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水权交易
- 格式:pdf
- 大小:226.85 KB
- 文档页数:2
解析水权交易市场的法律主体我国是一个高度缺水的国家,加上水资源因气候及地域原因导致时空分布上的极不平衡,导致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应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机制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益,同时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故有必要对水权交易市场的运行规则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而以水资源的静态配置与动态交易为核心,对存在于水权交易市场的政府机构及交易方、中介方等法律主体及其职能的研究,应当是水权交易规则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一、我国水权交易的基础及必要性( 一) 水权及水权交易的概念我国《宪法》《水法》及《物权法》均在强调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同时,规定单位和个人可以利用水资源,且国家保护合理利用。
也就是说,我国在坚持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可交易的前提下,允许单位和个人可以取得水资源使用权。
根据民法理论,私法主体取得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使用权,并不违背所有权行权能可以分离的原则。
事实上无论坚持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或实行私人产权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均在强调水资源作为公共物品,应当归国家所有的同时,并不排斥水资源可以由私法主体进行使用。
学者们对水权的概念多有论述,按照通常理解,水权是指对水资源使用的权利,即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内,经济主体根据需要而使用水资源的权利。
可见在水资源只能归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水权的核心是水资源的使用权。
水权,是一种对国家所有的水资源,由权利人对特定水体进行使用的权利,是一种用益物权。
在界定水权是对水资源的使用权后,水权交易则应当定义为系针对水资源使用权的交易。
具体而言,水权交易应当是指权利主体,对符合一定质量、数量标准的水的使用权之交易,交易的标的是特定的水的使用权。
交易的方式包括买卖、互易、租赁等。
本文仅讨论买卖一种交易方式。
( 二) 我国推行水权交易的必要性及基础伴随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口膨胀,加上部分地区近年来的干旱现象,水资源稀缺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水资源管理的水权交易与市场化机制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
因此,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在水资源管理中,水权交易和市场化机制被认为是有效管理水资源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水权交易与市场化机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水权交易水权交易是指水资源利用权在合法条件下的买卖过程。
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中,水资源的分配主要由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负责,水资源利用权往往是由政府直接分配给各个部门或单位。
水权交易的出现,使得水资源的配置更加灵活和高效。
水权交易有助于解决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通过水权交易,拥有多余水资源的单位可以将水权出售给需要的单位,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种灵活的水权交易机制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同时也能够降低因水资源配置不当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二、市场化机制市场化机制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管理和配置水资源。
在市场化机制下,水资源的价格将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水资源利用者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取所需的水资源。
市场化机制的引入使得水资源管理更加灵活和高效。
市场化机制能够激励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下,水资源的价格常常被政府所操控,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而通过市场化机制,水资源的价格将受到市场供需情况的调节,水资源利用者将更加珍惜和有效利用水资源。
三、水权交易与市场化机制的结合水权交易和市场化机制在水资源管理中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水权交易提供了灵活的水资源配置方式,而市场化机制则通过市场价格的形成来激励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水资源管理中的水权交易和市场化机制的结合,使得水资源的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
水权交易与市场化机制的应用将促进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市场化。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将更多地转向监管和规范,市场的作用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通过水权交易和市场化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水权交易与市场化机制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水权交易实践及其分析摘要:通过分析我国近几年的水权交易实践,指出实际水权交易中在产权、水权初始分配机制及市场交易的法律法规机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完整。
为此需要从初始水权分配、价格确定机制、交易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与实验。
关键词:水权,交易,实践,制度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学术上称之为“水权交易”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表明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的雏形已经在实践中开展起来。
具有代表性的有2000年的东阳一义乌“水权交易”案例、2002年甘肃张掖市推行的“水票”转让制、黄河水权转换等。
1 我国近年来的水权交易1.1东阳市—义乌市水权交易2000年11月24日,浙江省义乌市和东阳市签订有偿转让横锦水库的部分用水权的协议,开创了我国首例水权交易的先河。
协议规定的主要内容:一是义乌市一次性出资2亿元购买东阳市横锦水库每年的4999.9万立方米水的使用权;二是转让用水权后水库原所有权不变,水库运行管理、工程维护仍由东阳市负责,义乌市按当年实际供水量0.1元/m3支付综合管理费(包括水资源费)。
三是从横锦水库到义乌市引水管道工程由义乌市负责规划设计和投资建设,其中东阳市境内段引水工程的有关政策处理和管道工程施工由东阳市负责,费用由义乌市承担。
义乌市购买用水权的2亿元资金,根据引水工程进程分期付清。
2005 年元月, 东阳--义乌横锦水库引水工程正式通水, 标志着这一交易实践获得了实质性的成功。
东阳—义乌水权交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有专家认为,这是一则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寻求水资源跨区域配置的成功案例,是对行政配置的有效补充甚至是重要突破(张香萍,2003)。
还有专家认为,此次水权交易中购买的是水库中的水,凝结了人工劳动和物化劳动,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交换价值,完全具备了商品的属性,因此这次交易的实质是“水商品的买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水权交易”(曹明德,2004)。
也有一部分人持否定态度: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的客体是横锦水库每年4999.9万立方米水的永久使用权,实质上是水商品,而东阳市并不真的是该水商品的所有人。
水权交易推进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包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
重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我国开始推进水权交易工作,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水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水权交易推进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首先,水权交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地积极探索水权交易的实践路径,
建立了一批水权交易平台和机构,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技术和制度支持。
一些地区还开展了水权交易试点,探索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这些举措为水权交易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其次,水权交易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水权交
