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社会实践之小制作
- 格式:doc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7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创新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举例,供大家参考。
一、科技创新活动1. 主题:智能家居设计活动内容: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智能家居产品,如智能灯光、智能窗帘、智能音响等。
要求学生说明设计理念、功能特点、操作方法等。
活动步骤:(1)收集资料: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途径,了解智能家居的相关知识。
(2)设计方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款智能家居产品,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3)制作模型:学生利用废旧材料或购买相关配件,制作智能家居产品的模型。
(4)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2. 主题:环保科技小发明活动内容:让学生关注环保问题,设计一款具有环保意义的科技小发明。
如节能环保灯具、垃圾分类机器人等。
活动步骤:(1)问题调研:学生了解我国环保现状,分析环保问题。
(2)设计方案:学生根据调研结果,设计一款具有环保意义的科技小发明。
(3)制作模型:学生利用废旧材料或购买相关配件,制作科技小发明的模型。
(4)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二、文化艺术活动1. 主题:书法比赛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书法比赛,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审美能力。
活动步骤:(1)培训:邀请书法老师为学生进行书法培训,教授书法技巧。
(2)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书法作品。
(3)评选:组织评委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评选,评选出优秀作品。
(4)展示:举办书法展览,展示优秀作品。
2. 主题:绘画比赛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审美能力。
活动步骤:(1)培训:邀请绘画老师为学生进行绘画培训,教授绘画技巧。
(2)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3)评选:组织评委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选,评选出优秀作品。
(4)展示:举办绘画展览,展示优秀作品。
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学校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变废为宝。
通过这次活动,让小学生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寻找资源,变废为宝,为绿色生活贡献力量。
二、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大力倡导绿色生活、低碳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和企业对环保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仍然存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开展“变废为宝”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寻找资源,变废为宝,为绿色生活贡献力量。
三、活动目的1. 增强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2. 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3. 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资源,学会变废为宝,为绿色生活贡献力量;4. 增强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互动,共同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四、活动内容1. 活动前期准备(1)教师组织学生收集废旧物品,如废纸、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罐等;(2)教师向学生讲解变废为宝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废物利用;(3)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变废为宝的制作。
2. 活动实施(1)学生根据收集到的废旧物品,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物品;(2)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3)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作品。
3. 活动总结(1)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表扬优秀作品和优秀小组;(2)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分享活动心得,让更多人了解变废为宝的意义;(3)将优秀作品在学校、社区进行展示,扩大活动影响力。
五、活动成果1. 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提高了环保意识,学会了变废为宝;2. 家长们对活动表示支持,认为这样的社会实践很有意义;3. 社区居民对优秀作品表示赞赏,为绿色生活点赞;4.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一、前言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社会实践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走出课堂,亲近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特此制作了这份社会实践手册,希望它能成为我们实践活动的指南针,引领我们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二、社会实践的意义1. 增长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学习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宽视野。
2. 培养能力:社会实践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增强责任感:参与社会实践,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4. 提升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社会实践的类型1. 参观考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历史遗址等,了解历史文化、科技发展。
