据同一勘探线上的工程资料和地表地质的研究成果,逐步整理而成。
14、均方差数理统计中反映随即变量离散程度的参数,表示各个数据对其数学期望(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模拟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种元素不容易富集在地壳中A.碱金属B.铂C.钍D.铀[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2.软流圈地幔的组成成分主要是()A.花岗闪长岩B.二辉橄榄岩C.辉长岩D.闪长岩[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3.上地壳的平均成分接近于()A.花岗闪长岩B.闪长岩C.辉长岩D.橄榄岩[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4.()环境是壳幔物质交换活跃的地带,是成矿的有利地带A.大陆裂谷B.活动大陆边缘C.被动大陆边缘D.大洋裂谷[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5.下列哪种矿床产在大洋裂谷环境()A.斑岩型矿床B.矽卡岩型矿床C.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D.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6.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属于哪类元素()A.亲铁元素B.亲石元素C.亲气元素D.亲硫元素[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7.下列哪种矿物是最常见的由于热液结晶填充作用形成()A.石英B.金刚石C.铬铁矿D.橄榄石[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8.下列那种矿产属于生物或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A.黄铁矿B.磷块岩C.黄铁矿D.铝土矿[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9.类质同象本质是一种()作用A.化合作用B.交代作用C.结晶作用D.氧化还原作用[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10.下列属于金矿盲矿预测的尾晕指示元素的是()A.AsB.HgC.MoD.Sb[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11.现代成矿区带的划分都是以哪种构造理论为基础()A.槽台说B.板块构造C.地洼说D.地质力学[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12.西藏高原是由于哪种形式的碰撞引起的A.洋壳-陆壳碰撞B.洋壳-洋壳碰撞C.陆壳-陆壳碰撞[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13.哪个构造位置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最为活跃()A.活动大陆边缘B.被动大陆边缘C.大洋中脊D.大陆裂谷[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14.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产于()中的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铅锌矿床A.岩浆岩B.碳酸盐岩C.变质岩D.砂岩[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15.大部分MVT型矿床产于()时代地层中A.太古代B.元古代C.古生代D.新生代[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16.胶东隆起带的金矿床受控于()方向的断裂A.东西B.北东C.北西D.南北[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17.江西西华山"五层楼"脉带示意图看出矿体最上部是()A.细脉带B.中脉带C.大脉带D.微脉带[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18.下列属于大型钨矿床的是()A.四川攀枝花B.西藏玉龙C.江西西华山D.河北邯郸[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19.内蒙古哈什吐钼矿床的矿床类型是()A.矽卡岩型B.斑岩型C.石英脉型D.隐爆角砾岩型[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20.金刚石产于哪种岩性的岩石中()A.花岗岩B.角砾云母橄榄岩C.辉长岩D.闪长玢岩[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二、判断题1.成矿流体是搬运沉淀成矿物质的卤水溶液[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2.化学性质稳定的元素与金属铁形成合金流向地心;如Au.Pt,在地核中富集[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3.成矿作用指的是主要发生在壳幔之间以及地壳内的各种地质作用[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4.地幔流体属于富碱金属.挥发分的流体,其本身不是矿浆[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错误5.