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展前景
- 格式:pdf
- 大小:184.53 KB
- 文档页数:2
农村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与效果评估农村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在当前社会中备受关注。
这不仅是为了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保护水资源,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下面我们将对农村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进行评估。
一、农村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目前,农村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滴灌、喷灌、渗灌等几种形式。
这些技术通过精确计量水量和定点灌溉,有效减少水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二、滴灌技术的应用滴灌技术是通过管道将水滴在作物根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作物吸水利用率。
农民在使用滴灌技术后,发现土壤湿度均匀,植物生长健康,产量大幅提升。
三、喷灌技术的推广喷灌技术是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在农田上,适用于大面积的农田。
农民使用喷灌技术后,发现作物叶片湿度均匀,干旱地区的作物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高。
四、渗灌技术的效果渗灌技术是将水渗透到土壤中,通过土壤自然渗透作物栽培。
农民在使用渗灌技术后,节水效果显著,同时提高了土壤肥力,作物品质也有所提高。
五、农村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农村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节水、节能、减少农药的使用等优势。
农民在应用这些技术后,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增加。
六、困难与挑战在推广农村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包括技术推广成本高,农民接受程度低,管理维护困难等问题。
七、政府支持政策为了加快农村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资金补贴、技术培训等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应用这些技术。
八、社会效益的提升农村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九、经济效益的增加农村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降低用水成本,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是农村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重要动力。
十、推广应用的前景随着农村节水灌溉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农村节水灌溉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滴灌技术的概念滴灌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灌溉方式,通过将水以滴水的方式直接输送到植物根系附近,实现适量供水,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程度的一种灌溉技术。
滴灌技术最初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由以色列科学家引入并且逐渐应用于世界各地,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灌溉方式之一。
下面将从滴灌技术的原理、优点、应用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滴灌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将水分以滴水的方式直接输送到根系附近,从而实现植物的适量供水。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传统灌溉方式中的许多问题,如过量灌水、浪费、土壤盐碱化等。
滴灌系统由一系列的滴灌管道组成,它们通过滴灌装置将水分滴入根系区域。
滴灌装置通常由滴灌头、滴灌带等构成,可以根据植物的需要进行调节,以确保水分供应的精确度。
滴灌技术相比于传统灌溉方式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滴灌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用水效率。
由于水分以滴水方式直接送达根系,因此可以减少蒸发和地下漏水损失,节约用水量。
其次,滴灌技术可以减少土壤盐碱化现象。
传统灌溉方式中,水分通过渗漏或过量灌溉会导致土壤中的盐分累积,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而滴灌技术能够精确地为植物提供适量的水分,避免土壤中盐分的积累。
此外,滴灌技术还可以节约劳动力和能源,降低灌溉的成本。
滴灌技术在农业、园艺和林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方面,滴灌技术可以保证农作物的合理灌溉,提高产量和质量。
例如,在干旱地区和沙漠化地区,滴灌技术可以使作物在恶劣环境下得到必要的水分供应,增加作物的抗旱能力。
滴灌技术还广泛用于蔬菜、水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生产。
此外,在城市绿化和公园建设中,滴灌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为植物提供适量的水分。
在林业方面,滴灌技术可以提高森林植被的生长,改善环境质量。
滴灌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节约水资源和环保灌溉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滴灌技术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选择。
未来,滴灌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创新,不断提高其适用性和效率。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介绍水是生命之源,在农业生产中,灌溉用水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
这些技术不仅有助于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还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一、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精准的灌溉方式。
它通过滴头,将水一滴一滴地、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滴灌系统主要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滴头组成。
