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6.79 KB
- 文档页数:3
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3.5..1给水系统采用的管材和管件及连接方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管材和管件及连接方式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国家现行标准中公称压力或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
3.5.2室内的给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可采用不锈钢管、铜管、塑料给水管和金属塑料复合管及经防腐处理的钢管。
高层建筑给水立管不宜采用塑料管。
3.5.2给水管道阀门材质应根据耐腐蚀、管径、压力等级、使用温度等因素确定,可采用全铜、全不锈钢、铁壳铜芯和全塑阀门等。
阀门的公称压力不得小于管材及管件的公称压3.4.3室内的给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可采用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铜管、不锈钢管及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
注:高层建筑给水立管不宜采用塑料管。
3.4.4给水管道上使用的各类阀门的材质,应耐腐蚀和耐压。
根据管径大小和所承受压力的等级及使用温度,可采用全铜、全不锈钢、铁壳铜芯和全塑阀门等。
二、优缺点比较异层排水异层排水由于管道要穿越楼板,预留孔洞,不仅使卫生间器具的布置受到限制,也增大了卫生间漏水的概率。
最麻烦的是,房屋产权不清晰,卫生间出现漏水维修问题,上下层住户相互干扰,因此国家和各地方标准中也在逐步取消异层排水。
同层排水系统的优缺点同层排水方式主要有降板、微降板、不降板同层排水。
其共同的优势:(1)房屋产权明晰:卫生间排水管路系统布置在本层业主家中,管道检修可在本层家中进行,不干扰下层住户。
(2)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因为楼板上没有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预留孔,用户可自由布置卫生器具的位置,满足卫生洁具个性化的要求,开发商可提供卫生间多样化的布置格局,提高了房屋的品位。
(3)排水噪音小:排水管布置在楼板上,被回填垫层覆盖后有较好的隔音效果,从而排水噪音大大减小。
(4)渗漏水机率小:卫生间楼板不被卫生器具管道穿越,减小了渗漏水的机率,也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传播。
三、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步骤详解1、确定建筑给水引入点(一般为两点引入)及控制方式[一般为两阀(闸阀、止回阀各一)一表];2、根据市政给水资料确定采用市政给水余压供水区间(一般为从建筑地下部分至上部3-4层);3、根据建筑功能分区和用水点资料确定建筑上部生活给水系统分区(一般分区原则为按建筑高度35-60米分区,建筑要求供水等级越高则分区建筑高度越小;另外要考虑相同建筑功能的空间尽量在相同供水分区内);4、确定屋面(含各分区)生活或消防水箱设置位置(水箱容积及形状规格等根据计算结果确定);5、根据给水分区对各用水点进行优化的给排水平面布置(各分区给水立管可以设置在一个管道井内方便检修维护;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不考虑分层给水计量;除特殊要求外一般应考虑分层给水控控制;给水管线布置应水力条件良好;确定给水管线材质-方便水力计算查相应水力计算表);。
建筑物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建筑物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给水和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求。
本文将从建筑物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两个方面,探讨建筑物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一、建筑物给水系统设计规范1. 给水设备选择在设计建筑物给水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给水设备。
首先要考虑建筑物的用水量和峰值用水量,然后选择合适的水泵、水箱等设备。
2. 给水管道设计给水管道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给水管道布置要合理,能够满足建筑物内各个用水点的供水需求。
- 管道的直径要根据流量和水压损失计算确定,确保足够的供水压力和流量。
- 给水管道的材料要选用符合相关标准的耐腐蚀、耐压力的材料,确保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 给水设备布置给水设备的布置要合理,方便设备的运维和维修,并确保给水设备与建筑物其他部分的协调。
二、建筑物排水系统设计规范1. 排水管道设计排水管道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排水管道布置要合理,能够有效地将污水排放至污水处理系统。
- 管道的直径要根据排水量和水流速度计算确定,防止堵塞和积水。
- 排水管道的材料要选用符合相关标准的耐腐蚀、耐压力的材料,确保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排水设备选择排水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确定。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需要选择高效可靠的排水泵和排水阀。
3. 排水设备布置排水设备的布置要合理,方便设备的运维和维修,并确保排水设备与建筑物其他部分的协调。
三、其他相关规范除了以上提到的建筑物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设计规范外,还有以下一些相关规范需要注意:1. 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 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并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进行系统设计。
3. 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应考虑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尽量减少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结论建筑物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确保建筑物给水和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涵盖了建筑物的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规定。
该规范的目的是确保建筑物的给水排水系统安全可靠、符合卫生要求,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该规范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给水系统设计:规范了建筑物内的给水设备选择、水源选择、管道布置和水压计算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给水设备的选择要考虑到使用人数、日用水量和供水压力等因素,确保供水充分并且稳定。
2.排水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室内排水系统和外部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
室内排水系统设计考虑到不同用水设备的排水量、管道的坡度和排水口的布置等,以确保排水畅通并避免污水倒流。
外部排水系统设计则考虑到周边排水管道的接入和设计分流等。
3.设备安装和施工:规范了给水排水设备的安装要求,包括管道的焊接、密封和固定等,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以保证施工质量。