大洋地壳主要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成分相当于花岗质岩石组成[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错误6.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发生不同的成矿作用,从而能形成不同的矿产[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7.不同裂谷及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沉积建造[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8.大部分构造盆地会经历较为完整的发展阶段[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错误9.不同成因盆地的流体类型有一定的差异,如海相盆地是封闭的海水与沉积物的水岩作用形成的[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10.主动大陆边缘与被动大陆边缘唯一区别就是后者有俯冲带而前者者无.[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错误11.盐类矿物的蒸发结晶作用的影响因素是化合物浓度积.温度和压力[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12.亲和力强聚集能力强的元素易于成矿,如Au.Pb等[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13.胶体形态常见的有鲕状.肾状.葡萄状.结核状等,如胶体化学沉积的铁矿常见鲕状和肾状[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14.胶体质点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不带电荷的化合物或带电荷的金属离子,达到聚集成矿[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15.黑钨矿的类质同象是因为相互交换的两种离子电荷符号相同,电价相同,离子半径大小相似,因此可以相互交换而居于统一结晶格架的缘故[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16.被动大陆边缘有特殊的构造形式,一般发育有陆缘隆起.裂谷.海湾泻湖盆地[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17.在现代大陆边缘中与海洋地壳呈渐变过渡构造的大陆边缘称为被动大陆边缘[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18.活动大陆边缘的海沟的沉积物来自于板块俯冲带来的深海沉积物以及在海沟形成的深海沉积物,由于俯冲挤压沉积物发生强烈变形[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19.裂谷盆地的封闭分为干化封闭与湿化封闭,其中干封闭形成有机矿产[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错误20.裂谷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沉积建造是不同的[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21.沉积铁矿床因沉积深度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含铁矿物分带[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22.白云鄂博矿床的稀土储量世界最大,矿区发现了火山成因的碳酸岩[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23.俯冲带靠近海沟一侧属于高压低温变质带,靠近岛弧一侧属于低压高温变质带[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24.俯冲带体系的弧后盆地处于挤压的环境[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错误25.在汇聚型陆块边缘,先期的洋壳俯冲消减后发生陆-陆碰撞造山常常作为一个大的运动过程的两个阶段[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26.VMS矿床不限于特定的岩石类型,但一个地区的该类矿床常产于一个地层层位或喷发旋回中[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27.中国大陆尤其是东部地区在晚古生代-中新生代普遍经历强烈的活化,表现为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地热活动等[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28.中国地质剖面的活化层指中生代地层,以陆内隆起带的火山岩浆岩广泛分布及断陷沉降为特征[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29.山东半岛具有中国黄金第一大省之称[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30.伴随着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地壳活化,形成了特征的矿床组合,在不同地区矿床会有所不同[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31.