-水源可以是井水、河水或者水库水等。
首部枢纽则起着控制、过滤和施肥等功能。
它能调节水的压力,去除水中的杂质,还可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实现随水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输配水管网如同人体的血管,将处理好的水输送到各个滴头。
-滴头是滴灌技术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的出水量非常小,能够精准地将水送达植物根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深层渗漏。
这种灌溉方式特别适合于干旱地区和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比如在一些沙漠边缘种植果树或者蔬菜的农场,滴灌可以保证每一株植物都能得到适量的水分供应,既不会因为缺水而干枯,也不会因为水分过多而导致根部腐烂。
而且,滴灌还能减少杂草的生长,因为只有植物根部周围有水分,杂草难以在干燥的区域生长。
二、微喷灌技术微喷灌是介于喷灌与滴灌之间的一种灌溉方式。
它的喷头喷出的是细小的水滴,就像细雨一般。
-微喷灌系统包括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管网和微喷头。
水源和首部枢纽的功能与滴灌类似。
输水管网将水送到各个微喷头所在的位置。
微喷头有多种形式,有的是旋转式的,有的是折射式的。
这些微喷头能够将水以扇形或者圆形的方式喷洒在作物周围的地面上。
-这种灌溉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这对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例如在花卉种植园中,微喷灌既能为花卉提供水分,又能营造一个相对湿润的小气候环境,有助于花卉保持娇艳的色泽和良好的生长状态。
微喷灌的喷洒范围较大,相比于滴灌,它可以覆盖更大的面积,适合一些行距较宽的作物,如葡萄种植园。
而且,它的喷头安装相对简单,维护成本也比较低。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7-0000-011.水资源现状2800m3,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每亩耕地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亦很不充足。
同时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也很不均匀,不同地区、不同时段水资源量相差很大,特别是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和耕地分别约占我国的45%和64%,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1/5和世界人均量的1/20。
时空分布不均匀和年际变化大,亦造成水旱灾害严重,并在近年来有加重之势。
水资源整体缺乏及局部洪涝灾害频发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农业用水现状约为4000亿m3,约占全国年总用水量的7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3600亿~3800亿m3,占农业用水量的90%-95%。
农业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亿m3,农田平均每年受旱面积3亿亩,成灾1亿亩,每年因旱灾减产粮食100亿~150亿kg。
然而,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很低,平均仅为45%左右,每m3水生产粮食不足1kg;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水的有效利用率可达80%以上,每m3水生产粮食在2kg以上。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技术水平和普及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发展节水农业的巨大效益与广阔前景。
3.农业节水主要途径要经过多个环节!每一环节都会有水的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减少每一环节中的水的无效损耗。
先要从水源取水,并通过输配水等工程设施把水送到所需灌溉的作物地块,接着通过田间灌溉技术将水源来水转化为土壤水,最后作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并转化为生物水。
其中前两个环节涉及如何将作物所需水量从水源送到田间并转化为土壤水,与作物的生理过程不直接相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由人为控制,因此存在着很大的节水潜力,也是节水灌溉的主要发展方面。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新疆作为我国主要棉花种植基地之一,棉花的生产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疆棉花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介绍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以期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棉花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技术原理膜下滴灌技术是指在地膜下铺设滴灌带进行灌溉,充分利用水和养分,减少蒸发损失,并且能够对土壤进行保护,提高土壤水肥利用率。
而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是在膜下滴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根据棉花的生长特点和生理需求,利用膜下滴灌技术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二、技术优势1. 节水高效:膜下滴灌技术能够将水和养分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系处,减少了水分和养分的浪费,提高了利用率,达到节水高效的效果。
2. 土壤保护:膜下滴灌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和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保护了土壤质量,提高了土壤肥力。
3. 减少病虫害:由于膜下滴灌覆盖了地表土壤,减少了土壤中的湿润环境,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4. 提高产量:膜下滴灌技术能够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量进行准确灌溉,提高了作物的生长势,进而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5. 降低劳动强度:膜下滴灌技术采用了自动化设备,减少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三、技术操作1. 地膜铺设:在种植棉花前,需要在土地上铺设地膜,地膜的铺设要均匀牢固,保证整齐美观,以便进行后续的滴灌施肥。
2. 滴灌管埋设:滴灌管埋设在地膜下,埋设深度要适中,以保证滴灌管与地膜之间的距离,避免损坏滴灌管造成水分浪费。