4.设计验收和竣工验收:规范了建筑物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验收和竣工验收流程。
设计验收主要是审核设计方案和图纸,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规范要求。
竣工验收则是在施工完成后的综合验收,包括设备的正常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和卫生达标等方面。
此外,该规范还补充了一些建筑物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例如高层建筑物的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地下室和负压管道系统的应用等。
总结来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是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通过规范建筑物的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保证了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在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建筑师和相关施工人员应遵守该规范的要求,确保建筑物的给水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符合卫生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202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2023
介绍
- 该规范是为了指导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保证水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 该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
主要内容
1. 规范了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和要求,包括系统
的组成、布局和管道材料的选择等。
2. 对建筑各个部位的给水、排水设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要求,
如建筑物入口、楼层、厨房、卫生间等。
3. 规范了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计算方法,包括水量计算、管径
计算和水泵选型等。
4. 对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备、材料的安装和验收进行了规范,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强调了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包括定期检查、清洁和维修等。
参考标准
- 本规范的制定参考了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包括国家建筑标准、国家卫生标准和建筑给水排水相关技术规范等。
使用注意事项
- 设计师和施工方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 监理部门应对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进行监管,确保质量和安全。
总结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2023对建筑的给水排水系统进行了全面规范,从总体设计到具体部位的设计都有详细要求,为建筑的给水排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指导。
以上是《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23的简要介绍和主要内容。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卫生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给排水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也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
一、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建筑给排水系统主要由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给水系统的任务是将符合水质标准的水输送到建筑物内的各个用水点,满足生活、生产和消防等方面的用水需求。
它通常包括水源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网、加压设备以及用水设备等。
排水系统则负责将建筑物内产生的污水、废水和雨水及时、顺畅地排出,以防止积水和污染。
排水系统一般由排水管道、排水检查井、污水提升设备、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出水口等组成。
二、建筑给水设计规范1、用水量标准用水量标准是确定给水系统规模的重要依据。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其用水量标准各不相同。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人员数量以及卫生设备的配置等因素,合理确定用水量。
2、水质要求给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对于特殊用途的水,如游泳池水、景观用水等,还需要满足相应的水质标准。
3、给水管材选择给水管材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管材的性能、价格、使用年限以及施工安装条件等因素。
常见的给水管材有塑料管、钢管、铸铁管等。
4、给水方式常见的给水方式有直接给水、设水箱给水、设水泵给水以及分区给水等。
选择给水方式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层数、用水量以及市政管网的水压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供水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5、加压设备当市政管网水压不能满足建筑物用水需求时,需要设置加压设备。
加压设备的选型应根据用水量、水压要求以及运行管理等因素确定。
三、建筑排水设计规范1、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
分流制是将污水和雨水分开排放,合流制是将污水和雨水合在一起排放。
在新建地区,一般应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以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2、排水管道布置排水管道的布置应遵循排水通畅、便于维护、不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原则。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建筑物的给水排水系统设计,确保建筑物内的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考虑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
2. 设计原则2.1 安全性原则:设计应符合建筑物给水排水系统的安全要求,预防水源污染、水质问题和管道破裂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2.2 可靠性原则: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运行性能,保证供水和排水的畅通无阻。
2.3 经济性原则:设计应合理选用材料和设备,确保给水排水系统的经济高效。