易平台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水权交易的发展。
二是水权交易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交易规则和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三是公众对水权交易的认知度较低,缺乏对水资源价值的正确认识,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一是加强水权交易平台的建设,提
高市场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二是加强水权交易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水权交易行为。
三是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认知度,增强水权交易的社会认可度。
总之,水权交易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继续推进水权交易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为我国水资源管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水权交易立法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显,水权交易成为了解决水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的有效手段。
水权交易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将水资源利用权从一个主体转让给另一个主体,以达到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但当前我国水权交易市场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实践经验还不足,政策和法规体系有待完善和改进。
因此,对我国水权交易立法问题进行研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我国水权交易立法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包括以下目标:1. 分析我国水权交易现状和存在问题,以便理解水权交易在实践中的意义及其必要性;2. 探究我国水权交易法律法规的发展历史及现行法律法规的运用情况,以明确水权交易立法的规范性和可行性;3. 研究国内外水权交易的法律制度和实践经验,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水权交易法律制度和实践经验;4. 提出我国水权交易立法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我国水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我国水权交易的基本概念及其现状分析;2. 我国水权交易立法的发展历程及现行法律法规的运用情况;3. 国内外水权交易的法律制度和实践经验的比较分析;4. 建立我国水权交易立法的基本框架;5. 对我国水权交易立法的建议和对策。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研究主要是利用图书、期刊和相关网站等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我国和国外水权交易的文献资料;实证研究则是通过对我国水权交易市场的调查和分析,以及对实践案例的收集和分析等方式,对我国水权交易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五、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计可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全面掌握我国水权交易现状和存在问题,提高人们对水权交易的认识和了解;2. 系统分析我国水权交易立法的发展历程和现行法律法规的运用情况,为水权交易立法提供参考和借鉴;3. 分析国内外水权交易的法律制度和实践经验,为我国水权交易立法提供参考和启示;4. 建立我国水权交易立法的基本框架,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水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行方案。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水权交易制度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紧缺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水权交易制度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水权交易制度是指通过市场化手段,将水资源的使用权从原有的所有者转让给需要的使用者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的核心是通过买卖交易来引导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水权交易制度的研究有助于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激发水资源的供求活力,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首先,水权交易制度能够调整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统的水资源配置方式往往以行政手段为主,容易出现政策性过剩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而水权交易制度的引入,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供求双方的自主选择和协商,使水资源能够流动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水权交易制度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水权交易,水资源的使用者将面临较高的成本,从而激发其对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和高效利用。
同时,水权交易还能够增加水资源的价值,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效能,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再次,水权交易制度有助于改善水环境质量。
传统的水资源配置方式往往忽视了对水环境的保护,导致水环境恶化。
而水权交易制度的引入,可以通过限制水资源的使用量和提高水资源的价格,促使水资源使用者更加重视水环境保护,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然而,水权交易制度的推行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水资源权属和使用权的界定问题,需要明确法律法规,规范水权交易的程序和条件。
其次是水权交易市场的建设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市场机制,提高水权交易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最后是水资源管理部门的能力和监管问题,需要加强对水权交易的监管和培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水权交易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引入水权交易制度,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蓄水与水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一、蓄水与水权交易市场概述水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合理分配和利用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蓄水与水权交易市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市场机制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蓄水是指通过水库、水坝等设施储存的水资源,而水权交易则是指水资源使用权的买卖,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形式的水资源。
1.1 蓄水与水权交易市场的核心概念蓄水与水权交易市场的核心概念包括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交易权等。
所有权指的是对水资源的法律归属,使用权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水资源进行利用的权利,交易权则是指水资源使用权的转让权利。
1.2 蓄水与水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在此背景下,蓄水与水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蓄水与水权交易市场的运作机制蓄水与水权交易市场的运作机制涉及到水资源的评估、交易、监管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2.1 水资源评估机制水资源评估是蓄水与水权交易的基础,涉及到水资源的量、质、可用性等多个维度。
评估机制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以确保水资源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水权交易机制水权交易机制是蓄水与水权交易市场的核心,包括水权的定价、交易方式、交易流程等。
水权定价需要考虑水资源的稀缺性、使用成本、环境价值等因素,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定价。
交易方式可以包括现货交易、交易、长期合同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交易流程则需要规范透明,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2.3 水资源监管机制水资源监管机制是保障蓄水与水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监管机制需要对水资源的开采、使用、交易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水权交易模式探析曾玉珊;陆素艮【摘要】水权交易是指用水户之间的水权转让,我国立法并未规定水权交易模式,但是各地纷纷开展水权交易实践,可以总结为商品水交易模式、水票制交易模式、取水许可证交易模式。