3. 灌水施肥:在种植期间,根据棉花的生长周期和生理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和施肥,充分满足棉花的水分和养分需求。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地膜和滴灌管的状况,及时处理损坏,以免影响灌溉效果。
四、技术应用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已经在新疆棉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效、低毒、环保的农业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药物滴灌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技术,具有节水、节肥、减少农药残留等优点,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旨在探讨药物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药物滴灌技术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药物滴灌设备的使用方法;3. 评估药物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4. 分析药物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不足。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地: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作物生长状况良好的农田;2. 作物:选取当地主要农作物进行实验;3. 药物:选取具有防治病虫害作用的农药;4. 设备:药物滴灌系统、土壤水分传感器、气象仪器等;5. 试剂:用于检测土壤养分、农药残留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地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00平方米,设为A、B、C三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不进行药物滴灌;B组为药物滴灌组,采用药物滴灌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C组为传统喷洒组,采用传统喷洒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
2. 药物滴灌技术操作:将农药溶解于水中,通过药物滴灌系统均匀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精准施药。
3. 数据采集:定期采集土壤水分、养分、农药残留等数据,并观察作物生长状况。
4. 结果分析:对比分析A、B、C三组的数据,评估药物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水分:药物滴灌组土壤水分较对照组和传统喷洒组明显提高,说明药物滴灌技术具有节水效果。
2. 土壤养分:药物滴灌组土壤养分含量较对照组和传统喷洒组有所提高,可能与药物滴灌系统中的肥料输送有关。
3. 农药残留:药物滴灌组农药残留量较对照组和传统喷洒组明显降低,说明药物滴灌技术具有减少农药残留的优势。
4. 作物生长状况:药物滴灌组作物生长状况较对照组和传统喷洒组良好,病虫害发生程度较低。
六、结论1. 药物滴灌技术具有节水、节肥、减少农药残留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 药物滴灌技术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3. 在实际应用中,应注重药物滴灌设备的选型和操作,以确保实验效果。
浅析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摘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点分析了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odern agriculture, building economical society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analyses the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of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keywords: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当前,随着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水资源紧张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
推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是要改变自古以来的传统耕作习俗,以科学的方法按照最好的作物灌溉用水需求,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这也是传统农业向高产、高品质、高效率的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
纵观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正在研究或已经得到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多达数十种。
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
只是一些技术上比较成熟,而一些技术还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完善。
一般条件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包括输水方法、灌溉方法、灌溉系统、田间辅助等环节,下面分别具体分析。
1 节水灌溉技术1.1 输水过程的节约措施长期农作生产过程中,我们的农业生产采取的均是采取挖土成渠把水输送到灌溉地头。
1 微咸水滴灌农田盐碱化控制第一部分微咸水滴灌技术介绍 (2)第二部分盐碱化农田问题分析 (3)第三部分微咸水滴灌原理探讨 (7)第四部分微咸水滴灌效果评估 (9)第五部分控制盐碱化农田策略 (10)第六部分实施微咸水滴灌实践案例 (13)第七部分农田盐碱化影响因素研究 (16)第八部分微咸水滴灌对环境影响 (18)第九部分提高微咸水滴灌效率方法 (20)第十部分微咸水滴灌未来发展趋势 (21)第一部分微咸水滴灌技术介绍微咸水滴灌技术是一种灌溉方法,利用含有一定盐分的水源对农田进行滴灌。
这种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水分和养分输入,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并且有助于防止农田盐碱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咸水滴灌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点以及应用情况。
1.工作原理微咸水滴灌技术主要包括水源处理、输配水系统、滴灌管道以及水质监测等环节。
首先,需要对含有一定盐分的水源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悬浮物、微生物和其他杂质。
接着,经过处理的微咸水被送入输配水系统,由水泵加压后通过主干管和支管输送到田间。
在滴灌管道上,安装有间距适宜的滴头,滴头会根据设定的压力和流量参数,均匀地将水分和养分缓慢滴入土壤中。
为了确保滴灌效果,还需要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水源处理和滴灌参数。