2. 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敬老院慰问等,奉献爱心,服务社会。
3. 社会调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技实践: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科技制作等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社会实践手册内容1. 封面设计:设计一个富有创意的封面,体现社会实践的主题和特色。
2. 目录:列出社会实践活动的名称、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
3. 活动策划:详细说明每次活动的目的、内容、步骤、注意事项等。
4. 活动记录:记录每次活动的照片、心得体会、收获感悟等。
5. 总结与反思:对整个社会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社会实践手册的使用方法1. 准备阶段:在开展实践活动前,提前制定好活动计划,并准备好所需物资。
2. 实施阶段:按照活动计划进行实施,注意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记录阶段:及时记录活动过程中的照片、心得体会等,为后续总结提供素材。
4. 总结阶段:对整个社会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社会实践手册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
小学生简短社会实践报告小学生简短社会实践报告在现在社会,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简短社会实践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简短社会实践报告1大家好,我叫xxx,我想,我们应该学会劳动,学会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财富。
所以今天,我去做好事了。
现在我在家里,什么事情、家务活,父母东抢着做,从来不让我干家务,因此,使我都养成了一个坏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为了改正这个坏习惯,我在心底暗暗地下定决心:我要自立。
但是,当我每次去收拾碗桌的时候,看见碗、盆里,筷子里,勺子里的油腻时,我就会觉得非常恶心,丢下碗筷,让爸爸干完活后再洗!中午,我和姐姐在家,大人都出去买菜了,我心里暗暗自喜:嘿嘿,今天是我大展身手的时候啦!我和姐姐跑到邻居小光家门前,咚咚敲门,我和姐姐商量好了,给刘奶奶洗碗,正好午饭过后,不正是我做好事的好时机吗?刘奶奶83岁了,帮帮她老人家是应该的。
小光和刘奶奶开了门,刘奶奶很惊奇问我们:乖乖们,你们来干什么?”“是来洗碗的”刘奶奶很是不好意思,说:“哎呀,不用让你们洗,我老身子骨早就习惯了”。
‘没关系,我们应该尊老,不用客气的”。
刘奶奶推辞不过,便笑眯眯的让我们进了屋。
我“唰、唰、唰”两下子就把碗桌收拾好了,我们把桌子上的碗筷,勺子,汤匙等用具,把搬到了厨房里。
随即,厨房里响起了一阵碗、勺交响曲——“乒、呤、乓、啷”。
正当我兴高采烈想把碗洗干净时,我的眼睛又意外地看见了那些在灯光下显出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油腻。
我再想:“呸,我一个堂堂男子汉,洗碗那么一小件事也能难得到我吗?没可能,油腻吗?能碰到我可算你倒霉了,你的死期到了!”想完。
我打开水龙头,水“哗啦啦……”地冲着,我用手使劲朝油腻擦呀擦,没想到的是油腻怎么擦也擦不掉,反而缠在了我的手上,怎么洗也洗不掉。
我束手无策,只好坐在地上,想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了妈妈当初是先往碗里倒了一些洗洁精,然后再用清水冲了冲,我试了试,果真把油腻消灭得干干净净。
导语:窗花,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剪纸技艺,寓意吉祥,代表着喜庆和幸福。
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小学生社会实践——剪窗花活动。
以下是活动详情报道。
一、活动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民俗文化逐渐被边缘化,许多年轻一代对窗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了解甚少。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民俗文化,我们学校决定开展这次剪窗花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寓意及制作方法;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2022年2月1日(星期二)下午2:00-4: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由学校领导发表讲话,介绍窗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强调本次活动的意义。
2. 剪纸技艺讲解:邀请剪纸艺术家为学生们讲解窗花的起源、寓意及制作方法,展示剪纸技艺。
3. 实践操作:学生们分组进行窗花剪纸实践,剪纸艺术家现场指导。
4. 交流分享:各组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总结表彰: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颁发奖品。
五、活动成果1. 学生们掌握了窗花的剪纸技艺,提高了动手能力;2. 学生们对窗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3. 学生们之间的友谊得到了增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4. 家长们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六、活动感悟通过这次剪窗花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剪纸技艺,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下是一些学生的感悟:1. 小明:“以前我只知道窗花很漂亮,现在才知道它背后还有这么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2. 小红:“剪纸老师教得很耐心,我很喜欢这种动手操作的过程。
我觉得通过剪纸,我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活动背景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让他们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校组织了一次小学生社会实践手工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索传统工艺,体验文化魅力”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由校长发表讲话,介绍本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介绍传统工艺:邀请专业老师为学生讲解我国传统工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3. 分组制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传统工艺进行制作。