郯庐断裂处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毗邻地区,属于右行走滑性质[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错误32.胶东绿岩型金矿床与郯庐断裂系的构造-岩浆-热动力背景密切相关[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33.智利境内的近南北向的左行走滑断层控制著名的斑岩成矿系统[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错误34.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任何来源的热水流体都可以形成成矿流体,因此,所有的流体都是成矿流体[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错误35.成矿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对某个矿床的成矿流体的特征研究只是某个时刻的特征,而不是全部特征.[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36.压力的降低会引起热液产生沸腾作用,使溶液搬运金属的能力增强[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错误37.不同成分或不同性质的溶液混合后会改变含矿热液的状态,破坏溶液的化学平衡,促使矿质的沉淀[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38.促使矿质沉淀的因素很多,它们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39.热水沉积介于胶体沉积.化学沉积及热动力学沉积作用,因此又不同于普通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特征[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40.热水沉积岩的结晶速度快,一般粒度较细,表现为细晶-隐晶质结构[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确三、填空题1.造山带下部地壳温压明显高于稳定区,是(###)岩浆的形成区[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安山质花岗2.地壳厚度的变化是由于地幔上部的(###)作用造成的[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重力均衡作用或重力补偿作用3.胶体质点最大的特点是带有(###)[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正电荷或负电荷4.钠长石和钙长石所组成的斜长石类质同象系列是(###)的重要代表[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异价类质同象5.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是(###)作用形成的矿床[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岩浆熔离6.陆缘挤压环境以(###)成矿系统为主[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岩浆热液7.我国南方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是(###)[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江西德兴8.海底喷流沉积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接近(###)流体[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岩浆9.滨海沉积环境处于相对氧化的环境,容易形成铈(###)异常[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负10.VMS矿床的矿体包括(###)两种类型[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整合矿体和不整合矿体11.中国地质剖面的基底是由(###)组成[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太古界-早元古界深变质岩12.胶东半岛金矿床矿石类型包括(###)两种类型[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13.赣州武夷山地区位于欧亚板块与滨西太平洋板块消减带内侧的(###)板块中,岩浆活动强烈,产出云英岩型钨矿床[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华夏14.走滑大陆边缘又称转换边缘,表现为大陆与大洋板块间或陆陆间相对的水平运动,以(###)构造带相接,常形成复杂的构造变形带[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走滑15.走滑断层的局部转折处可产生(###),它们常与油气田分布有关系.[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拉分盆地16.圣安德烈斯断裂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板块的边界,属于右行走滑断裂[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北美17.