2.4 环保性原则: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处理和回收废水,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给水系统设计规范3.1 建筑物供水总体设计建筑物供水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类型、用途和人口等因素,确定合理的供水量和供水方式。
供水管道应优先布置在建筑物核心位置,从而减少管道长度,提高供水压力。
3.2 水源和水质要求供水系统应确保水源的安全性和水质的良好。
根据所用水的不同,可以采用自来水、地下水或其他适合的水源。
其中,自来水供应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3 给水管道设计给水管道应具备一定的直径和厚度,以满足建筑物各个用水点的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建筑物高度、流量、压力损失等因素,并合理选用管道材料,如PVC、PE、铜等。
3.4 给水设备选择给水设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使用要求、性能指标和经济因素。
常见的给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箱、过滤器等。
设计中应合理安排设备的布置和管道的连接,便于维护和管理。
4. 排水系统设计规范4.1 建筑物排水总体设计建筑物排水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类型、用途和人口等因素,合理确定排水方式和排水量,确保排水系统的顺畅运行。
排水管道应尽量缩短,并设置适当的坡度,以保证排水畅通。
4.2 排水设备选择排水设备的选择应根据排水量和排水方式来确定。
常见的排水设备包括下水道、卫生器具、雨水收集系统等。
设计中应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和管道的连接,方便维护和清洁。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即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的设计规范。
这些规范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安全可靠、高效经济,并保护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下面是一些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1. 设计基准和标准:- 供水系统应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设计,包括建筑物的供水量、水质和压力等方面。
- 排水系统应按照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设计,包括建筑物的排水量、排水管道的直径和坡度等。
2. 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 给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供水需求和供水管道的布置。
水源应稳定可靠,并满足建筑物内不同区域的用水需求。
- 给水管道应选择优质材料,如不锈钢或塑料管道,以确保供水的水质和卫生安全。
- 给水管道的施工和维护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以避免水管渗漏和水质污染。
3. 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排水需求和排水管道的布置。
排水管道应具有足够的容量和坡度,以便将废水快速有效地排出建筑物。
- 排水管道应选择耐腐蚀和耐压的材料,如PVC或铸铁管道,以确保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 排水管道的施工和维护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以避免排水管堵塞和漏水。
4. 环保要求:- 给水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节约水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
采用水-saving设备和技术,如节水水龙头和厕所冲水装置。
- 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以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总结起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建筑物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经济,并保护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这些规范包括设计基准和标准、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环保要求等方面。
建筑物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应遵循这些规范,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GB 50015-20031总则1.0.1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等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居住小区、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亦适用于工业建筑生活给水排水和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
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1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
2抗震设防烈度超过9度的建筑物。
3矿泉水疗、人防建筑。
4工业生产给水排水。
5建筑中水。
1.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1.0.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1 术语2.1.1生活饮用水 potable water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1.2 生活杂用水 non-drinking water用于冲洗便器、汽车,浇洒道路、浇灌绿化,补充空调循环用水的非饮用水。
2.1.3小时变化系数 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2.1.4 最大时用水量 maximum hourly water consumption最高日用水时间内,最大一小时的用水量。
2.1.5回流污染 backflow pollution1 由于给水管道内负压引起卫生器具或受水容器中的水或液体混合物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的现象。
2 非饮用水或其它液体、混合物进入生活给水管道系统的现象。
2.1.6 空气间隙 air gap1 给水管道出口或水嘴出口的最低点与用水设备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空间距离。
2 间接排水的设备或窗口的排出管口最低点与受水器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窨距离。
2.1.7 溢流边缘 flood-level rim指由此溢流的容器上边缘。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24附条文说明详细版
1.附条文-A预备知识
该附条文主要介绍了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概念,包括给水、排水、雨水排放等基本概念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2.附条文-B基本要求
该附条文列举了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包括建筑
物的功能分区、人流量、排水设备的选择和布置等。
其中还包括对于住宅、公共建筑以及特殊场所(如医院、学校等)的具体要求。
3.附条文-C给水系统设计