如剪纸、泥塑、刺绣、木工等。
4. 制作指导:由专业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制作过程,确保学生在安全、有趣的前提下完成作品。
5. 互动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 颁奖仪式:对优秀作品进行评选,颁发奖品。
四、活动流程1. 8:30-9:00:学生集合,点名,发放活动材料。
2. 9:00-9:30:开场致辞,介绍活动主题和目标。
3. 9:30-10:30:介绍传统工艺,讲解制作方法。
4. 10:30-12:00:分组制作,专业老师现场指导。
5. 12:00-12:30:休息,各小组交流心得体会。
6. 12:30-13:30:展示作品,评选优秀作品。
7. 13:30-14:00:颁奖仪式,总结发言。
五、活动成果通过本次小学生社会实践手工活动,学生们收获颇丰:1. 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工艺,增强了文化自信;2.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3. 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六、活动总结本次小学生社会实践手工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今后,我校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我们学校特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科技馆,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最新成就。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三、活动内容1. 参观科技馆: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参观了科技馆内的各个展区,如机器人、航空航天、生物科技等。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观看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了解了各种科技产品的原理和应用。
2. 互动体验:在科技馆内,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种互动体验活动,如VR虚拟现实、机器人编程等。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乐趣和便捷。
3. 主题讲座:邀请科技专家为学生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科技创新与未来”的讲座。
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并鼓励学生们要勇于创新,为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4. 科普电影:组织学生们观看一部科普电影,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科技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5. 科技小制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科技小制作。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了一件件富有创意的科技作品。
四、活动过程1. 早上8点,学生们在学校集合,乘坐大巴前往科技馆。
2. 9点,学生们抵达科技馆,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各个展区。
3. 10点,学生们参加互动体验活动,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
4. 11点,聆听主题讲座,了解我国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
5. 12点,观看科普电影,拓展学生的科技视野。
6. 13点,午餐时间。
7. 14点,进行科技小制作,发挥创意,展示才华。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与此同时,垃圾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变废为宝的实践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学会变废为宝。
3. 增强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变废为宝创意设计比赛(1)比赛主题:以“变废为宝”为主题,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制作出具有实用价值或艺术价值的作品。
(2)参赛对象:全校小学生(3)比赛流程:①报名阶段:学生自由组队,每组不超过5人,填写报名表。
②作品创作阶段: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制作出作品。
③作品展示阶段:将作品进行展示,评选出优秀作品。
2. 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1)活动主题:通过手工制作,将废旧物品变成有用的物品。
(2)活动对象:全校小学生(3)活动流程:①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人。
②讲解:教师讲解废旧物品的回收与利用方法,以及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③制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
④展示:将制作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评选出优秀作品。
3. 变废为宝知识讲座(1)讲座主题:介绍变废为宝的意义、方法及技巧。
(2)讲座对象:全校小学生(3)讲座流程:①教师讲解变废为宝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②介绍变废为宝的方法及技巧,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③互动环节: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活动成果1. 变废为宝创意设计比赛:共收到参赛作品50余件,评选出优秀作品10件。
2. 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学生制作出各种实用、美观的物品,如收纳盒、花瓶、笔筒等。
3. 变废为宝知识讲座:学生了解了变废为宝的意义、方法及技巧,提高了环保意识。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变废为宝”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他们学会了变废为宝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瓶作为一种常见的包装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塑料瓶的大量使用和废弃,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以“塑料瓶回收利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塑料瓶对环境的危害。