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高氟流体中,硅质经常以(###)的形式存在,可明显增加硅质的溶解度[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SiF418.在富氟流体中稀土元素主要形成(###)矿物[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氟碳酸盐19.铀矿的形成经常与(###)蚀变有关是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围岩中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红色20.在坡度较大或多次喷流形成起伏地貌条件下,处于半胶结状态的塑性热水沉积物会发生滑移变形形成(###)构造[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同生褶皱变形四、问答题1.成矿地质作用类型包括哪些?[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岩浆成矿作用.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有机成矿作用.热水成矿作用.复合成矿作用2.成矿元素富集成矿的方式有哪些[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结晶作用.化学作用.交代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及类质同像置换作用3.根据戈尔德施密特的分类将元素分为哪几类?[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亲铁元素;亲硫元素;亲石元素;亲气元素;有机元素(生命元素)4.胶体沉积作用的原理[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同种电荷胶体质点相互排斥,不同电荷胶体质点相互吸引而中和,凝聚成大的质点沉淀下来5.影响胶体沉积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不同电荷胶体中和.温度变化.PH和Eh变化.离子反应.水岩反应改变胶体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6.某个元素丰度值高于一般地壳区的丰度值的原因[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1.地壳岩石经过初步富集,使成矿区域背景值增高;2.成矿期经历成矿元素的扩散作用,在矿体周围形成了扩散晕异常7.主要的大地构造理论有哪些[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槽台说.地质力学.地洼说.断块说.波状镶嵌说.旋卷构造和板块构造8.以板块构造学说,将成矿区带划分为哪些区域[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大陆裂谷成矿域.被动大陆边缘成矿域.活动大陆边缘成矿域.大洋裂谷成矿域和大陆热隆成矿域9.发育完整的裂谷盆地一般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1.粗粒碎屑岩沉积开始,继而火山岩浆喷发,高温热水沉积;2.富含有机质碎屑岩沉积.化学岩沉积;封闭期沉积,蒸发岩沉积或含煤系沉积10.简述裂谷盆地的主要矿床类型[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1.砂岩铜矿2.卡林型金矿3.穆龙套型金矿4.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11.简述大洋裂谷热水沉积矿床的成矿机理[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热水喷流沉积过程中,海水硫酸盐大量被还原,形成硫根离子与岩浆来源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硫化物12.简述海底热水喷流成矿的过程[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海水沿裂隙向下渗在地壳深部加热升温,溶解了岩石中金属元素后,又沿着裂隙对流上升并喷发在海底.由于矿液与海水成分及温度的差异,其携带的矿质在海底及其浅部通道内形成硫化物的颗粒,形成金.铜.锌.铅等金属矿产13.简述VMS矿床的垂向分带特征[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上部是海底面上或海底下的块状硫化物矿石;下部是块状硫化物带之下的脉状或浸染状矿石,矿化角砾岩筒通常具有强蚀变14.根据矿床的成矿元素化学组成,VMS矿床有哪些分类类型[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Zn-Cu型矿床.Pb-Zn-Cu型矿床和Cu型矿床15.海底热水成矿成因模式的证据有哪些[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1.层状特征;2.上部倾斜的产状;3.块状硫化物上部直接盖层是层理发育的化学沉积岩;4.局部又经过搬运的硫化物碎屑层;5.并且强蚀变和管状带几乎全部限制在硫化物底板岩层中,现代海底活动烟囱系统为这种矿床成因提供了更有利的证据16.简述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1)晚古生代完成多地块拼合呈统一大陆,陆块之间没有完全焊接;(2)陆块之间构造活跃,形成陆陆碰撞和陆内隆起及陆间洼陷;(3)中生代之后中国大陆内基本为陆相沉积,只有在藏北-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有局限海相沉积;(4)中国东部地区广泛的燕山期岩浆活动,主要在陆陆碰撞带和陆内隆起带广泛分布的岩浆岩17.