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藻井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96.00 KB
- 文档页数:17
中国古建筑天花板——藻井古时的天花板,可从人间,通向苍穹。
穹然高起,如伞如盖,犹如覆斗,悬于室内天顶,这就是——藻井。
古时建筑,大都是木质结构。
火克木,井中有水,水火相克,为了压伏火魔,古人就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以祈天祐。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防火成为头等大事。
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
井者,东井之像也。
菱,水中之物。
皆所以厌火也。
”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
中国古人对自然和自然现象都怀着敬畏之心加以崇拜,所以提倡“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推崇的“天圆地方”原则,是对这种宇宙观的一种特殊注解。
同样,为了表现出对天的敬畏和崇拜,古人也给室内时的“天” 给予了特别重视,中国古代建筑中出现了“穹然高起,如伞如盖”的建筑内部装饰藻井。
藻井的造型上圆下方,正符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因此,藻井就有了象征“天”的意味,就像西方教堂建筑中的穹窿顶代表上苍一样,中国建筑内的藻井也是就表天体的缩影。
藻井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只有在最尊贵的建筑中才能使用藻井,象征着封建社会等级尊卑。
主要分布在皇家宫殿(故宫)、敕建敕封寺庙、陵寝碑亭。
一般位于室内佛像、君主座位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有彩画、浮雕。
藻井的按其型制可分为四类:①圆形藻井:色彩绚丽,造型精美,极具观赏价值。
②四方形藻井:增加了藻井纹样的多层次变化。
③八卦形藻井:八边形,且层叠层数增加。
④椭圆螺旋形藻井藻井结构相互交错,层层叠加的穹隆式结构,由下至上逐渐收缩成螺旋形藻井。
宫殿中的藻井无疑是统御帝国的天子与上天沟通、谋求认可的通路。
明清两代紫禁城奉天殿/皇极殿/太和殿藻井中悬吊的轩辕镜就很直接的警告任何乱臣贼子:不要以身违抗天意。
寺庙、道观中的藻井,则体现著天界诸神佛与其在人间的化身——造像之间的联系。
传统建筑中的“藻井”(下)藻井形成—交木如井画以藻文交木如井、画以藻文——张衡《西京赋》今殿作天井。
井者,东井之像也。
菱,水中之物。
皆所以厌火也。
——《风俗通》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状,古人认为可以通天,而且井里有水,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就是以水灭火,希望能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
也就是说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井中有水,水火相克,人们依据这个简单的道理,启发了这项建筑绝学——藻井。
故宫斋宫藻井镇远青龙洞藻井藻井发展—朝代更迭自由多变中国古代的巧手工匠们将华夏的历史文明、皇室的显赫尊贵和对自然的美好向往浑然一体,凝聚在穹顶的木质华美构件中,将中国藻井艺术发展到极致。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藻井结构,随着建筑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朴素到复杂华丽的演变过程。
匠人们极尽精巧之能事,营造出穹顶上的绝美艺术——藻井。
它往往位于古建筑天花板的正中央,或者佛坛与宝座之上。
当我们抬头仰望,人间福美、世上华彩映入眼帘,直让人连连惊叹。
一、藻井鼻祖:套斗藻井:看看以下藻井的共同特点,其基本形制是在顶部搭建方形井框,分别在四个井框中间取1/2相连,再取1/2相连,形成一层层的套叠式构造。
它与后世藻井的形态较为接近,一般称之为“套斗藻井”。
这是藻井中最早的状态,是最接近原始形态的,因此最有可能是中国的藻井鼻祖。
套斗藻井的好处:一是节省材料,能够小材大用,用尺寸较小的木材建造出较大的跨度。
二是装饰功能,精巧优良。
新疆阿克苏拜城县的千佛洞藻井集安高句丽墓葬藻井克什米尔神庙的套斗式藻井泊头清真寺后窑殿套斗藻井二、藻井的发展:斗四和斗八藻井在套斗藻井衰落之后,取而代之的是斗四藻井和斗八藻井。
“斗四藻井”最早出现的是从四方形帐子演变而来的。
在北朝和隋唐时期的石窟中都能看到,是一种四方形向上突起由四根角梁搭建起来的构造。
斗四藻井逐渐演变为了斗八藻井,举一反三,所谓的“斗八”,就是由八根阳马(角梁)支撑的藻井。
藻井——绚烂的天花站在中国的古建筑里抬头仰望,你或许能看到最绚烂的天花板——藻井,像璀璨的星空,给人无限的遐想。
故宫万春亭藻井(明代)藻井是古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犹如覆斗或伞状。