2. 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关爱环境、珍惜资源。
3. 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环保知识。
4. 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环保事业,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三、活动时间2022年3月20日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社区、公园五、活动对象全校小学生六、活动内容1. 环保知识讲座邀请环保专家为小学生们讲解塑料瓶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塑料瓶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通过讲座,让小学生们了解塑料瓶的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塑料瓶回收活动组织小学生们在校园内、社区、公园等地进行塑料瓶回收。
要求同学们积极参与,将捡到的塑料瓶带到指定地点进行分类、称重。
通过回收活动,让小学生们亲身体验到环保行动的意义。
3. 塑料瓶创意制作鼓励小学生们利用回收的塑料瓶进行创意制作,如制作花瓶、笔筒、收纳盒等。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4. 环保宣传组织小学生们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向家人、朋友和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环境。
七、活动成果1. 提高了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塑料瓶对环境的危害。
2. 培养了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关爱环境、珍惜资源。
3. 增强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环保知识。
4.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环保事业,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八、活动总结本次小学塑料瓶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活动,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培养。
同时,活动也得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校开展了“小小环保使者——社区环保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走进社区,了解社区环境问题,亲身参与到环保行动中,为社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关爱社区环境。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增进社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共同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三、活动内容1. 环保知识宣传(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方式,了解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2)制作环保宣传海报、标语,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
2. 社区环境调查(1)分组进行社区环境调查,了解社区内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垃圾乱扔、水资源浪费等。
(2)记录调查结果,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3. 环保行动(1)组织同学们进行社区清洁活动,如捡拾垃圾、擦拭公共设施等。
(2)开展节约用水、用电等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4. 环保创意作品展示(1)同学们发挥创意,制作环保手工艺品,如环保袋、环保笔等。
(2)在校园内举办环保创意作品展示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环保。
1. 准备阶段(1)教师讲解活动意义,布置活动任务。
(2)同学们分组,确定调查对象。
(3)准备宣传材料、工具等。
2. 实施阶段(1)同学们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2)分组进行社区环境调查,了解社区环境污染问题。
(3)开展环保行动,改善社区环境。
(4)制作环保创意作品,展示环保成果。
3. 总结阶段(1)各小组分享活动成果,交流经验。
(2)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小组。
(3)同学们撰写活动心得,提高环保意识。
五、活动成果1. 同学们通过活动,提高了环保意识,学会了关爱社区环境。
2. 社区环境得到改善,居民们更加重视环保。
┏
我
爱
小
制
作
┛
陈 三
煜 (1)
兴 班
箬
横
四
小
社
会
实
践
册
等把饮料瓶清洗干净后,我要在
瓶体的中间位置左右两侧各开一
个小窗口,大概2厘米左右。
看我准备的材料,剪刀、小钻子、
胶布、胶水、饮料瓶。。。。。。
你能猜出我要做什么吗?
不卖关子了,
我要做的是我最喜欢的飞机!
虽然我是近视眼,
不过,
你看我剪得多轻松!
瓶底呢,
我用小钻子钻个小洞,
插上牙签,
用来固定机尾的螺旋桨。
小窗的盖字不要剪掉,也不
要两边剪反了哦!不怕告诉你,
我妈妈就犯了这个小错误!
瞧,这是我拍的妈妈,认真
不?
现在我要在小玩偶的肚子上
钻小孔,实在是不忍心哪,所
以。。。。。。妈妈至关重要啊!
我请妈妈帮我在小玩偶的身
子底部钻了个小孔,刚好牙签可
以通过,固定住小玩偶。
下一步:把瓶盖拧下来,为
钻个小洞做准备。
我先把瓶盖的外盖剪掉,再
开始钻小孔,然后用牙签钻钻看,
能不能通过。
记住,一开始小孔一定要小!
飞机的身体基本上已经做好
了。
接下来是后面的螺旋桨,我
选择塑料纸来做。
我来教教大家怎么折螺旋桨
片吧。
先把塑料纸剪成正方形,比
瓶子底要稍大一些。
为了安全起见,我又用了胶
水加固。然后我把小玩偶从瓶身
上的“小窗口”里放进去,再把
另一头的牙签插在瓶盖上,把盖
子拧紧。
这样,小玩偶就可以稳稳当
当地坐在了飞机的驾驶室里了!
用剪刀剪开角对角的中点
(中间离中心点大概1厘米),四
个角都向中点剪开。之后,把四
个三角形的角对折再中间,拿牙
签把角固定住。固定好之后拿个
大概2厘米的习惯套在牙签上再
固定在瓶底的小孔上。
飞机的螺旋桨就做好啦!可把
我们娘俩给累的哦!
我把正方形的塑料纸先对折
成三角形,铺平后再对折再铺开。
看我悠闲的姿势,就知道我做这
个是有多轻松了吧!不过大家可
别学我!
大家喜欢我这架精致、简单、
环保又可爱的小飞机吗?如果你
喜欢,我可以帮你一起做哦!
最后送上两张我和妈妈的合
照!我爱我的妈妈!
你们猜,是谁帮我们拍的
呢?
最后剩下的就是机翼了。机
翼简单多了,先用塑料纸剪个正
方形,大小比瓶底大一些即可,
然后对折,再对折,折成一个大
概30度角的三角形。用胶布把三
角形贴在瓶子两侧先前开的小窗
户上,机翼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