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技术革命对心理科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格式:pdf
- 大小:191.77 KB
- 文档页数:2
2012年1月 第3l卷第1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Jan.2012 V01.31 No.1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2.01.041 世界新技术革命对心理科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吴彦文 天彦又 (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摘要:现代世界新技术革命使科学研究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对新技术革命成果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 心理学的学术地位,促进了科学化,另一方面也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心理学家必须不断去研究和解决新技 术革命条件下A.4t'l产生的一系列新的心理问题,不断融合科学和人文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才有可能真正立足于 “科学之林”。 关键词:新技术革命;心理科学;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C91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2)01—0105—02 现代世界新技术革命主要是指20世纪5O年代以来发 生的一场全球性的科技变革,其主要标志是以建立在现代科 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系列新技术工业的崛起和大力发展,其标 志性成果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空间技术开发等¨J。世界新技术革命不但引起社会和生产 方面的重大变革,同时也让科学研究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 革。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 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在研究任务、研究内 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很明显地受到了冲击和影响,不仅为心 理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心理学的发展提出 了新的挑战。 一、现代世界新技术革命给心理学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为心理学科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契机 现代新技术革命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革命性的 变革,它一方面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又加 剧了人们的心理压力,人们在享受世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科 技成果的同时,也发现面临的问题更多了。例如,在新技术 革命时代人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如何缓解日 益加剧的心理压力,如何保持人与人之间和谐良好的人际关 系,在日益增多的人机界面工作环境下如何调节自己良好的 心理状态,如何更高效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等等 一系列问题都摆在心理学科的面前,需要心理学家认真地去 思考和研究。 这一时期人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心理问 题,生活需要心理学,社会需要心理学,工作中人们更需要学 习心理学知识。心理学作为塑造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人 的潜能、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对环境适应性、培养具有高情 感和高意志能力的人等方面的一门科学若能抓住这一非常 的发展时期,将取得非常巨大的成就。 实际上,现代心理学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已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心理学研究对社会的贡献已得到了广泛 的认同和肯定。美国著名学者丹尼・贝尔在总结l90o一 1965年人文社会科学所取得的63项重大成就中,心理学是 仅次于经济学取得成就最多的学科 J。从这个意义上讲,世 界新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学迅速从一个小学科向大 学科迈进。 (二)为心理学的研究手段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白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西方心理学家一直有一个 愿望,就是能使心理学走近自然科学,把心理学建成像物理 学和化学那样在方法上有统一研究范式的规范科学。他们 追求一U理学知识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精确性;在研究方法上 强调利用自然科学的范式和概率统计方法探明事物间的因 果关系。 然而,心理学作为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由于受 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研究范式上似乎 并不是很“科学”,许多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不能得到重复验 证。因此,心理学始终不是一门“过硬”的科学。随着世界 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大量新科技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为 心理学从真正意义上走向科学殿堂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 技术基础。 实际上,心理学家已毫不保守地在享用大量的世界新技 术研究成果作为心理学实验仪器和研究手段。例如,电子计 算机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工具,认知心理学中的许多实 验均借助计算机来呈现文字、图片等视觉刺激材料,也广泛 地用于控制各种心理物理过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其他科 技成果,如眼动仪、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PET)、功能磁共 收稿日期:2011—07—19 作者简介:吴彦文(1972一),男,甘肃秦安人,副教授,从事认知心理学研究。 ---——105・--——