简述陆陆碰撞带与陆内隆起带地质特征[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古变质岩出露和大量晚古生代与中生代岩浆岩分布;发育复杂褶皱变形和断裂构造;底劈构造和变质核杂岩;成矿多期性;以变质核岩浆热液成矿为特征18.简述为什么温度降低会导致矿质的沉淀[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成矿元素化合物或络合物溶解度减小;溶液中硫化氢溶解度的增加,S2-浓度升高,有利于硫化物的沉淀;温度降低导致化学反应向生成硫化物的方向进行19.矿产地质勘查阶段的划分及目标任务及方法[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预查阶段.普查阶段.详查阶段分别描述20.以成矿地质作用为标准将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哪些主要类型[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岩浆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风化残积矿床.蒸发沉积矿床.岩浆热液矿床.喷流沉积矿床。
地大《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第二部分第二章热水沉积及交代作用热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机理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的热水介质温度为70—350℃或者更高,以沉积的方式形成于水—岩石界面之上水体中的层状、似层状矿床,还包括界面之下充填和交代形式形成的含矿岩体。
此类矿床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虽然目前不允许对海洋矿产进行开发,但是研究很多。
通过对热水沉积矿床的成矿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弄清成矿过程,便于今后对矿产进行开采。
1、热液流体流体来源是与热液循环系统密切相连的一个问题。
由于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于海底环境,因此不论是简单的对流循环模式还是双扩散对流模式 ,海水都是流体最为重要的组分,但海水是否是唯一的流体来源却是争论的焦点。
HOhmoto等在研究日本黑矿时发现矿石的流体包裹体的δD 和δ18D值和盐度与正常海水非常相近,因而认为成矿流体来自海水:海水在深部循环通过火山岩时获得了金属元素和硫等成分。
后来的研究发现,成矿流体的δ18O普遍是高正值 ,特别是前寒武纪的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流体的δ18O高达 5 ‰~9 ‰。
现代海底热液流体中也有类似情况。
对于这种高δ18O值 ,有人认为是岩浆水的参与 ,但HOhmoto 等认为用海水与火山岩间的反应也能解释。
对现代海底热液流体的对比研究表明,太平洋、大西洋与印度洋各处热液喷口的流体组成与性质均非常一致,再次证明了海水在流体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
考虑到块状硫化物矿床与大地构造及深部岩浆活动的密切联系,岩浆来源的流体也可能对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有所贡献。
近年来 ,岩浆流体活动证据的找寻工作已取得某些进展。
现代海底喷发热液中稀有气体组分的分析表明,热液流体的氦同位素组成3He/4He具有幔源特征,如印度洋中脊R/流体 R/Ru值为。
氦同位素组成在深部浸染状脉状的硫化物中高达~,并表现出从深部向上逐渐降低的规律。
黑矿矿石的稀有气体75%来自岩浆,并据此推断岩浆来源的流体参与了黑矿的成矿作用。
1、判读晶体化学式Ca2 Na (Mg,Fe)4(Al,Fe3+)[(Si,Al)4 O11] 2(OH)2(矿物名称,阴离子团特点,阳离子占位特点,画出示意图)普通角闪石双链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以4个[SiO4]四面体为重复单位,部分Si由Al取代记为络阴离子[(Si,Al)4 O11]7-,OH-以结构水的形式参加矿物晶格。
链与链之间存在的空隙,由A、B、C类阳离子充填。
其中Mg2+,Fe2+呈类质同象替代,Fe3+,Al3+也呈类质同象替代2、举例说明不同晶体结构类型与矿物形态和物性的关系。
具金属键的矿物一般呈金属色、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不透明。
良导体高延展性;硬度低。
高密度2)具共价键的矿物一般呈无色及彩色、高硬度、高熔点,不导电,金刚光泽或玻璃光泽、透明。
3)具离子键或分子键的矿物,无色或淡色,玻璃光泽、透明。
不导电3、简述硅酸盐矿物结构类型与形态和物性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岛、环链状层状架状1.形态粒状、柱状长、短柱状片状板状2.解理无解理平行链方向的两组柱状解理一组极完全解理按强键方向形成两组、三组3.密度岛状——链状——环状——层状——架状的顺序降低4.硬度岛状——环状——架状——链状——层状的顺序降低石榴子石硬玉高岭石钠长石4、对比氧化物矿物大类和硫化物矿物大类的晶体化学和形态物性特征。
(1)硫化物的成分:阴离子S2- [S2]2- [AsS3]3-、[SbS3]3-阳离子:铜型离子为主,过渡型离子(靠近铜型离子一边的)。
Cu, Pb, Zn, Ag, Hg, Fe, Co, Ni硫化物晶格类型:晶格:既非典型的原子晶格也非典型的金属晶格;硫化物物理性质:向金属键过渡者:金属光泽、金属色、不透明、黑色条痕,如PbS,FeS2 向共价键过渡者:金刚光泽、非金属彩色、半透明、彩色条痕,如AsS、As2S3、HgS、ZnS。