2.优点(1)节水:微咸水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30%~50%。
(2)节肥:由于采用精准滴灌,肥料可以直接送达作物根部,避免了肥料流失和浪费,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3)改善土壤质量:滴灌能够保持土壤结构稳定,降低土壤压实程度,促进土壤空气流通,从而有利于作物生长。
(4)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滴灌可以根据作物需求提供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5)防治农田盐碱化:滴灌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小盐分向上运移的趋势,从而有助于防治农田盐碱化。
3.应用情况微咸水滴灌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干旱缺水地区和盐碱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发表时间:2017-11-13T17:02:20.3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作者: 汪志辉[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资源现状却日趋紧张。
靖远县刘川电灌工程管理局 甘肃白银 73060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资源现状却日趋紧张。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远远大于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其中,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破坏,造成了现有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的局面。为此,我国针对当前资源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同时为了缓解我国当前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对目前现有的灌溉技术进行了分析,针对技术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提升我国的节水灌溉水平,适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趋势 1 引言
在我国农业生产用水,几乎达到全国生产生活用水量的70%左右。其中农业用水的90%是用于农业灌溉使用,所以,目前农业节水的主要内容是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根据目前国内外发展的现状来说,和国外一些农业较发达国家对比,我国的农业用水并没有达到高效的利用效率,农业灌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科学的提升我国灌溉用水的利用率,首先要在满足农业生产用水的前提之下,选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对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2 节水灌溉与自动化技术 2.1 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我国农业灌溉普遍存在用水量大、效率低下和浪费严重等问题。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和改善生态环境,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比起传统的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是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灌溉技术的统称。节水与高效都是相对概念,只有对比才有价值。因此,节水灌溉技术概念是不断发展,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要实现我国农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建设节水型农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2.2 节水灌溉自动化
自上世纪60年代以色列发明了
世界上最省水的滴灌技术后,使灌
溉水的有效利用率达到了90%。以
色列修建了145公里管道,将水从
北方引至南部的沙漠,并用滴灌在
沙漠地区建成了发达的农业。
而我国至今几乎95%的农业灌
溉仍然采用漫灌技术,用传统的漫
灌技术开发一亩水浇地年需水量达
700~1 000立方米,而采用滴灌技
术,每亩年需水仅100多立方米。
相比之下可以看出,漫灌水池、水
柜等微蓄水工程,实现小水大用,
变成一种可靠的灌溉水源,为开发
山丘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提供了一
个有效的途径,而发展滴灌无疑将
更加适合这些特殊地形的需要。
一
、
滴灌技术的优势
(一)节水。众所周知,滴灌
是目前全球节水效果最好、发展最快
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据统计,灌
溉用水约占全球总用水量的40%。
其中,绝大部分是淡水。近年来,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的日趋短缺,推
广滴灌技术成为各国解决农业生产
与水资源短缺矛盾的重要方式。在
渠灌、喷灌、滴灌三种灌溉方式中,
滴灌具有无输水损失、无地面径流
损失、深层渗漏损失小、田间蒸发
损失低的特点。因此,水分利用率
非常高。
(二)降低肥料农药施用量,
提高产量与品质。通过在原有滴灌
设备上增加供肥设施,就能很好地
实现水肥连供,一次劳动,双重功效。
据测定,达到同样施肥效果,通过
滴灌水肥连供技术可使肥料的利用 率高达80%,节省肥料30%以上。 同时,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 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 肥施用量,减轻污染。 渠灌易导致作物根部呼吸不畅 而腐烂,大棚内喷灌易导致湿度过 大而发生烂叶和霉菌病害等。但滴 灌就克服渠管、喷灌的弊端,避免 上述病害的发生,它既不会完全阻 断作物根部呼吸,也不会大幅度改 变空气的湿度,且会对过干的空气 起到一定的微调作用。因此,采用 滴灌技术对作物的生长极其有利。 由于应用滴灌减少了水肥、农药的 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 改善产品的品质。 (三)节约劳动力,提高经济 效益。滴灌直接将输水管道埋于地 下或放置于植物根部,一次施工多 年收益,不需要年年大量投入劳力, 不需要开挖沟渠占用大量土地,在 土地日益短缺和劳动力成本高涨的 当前,滴灌在节约劳动力、减少土 地占用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滴 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 又结合了施肥,故可明显节省劳力 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保持土壤结构。在传统 沟畦灌较大灌水量作用下,使设施 土壤受到较多的冲刷、压实和侵蚀, 若不及时中耕松土,会导致严重板 结,通气性下降,土壤结构遭到一 定程度破坏。