藻井的每一方格为一井,用花纹,雕刻或者彩画进行装饰。
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藻井(金代)一、藻井的等级制度古建筑的等级制度严格,只有皇宫、寺庙、佛坛才能使用通向苍穹的藻井,龙凤纹的藻井更是只能在最高等级的皇家建筑中使用。
藻井一般位于室内佛像、君主座位的上方,象征着天宇的崇高。
目前已有观点认为,藻井暗合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因为无论哪种结构类型的藻井,基本都是上圆下方的造型,正好与“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吻合,有象征“天”的意味。
《稽古定制·唐制》规定:一凡王公以下屋舍,不得施重拱、藻井。
唐代仅宫殿可建有鸱尾的庑殿顶,用重拱及藻井。
《宋·舆服志》中记载: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棋、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
《明会典·官民第宅之制》中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官员盖造房屋并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拱,绘画藻井,惟楼居重檐不禁。
善化寺大雄宝殿的藻井(辽代)二、藻井的演变历史藻井的历史悠久,最早源于古人在穴居的顶上开洞采光,后来由木建筑中的天井转化而来。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容易失火,人们就用四根木头搭成“井”字,置于顶部。
有井就有水,借此寓意以水克火,房屋安全。
后来人们觉得有井还不够,便在木头上画上水生类植物,于是天井就变成了藻井,正所谓“交木如井,画以藻文”。
最初的藻井是指装饰成方格状的天花板,后来慢慢发展成为穹窿状的覆斗结构。
(1)汉代藻井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张衡《西京赋》中:蔕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
由此可见,最晚在汉代高等级建筑中已经出现藻井。
东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对藻井进行了详细描写:圆渊方井,反植河蕖。
发秀吐荣,菡萏披敷。
绿房紫,咤垂珠。
由此可知,早期的藻井形式为“圆渊方井”,即井心中央的方井以45°反复相套、依次渐小,形成了两重方井叠套的几何结构,中央雕刻或绘制垂莲花。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天花(露明藻井平綦)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
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
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
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室内顶部天花装修中国古建筑的室内顶部天花装修有三种手法露明、藻井和平綦。
1、露明露明,又称砌上明造,即对室内顶部空间不作任何掩盖处理,梁、檩、椽等木构架尽露。
此法古已有之,可以说我们的先祖在懂得盖屋顶时就衍生了露明法。
远古人类是无能力进行露明以外的装修处理,只能听之任之,随其自然。
当后人有能力对屋顶的空间界面进行装修时,露明处理是一种选择,它可以展现屋顶木构架的结构美,是无为而为。
露明法对本构架的工艺处理、细节把握及整体关系的要求更高。
露明法用于早期建筑和次要建筑,南方民居建筑中亦多见。
彻上露明造又称明袱。
彻上露明造藻井2.藻井藻井是用于古代高等级建筑内天花中心处的一种较复杂的装修,其基本形状为一向上凹的四角形(斗四)或八角形(斗八)形式。
藻井的存在可以强调出室内上部空间的中心所在,突显其整个笼罩空间的重要性,突出了空间构图的中心。
因为藻井下一般设皇帝御座或神佛像。
所以一般人家中是不准设藻井的。
藻井是覆斗形的窟顶装饰,因和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结构藻井相似而得其名。
敦煌藻井简化了中国传统古建层层叠木藻井的结构,中心向上凸起,四面为斜坡,成为下大顶小的倒置斗形。
主题作品在中心方井之内,周围的图案层层展开。
由于藻井处于石窟内中央顶部,使石窟窟顶显有高远深邃的感觉。
藻井的形状有圆形、四方形、椭圆形成螺纹回旋形以及八卦形等。
这些藻井,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华木造建筑一项繁什的装饰技术。
藻井,工艺非常复杂,是匠人们不用钉子,利用榫卯、斗拱堆叠而成的,是中国特有的繁复绚丽的装饰技术。
从宋、元、明、清一路发展而来,藻井也从最早的斗八,演化成数不胜数的复杂造型。
从明到清,藻井无论从官方还是民间,都向着繁复发展,直到清代,藻井顶部中心象征天庭的明镜变成垂下的盘龙,并口悬明珠,藻井也就发展到了顶峰,而此时,藻井也就有了龙井的别称。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