硫化物的硬度一般较低,只有对硫化物如FeS2的硬度高(因为S-S为共价键,使Fe-S、S-S间距缩短)。
矿床学总结名词解释:1.矿产: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2.矿床: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3.金属矿产:从中可提取某种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4.非金属矿产:从中可提取某种非金属元素或可直接利用的矿物资源5.能源矿产:指能为工业和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6.同生矿床:指矿体和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7.后生矿床:指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8.矿体:矿床中金属或其他有用物质富集的地段9.围岩:矿体周围的岩石10.母岩:指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11.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的矿物集合体12.矿石矿物:指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13.脉石矿物:指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14.脉石:一般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15.夹石:指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16.矿石的构造: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17.矿石的结构: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18.品味:矿石中有用组分的百分含量19.金属矿产的品味:大多数金属矿石(如Fe、Cu、Pb、Zn等)是以其中金属元素含量的重量百分百比表示;有些金属矿石,则以其中的氧化物(如WO3、V2O5等)的重量百分比表示20.边界品味: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味21.工业品味:指在当前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22.矿石品级:矿石工业品级的简称,主要根据矿石的品味及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确定的23.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24.矿床工业类型:一般把这些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上其主要作用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工业类型25.元素的迁移:元素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总是处在不断运动状态中,运动的结果,或导致元素的分散,或导致元素的集中,元素的这种运动转移现象或过程叫做元素的迁移26.浓度克拉克值:元素在某一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27.浓度系数:工业品位与该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比28.交代作用:溶液与岩石在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分的带入和另一些组分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也称为置换作用29.成矿作用: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是分散中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30.岩浆矿床:由各类岩浆在地壳深处,进过分异作用和结晶作用,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31.同化/混染作用:岩浆在发生就位的运移过程中可以熔化或溶解其围岩的物质,是岩浆改变成分,这种作用叫做同化作用,而不完全的同化作用叫混染作用32.岩浆矿床的形成作用:岩浆中成矿物质的析出和聚集,是岩浆分异作用的结果。
成矿规律学: 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是经济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按研究尺度划分:•全球成矿规律:洲际成矿域:古亚洲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区域成矿规律:成矿省、成矿带•局部成矿规律: 矿田\矿床\矿体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定量预测: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控矿因素:一般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