该附条文详细阐述了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
包括给水管道的材料
选择、管径计算、水源设备配置和给水设备的选择等。
此外,还对于建筑
物的消防给水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4.附条文-D排水系统设计
该附条文详细说明了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
包括排水管道的材料
选择、管径计算、排水设备的布置和选择等。
此外,还对于建筑物的雨水
排放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包括屋顶排水、地面排水和地下室排水方面
的设计要求。
5.附条文-E给排水设备和器具的选择和配置
该附条文对给水设备和排水设备的选择和配置提供了详细的要包括给
水泵、水箱、水表等设备以及排水设备和器具的选择和布置等。
6.附条文-F给排水系统的卫生保护与防腐
7.附条文-G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检验与验收
该附条文规定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检验与验收程序和标准。
包括给排水工程验收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要求。
一、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系统的耐用性和可靠性,避免给楼层和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
2. 卫生性原则: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卫生标准和规定,保证水质清洁,减少垃圾和污染物的滞留,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3. 经济性原则: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 环保性原则: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注重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保护和改善周围环境。
二、设计参数1. 排水量计算:根据建筑物类型和使用功能,合理计算排水量,包括室内排水和雨水排水。
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确定雨水管道的尺寸和设计参数。
2. 供水量计算: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人口密度,计算合理的供水量。
考虑到峰值用水量和冷热水的不同需求,确定合适的供水管道和设备。
3. 排水斜度:根据管道的材料和直径,合理确定排水管道的斜度,以保证水流畅通,并防止积水和堵塞。
三、材料选择1. 管道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
常见的材料包括塑料管、铸铁管和不锈钢管等,它们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阀门和设备:根据供水和排水系统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阀门和其他设备,包括水表、防止倒流阀和排气阀等。
这些设备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系统维护1. 清洁: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备和管道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2. 检修:定期检查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各个部分,包括阀门、管道、水表等,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3. 技术培训:对负责维护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维护和修复技能,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
0。
1条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
0。
2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满足生活、生产和消防等要求、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第1。
0。
3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但设计下
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
一、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
二、抗震设防烈度为10度的建筑物;
三、矿泉水疗、人防建筑和有放射性的、遇水引起爆炸的生产工艺等、有特殊要求
的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的设计。
第1。
0。
4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给水
第一节用水定额和水压
第2。
1。
1条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住宅类别、建筑标准、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应按表2。
1。
1确定。
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表2。
1。
1
注:当地对住宅生活用水定额有具体规定时、可按当地规定执行。
第2。
1。
2条集体宿舍、旅馆和其他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
变化系数、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应按表2。
1。
2确定。
集体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表2。
1。
2 注:①高等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为生活用水综合指标。
②集体宿舍、旅馆、招待所、医院、疗养院、休养所、办公楼、中小
学校生活用水定额均不包括食堂、洗衣房的用水量。
医院、疗养院、
休养所指病房生活用水。
③菜市场用水指地面冲洗用水。
④生活用水额定除包括主要用水对象用水外、还包括工作人员用水。
其中旅馆、招待所、宾馆生活用水定额包括客房服务员用水、不包括
其他服务人员用水量。
⑤理发室包括洗毛巾用水。
⑥生活用水定额除包括冷水用水定额外、还包括热水用水定额和饮水定额。
第2。
1。
3条工业企业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
一
般宜采用25~35L/人·班、小时变化系数为3。
0~2。
5、用水使用时间为8h。
工业企业建筑淋浴用水定额、应按表2。
1。
3确定、淋浴用水延续时间为1h。
工业企业建筑淋浴用水定额表2。
1。
3
注:①每辆汽车的冲洗时间为10min、同时冲洗的汽车数应按汽车台的
数量确定。
②汽车库内存放汽车在25辆及25辆以下时、应按全部汽车每日冲洗一次计算;存放
汽车在25辆以上时、每日冲洗数、一般按全部汽车的70%~90%计算。
第2。
1。
4条生活用水定额、水压及用水条件、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第2。
1。
5条有洗车台的汽车库内汽车冲洗用水定额、根据道路路面
等级和沾污程度、应按下列定额确定:
小轿车250~400L/辆·d
公共汽车、载重汽车400~600L/辆·d
注:每辆汽车的冲洗时间为10min、同时冲洗的汽车数应按汽车台的数量确定。
第2。
1。
5A条汽车库地面冲洗用水定额可在2~3L/m2范围内选定。
第2。
1。
6条消防用水量应按现行的有关消防规范的规定确定。
第2。
1。
7条卫生器具给水的额定流量、当量、支管管径和流出水头、应按表2。
1。
7确定
卫生器具给水的额定流量、当量、支管管径和流出水头表2。
1。
7 注:①表中括弧内的数值系在有热水供应时单独计算冷水或热水管道
管径时采用。
②淋浴器所需流出水头按控制出流的启闭阀件前计算。
③充气水龙头和充气淋浴器的给水额定流量应按本表同类型给水配
件的额定流量乘以0。
7采用。