而滴灌属微量灌溉, 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 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 的土壤水、肥、热环境。 二、滴灌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滴灌技术投资成本高是 难题。从成本和需求上考虑,与漫 灌相比,滴灌投资成本高,而农业 生产效益比较低,因此农民依然是 选择低成本但不一定节水的灌溉方 式,这就是影响滴灌技术推广的最 重要的制约因素。 (二)设备质量问题。近年来, 我国除了部分企业自主研发取得一 些成果外,更多的企业是通过引进 国外的生产线和生产技术,进行适 当改进,逐步实现滴灌产品的国产 化。总体上来讲产品品种少,缺乏 系列化,特别是和滴灌技术相配套 的产品生产与研发还比较薄弱,与 实际应用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并且 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市场上没有多 大选择的余地。一些中小企业的产 品质量还不过关,滴头容易堵塞, 尤其是对生物化学引起的堵塞还缺 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另外,目前滴 灌设备市场混乱,鱼目混珠,缺乏 有效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价 格无序,售后服务差,这也制约了 滴灌事业的顺利发展。 (三)设备管理问题。近年来, 随着滴灌技术在新疆的大面积推广, 滴灌技术高效的节水性能以及随水
施肥对肥料的高利用率,已逐渐为
越来越多的农业从业者所认识,但
在推广滴灌种植新技术中,相对于
农场的统一管理,不少单体农民的
管理水平跟不上问题已经日渐突出。
肥料和水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在农
作物的根部,如何掌握化肥的科学
用量,既不造成浪费,又能保证农
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还有,如何
准确把握好化肥使用的时间等,这
些都是当前广大滴灌农民使用者所
面临的新问题。
・
31・
滴灌技术任我国的应用
溪诒冰 工程建设监理档案管理
工程建设监理资料是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的过程 中形成的各种原始记录,它既是监理工作中各项控制 与管理工作的依据和凭证,也反映了监理人员的素质和 监理机构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特别是水利X-.程建 设监理有着自身明显的特点,完全不同于工程勘察、 设计和建筑施工。即不以实物形式体现,它是在与业 主签订监理委托合同、接受业主委托的前提下,在履 约过程中为保证建设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提供具有高 技术含量的技术服务,是一种软服务。他的工作效果 不能单独割裂出来,工作效益隐含在工程建设产品之 中。因此,如何能够比较真实的反应监理工作,评价 其工作,是业主和监理单位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监理 档案能够如实反映监理工程师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 理中的作用、监理工作是否到位、监理工程师处理问 题的方法是否公平合理等,可作为衡量监理服务质量 高低的标准之一,并在确定监理活动效果的同时,体 口刘晓青王贵索 现监理工作的价值。在水利工程监理项目管理评估中
建设监理档案是最重要的基础材料。此外,完整的监
理档案可以作为工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因此,档案的管理在监理工作中意义重大。
一
、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档案的基本要求
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和国家档案局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应
完整、准确、安全保管并有效利用。在这里,“建设
项目(工程)档案”指从建设项目(工程)的提出、立项、
审批、勘察设计、施工、生产准备到竣工投产(使用)
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文件资料。归档的文
件档案必须达到完整、准确、系统,保障生产(使用)、
管理维护、改扩建的需要。
二、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档案的基本内容
(一)合同文件类。主要包括各种协议文件、招标
投标文件、合同文件、土地征用文件、拆迁补偿文件等。
(四)技术推广受限制。滴灌 在管理和技术上要求较高,从目前推 广应用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国有 或集体农场、农业集约经营公司及 农村温室大棚种植户和果树种植户。 现在我国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农业生 产模式,单户面积小,不论从技术、 管理要求还是形成规模效益来讲, 滴灌推广使用都面临不少困难。 三、滴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 展前景 近年来,滴灌技术得到了突飞 猛进的发展,我国西部各省都有所 分布,特别是新疆发展迅速,仅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就已推广10.7万公 顷。这要归功于高科技管线技术、 水肥连供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方面的应用。加大滴灌技术推广力 度、提高滴灌比重将是我国未来灌 溉的发展方向。 (一)以点带面,做好示范。 ・32・ 滴灌初始投入成本较高,每667平 方米投入千元左右,甚至更高,对 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农民来说是 不敢轻易尝试的。初始阶段政府必 须通过示范园区、示范项目等进行 引导,让农民切实看到滴灌技术的 好处,并加以适当扶持。 (二)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和温 室大棚等先行。在滴灌技术高成本 的情况下,小麦、玉米等收益较低 的大田作物推广应用滴灌技术显然 不合适宜,即使在以色列也未做到。 滴灌技术首先应用于经济收益较高 的温室大棚、林果业和各类名优特 基地及出口基地,通过滴灌技术的 增产、减病优势,增加农产品产量, 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生产的 高效益。然后,再向较低收益的大 田经济作物等逐步推广应用。 (三)以缺水干旱和山区丘陵 地区为重点。发展灌溉一定要从各 地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
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
条件、经济条件、农业生产发展水
平、农业作物布局和管理水平差别
较大,在充分考虑各地发展的实际
情况基础上,量力而行,宜上则上,
时机不成熟的不要盲目发展;在发
展规模、速度、档次上更要因地制宜,
不可盲目一哄而上。目前我国山区、
丘陵区占国土面积的70%,山区、
丘陵区地形复杂、地面坡度大保水
能力差,给发展漫灌造成很大的困
难,但滴灌技术应用潜力巨大。缺
水干旱地区水资源紧张,采用滴灌
技术进行灌溉紧迫性强,比较优势
明显。以干旱地区为重点,从水资
源的供给能力、人们的接受意识、
经济效益等几方面人手,有利于滴
灌技术的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江苏食品职业技
术学院2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