振成像术(mR1)、高分辨率脑电(EGG)、高分辨率脑磁图、 皮肤电反应仪、内源信号光学成像等等都已广泛应用到心理 学研究中,这对于进一步揭示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机制,提高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效率等方面都将产生不可估 量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新技术革命为心理学从真 正意义上揭示人脑这块神秘的物质,使人脑这块“黑箱”逐 步转变为“透明箱”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而且这种趋势 越来越明显。 二、现代世界新技术革命对心理科学发展的挑战 (一)心理科学能否跟上时代潮流,解决并满足人们存 在的心理问题 世界新技术革命对于人类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使创造意识和创造思维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每个社会 成员随时都面临着知识、技术、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缺乏创 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则很难适应新情境、解决新问题。创新 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决定性的生产力,它将是一个国家获 得竞争力和取得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 世界新技术革命也让人类赖以维系的传统的人际关系 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动摇了人的传统心理信念,这些一方 面加速了人在社会各行业、部门之间的流动,另一方面又导 致了人际疏远。尤其是移动电话、互联网等新兴科技成果的 出现,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大大减少,任 何人都可能身处茫茫人海之中,但却有一种莫名的孤独,而 且这种孤独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社会上出现更多的 孤独症、自闭症,社群交往恐怖征的群体。同时,世界新技术 革命也改变了人们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方式,迫使人们不断地 接受再教育,“学习终身化”将是未来的趋势,接受正规的学 校教育已不能满足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社会生产对人的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教育观念,加剧了人们的 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学能否跟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给人们生 活方式变革所带来的心理上剧烈的冲突与矛盾,能否满足人 们对心理冲突的求助,能否引导人们向良好的生活状态发展 并带来幸福感,将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人们也将 对心理学寄予厚望,这是心理学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将直接 影响心理学的前途和发展。 (二)心理学内部面临的挑战 - 首先,从心理学的整个历史发展取向来看,20世纪以 前,心理学主要根植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土壤之中,古代东西 方哲学、文学、教育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对心理学的孕 育、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J。但随着冯特引进了 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为心理学走向独立开辟了新的道 路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大量新技术研究成果应 用于心理学研究中,当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研究都转向了纯粹 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数学和定量化的分析方法成为当代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已突破了冯特的研究范式,标志着 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已从定性阶段全面进入到定量阶段。 采用数学和定量化的分析方法有利于提高心理学的科学性, 但不可避免地割裂了人类心理现象,更多地依赖于某个特定 的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等环境因素。因此,心理学发展取 向上亟须完成的事件就是如何有效整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研 ...——106.--—— 究的研究成果,并如何有效利用两种研究范式来解释人类在 特定环境下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其次,现代心理学内部学派林立。学派的形成与出现是 科学进步繁荣的重要标志。自心理学诞生以来,心理学研究 的新成果、新理论不断提出,学术流派不断涌现,各个流派都 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为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各学 派的思想观点及技术方法将逐渐融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理论 知识体系当中,但当前绝大多数理论还难以整合起来,很难 从真正意义上有效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 第三,心理学理论上潜藏着深刻的危机,呼唤新的变革。 近百年来,由于实际的生活需要和邻近学科与心理学的相互 影响,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日渐扩大,正逐渐成为一门“枝叶繁 茂、主干脆弱”的学科。进入80年代以来,西方心理学开始 了一个延绵十余年的批判与反省时期 J,许多学者开始重新 检讨造成现代心理学危机的内在根源,并对建立在实证主义 和个体主义基础之上的研究现状表现出了强烈不满。世界 各国在接受与吸收美国心理学的同时也出现了摆脱和重整 的趋势。许多处于非主流地缘国家的心理学正在进行着颇 有特色的“本土化”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正在进一步地分化, 时刻在呼唤着理论的综合与创新 j。心理学如何整合这些 不同研究方法、研究层面的矛盾和冲突,解决面I}缶的深刻理 论危机,对外用一种声音说话,将直接影响着心理学能否被 社会认同和肯定,也直接影响着心理学的成熟与繁荣。 总之,现代世界新技术革命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 力,但由于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存在着正反两面性, 现代世界新技术革命除了能快速地推进心理学的发展外,同 时也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系列的挑战,但对心理学的研究不 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存在挑战就让心理学的发展停滞不 前,这需要全世界的心理学家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借鉴世界 新技术的研究成果,大力发展研究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另一 方面要兼顾实证性和实用性,这样研究成果才能更好地服务 于全人类和全社会,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作为开发人的潜能, 发掘人的智力,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望和求知动机的实用科 学,为人类实现提高生活质量和提高生命价值作准备,心理 学才能在科学之林中“硬”起来,而不是让心理学的理论和 知识成为人们在闲暇之余的一种点缀品和装饰品。 参考文献: [1]高春梅.关于创造力开发与新技术革命关系的理论探析 [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1):9— 12. [2]刘亚刚,刘世贵.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影响[M].西南 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12):96—99. [3]霍涌泉,郭祖仪.世纪之交中国心理学发展的道路[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30(6):111—116. [4]叶浩生.论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J].陕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6):105一l12. [5]陈芮,叶浩生.来自经济学的启示:关于心理学科的一些 思考[J].心理学探新,2004,9(2):16—19. [6]霍涌泉.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取向[M].国外社会 科学,2001,(3):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