如构造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层、岩相、古地理)等。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指一定类型的岩浆岩与一定类型的矿床之间的专属对应关系.成矿期: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成矿省:某一特殊矿物组合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矿化类型为特征的矿床集中区(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矿系列:在一定的地质单元内,在一定的地质发展时期,与一定地质作用有关,在不同或相同演化阶段,形成的有相互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成矿系统:在一定的时域-空域中,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和成矿作用动力学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异常系列构成的整体,是具有成矿功能的一个自然系统矿物共生:是指在各种金属矿床的矿石中,某些种类的矿物,常由于成因上的联系而构成一套特征的矿物组合。
成矿模型为精心组织的、用于描述矿床类型基本属性的信息系统,是表达矿床如何形成与控制因素的模型。
找矿模型——又称勘查模型,它是表述目标矿床及其对一定勘查技术产生预期效应的模拟体系,是描述矿化特征和找矿标志的模型找矿模型和成矿模型都具有成矿预测的功能,二者之间实际上有着紧密的关系:成矿模型是找矿模型的基础;找矿模型是成矿模型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延伸描述性模型——对一类矿床本质属性的概括,是对该类矿床基本而共同的特征的总结,或者说是一类矿床输出信息的系统总结。
矿床成因模型——对观察到的矿床地质现象作出合理的成因解释。
是一组相关矿床属性的汇集,从中可发现某些属性之所以有用的原因。
成矿信息:是指示矿化存在的各种显示和标志,它直接或间接指示识别矿床可能的形成条件和存在方式。
地球化学背景:化探中将未受成矿作用影响的地区内各种天然物质中(如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地表水、地下水、植物和空气等)各种地化指标(如元素和同位素含量和比值、pH、Eh值、温度等)的数值称为地球化学背景地球化学异常•定义:是相对于地球化学背景区而言的,是指某些地区的地质体或天然岩石、土壤、水、生物、空气中,一些元素的含量明显地偏离正常含量或某些化学性质明显地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异常区内,各种自然介质中,指示元素的含量与周围的背景区有明显的差异,那么该指示元素的含量值称为地球化学异常值,简称异常值矿田:由统一地质作用形成的,成因上近似,空间上邻近的一组矿床,分布面积一般在几十到一、二百平方公里。
沉积矿床大地构造背景: 形成于特定地质历史时期,以持续沉降运动为主的拗陷区;成矿作用: 以沉积(火山、生物)成矿作用为主;成矿物质来源: 来自于陆源风化和/或火山喷发区域;主要控矿因素: 岩相古地理.岩浆矿床大地构造背景: 板内裂谷\板块边缘活动带;成矿作用: 以结晶分异和熔离成矿作用为主;成矿物质来源: 来自于起源于上地幔岩浆\地壳;主要控矿因素: 温度\压力\挥发分\围岩组分.变质矿床大地构造背景:形成于以持续抬升运动为主的地台区;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接触变质成矿作用、区域变质成矿作用和混合岩化成矿作用);成矿物质来源:原地和异地;主要控矿因素: T\P物理化学条件和动力学因素.热液矿床成矿热液来源:岩浆(火山)水\变质水\海水\地下水成矿作用: 以充填作用和交代作用为主;主要控矿因素: 构造、成矿热液的来源与性质.基性、超基性岩类的成矿特点(1)主要相关矿床包括岩浆型Cr-Pt矿床、Cu-Ni硫化物矿床、V-Ti 磁铁矿矿床及产于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矿床等。
这些矿床多为岩浆矿床。
(2)矿化类型与岩石成分关系密切镁质超基性岩:铬铁矿(铂)矿床镁铁质超基性-基性岩:铜镍硫化物矿床铁质基性岩:钒钛磁铁矿矿床中酸性岩浆岩类的成矿特点(1)成矿专属性较复杂。
中酸性岩成因类型多,因此有关的矿产类型也多,主要有W、Sn、Li、Be、U、Th、Fe、Cu、Pb、Zn等有色金属矿产、稀有、稀土和放射性矿产。
(2)矿化类型与岩石成分关系密切岩浆活动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许多内生矿床的形成和分布都不同程度地受岩浆活动因素所控制。
各类岩浆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类岩浆活动是成矿物质运移分配的重要因素;2.一定类型的矿化与一定成分的岩浆岩有关(岩浆成矿专属性);3.在空间上,不同类型的矿化产于不同岩浆产物的特定部位;4.在时间上,不同类型矿化富集在岩浆活动的不同旋回和阶段;5.矿化与岩浆活动存在着物理化学条件和地质条件的一致性•1)超深成带:地表下10~15km(大洋5~8km),只有少数超变质矿床(兰晶石、夕线石、刚玉等)。
•2)深成带:距地表3~5km至10~15km,此带成分均一,有基性超基性岩中Fe、Cr、Pt、Ti岩浆分异矿床、中酸性岩中部分云英岩和矽卡岩矿床。
•3)浅成带:深度在1~1.5km至3.5km,此带岩浆成分复杂,各种蚀变及交代作用发育,有与基性岩有关的熔离型Cu、Ni、Ti、Fe矿床,与斜长花岗岩、正长岩伴生的矽卡岩Fe-Cu矿床,以及与晚期小侵入体有关的各类热液型有色、稀有、贵金属(Au)和放射性矿床。
•4)近地表带:深度1~1.5km,有碱性岩中稀有碳酸盐矿床,与细碧角斑岩有关的含黄铁矿矿床,基性和酸性喷出岩有关的Au、Ag、Hg、Cu等火山热液矿床;次火山斑岩型Cu、Mo、Au矿床,以及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等。