但是这三种交易模式分别存在交易客体错位、交易主体积极性不足、交易前提条件不具备等弊端,不适合全国范围内推广。
国外水权交易由来已久,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水银行交易模式和澳大利亚的水市场交易模式。
美国加州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与我国较一致,且水银行模式具有企业化管理、用水效率高、不损害第三者利益等特点。
结合其成功经验,建议从水权交易方式、水权交易原则以及政府与水银行的关系三方面对我国水权交易模式进行完善。
%Water right transaction refers to the water transfer between waterusers .Although its mode is not regulated by legislation ,its practice has carried out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can be concluded as the threemodes ,that is ,commod ity patterns ,water‐tickets patterns and water‐certificate patterns .But these three trading patterns are not suitable forthe nationwide promotion due to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disloca‐tion of the dealing objects and subjects and lacking of transactionalpreconditions .Water right transaction abroad has a long history ,among which the water bank transaction mod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 are typical .Similar to our country ,water resources in California is also distributed unevenly in time and space .The water bank mode there has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high efficiency of water usage without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a third party .Concluded successfulexperience abroad ,this pa‐per suggested that domestic water right transaction can be improved from three aspects as the tradingmethods ,trading principl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overnmentand the water bank .【期刊名称】《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6页(P66-71)【关键词】水权;水权交易模式;水银行【作者】曾玉珊;陆素艮【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法律系,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水权交易是指用水户之间的水权转让,2005年水利部《关于水权转让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水权转让指水资源使用权转让。
水权交易制度探析【摘要】海牙宣言认为全球水资源以及提供和支持水资源的相关的生态系统面临着来自污染、非可持续性使用、土地使用变换、气候变化及其他诸多方面的威胁。
世界各国在水平安上面临许多挑战。
如何可持续利用稀缺的淡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完善水资源的管理制度,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的研究课题。
水权交易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但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尚有差距。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第一例水权交易——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案例,提出完善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的一些拙见。
【英文摘要】The global water resources and associated ecosystems provided and supported by water resources face threats from pollution,unsustainable use,land-use conversion,climate change and many other aspects discussed at the Hague Declaration. In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ater security is facing many challenges. How to make a sustainable use of scarce freshwater resources,ration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improv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which bee the worlds mon goals and research topics. Water trading came into being in this context. But there are still gaps in China pared with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author suggest to improve Chinas water trading system though analysis of the first case of water rights transactions - Dongyang - Yiwu water rights trading.【关键词】水权;交易;法律制度【英文关键词】Water Rights;Transaction;Legal System一、东阳一—义乌水权交易的根本情况东阳和义乌两市相邻,处于XX省中部的金蔺盆地,两市同属于钱塘江流域,处于钱塘江重要支流XX江上游。
水资源调配与水权交易的可行性与效益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合理调配水资源在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水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手段,可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本文将分析水资源调配与水权交易的可行性和效益。
一、水资源调配的背景和重要性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等原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发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势在必行。
通过将有限的水资源从供水充足的地区向供水困难的地区调配,可以缓解供水压力,提高整体供水可靠性,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
二、水权交易的概念和原理水权交易是指将水资源的使用权进行市场化交易的行为。
它将水资源的利用权从政府部门转移到市场主体,并通过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实现供需的自主匹配。
其核心原理是基于供需平衡和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优化配置,使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提高社会综合效益。
三、水资源调配与水权交易的可行性1. 法律与政策支持水资源调配与水权交易作为一种涉及公共资源利用的行为,需要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目前,我国已经有关于水权交易的法律和政策文件出台,为水资源调配与水权交易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2. 技术手段支持水资源调配与水权交易需要依赖技术手段的支持,包括水资源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交易平台建设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关技术手段已经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管理和交易领域,从而增强了水资源调配与水权交易的可行性。
3. 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随着工农业用水需求的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通过水权交易可以实现供求双方的利益最大化,降低资源配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水权交易还可以鼓励节水意识的培养,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水资源调配与水权交易的效益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权交易可以将水资源向效益较高的行业和地区进行调配,使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