一般说来,形态简单、规模较大的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利于形成Cr、Cu-Ni硫化物类的岩浆矿床。
特别是岩体形态呈岩盆、岩盘等近似球状体时更易成矿,原因是球体表面积最小、容积最大、散热慢、有利于结晶分异作用的进行著名的加拿大肖德贝里岩体就呈一岩盘产出。
形态复杂、规模较小的中酸性岩体有利于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特别是岩体形态变化大、规模小于10km2时更易成矿,原因在于岩体和围岩接触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接触交代作用的充分进行。
岩浆岩被剥蚀程度对矿体保存的影响?对基性、超基性岩体由于与其有关的岩浆矿床通常位于岩体的偏下部位,当岩体经受一定程度的剥蚀时,各种矿化显示增多、物化探异常增强,这种情况下对找矿反而有利。
对于中酸性侵入体,由于与其有关的各种岩浆期后矿床分布于岩体的顶部及其附近围岩中,岩体的剥蚀程度对矿床的保存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剥蚀程度较低,未及岩体顶部时,围岩的蚀变现象及脉岩分布区可作为找寻Pb、Zn、Hg、Sb等中低温矿床的标志及有希望的地区;当剥蚀程度中等,刚刚达到岩体顶部,侵入体呈岛状出露,各种蚀变较强时,是找寻各种热液矿床和矽卡岩矿床很有希望的地区;当剥蚀程度很高、中酸性岩体大面积出露时,对找矿一般不利,因为在成因上与该岩体有关的矿床数量将大为减少。
全球成矿期和矿床分布1.1 太古宙成矿期太古宙的时间区间为38亿~25亿优势金属矿产: 金、铁、镍-铜、铜-锌、铬等缺失: 铅、铀、钍、汞、铌、稀土、金刚石等太古宙存在二个主要的大地构造环境:高级变质区绿岩带1.2 古-中元古宙成矿期古-中元古宙的时间区间为25亿~10亿优势金属矿产:金-铀、锰、铅-锌、镍-铜铂-铬、铁、金刚石等古-中元古宙存在二个主要的大地构造环境:沉积盆地、大陆边缘裂陷槽1.3 晚元古宙成矿期:晚元古宙的时间区间为10亿~5.4亿优势金属矿产:铜、锰、铁、锡等首次出现大规模的沉积型铜矿床,实例包括赞比亚和扎伊尔铜带以及美国西北部的一些沉积型铜矿床;第二个沉积型锰矿形成时期;Rapitan型铁矿形成时期1.4 显生宙成矿期显生宙的时间区间为5.4亿~现在优势金属矿产: 钨、锡、铋、钼、铜、铅、锌、金、银等大地构造环境:由于板块的碰撞造就了显生宙宏伟的造山带、大规模的洋壳再循环形成了长的火山链和大陆边缘弧、后弧盆地、裂谷盆地以及其他的地质构造特征显著地增加了成矿环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中国主要的成矿期2.1前震旦纪成矿期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条带状含铁建造鞍山式铁矿是这一成矿期最显著的特征,条带状铁建造从吉林东部的板石沟经辽宁鞍山地区,一直西延至河北迁西一带,呈明显的带状分布,我国太古宙铁矿资源的全部储量几乎都集中在这个带内(张秋生等,1984)。
太古宙绿岩带,广泛发育在吉林和龙、夹皮沟,辽宁清原、鞍本地区、辽西,内蒙古固阳,冀东青龙一滦县、山西五台,豫陕小秦岭,河南登封、鲁山一舞阳,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和胶东等地区(张贻侠等,1994)。
2.2加里东成矿期(寒武-志留纪)•(1)在地台的被动边缘形成重要的沉积矿床,包括昆阳式磷矿、襄阳式磷矿、湘潭式锰矿、宣龙式铁矿等;塔里木地台区内稳定的海相沉积提供了良好的油气生、储、盖岩系组合。
•(2)祁连山褶皱带是这一成矿时期内生金属矿化最集中的区域,与海底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镜铁山铁矿、白银厂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等大型、超大型矿床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3)华南褶皱系也表现出显著的金属富集,包括湖南桃林铅锌矿、潘家冲铅锌矿、七宝山多金属矿田、黄金洞金矿、沃溪金矿、龙山金矿等。
2.3海西成矿期(泥盆-二叠纪)(1)这是我国最重要的成煤期之一,尤其在华北地台上发育了大同、开滦、平顶山、淮南等大型煤田,鄂尔多斯盆地号称世界十大聚煤盆地之一;在扬子地台区,广布于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的煤田以及湖南中部、江西萍乡一带的煤田等也是在这一成矿期内发育的。
(2)这一成矿期还孕育了其他许多类型的沉积矿产,包括宁乡式铁矿、四川盆地内富饶的天然气田;克拉玛依油田也赋存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3)我国铝土矿床的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海西成矿期,如山东淄博、山西阳泉、河南巩县、广西平果等矿床。
2.3海西成矿期•(4)本成矿期也是继加里东期之后又一次较强烈的岩浆活动期,涉及的范围较加里东期有所扩大(程裕淇,1994),因而,这一时期内生金属矿化分布的范围更广,阿尔泰富含稀有金属的伟晶岩型矿床、新疆黄山地区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矿床、河北矾山、姚家庄等地的磷灰石矿床、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床、•产于准噶尔蛇绿岩中的铬铁矿床(萨尔托海、鲸鱼等矿产)、内蒙古白乃庙斑岩铜矿等。
2.4.燕山成矿期(侏罗-白垩纪)•(1)大量断陷盆地的发育为我国储藏了极为丰富的煤和石油,如东北、内蒙古东部的大型和超大型煤田,鄂尔多斯超大型煤田(鄂尔多斯地区的煤盆地常常上叠在海西期含煤岩系之上,构成“双纪煤田”)以及新疆北部准噶尔、伊宁、吐哈以及塔里木北缘等聚煤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